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知道奥代丽.赫本的生平
奥黛丽·赫本生平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在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进入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1948年,一位制片人让她在一部欧洲电影《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担任一个小角色。当开始对电影感兴趣后,她最终决定去美国。
赫本在美国迅速显示了她的实力,她先在百老汇出演了音乐剧《Gigi》,1953年在电影《罗马假日》中扮演安妮公主。这部影片好评如潮,并让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54年9月25日,和小她九岁的精神科医生安德烈·杜提结婚。
继1954年《龙凤配》获得奥斯卡提名后,1959年的《修女传》使她获得了另一项奥斯卡提名。
1961年,《蒂凡尼的早餐》使她到达了她电影生涯的顶峰,并且又赢得一次奥斯卡提名。
1964年,赫本亮丽的容貌和风度在1964年的《窈窕淑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967年,《等到天黑》又为她赢得了一次奥斯卡提名。
1968年12月,和安德烈·杜提离婚,并打算引退,后经历了几次不成功的恋爱,对爱情心灰意冷。
1988至1993年,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帮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们。
1989年,主演最后一部影片《天长地久》。
1993年1月20日,病逝于瑞士。
http://www.sg.com.cn/glxw/wh/t20030118_20464.htm
怀念经典——怀念永远的奥黛丽·赫本她被誉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
看了她的眼睛才知道什么叫做明眸,看了她的造型才知道什么叫做时尚的经典,看了她才知道什么叫做优雅。
她的照片至今依然作为欧米茄手表的广告,她的名字代表着一种流派至今仍然在时装界广为流传。
她就是奥黛丽·赫本,永远的经典。
奥黛丽·赫本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本名奥黛丽·凯萨琳·赫本-鲁斯坦(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奥黛丽的父亲约翰·维克特·赫本-鲁斯坦(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女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位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1935年),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荷兰也落入德国纳粹的占领区内,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窜改了母亲的身分文件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但,这名字从未合法正式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Arnhem后,奥黛丽患上了忧郁症和营养不良,奥黛丽那瘦削的身材便来源于此。
战后,赫本进入伦敦著名的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并开始在一些音乐剧担任角色。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直到1948年一位制片人发现了她,让她在一部欧洲电影《Nederlands in 7 lesson》中担任一个小角色。1950年,赫本拍摄了她的处女作-英国影片《天堂的笑声》。1951年她又在电影《Young Wives' Tale》中为Eve Lester配音。当赫本开始对电影感兴趣后,她最终决定去美国好莱坞发展。在美国,她先在百老汇出演了音乐剧《Gigi》。随后在1953年由威廉·惠勒执导,并与好莱坞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中,赫本获得了了不起的成功,许多报纸着文夸奖赫本,说“一个新的嘉宝出现了”。赫本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赫本的成功是因为她饰演的“安尼公主”那天真清纯、善良典雅、贤良亲切的小精灵形象以及她那古典美(俏皮活泼的短发,给人健康的感觉),不象当时风行的性感金发女郎,她使世风转为自然清新之美。
1954年9月25日, 赫本与演员梅尔在瑞士结婚。在50年代-60年代末,赫本的片约不断,主演了多部电影,她高贵善良的形象深入民心。并4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她主演的喜剧片轻松幽默,她的银幕形象美丽动人,深受观众喜爱。《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龙凤配》等都是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著名影片。1968年,赫本与第一任丈夫离异。1969年1月18日,赫本和著名心理学家安德烈·多蒂举行了婚礼。婚后奥黛丽决心退出影坛。1976年,赫本复出,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血统》、《哄堂大笑》等影片,但赫本的复出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均不成功,这使赫本决定从此息影。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1989年,赫本在其生涯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中饰演天使一角。1988至1993年间,赫本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帮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们,亲赴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88年度奥斯卡人道奖授予了她。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泰瑞落修女接获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回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洛桑(Tolochnaz)死于结肠癌。
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美丽善良的“安尼公主”,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她的的纪念邮票。去世11年后,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2004年的时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数,荣登女性榜首。《Vogue》杂志发言人表示:“大家觉得奥黛丽-赫本高贵又有气质,她的美丽永恒不变!一讲到Style,人人都会立刻想起她!”
