1. 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这绝不是电影史上评价最高的七部电影,甚至也不是我个人评价最高的七部电影;它们有的叫好不叫座,有的叫座不叫好,有的甚至被评为是失败之作。对于这个题目,直到起笔之前也有些犹豫,很早就想写的东西一直感觉没什么内容可写,写出来也不免很老套,是个人都会写类似《我最喜欢的XXX电影》的主观评论文。这也并非是传统上的影评,毕竟多半都是老片子,相关影评看的太多,不需要我再费笔墨。但在我从接触电影、到热爱电影、至评价电影的长时间过程中,这些影片每一部鲜明独立的特色体现,都给过我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回忆起某种影片的片段都能让我想起当时的生活。太专业的东西我写不了,但是对于电影本身,我确是要为它们写点什么,在此选出七部对于我最具有代表性的,也算是为我自己而写。(PS:部分主题音乐链接可能不稳定,如有需求可以点击文章结尾的页面链接进行下载)
《香水》
年代:2006
类型:惊悚/剧情
导演:汤姆·泰克维尔(Tom Tykwer)
地区:德国/法国/西班牙
主题音乐:《Prologue-The Highest Point》
当时整整一天的时间,我都沉浸在《香水》的氛围中。白天啃下了整本原著后,晚上直接看的电影。对于小说而言,已经太久没有读过如此吸引我的外国名著;而对于电影而言,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甚至改变了我的电影观。德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的原著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以其独特的题材背景和人物塑造,刚出版不久便轰动了文学界,在整个欧洲甚至国际引起轩然大波,成为百年不遇的文学经典。人们在惊叹和称赞之余,不免对该题材类型所限无法搬上银幕而感到遗憾。毕竟单是主人公格雷诺耶神灵一般超常灵敏的嗅觉以及各种物质的气味就的确很难用电影的手法来充分展现。以往的电影作品,对于异于常人的视觉(千里眼)、听觉(顺风耳)、味觉(类似料理大师之类)乃至触觉甚至第六感觉都可以用相对的手法进行描绘拍摄,唯独最被人所忽视的嗅觉没有先例。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著名导演汤姆·泰克维尔接过了剧本,以传统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完成了这部大作,既不标新立异而又十分忠于原著,让我被故事情节吸引之余也暗自佩服其小说与电影的完美结合。
这确实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的电影,无论是感悟、深思或是批判、讽刺。之所以塑造出格雷诺耶这个特殊人物,就是其探讨人性意义之所在。他可以算作是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降临于18世纪充满着污秽腐臭的法国巴黎,在被浑身肮脏的渔妇生母生下后,便被其用宰鱼刀割断脐带后扔到了烂肚鱼肠垃圾堆里。但就此,奇迹开始出现,这个孩子的抵抗力如细菌一样顽强,无论炭疽热、梅毒性疱疹变异症、晚期化脓性麻疹或是人为的折磨都无法终结他的生命。而抛弃他的生母、收养过他的修女、雇用过他的工头以及靠他的天赋赚钱的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全都因为他的离开而一个个离奇的死去。他的神之鼻并不满足于这个世界所有的味道,直到那个卖水果的红发女孩的出现,从此定义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真正目标。为了得到传说中最美丽的味道,他开始了杀人之旅,一个个女孩成为他完成这瓶可以统治世界的香水的祭祀品,直到他终于功德圆满,直到他作为连环谋杀犯被关入死牢等待行刑。最后刑场的一幕是整部影片的高潮,这位邪恶的圣人站在行刑者都下跪的刑台上,用沾上香水的手帕将在场所有人彻底征服。他的使命完成了,理想也终结了,在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后,他将剩余的香水浇到身上,让疯狂被吸引的人们用莫名的热爱吃掉了自己,从此消失在这个他已统治过的糜烂的城市。他对于爱的执着与追求,用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做了最深刻的诠释,影片结尾,卖水果的红发女孩在对他微笑,这才是为了做成最后的香水而不择一切手段的他所真正渴望的。他所需要的,其实是爱。
《指环王Ⅲ——王者归来》
年代:2003
