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潮》: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
早就听说了电影《春潮》,这部影片荣获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摄影奖的影片,并提名最佳剧情片;同时入围第十三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及第十五届大阪亚洲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自从网络上映以来,也获得了豆瓣7.2的高评分。
一刷电影,我觉得剧情很奇怪。
郝蕾饰演的女主郭建波与出租屋男人在浴室激情,尺度非常大,看得出两人很相爱,两个人也都单身,却并不考虑结婚,早上起床就各自再见,只是偶尔的性伴侣。
而自己的母亲纪明岚,老年结婚,当老伴提出性爱要求时,60多岁的母亲说自己:“30多年没有夫妻生活了,因为自己老公是一个暴露狂,总喜欢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的身体。“然后将性爱这件事作为自己宣泄情绪的幌子,一直哭诉自己的婚姻不幸。与此同时,她还怀疑30岁的郭建波每晚很晚回家是在做什么不正当营生,提醒她“也不安全。”被母亲这样误会,郭建波却连解释都懒得解释。
郭建波上小学的女儿郭婉婷似乎也很早熟,问她:“我是从你前屁股出来的,还是后屁股出来的?”郭建波没有科普任何性知识,而是她让女儿自己去猜测。而当代的年轻妈妈都会不避讳地趁机跟孩子传播一些性知识,特别是女儿,一般会教育她去保护自己。但是郭建波没有。
三代人面对“性”,表现的有点奇怪。母亲是排斥的,女儿是戏谑的,孙女是避讳的。 就像春天的潮水一般,一波推着一波,母亲推着女儿,母亲和女儿又同时推着孙女,她们都是错的,从母亲那里开始就错了。
二刷《春潮》这部电影, 再看了许多电影解说,我才看明白了这些隐藏在“性”表象下的伦理思考。又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原生家庭。
关于这部影片,封面有这么一句话: “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 。 ”母亲的价值观会深深影响下一代,甚至几代人。 一个明事理的母亲会带来家庭的和谐美满,而乖张的母亲,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
影片里女主郭建波几乎是没有什么台词的,她很少说话,或许是因为她觉得多说无益,说了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在影片结尾时候,导演刻意给女主留了一大段独白,她在独白里说了这样一句话:“每次我应该躺在母亲怀抱的时候,我都躺在了男人怀里。”
这是一种母爱的缺失。
1. 缺失母亲关怀的人会自卑,会丢失自我价值,于是盲目地在外人身上寻找安慰和爱护。
影片里,郭建波未婚先孕,她自己都不知道孩子父亲是谁,但是她习惯了在男人身上找温暖,就像她对那个出租屋男人一样。母亲家里来了客人留宿,郭建波的房间被占用了,母亲把女儿赶出来,腾出地方给客人睡,出门后的郭建波直接奔向了一个出租屋,那里有一个男人,那晚,她又在那个男人怀里平静地睡着了。
郭建波是在寻找一种“爱“的替补,而不是一个爱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一起床就跟出租屋男人拜拜,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种“爱”和“关怀”,她的母亲没有给她。在郭建波眼里,她的母亲很自私,为了和父亲离婚,不惜诋毁父亲,抹黑父亲,大半夜把她叫醒去父亲单位闹,她的母亲从未考虑过自己失去父亲的感受,只是把她当做一个工具。她的母亲不知道她的痛苦,她也从来不敢张口说。
就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她的母亲从来不管她一个女孩子在外会有多难,只是管她要钱,而樊胜美,只好不停地从男人身上索取“爱”,最后恶性循环。这样的人是自卑的,在小姐妹面前强颜欢笑,却因为自我价值低被渣男一次次伤害。
2. 缺失了母亲的信任,会造成亲情绑架,太过强势的母亲,一定要按照她的标准去生活。
影片中,母亲纪明岚对女儿郭建波的控制真的很明显。郭建波有独立工作有自己十岁的女儿但是没有自己独立住出去住,他们赌气离开家几天,母亲纪明岚就对孙女说:“你妈妈以前差点打掉你,这个世上只有姥姥最疼你。”母亲纪明岚不止想控制女儿,还想控制孙女。