http://www.nzforce.net/dispbbs.asp?BoardID=25&id=265 点击还有图片
怀念奥黛丽·赫本的N个理由
昨天在网上看到某名为评选20世纪最美丽女性的活动的报道。据说是众多资深评委,从数千名如云美女中挑了几百位,又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察,最终大海淘沙,选出了顶级的前十位。第一位就是奥黛丽·赫本。
这个结果毫不夸张地说,应该是一种人类审美观念集成所达到的共识。就算稍有了解赫本的人也好,世界五大洋七大洲,除去极端个别地区,没有人会不承认她是一个美的化身。纯粹,而又真诚。
那个评选活动的评委意见有这样几点,从外表来说,奥黛丽有着像水果般鲜嫩的肌肤,和一对动人明眸。她笑起来的时候非常甜美,就像天使一样。而更为突出,也更重要的是,她有着独具的高雅气质,庄重,而又亲切,高贵,而又谦逊,令人倾倒,无人能及。
我想奥黛丽的这些过人天质,每一个即使看过她一部影片的人也都了然于心。不论是哪个角色,都在观众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和不可超越的地位。而奥黛丽本人却总是说:我只是偶然进到这个电影的世界里来的。谦逊得如一片树叶。
但奥黛丽的光芒根本未止于此。年初的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是奥黛丽在八九十年代作为世界儿童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到各地工作考察的拍摄记录。看着片中上了年纪的赫本发现她确实老了,皮肤依然白皙,但眼角眉梢已有了明显的皱纹。她高挑,瘦削,腰板无论何时都挺得笔直。她有时带着墨镜,显出沉稳的高贵。脑后总是盘着个简单的发髻,穿着素雅的便服和平跟运动鞋,及其平易近人。
看着片子,我们都生出一种共觉。赫本老的只是年龄,改变的只是外貌,但那都毫无紧要。就像一块瑞士名表,只是不再簇新,价值依然。赫本浑然天成的气质就像一团柔和明丽的光,可以照亮温暖每一个人,而且感染力生生不息。我们觉得她的美从未失去,反而更加光耀,是一种超越了肉体的动容,从她的骨子里迸发出来,从薄薄的肩臂中扩展开来,从每一条细小的皱纹中荡漾开来。
作为儿童基金会的形象大使,赫本不断地奔波于世界上最穷困,最贫瘠的地方。并且总是精神昂扬,笑容可掬,丝毫不露疲态。
赫本从不像一些女明星,端着架子扭捏作态,出份名义而起。片中的赫本,完全是自觉地作为一个称职的大使在尽力做着应做的工作,负着应负的责任。她经常摘下墨镜,露出只淡饰过的面容,一脸随和,与工作人员一起进出,毫不屈尊降贵,在镜头前悠然自得。
记不大清楚赫本考察过的地方了,但非洲中部最贫瘠落后的地区和中南亚的偏远山区是一定去过。赫本不怕吃苦,何时都挺着两个笔直的肩膀,在运送的大堆救援物资麻袋上跳上跳下,一脸调皮。
她也从没有对着邋遢肮脏的孩子们摆出沉重忧心的面孔,总是毫不迟疑的伸出双手,俯下身,孩子们抬起头,看见的是个平生见过的最亲切的笑脸,一把最温暖的火烛,一个最美丽的天使。
车队行驶在平川大漠和荒山峻岭间,旱季连天黄沙,雨季烂泥污树,片中没有记录途径的艰险,有的只是赫本在很少有外人到达的目的地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温馨动人。她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交谈,在破烂的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心,告诉孩子们最基本也是最高尚的爱的含义,帮助小女孩扎起一个与自己一样的发髻,肯定并鼓励她们对美的追求。
赫本到哪里,就点燃哪里,照亮哪里。除了物资,还带去无法计数的温情与感动。很难想象她一个柔弱的女子如何散发出那么大的能量,仿佛一盏长明的灯,将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成千上万的心灵里去。
有一个片断,是赫本和考察团一起离开柬埔寨的一个小小的村落。在一条窄窄的山边小道上,全村的人们自发地为他们送行,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大人们眼里含着泪水,孩子们脸上写满无限的依恋与不舍。不是假意猩猩的怜悯,不是廉价的同情,更不是戴着以人道主义的面具装腔作势。也许在他们看来,赫本就是一个真正的天使降临,赋予他们力量,赋予他们自信与顽强,赋予孩子们奋发与希望。也许即使很多年过去,他们也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的景象,会把那条路指给人看:看,那就是当年赫本离开的地方。
于是赫本更加的美丽。那种美丽不是一种单纯的美,无数明丽柔和的色彩纷至沓来,你动容其中,无法一一叙说。
作为电影明星的时候,奥黛丽就完全脱离了美于肉体的束缚。53年曾有一本杂志报道过赫本的三围,却立即遭到影迷的指责与不屑。作为一个美丽心灵的载体,赫本的肉体不可能不美,但这种美超越了人们的感官,直接投射到了精神意识上。可以说,赫本从一开始就远远凌驾于众多搔首弄姿的魅惑侗体之上。
而作为形象大使,赫本更是超越了精神之美,而达到了灵魂之美。我们甘愿用最动人的歌声,最隽永的话语,最绚烂的图画,最唯美的诗篇去赞美它。歌颂它,感激它。
赫本在九十年代初患病的时候,仍然坚持出访,也依然精神昂然,不露疲态。她在美国电台作报告演讲,态度诚恳真挚,话语委婉铿锵,俨然一副战地前沿女战士的神情,面容果敢刚毅。
我不知道赫本去世时是怎样的场景。但可以肯定,悼念的人群肯定像海潮一样汹涌,而且是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遍布世界各地的人。他们哭泣,他们悲痛,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真正的天使已然离去。
至今,人们还看着赫本的经典影片,在那纯美无邪的笑容里描画记忆和憧憬。至今,奥黛丽的照片仍然挂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广告牌和海报上,人们来去经过,总要会心一笑。
所以,当今天20世纪的美女桂冠戴在奥黛丽·赫本的头上时,我们只有叹服。也只有她,才能真正无愧于这一殊荣。
她是真正的天使,来人世间传播美,与爱。她飞过的时候,我们都仰首。听见她翅膀的拍响,扑拉扑拉,仿佛来自天堂的圣音。
伟大的女性,伟大的灵魂。
至此,怀念奥黛丽·赫本的N个理由......
http://sora3333.blogchina.com/2224202.html
回答者:hsy_5501 - 高级经理 六级 4-21 22:21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好呀
评论者: 清露晓芙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共 3 条
还有完美的容貌,脱俗的气质.
人物简介: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简 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自我表演评价: 我从来没有什么伟大天才或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我做出了贡献
生平
奥黛丽·赫本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本名奥黛丽·凯萨琳·赫本-鲁斯坦(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奥黛丽的父亲约翰·维克特·赫本-鲁斯坦(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女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童年
Image:1935 school.jpg