类型:魔幻\史诗
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
地区:美国
主题音乐:《The Return Of The King》
对于这部电影,我想说得再多也都只是废话了。打个篮球迷都懂的比方,如果把奥斯卡的历史比作是NBA的历史,而让人们难以忘怀的电影作品都是篮球明星的话,那么《指环王3》便是比尔·拉塞尔了。后者作为60年代凯尔特人队的核心人物,带领波士顿的这支绿衫军创下NBA史上空前的八连霸,最终一共拿到11次总冠军,用十根指头全戴上都戴不下所得总冠军戒指的一双大手开创了空前绝后的绿色王朝;前者作为全球瞩目的彼得·杰克逊《指环王》三部曲的最终章,成为04年第76届奥斯卡最没有悬念的获奖影片,并最终11项提名全中,创了百发百中的获奖记录,也成为奥斯卡历史上获奖最多的三部影片之一。
不得不承认的是,之前的奥斯卡评审往往对魔幻科幻相关题材的影片不大看好,《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等可以算是里程碑式的系列大作在奥斯卡并没有得到它们应得的荣誉。但指环王系列以其深入人心的小说故事背景、庞大的巨额投资、史诗般的震撼宏大场面等因素相结合,加上三部曲的剧情节奏,让观众一集比一集大呼叫好欲罢不能,更不失为商业片与艺术片的兼容,迎合了奥斯卡的普遍口味,最终成为名利大双收的划时代巨作。随后直至今日的《纳尼亚传奇》、《龙骑士》、《黄金罗盘》等类似题材的魔幻电影,直至《特洛伊》、《天国王朝》、《斯巴达300勇士》等战争史诗类电影,在我眼中都无法逾越指环王系列这道门槛,它已经成为魔幻史诗类电影的圣经,公认的不朽巅峰之作。
《杀死比尔》
年代:2003
类型:动作/犯罪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
地区:美国
主题音乐:《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
如果不是《杀死比尔》,可能昆汀这个鬼才还不会被大多数人所认知。即便他在《低俗小说》、《落水狗》等作品中充分灌输了他的另类才华,仿佛非色情镜头的限制级电影就十有八九有他老人家缠和几脚,还经常在里面露个脸吐两句脏话爽爽嘴,比起电影节做评委时的口无遮拦大言不惭,这简直是小儿科。不过这只是他的其中一面。他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尤其是对所熟悉环境之外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比如东方文化。
看得出《杀死比尔》花了他很大的心血,基本上算是他所喜爱的所有类型片的一个大杂烩总结。穿插着意式西部、中国功夫、日本武士等各种影片的经典镜头,各国各类不同领域的演员阵容,风格迥异的过场音乐,令人大呼过瘾的血光四溅惨烈场景,还有那N桶的血浆。(笑~)而描写刘玉玲所扮演的偶忍一媳的惨痛童年和走上杀手之路的经历则直接运用了略带美式粗犷风格的日式动画,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堪称整部影片的亮点。
当然不得不提到下部,其实我很想两部一起说的。与上部的血腥暴力相比,下部显得更有深度。尤其是复仇之旅的最后一站,当她面对比尔时,后者设的局让她意外到惊呆。自己的女儿竟然活生生的站在眼前,而她惊呆之余还是下意识的和比尔完成了和谐三口之家的一幕,被女儿的玩具枪“击倒”,体现了一个嗜血复仇女在突然转变成一位母亲时心中那种对亲情的渴望。但她没有忘记这一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最终目的,不管她最后是否原谅了比尔,或者说从情理上能否原谅比尔,她还是要完成那早已不可能改变的决定——杀死比尔。也许最终倒在卫生间的痛哭,才算得上是她心中复仇之旅的真正结束吧。
《千年女优》
年代:2001
类型:动画
导演:今敏Satoshi Kon
地区:日本
主题音乐:《千代子のテ一マ MODE-2》
作为七部影片中唯一的动画电影,《千年女优》留给我的则是无尽的感伤与惆怅。一直以来我都相信着一句话:初恋之爱是人的一生中付出的最真挚最纯洁最无私的爱,无论它是多么的幼稚甚至可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初恋多半都是以失败告终,从此成为心中不大不小的痛。待漫漫人生过半,回首时只是一笑而之则矣。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对于初恋的怀念则伴随他们一生,因为他们付出的爱是弥足珍贵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更懂得爱,懂得所付出的爱的真正价值,对于自己的价值,对于别人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主观世界中包含一切的价值。