郭建波三十大几了,母亲纪明岚在外人面前还像教育小孩子一样责骂她,家里没有郭建波的任何东西,只有一个珍藏着父亲记忆的箱子,最后还被母亲烧掉了,烧掉之前甚至都没有跟郭建波打一声招呼。郭建波在母亲的控制下,不敢大声反抗,扭曲着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种控制是非常可怕的。女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木偶,一个玩具,一个母亲意识的继承者,而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这种中国式母女关系冲击着人性天伦。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博主这么说他母亲:
母亲的这些控制在她心里留下了非常深的伤疤。没有母亲的细心开导,只有母亲的强迫控制,孩子真的会活得如同野草一般。
3. “爱”太多的孩子,缺失了教育,人格不健全,不会懂得尊重别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或许与影片中的情况不同的是,还有一种母爱的缺失,是过分溺爱,缺失了教育。电影《误杀》里,被害者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督察长拉韫的儿子素察从小物质条件丰厚,有什么要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闯了祸母亲都能帮解决,于是造成了他不学无术的性格。她试图猥亵女同学平平被误杀,最终给两个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教育的缺失,让他们失去基本价值判断,只允许别人爱自己,自己不会去爱别人,变得没有责任心,尤其是走上 社会 之后,责任感会非常差。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 “人吃饱穿暖后,最大的需求就是爱与归属感,如果得不到,心就会被卡在那里。”母爱缺失折射的是原生家庭给下一代带来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往往会伴随一生,像春天的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的推向内心深处。
1. 原生家庭让她爱无能
随着电影《春潮》故事的推进,年迈的母亲最终还是面临了人生的难题:生老病死。母亲纪明岚生病了,在卫生间呕吐不止,看起来十分痛苦,女儿郭建波听到声音打开卧室门看到母亲在卫生间吐的厉害,却无动于衷,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没有要过去照料母亲的丝毫举动,反而很平静地关上了门,任由母亲受病痛折磨。
这一幕是对我冲击最大的一个画面。
我们遇到路上生病都会询问一句“你怎么了?“,但女主郭建波能看到母亲生病都不上前关照一下,她的心里到底装了多大的仇恨?
很多人说孝的问题,似乎不关心老人就是不孝,这部电影又抛出一个赤裸裸的现实问题:“为什么要对伤害我的人孝?”
假设一个人,从小没有感受过关爱、照顾、温暖,他在冰冷的环境中长大,她真的会爱别人吗?她有能力孝敬父母吗?
答案显而易见,这成为一种很坏的循环。
2. 对组建新家庭的“强迫性重复”
弗洛伊德1920年在《超越快乐原则》一文中提出“强迫性重复”概念,是指一种盲目的冲动,重复早期的经验与情境,无关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乐或痛苦,个体总是被迫一再重复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无能为力,控制不了这种强迫性。
比如:曾经有过一段残缺的爱,于是一再走到类似残缺的关系里,同时怀着隐秘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愿望:这一次,我要把残缺的部分修好——然后屡屡失败。
一个人幼年生活中的心理创伤会驱使他不自觉地、强迫性地在心理层面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发育阶段,在现实中重复童年期痛苦的情结和关系。