6岁大的赫本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位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至1938年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1935年),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窜改了母亲的身分文件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有利于变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正式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处决,母女俩被迫过著贫困的生活:据说在1944年荷兰饥荒期间,她常以郁金香球根维食,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他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链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
童年
6岁大的赫本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位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至1938年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1935年),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窜改了母亲的身分文件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有利于变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正式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处决,母女俩被迫过著贫困的生活:据说在1944年荷兰饥荒期间,她常以郁金香球根维食,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他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链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
踏入影坛
成名
年轻时代的奥黛丽·赫本战后,赫本与母亲带著省吃节用存下来的100英镑到伦敦。在这里,她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部荷兰片中饰演跑龙套的角色。经过几个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名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一名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的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音乐剧《鞑靼酱》(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天堂的笑声》露脸,正式成为一名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演出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双珠艳》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地卡罗宝宝》(Monte Carlo Baby)。为了拍摄后者,奥黛丽到法国出外景,期间意外被相中成为音乐剧《金粉世界》(Gigi)的女主角,进而开启她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利用机会到伦敦参加威廉·惠勒的电影试镜,获得电影《罗马假期》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的演出。她在哦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东妮奖最佳女主角的奖项。但为了赶拍《罗马假期》,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她以工作繁忙的理由,取消了与未婚夫詹姆士·汉森(James 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葛雷哥莱·毕克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正式上映。由于剧情成功的刻画,这部片在世界各地掀起风潮:其中赫本在片中表现出公主的高雅气息,以及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嘉宝诞生了!”。1954年三月二十五日,赫本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为《翁蒂娜》中的精采表演再次荣获东妮奖的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龙凤配》。由于《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翁蒂娜》演出的演员梅尔·法利尔(Mel Ferrer) 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战争与和平》、《甜姐儿》、《巴黎之恋》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尚·赫本·法利尔(Sean Hepburn Ferrer)后才同意主演《第凡内早餐》。
转型
虽然《第凡内早餐》的作者原属意玛丽·莲梦露饰演女主角赫莉·葛莱丽(Holly 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主题曲是否采用亨利·曼西尼与强尼·莫瑟的月河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双珠怨》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谜中谜》试图挑战悬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歌舞片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奥黛丽·赫本1989年,赫本在其生涯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中饰演天使一角。1988年至1993年间,赫本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帮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们,亲赴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88年度奥斯卡人道奖授予了她。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泰瑞落修女接获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回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谢纳(Tolochenaz)的住所,因结肠癌病逝。
影响
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美丽善良的“安娜公主”,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她的的纪念邮票。去世11年后,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2004年的时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数,荣登女性榜首。《Vogue》杂志发言人表示:“大家觉得奥黛丽·赫本高贵又有气质,她的美丽永恒不变!一讲到Style,人人都会立刻想起她!”