藤原千代子便是他们中的代表。描写爱情的影片太多,描写爱情的动画影片也不少,但说实话,千年女优,藤原千代子,她真的让我感动了,把我内心最深处的东西触动到了。那种对爱锲而不舍的执着,即便是那么朦胧的爱,恍惚的爱,她都愿意为之付出一生。影片结尾,弥留的千代子回想着当年踏上宇航船的时候,穿过层层星际,突然让我心中一股莫名的悲痛感在压抑和迸发的状态中游离着,令我无比难受…………
也因此,导演今敏受到了我的注意,他至今的作品也不算多,却绝对是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动画大师。《千年女优》整部影片通过一连串的数千年虚幻画卷的特殊手法进行演述,将藤原千代子的从影生涯和对寄托在那把钥匙中的永恒之爱的追求完美融合在一起,初次观看时感觉有些乱,剧情变化过快,但这正也是其特殊表达手法的另类体现,同时也将日本各种时代背景编汇成了一部蒙太奇的集锦。另外,影片的音乐也绝对堪称一绝,负责音乐制作的平泽进将本片音乐混入现代古典自然另类等多种元素,并使其完美融合,并配以阳光感的节奏基调(名为《Run》的那段音乐非常深入人心),其水准甚至不亚于久石让的作品,成为该片内容手法外的又一大亮点。
《最后的武士》
年代:2003
类型:动作/战争
导演:爱德华·兹维格(Edward Zwick)
地区:美国
主题音乐:《Red Warrior》
03年的美国电影似乎特别偏爱以日本文化为代表的东西方结合之类的题材,除了抄起一把武士刀鲜血喷满屏幕的《杀死比尔》,《最后的武士》也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与突出体现夸张另类风格的《杀死比尔》不同的是,《最后的武士》真正烘托了一种为信念牺牲一切的精神主义,而这种精神,恰恰是美国人之前所无法理解的。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与日本的矛盾冲突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仇恨,各自文化思想理念的不同也是相互之间无法沟通调和的重要原因。日本人无法理解美国士兵被俘后为何会心安理得的甘当俘虏而不含辱自杀,美国人同样不明白日本士兵竟然会有战败后割腹谢罪这样的行为。而如今,美国人也一直都对东方文化持一种兴趣很浓,却又很迷惑的矛盾态度,东方很多国家的人文理念都是和他们原先认为的截然相反,但他们还是情理之中的以自己国家的文化角度来看待东方世界所发生的种种事物,却并没有,或者说并不愿意换一种思维来看待这些事物。所以,他们拍出来的和东方文化有关的电影往往是以他们的思想基础来进行构思,将其西方化,最终的结果一般都是观念混淆逻辑颠倒只求得视觉上的快感而形成的商业片,毫无实际理论而言。但一些导演还是能明白这一点的重要性,他们虽然不能完全领悟东方文化的真谛,至少在这部片子来看,可以算是东西方文化思想理念的一次撞击。故事背景安排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武士逐渐成为了时代过渡的牺牲品,但至死不渝的坚强信念使得他们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于是,以朝廷武士头领胜元为首的武士军队为了生存引发暴乱,希望通过战争让政府醒悟。从美国人的传统角度讲,这些人只是一群愚昧野蛮的、还停留在刀剑冷兵器时代不思进取的落后组织,终究还是会被全部消灭。而日本政府请来的美国将军纳森却在被俘后受到武士道精神的感化,最终成为武士的一员,并一同奔赴战场患难与共。这些武士也成了影片所描述的可歌可泣的悲情英雄,最后残存的武士飞奔向敌人的炮火直至全部倒下的场面,给人的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与感动,为了心中的崇高信念最终死在战场,那是一种超越生命的荣誉,这就是通过电影所表达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最极致的完美写照。
也许研究过日本历史的朋友们不会承认这部影片的历史真实性,但影片的主旨是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极力宣扬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忠义伟大,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纳森则是必不可缺的角色。来到日本之前的他在南北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却因曾杀害了无数无辜生命而内心无比疚责,战后的他郁郁寡欢,感觉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直到他来到日本所发生的这一切,武士道精神激燃了他的内心深处,他在武士领地的生活中悟到了真正所要追求的信念,并与异国的战友们誓同生死。这绝不单单是如《勇敢的心》般的悲情英雄主义塑造,在人们所为之感动时会突然发现,即便东西方文化思想理念在形式上有多么不同,其本质都是相通的。
