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海洋天堂》这部电影哪里感动了你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题材特别好,让我们关心自闭症患者。影片中父亲去世的时候感动了我。
我主要对片尾曲最有感。周杰伦的《说了再见》在结尾让我很吃惊,原本一个写爱情的歌竟然可以用在写亲情的电影里。整部戏很感人,但我没哭,可在片尾曲时我泪崩了。简直是完美贴合,电影里父亲死了,真的是说了再见却再也见不到,我从没想过这句话还有这种理解,立刻觉得失去的时候,我们真的如此无力。有一段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的葬礼上,文章没有哭,没有送别,却在一旁玩小花。这能说明他无情吗?不,这就是一个特殊群体的自身情况,他们闭的是出口,他们只是无法表达,不等于他们没有接收到你的爱,内心没有情感反应。他越没有表现悲伤越让旁观者感到悲伤。电影当然很艺术地使不幸聚集到这一家,但正是这种情况,我们更能感到父子间的交流都是无声的,即使孩子自闭,父亲也能读懂他馈的情感。大家如何评价《海洋天堂》这部电影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互动哦
㈡ 你怎么评价电影《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这部电影以朴实的语言文字,讲述了父爱的伟大,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主角文章饰演的大福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与李连杰饰演的单身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从未嫌弃大福,一直用心的照顾着儿子大福,交给他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自己独立生活。
这部电影是温馨的,也是悲情的,剧中的父亲被医院查出肝癌末期,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父亲想要在自己仅剩的一些时间里,教会儿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自己穿衣做饭,学会做公交车。大福有时候会发病,闹脾气,父亲很着急,但又无可奈何。父亲亲手教给大福在海洋馆里工作,希望他以后能够养活自己。
父亲和大福相依为命但我生活场景,是很温馨的,但是最终父亲不行了,但是又担心自己的儿子没有自己的照顾,会害怕、受伤。他最终决定带着儿子乘船离开,听天由命,这样的父爱是伟大的,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伤,是一部催泪的电影。
㈢ 求《海洋天堂》的影评
平心而论,《海洋天堂》的观影过程就像一次长途旅行,缓慢的节奏中夹杂着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辛酸苦辣。一对父子,一场人生,有着生离死别却没有悲天呛地的煽情,却有无论电影拍得如何,观众早已被片中渗透出的平凡的人生和真挚的情感击垮。《海洋天堂》,是献给2010年父亲节的最好礼物。
《海洋天堂》改编自真实题材,一个癌症晚期的父亲和自己孤独症儿子故事。电影大纲有点像日剧,通过对特殊人士关爱来带动观众的情绪。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这又是一出催泪弹。李连杰的弃武从文原本是电影的一大看点,原本以为在银幕上善于塑造一代宗师的jet会在片中利用煽情来磨练一下自己的演技,但我错了。《海洋天堂》根本没有煽情,李连杰也不像以前猜测的那样“老泪纵横”的打动观众。电影真正依靠的是那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情感来真正的打动观众。
其实要感动一个人并不需要山盟海誓、悲天呛地的煽情,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那熟悉的背影,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电影也是一样。平凡的生活并不代表着平庸。就像结尾处,父亲王心诚最终撒手人寰,而电影却没有展现父亲弥留之际对残障儿子的挂念以及儿子对已故父亲的真情流露,反而直接略过这一段,直接表现父亲亡后儿子的生活。单凭这一点就能看出,电影没用廉价煽情方式,反而更加的贴近生活,也更加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文章饰演的大福,很大程度上算是中国的“雨人”,后者在达斯汀·霍夫曼的演绎下早已成为影史佳话。在这里并不是那文章这个角色和雨人相比,只是两者在同为孤独症的情况下,共同展现了特殊人士那种特有生活方式,也让我们走入了孤独症的世界。儿子在日常固定方式的生活以及对父亲的依赖,种种细节都牢牢的抓住了观众,让我们对这个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物更多了一分同情。由于这个人物无需承担《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贯彻始终的核心作用,只需担负起电影的感情的起点,对于专业演员的文章来说饰演自闭患者不是难处。
更加令人揪心的是李连杰饰演的父亲,身染重疾却不忘自己孤独症的儿子,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以及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照料,从小失去父爱的李连杰采用质朴的表演,把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展现的淋漓尽致。片中其与高大的儿子并肩在阶梯上缓慢行走的背影让人动容,他们脸上都面带着微笑,而观众此时却体会出那种淡淡的忧伤。父亲这个角色是观众感情出发的点,李连杰这次表演说不上转型,但在其身上一点也见不到昔日武者的影子,反而岁月的雕琢在老李脸上留下的道道痕迹,一颦一笑更像一个极具亲和力的父亲。