参考资料: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A5%A5%E9%BB%9B%E4%B8%BD%C2%B7%E8%B5%AB%E6%9C%AC
回答者:zm18zm - 高级经理 七级 4-21 22:24
http://post..com/f?kz=79761820
这里比较全.耐心看完吧.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赫本了!
回答者:里维斯爱雅雯 - 魔法师 四级 4-21 22:27
1929年3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约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地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尤其喜爱舞蹈,看芭蕾舞剧对赫本来说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是小赫本唯一的梦想。
这个时候,她日益从芭蕾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她开始对自己的外表不满。她特别不喜欢自己的脸,认为她的眼睛太大,牙齿长得不整齐,而且她对自己的体形也感到绝望。从此她郁郁寡欢,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
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更使她觉得分外不幸,但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9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她对电影毫无兴趣,对超级巨星嘉宝或者凯瑟琳.赫本一无所知,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其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由于食品短缺,赫本一米七的个儿,仅剩一付骨头架子。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肌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
“战争把人变成四徒,无论从肉体上还是从精神上说都是如此。我周围的同龄人,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我不知怎的,在枪炮和杀戮面前,始终坚守着我自幼的梦想-----音乐,芭蕾。”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那里学习。索尼亚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双腿,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错,有很好的基本功。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
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值夜班的工作。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柏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蹈主角的前途。同时,多年的饥饿病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
经兰柏推荐,赫本参加了美国音乐剧《高扣鞋》的演出,在剧中当一名群众演员。她舞蹈设计的动作跳得很高,转动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坏,但赫本不喜欢这种形式,也不喜欢这种生活。这个时候,赫本突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家应具备的天才。”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
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电影短片,是一部旅行风光介绍,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小姐向观众讲解风光景物,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
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地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我呢,立刻打电话把助手叫来。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
另一位导演则极力证明,是她第一个发现了奥黛丽.赫本:“她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她是学芭蕾的,要找个工作。我向她解释说,我不拍音乐舞蹈片。不过,我继续和她谈话。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鲜、开朗和难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她的小圆脸上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个小太阳!最后,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我就对她说,我要让她担任一个角色。而她却回答说:不过,我不是演员啊!你会失望的。我和她签订了合同。”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成功的起点:《罗马假日》
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
❷ 介绍几部奥黛丽赫本的经典电影
《战争与和平》、《砸烂他的摄影机》、《我不是你的黑鬼》、《蒂凡尼的早餐》、《龙凤配》、《偷龙转凤》、《甜姐儿》、《修女传》、《双姝怨》、《去往蒙特卡罗》、《天堂里的笑声》等。