《第五元素》
年代:1997
类型:科幻/动作
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
地区:美国/法国
主题音乐:《The Diva Dance》
如果非要选一部经典科幻片放进来的话,我可能会选《MatrixⅡ·Ⅲ》、《星战前传首部曲·幽灵的威胁》、《T2》这些个人在当时看来是如此经典的大作。但是《第五元素》确实有着不同于一般科幻片的奇妙元素,能让人看后不只会记住它刺激眼球的视觉效果,还会对电影本身所充透的一种惊异的设计想象力所叹为观止,要知道这还是20世纪的影片,同时也是法国商业大片冲击好莱坞最成功的一部。除了好莱坞式的高科技大场面的场景布置,对未来世界这些人物的服装设计也十分到位,不管是米拉·乔沃维奇扮演的橘红发美女主角高蒂埃开始的胶带装和之后的功夫背带装以衬托其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洁,还是那个男生女态的“超级酷”所穿的维多利亚领黑色妖装,或是手持多功能神枪的坏蛋佐格那种体现独裁者和心理扭曲者的类似未来版希特勒的造型,都能把每个人物刻画的无比鲜明,非常深入人心。另外,《第五元素》在未来科幻背景下营造了法国电影特有的一种轻快诙谐绝不刻意庄重严肃,浪漫细腻绝不突出紧张惊悚的独特氛围,让人觉得情节虽不新颖,再看几遍却也很有味道。
如果非要选一位导演来配以“全才”这个称谓的话,我想我肯定会选吕克·贝松。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的题材类型,枪战片、动作片、纪实片、爱情片、科幻片、史诗片、惊悚片、功夫片、动画片…………世界上所有的电影类型他好像都要尝试一遍,不管当时他亲口所说只导演十部影片的出尔反尔是否是为了吸引媒体关注使其作品不断成为焦点的伎俩,但至少从影迷们的期待声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一直都是万众瞩目的。从《第五元素》的上亿票房开始,媒体便开始拿他的风格转向找说法,指责他受不了金钱的诱惑开始臣服于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世界,放弃了他原先作品中那种感情细腻叙事优雅的风格。但是在我看来,他的理想并非只满足做一个能让外界称颂的法国金牌大导演,他要改变的是一种格局。法国电影历史已经不算短,而在全世界的眼里法国只能出口文艺片,就像当初号称电影第二大国的印度只能拍出歌舞片一样。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仅仅靠艺术类电影已经远不能满足大众的口味,法国电影如果从题材类型上停滞不前不尝试创新,早晚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打破常规,即便可能会被当世人冷嘲热讽,终究有一天他们就会知道这个人对法国电影的未来有着多么崇高的贡献。吕克·贝松就想做这样的一个人。
《紫日》
年代:2001
类型:战争/剧情
导演:冯小宁
地区:中国
主题音乐:《Purple Sunset》
好吧,我承认,放出这一部的确有些凑数的成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评出一个国产的还是抗日题材的影片,但N年前第一次看完后我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先说说影片失败的一面。这部已在电影频道重播了不下八百六十回的催泪(打哈欠到流泪)抗日题材片,尽管拿过大大小小不少奖,但其中拍摄技术的硬伤和俗套连连的创作理念所带来的诟病,使得观众舆论从主客观角度都无法给予这部影片过多的赞扬。作为冯小宁“战争与和平”系列的第六部,《紫日》对于贯穿整个系列爱国人道主义思想具有着顶点的地位,却让大多数人所失望,这是有其原因之所在的。冯小宁其实是个很有才的导演,但他的眼光并不高,志向也并不远大。从他的影片可以看出,他只想依附于国内的主旋律题材体制下发展,在传统国产片的惯性思维模式下不思进取的生存着。他的这种固守思想完全限制了他的天赋,他缺乏国际大导演的那种气魄,拍出的作品无论题材多么鲜明,景色视觉多么用心,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终究会被在审美水准比物价涨得还快的观众们的哈欠声甚至叫骂声中逐渐淘汰。