影片中,郭建波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她明明有幸福的权利,却不想去拥有。同事帮郭建波介绍了一位优质的男友,可以改善她的生活状况,让她活得更加衣食无忧,起码像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一样,但是,郭建波自己拒绝了这段关系,她故意拆自己的台,母亲说她前夫死于车祸,她却告诉男友她自己都不知道孩子父亲是谁,甚至变本加厉问男友:“我和我妈只有一个乳房,你猜在谁身上?”直接吓跑了男友。
郭建波对男人的排斥和她的母亲如出一辙。她母亲一辈子都在想方设法摆脱婚姻,而她自己也不想步入婚姻,他们对男人没有爱,也不会爱。或许郭建波也是深深明白这点的,所以她自己就选择了逃离婚姻。故意活的一塌糊涂。
其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亲密感高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和亲密感低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是过不到一块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亲密感高的人觉得夫妻共同做饭、洗碗就是理所当然是事情,但是亲密感低的家庭会觉得这样做很麻烦,一个人就可以都处理完。
第一遍看完电影后,我带着对影片里一些“奇怪”的剧情重刷了一遍。有观众说:“没受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看不懂这部电影,会搞不懂电影讲了什么。”确实,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其中的痛。
但是,我也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起点在原生家庭,但是转折点却在自己身上。或许在我们或多或少被原生家庭伤害后也可以学着自我救赎。
影片里最温暖的地方是郭建波对自己女儿的态度,她是慈善的、宽容的、平等的,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遭受一次自己所遭受的,她在某些方面,开始尝试改变了。
她想把这波春潮从自己身上斩断。
我想,这也是电影想表达的意思: 宽恕他人,放过自己。
当然,这部电影是从母女的角度来讲的,其实在原生家庭里,父亲也扮演着同样的角色。这也给我们为人父母的人,一点启示。
最后,希望你们都不要看懂这部电影。
我是晏知知,感谢阅读。
㈡ 一个女的在浴室里照镜子然后嘴被镜子里的她自己撕裂而死的 那是什么电影
中文名:鬼镜
外文名:Mirror
其它译名:凶镜 / 鬼镜西洋版
出品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 / 罗马尼亚
导演:亚历山大·阿嘉
编剧:亚历山大·阿嘉/格莱高利·莱瓦瑟
类型:惊悚,恐怖,悬疑
主演:基弗·萨瑟兰,基弗·萨瑟兰,艾米·斯马特,杰森·弗莱明,朱利安·格洛弗
片长:110 分钟
上映时间:2008年8月15日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imdb编码:tt0790686
本·卡森年轻时曾是风光一时的优秀警官,可惜后来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误伤同事而被踢出了警队。如今的本全然不复当年的光彩,微秃的脑壳暗示着他人到中年的力不从心,就连他的妻子也对他的“无能”忍无可忍,最终将他赶出了家门,无处可去的本只好去妹妹安吉拉·卡森那里暂住。本最近在一家曾经着过大火的商场谋到了一份做夜间保安的工作,但是本很快就发现这个神秘的商场到处都充满了诡异,尤其是那面异乎寻常的镜子,从中透露出可怕的光芒。
本也渐渐地发现这些镜子有一种魔力可以杀人,本的妹妹安吉拉惨遭杀害。为了拯救自己其他的家人,本开始调查整个事件的头绪。本发现原来商场的前身是一个叫圣马修的医院,这家医院曾经治疗过一个患有人格异样的女孩。那个女孩叫安娜,肯恩医生用镜子治疗她的疾病。他将安娜带到一个八方都是镜子的房间里独处数日,以此来强迫安娜面对自己的影像。可是这样做并没有治愈安娜的疾病,相反安娜肉体内的邪恶全都进入了镜子中。从那天起,那些镜子就开始收集灵魂。
本很快就找到已经成为老修女的安娜,让她帮助他的家人渡过难关。本和安娜回到了商场,他们又来到了八方镜子当中,安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吸收镜子中的邪恶。结果,本的家人得以幸免,但是安娜却变成了一个真实的恶魔……