导演薛晓路编剧出身,在讲故事方面不必怀疑其能力,但在镜头处理和节奏掌握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电影整体比较松散,叙事过程有点偏于流水账,对于情感的展现也是在重复。但这样一部颇具人文情怀的片子中,导演对细节的把握却值得称赞。孤独症的大福那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得以通过细节体现,包括大福在家中对电视机上的玩具狗的摆放,与结尾处独自生活的大福前后照应,令人动容。
就是日常生活的温馨,点点滴滴的感动。使得这部内敛的电影在不需要煽情的基础上,以这种平淡但极具真情的方式,不仅给我们灌下了一碗足剂的心灵鸡汤,也刺激了我们的泪腺。这不是那种令人放声大哭的煽情,而是一种内心深处令人叹服的悸动,同时眼泪又偷偷爬出的那种感受,不忍回味但又不得不回味。电影在周杰伦的一曲《说了再见》中散场,回头望去,电影催泪指数100%,情感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㈣ 海洋天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海洋天堂》告诉我们亲情的伟大的道理,全球千分之六的自闭症儿童的父母都希望更多的人能陪孩子走下去,这部电影时送给他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的。
他们总是愿意从正面去想他的,先想到他的所有的好。在再心里暗暗的比较出它的不足。这样下来,总感觉看了每部电影都受益匪浅。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晚场的海洋天堂。
感悟赏析
《海洋天堂》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影,没有简单化地为人物提供一个体制化的出路,王心诚在体制内寻找帮助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无论是保险、福利院、医院,最后只能靠人人献出一点爱来缓解矛盾,其实所有人都明白。
靠体制缺位的人性爆发为大福提供终其一生的生命庇护是一件确定性很低的事情,人生的变数很大,表现为物质援助的爱心也一样,在这部电影里,这份被粉饰的爱不仅无解,而且无路可逃,这才是这部电影最让我心痛的地方。
㈤ 李连杰电影《海洋天堂》观后感
昨天去看电影了,《海洋天堂》李连杰、文章演的。
关于这部片子在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是意犹未尽,但凡能让人产生如此感觉的应该可以称的上不错了吧,按一般商业片的技巧来看真实性、生活性、戏剧性、逻辑性是必不可少的,影片讲述的是一名身患绝症的.父亲与智障儿子的故事,所提取的素材都是生活中发生的,很朴实,没有做作之嫌,令人为之感动。
喜欢父亲老王说的话。我就要死了。我走后他怎么活,他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活好……(台词记不清了,大体是这么说的吧)很现实。那些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场景一旦聚焦会让人动容,父亲给大福拖衣服的镜头,还有临终前给大福缝在衣服上的标签:大福B型血孤独症患者**
影片中有两处情感戏,有些浪漫的因素在里面,但最终又归回到现实中。在海洋馆大福与玲儿的相遇以及玲儿的离开,父亲老王与邻家柴阿姨,终不能在一起的结果很符合实际,要不就脱离主题了哈,这是一部描写父爱的片子。
演员表演的不错。
有几处水下的镜头拍的挺好。
……
大福,狗不能放电视上。
大福,你回家用什么开门啊
大福,你要买什么啊?买冰箱
一部悲剧片里面不乏趣味性的东西。
父亲教大福自己穿衣服,做饭,拖地,坐车,认识人民币,怎么做人……一个临终前的父亲呵。( )
结尾处父亲把自己比作海龟,大福跟海龟在水里游泳的一幕很唯美。
片子看完后,一个个镜头在脑袋里飘来飘去,一直追随到现在,在我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我确信还将持续下去。
㈥ 《海洋天堂》这部电影怎么样
《海洋天堂》是由薛晓璐导演的一部以父爱为主题文艺电影。这部电影的选材很好,选取的是自闭症患者与他父亲的故事。整部影片里都没有多么震撼的情节,更多的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患上这种病的无可奈何。即将死亡的父亲用自己最后的一点时间去教会自己的孩子独立。
整部影片的两大泪点,第一点在当王诚把大福独自放在在福利院的后自己独自在家体会大幅世界的生活,后面赶到福利院后帮大幅脱衣服才知道大幅对他的依赖必须要爸爸在身边才入睡。很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让人莫名想哭,原来在他们他们的那个所谓的自己的是世界里不是没有情感和依赖。
第二段就是父亲想尽一切办法最后让大幅记住海龟就是他,大幅知道了,王成死后大幅思念父亲抱住了海龟。
整部影片表达简单,不过我们看到了整部电影都在表达了各个不同身份的人对大幅的关爱。自闭症患者确实应该受关注,导演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让我们加深了对自闭症患者的了解也表达出来对这群特殊的群体受重视。
㈦ 电影名《海洋天堂》中海洋天堂的由来和深层意义是什么
这部电影的故事题材缘于导演十年亲历 。
1994年,导演薛晓路成为志愿者,首度接触到了自闭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十多年来,薛导被患者家人之间的亲情所感动,同时也体会到了自闭症儿童父母的痛苦艰辛,于是想到将他们的故事浓缩 成《海洋天堂》搬上大银幕。
因为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如同水里的鱼,没有烦恼的似乎变成了正常的人。
我觉得未必台词就要与片名相呼应。它表达的应该是一个寓意。除了上面说的,还有我理解为,主要还想要说明父爱的伟大,因为父爱就像大海一样,表面看起来平静,却广阔博大,承载着我们的生命,包容我们的任何错误,献出自己所有的资源却从来无所求。而我们在父爱的关怀下,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也许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