再说说其值得称赞的一面。作为年轻人,我并不漠视抗日题材影片。倒不是我重视中国旧社会苦难历史,或是极度憎恶日本帝国之类,而是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中国电影就是靠着抗日为主的八路军共产党所领导的战争题材类型才发展到现在的。单从这一题材来说,《紫日》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欧美的大制作战争片无论场面多么震撼人心,其主旨都是让人记住那些战争历史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痛磨难等等,自己国家发生的战争,自己国家的人民最深有体会。要用电影的方式来让现在的中国人不忘记那段不可磨灭的革命战争历史,目前的国产战争题材作品依然与好莱坞的高水平大制作差之千里,但抛开战争的直观场面不谈,反映战争的真实感仍可以用其它的拍摄角度来进行演绎。冯小宁的构想比较独特,一个中国难民杨玉福(代表着受苦受难的广大中国老百姓)、一个苏联女兵娜佳(作为协助解放国的姿态)和一个年少无知的日本女学生秋叶子(当时日本老百姓的真实形态)成为故事的主线人物,在一个茫茫林区的绝境下从互相对立不理解到最终相互扶持产生友情。影片对体现战争的残酷一面也做得比较真实点题,除了呼喊着日本投降战争结束的秋叶子被一枪毙命外,日本兵火烧麻袋里垂死的中国劳民、刺杀杨玉福的老娘、日本军官驾驶战机击落不愿做人肉导弹的秋叶子男友,以及日本宣布投降后,日本军官强迫当地日本老百姓集体自杀等等,都要比直接角度拍摄战场上士兵血肉横飞的那种手法要更深刻。
个人认为影片的中心还是在于杨玉福和秋叶子两人之间的相互感受。杨玉福对日本人与战争的仇恨是刻骨铭心的,观众所同情的,可谓是明摆着的,从他那句“就这么完了?”就可以看出在经历种种苦难却不明不白的结束后那种不甘心的悲痛心情,并一度将这种仇恨撒到秋叶子身上。而秋叶子自己的痛苦则是无法表达的,自己国家发起的战争,自己却深陷其中,她无法承受自己遭受着痛苦还要被别人所仇恨的现实,也许最后悲惨而又凄美的结局也算是一种解脱。其实影片所带来的反思不止是战争本身的残酷,对于目前中日人民之间所无法回避的隐性民族仇恨意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各个事件上,这些都是不言而喻而又难以改变的。不管以后中日两国的交往关系如何,两国人民的相互态度有何转变,至少要从客观上正确看待这段历史,无论是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日本的老百姓,在当时都是苦难的受害者。所以,老百姓所仇恨的,不应该是老百姓。
· 关于音乐 ·
最后来说说个人所选的七部影片的主题音乐:《香水》中的《Prologue-The Highest Point》运用轻柔迷幻的女声来描绘格雷诺耶所感受到的嗅觉世界,具有浓郁的诱惑色彩,让人深深被吸引后欲罢不能,并逐渐挑起人性阴暗邪恶的一面,体现其构思之巧妙;《指环王Ⅲ——王者归来》的电影原声大碟当时评价甚高,这里只挑选一首最点题的《The Return Of The King》,最后的战争终于以胜利告终,和平、欢笑、光明、荣誉、幸福,这一切伴随着人们的希望陆续到来,过去的艰险和磨难统统可以抛在脑后;《杀死比尔》选取的则是其中最经典的《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没有荣誉或人性的战争)》,无需多说了,典型的大人物震撼出场音乐;《千年女优》的《千代子のテ一マ》是贯穿始终的曲子,原声大碟中有三个版本,大体分为少女时代、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这里选取MODE-2(青年时代),千代子在纯真青涩与成熟稳重之间的阶段,也是对所寻觅之人满怀憧憬的阶段;《最后的武士》的原声音乐绝对称得上优秀,但仔细欣赏一遍后发现并没有找到能彻底激发悲壮情怀的曲目,《Red Warrior》算是相对不错的一首,仿佛身临其境般的进入到那壮烈的战争上;《第五元素》中外星八爪歌女迪瓦演唱歌曲的《Diva Song》堪称经典,歌曲前半段是Donizetti的意大利歌剧咏叹调《Lucia Di Lammermoor(香烛已燃起)》,歌曲后半部穿插了节奏明快的《The Diva Dance(女神之舞)》,要不说听过Vitas那首后感觉这么熟悉,这里只节选了《The Diva Dance》;《紫日》也不用多说,主题音乐还是蛮煽情的,小提琴的旋律围绕着整个剧情发展,体现互相仇恨着的人们内心深处所渴望的和平与安宁,可谓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