“每一个女人在一生之中应该都会梦想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共舞。"奥黛丽这样说,而且也实现了这个美梦。
这部电影叙述的是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书店的女店员,由于被一位时装摄影师看上并加以培养,而成为世界名模特儿的故事。当然影片最精彩的并不是他们俩后来发展出来的恋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乐。
《甜姐儿》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乐片,由于她那精彩绝伦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尔搭档,影片又获得了成功。由于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儿”一时成为赫本的代名词。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1929年5月4日至1993年1月20日),美国好莱坞著名的女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1948年,赫本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境,开始电影。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55年,她凭借电影《龙凤配》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1961年,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为第三世界妇女与孩童争取权益。
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阑尾癌病逝,享年63岁。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
❸ 求赫本所有所演的电影的名字
奥黛丽赫本的十部经典电影
1.《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导演:威廉·惠勒
风情指数★★★★★
看点: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完美组合
如果没有奥黛丽·赫本,或许《罗马假日》只会作为一部平庸的二流爱情电影被少数人记得。但是有了赫本,一切变得不同。23岁的赫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童话,把这个电影变成了一个梦。有多少人看了这个电影,都会想着能像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那样,在如画诗情的罗马邂逅这样一位公主,哪怕只是一天,甚至只是片刻。
赫本的完美表演,也给自己谱写了人生童话般的开始。第一次担纲影片主演的她,就凭借该片一举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前无古人。更令人惊奇的是,赫本和该片的服装设计海德共同设计的服装也获得了最佳服装奖。
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因为赫本在影片里那种清新秀美的短发型,将赫本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种后来被称为“赫本头”的发型也受到了无数时髦女性的青睐,风靡世界。赫本偏瘦的体型也使减肥美容业兴旺起来,甚至赫本在影片中的服装、帽子、太阳镜,也都风靡一时。
在摄影棚里观看影片样片的导演威廉·惠勒曾为赫本由衷地赞叹漏扒:“这部电影一定会使她成为全世界的情人!”五十年以来,他的大胆论断得到了完美的证明。
2. 《龙凤配》(Sabrina,1954)
导演:比利·怀尔德
风情指数★★★☆
看点:戏里戏外都有故事
这一次,赫本饰演的不再是高贵的公主,而是一位穷苦司机的女儿。影片讲述了她和一位富翁的长子——一个不解风情只专注事业的男人经历种种误会,最终堕入爱河,结为连理的故事。
看上去,这是个落入俗套的“灰姑娘”故事,但是影片由名噪一时的奥地利导演比利·怀尔德执导,两位当时的巨星威廉·霍登、亨弗莱·鲍嘉与赫本配戏,使这部电影依然获得不俗反响。
此时的赫本虽然已经贵为奥斯卡影后,但她毕竟只是主演了一部电影的新人,因此同两位红透半边天的男明星合作,赫本还是十分紧张。
脾气很大的鲍嘉瞧不起奥黛丽·赫本,说她不会演戏。在他看来,赫本是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居然与他这位巨星配戏,简直是委屈了他。赫本只能冷静地默默忍受他对自己的蔑视。
不过赫本却因为饰演这部电影,和扮演弟弟的威廉·霍登日久生情,谱写了一段爱的篇章,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未能生活在一起,《龙凤配》终于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龙凤梦。
3.《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956)
导演:第诺·德·劳伦梯斯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和丈夫梅尔·菲热的合作。
这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第诺·德·劳伦梯斯根据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巨作改编的电影。奥黛丽·赫本和丈夫梅尔·菲热及亨利·方达共同主演。
这部电影曾经由于赫本的有孕在身而陷入无法按期拍摄的尴尬。在怀孕息影期间,赫本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译本《战争与和平》读了一遍又一遍,她越来越被书中的贵族少女娜塔莎的性格所感动,想要塑造这一人物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是,身体状况又使得她犹豫不决。
导演劳伦梯斯则对赫本显示了足够的耐心,他决定等到赫本分娩之后再让赫本出演这个苗条消瘦的年轻少女娜塔莎。赫本也被导演的诚意深深打动,但是后来由于身体虚弱而小产,极度痛苦返模昌的她对是否拍这部电影又产生了动摇。