如要下载,请网络“电影天堂”,搜索“鬼镜”即有迅雷下载链接。
参考资料:网络http://ke..com/view/1696463.htm
㈢ 恐怖电影排行榜
恐怖电影排行榜:
1、《异度空间》
影片讲述了林嘉欣饰演的章昕因经常看到灵异幻象,求助心理医师张国荣饰演的阿占,在这一过程中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情,阿占此前一直不相信有鬼的存在,但是最后他也遇到了女鬼,该影片在2003年被作为第1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电影播放。
2、《告白》
该影片主要讲述了森口悠子在学校的游泳池中发现他的爱女被别人杀害。虽然事件被断定为意外死亡,但森口悠子却向学生们宣告犯人就在学校班中,同时他向这些人展开了自己的复仇行动。
3、《蔷薇红莲》
影片主要讲述了淑美、淑然两个不大不小的姐妹和神经敏感的继母生活在一起后,家中发生的系列诡异事情的怪谈故事。2003年6月13日影片在韩国首映,短时间内就打破了韩国首映日电影的票房纪录。世界10大恐怖电影之一,2007年被评为韩国27年来排名第一的恐怖片。
4、《七宗罪》
该片主要以罪犯约翰·杜制造的连环杀人案件作为线索,以警员沙摩塞和米尔斯的视角作为视角,娓娓道来“七宗罪”系列谋杀案的故事。其中,失控的欲望是七宗罪中的重点。
5、《惊魂记》
该片讲述了玛莉莲在浴室中被精神分裂的狂人杀死,故事虽然没有太多血腥的场景,但是影片的超高的拍摄剪辑技术营造出来的恐怖感几乎使人窒息。影片后来,玛莉莲的姐姐和男友加入警方的调查,在逐步侦查下终于得以揭露狂人杀人真相的故事。
㈣ 土耳其浴室的影片信息
《男欲天堂》的剧情主线与中国大陆电影《洗澡》有雷同之处,都是外地来的男主角被迫接管澡堂。不过张扬导演的《洗澡》没有同性恋副线,注重伦理亲情描写,太过怀旧伤感,格局小。
《男欲天堂》把故事搬到欧亚交界的土耳其,种族、宗教、性癖混淆的文化,都笼罩在一片迷蒙蒸气里,的确充满隐喻和视觉意象,令人期待,可惜意大利导演奥茨佩特克只是轻描淡写,并无意深入挖掘。 《男欲天堂》的主题模糊散漫,导演拍得有点漫不经心,在表现性觉醒方面又很害羞含蓄,使得片子有时看起来像旅游风光片,悠闲惬意,有时候又充满男女情欲纠葛,颇具悬疑气氛。我看这部片的时候,不禁在想,如果由年轻的贝托鲁奇来拍,一定完全不一样。
这部在土耳其拍摄的意大利片,完成于1996年,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同性恋影展上很受欢迎,很有名气。发行商把此片当做同志电影来宣传,本也无可厚非,不过如果你看了海报上引人遐思的两个男人裸背,以及具暗示含意的广告词“他继承的遗产是性觉醒”,就以为会看到一群肌肉猛男在公共浴室里裸裎相见的场面,那就搞错了。 其实《男欲天堂》拍的是一男(男主角)两女(老姨妈和年轻妻子)相隔卅年的追寻梦土旅程,怀旧文艺气息很浓,同性恋角度只是“搭便车”,一点不hard-core,反而很斯文友爱,点到为止,连嘴对嘴接吻都是“借位”,摄影机没有直接拍到。
这是导演奥茨佩特克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他的优点是手法平实,不哗众取宠。他显然对土耳其文化非常熟悉尊重,没有把伊斯坦布尔风情拍成观光客猎奇。从街道海景、美酒佳肴到肚皮舞、男孩割礼,都洋溢奇妙亲切的趣味。看过《男欲天堂》的观众,大概都会忍不住想去伊斯坦布尔游玩。
㈤ 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电影讲了什么
电影《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延续了同名连续剧的剧情,讲述了一个高中生女孩在经历了12次告白被拒绝之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故事。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国青春偶像剧已经把玛丽苏做到了极致,例如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一起来看流星雨》,但是直到遇见了《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玛丽苏界的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