最终赫本强烈的职业责任心战胜了内心的软弱,丈夫菲热也认为扮演娜达莎的这个吃重的角色这件工作,可能会把那占据她全部心思的极度痛苦驱散,使她重新振作起来。于是影片得以顺利拍竣。
尽管影片的剧本由于改了又改,最终和原著距离已经相当大,再也谈不上原汁原味。但是,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弥补了这一缺陷,使得它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4.《甜姐儿》(Funny Face,1957)
导演:斯坦利·杜宁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精妙绝伦的舞技
“每一个女人在一生之中应该都会梦想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共舞。"奥黛丽这样说,而且也实现了这个美梦。
《甜姐儿》,原是著名舞蹈家弗雷德·阿斯泰尔1927年在百老汇演码模出的一出音乐舞台剧。他平常对和他合作的演员的舞技要求近乎苛刻,但对赫本却非常佩服。因为赫本习舞多年,甚至还曾决心献身芭蕾艺术,因此她的舞技让这位舞蹈之王也无法挑剔。阿斯泰尔对和赫本合作,将这出音乐舞台剧在银幕上完美再现也充满期待。他在影片拍摄前曾说,“这是我和伟大而可爱的赫本合作的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了,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这部电影叙述的是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书店的女店员,由于被一位时装摄影师看上并加以培养,而成为世界名模特儿的故事。当然影片最精彩的并不是他们俩后来发展出来的恋曲, 而是本片出名的舞蹈及音乐。
《甜姐儿》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乐片,由于她那精彩绝伦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尔搭档,影片又获得了成功。由于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儿”一时成为赫本的代名词。
5.《修女传》(The Nun's Story,1959)
导演:弗·辛尼曼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和非洲
《修女传》改编自根据真人真事而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影片讲述了一个修女的故事:少女嘉百丽进入一个比利时的女修道院而成为修女路加。然而在比利时刚果医院曾帮助过福隽纳提医生的路加在二次大战爆发后, 却因为一些规条, 让她无法再介入, 而使她面临一些心灵上的挣扎。
为了塑造好人物,奥黛丽专程去见了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一位伟大的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修女,从中汲取了演好这一角色的必需的精神养分。因此她刻画角色的心灵冲突相当传神,令人信服的诠释了一个虔诚正直的修女何以会愤然还俗。影评家认为本片是她演技发挥最好的影片之一,她因此获得了当年的纽约影评家协会和英国影艺学院的最佳女演员奖,并继《罗马假日》、《龙凤配》之后第三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拍摄外景,剧组来到非洲。赫本开始不习惯这儿的气候,后来渐渐喜欢上了非洲。她说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纯朴最善良的人们。
大导演弗·辛尼曼匠心独运,使该片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修女传》重又把赫本推上万人瞩目的高峰。
6.《蒂芬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导演:布莱克·爱德华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出演妓女形象
奥黛丽在坐月子期间读了电影剧本《蒂芬尼的早餐》,这是乔治·阿克塞尔罗德根据特鲁曼·卡波特的著名中篇小说改编的。故事主要是围绕一个名叫霍莉的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年轻的卖笑女子,她的生活,她的遭遇。
派拉蒙公司把拍摄此片列入计划,聘请奥黛丽·赫本担任女主角。请年轻有为的导演布莱克·爱德华执导。开始时,奥黛丽一想到自己要演这部电影就心中紧张,因为这部片子有许多令人厌恶的外观,女主人公那乌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也使她反胃。毕竟霍莉这个形象和她以前饰演的清纯无邪的形象有相当距离,赫本也担心观众无法接受。
但是,赫本凭借出色的演技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她在表演时,并没有将她本人的风度,气质强加于霍莉身上,也没有把霍莉演成一个风骚、一无是处的女人。她塑造的霍莉性格饱满可信,鲁莽,稚气而又脆弱,开创了60年代电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并又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这部影片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被很多文化人所喜爱。《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有几个大学生“被赫本弄得神思恍惚达一周之久,似乎有一种摆不掉的魔力天天晚上把他们拉到电影院去看——霍莉·戈莱特丽”。
影片的插曲《月亮河》更是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不久前还入选为“二十世纪最经典歌曲”。
7.《谜中谜》(Charade,1963)
导演:斯坦利·杜宁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的多面才华
少妇蕾吉(赫本饰)在夫婿被人谋杀后发现自己也开始被三名男子追踪。在友人的告知下, 才知道原来夫婿生前曾经与四个人一同参与一项非法的勾当, 窃取并独吞了一笔巨款。当不明白赃款下落的蕾吉正苦于歹徒的骚扰时, 一个叫做彼得·贾许瓦(加利·格兰特饰)的男子的出现了,并协助她逃离一次次危险。蕾吉感激彼得,对他倾心不已,然而没想到最终真相大白,彼得竟是……
《谜中谜》这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它尝试把纤弱的奥黛丽·赫本陷于恐怖的深渊之中,从而使赫本在这样的情境中流露出独特的女性美。对于以前从来没有拍过此类影片的赫本来说,这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是赫本依然获得了成功。
赫本通过影片也展现了自己多方面的才华,比如这部电影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话就是赫本自己加进去的。如在蕾吉邀彼得到家里坐的一场戏中,她很优雅地问:“你为什么不进来,我又不会咬你。”停了一下之后,她接着说:“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则是赫本靠在格兰特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头看着他时,突然不按剧本即兴地说:“你看!我把你的西装都弄湿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别担心,它自己会干。”赫本非常喜欢两人之间有趣的对手戏。影评则说这部电影是“上乘的轻松喜剧片”。这也是导演杜宁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8.《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
导演:乔治·顾柯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炉火纯青的演技
早在拍《蒂芬尼的早餐》时,奥黛丽就对记者说过,她最大的愿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一角。这是根据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剧作《卖花女》改编的音乐歌舞剧。故事的的内容是:语音学家希金斯用一个贫苦的卖花姑娘伊莉莎做纠正语音、语汇和举止的试验,使她改掉方言土语和种种不文雅的举止,把她训练成一个看上去高贵、阔绰的斯文小姐,而最终希金斯本人也爱上了越来越迷人的伊莉莎。伊莉莎终于由蝶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舞台剧中的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鲁斯扮演的。当时的朱莉年仅18岁,有一副漂亮的女高音嗓子,因此音乐歌舞剧《窈窕淑女》在百老汇演出大获成功。但是,当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决定要把它拍成电影时,他们决定选择知名度更大的赫本。
然而影片正式拍摄时赫本却遇到相当大的困难。由于这部影片是根据舞台音乐歌舞剧改编的,所以歌曲不少。伊莉莎要唱许多支歌。奥黛丽虽说在《甜姐儿》和《蒂芬尼的早餐》中唱过歌,但在目前这部片子里,奥黛丽的声音却远不能胜任。音乐导演向她摊牌了,告诉她说,她花了数周所录的歌曲统统作废,每支曲子都得找别人唱,重录。为这事,奥黛丽心情沮丧自不必说。
然而除此之外,赫本的表演精彩非凡,无论是朴直而缺乏教育的卖花女,还是雍容华贵的淑女,她演来游刃有余,恰到好处,这证明赫本的艺术造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遗憾的是,该片虽受到影评家和观众的推崇,成为音乐剧的代表作之一,并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项金奖,然而成就最大的赫本却未能获奖。
9.《等到天黑》(Wait until Dark,1967)
导演:梅尔·菲热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获奥斯卡影后提名
1967年拍的《等到天黑》(又译为《盲女惊魂记》)是赫本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悬念气氛不亚于希区柯克的力作进一步展示了赫本已渐趋化境的表演技艺。
她饰演一个瘦弱的盲女人,要对付闯入家中的强壮歹徒,并凭借智慧最终取胜。那么,这位盲女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原来她把灯泡打碎,切断电源,使对手陷入黑暗之中。因为这是她的家,她已走过成千上万次。所以原本凶猛的歹徒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成了“盲人”。这样的情节设置,为表演提出了许多难题:比如她拿东西,既不能象正常人那样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又不能象在陌生地方那样跌跌撞撞。无疑,出演这样一个角色,对赫本来说又是一次新鲜而刺激的挑战。
为了体验盲人生活,找到真实感觉,赫本到盲人学校请教老师,把自己眼睛蒙上 ,甚至戴上对眼睛有害的隐形眼镜。最终在影片中奥黛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表演分寸,甚至在片中不曾眨动过一次眼睛。她也因此片而第五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10.《直到永远》(Always,1989)
导 演:斯皮尔伯格
风情指数:★★★★
看点:赫本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早已有着“人间天使”美誉的奥黛丽·赫本终于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部电影中,真真切切地演了一回天使。这部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飞行员彼特似乎一心忙于自己的工作,对亲近他的人的感情需要视而不见,并且从不对女友说出自己的爱。而他的女友多琳达则是一个野丫头,她总是一身飞行员装饰,不故作温柔,还喜欢同飞行员们一起喝酒。当彼特最后一次飞行开始的时候,他对多琳达说了那几个字,但却被飞机的引擎声盖住。在行动中,彼特为救最好的朋友阿尔而牺牲了生命,不过,他的魂魄却被一位叫哈普的天使带回这个世界。起初,他为失去心爱的女人而绝望,但最后他促成了女友与别人相爱后,才安心地离去。
赫本在片子饰演的就是那个一身白衫的天使,雍容高贵,令人怀念,并且整部影片在斯皮尔伯格的精细镜头设置下,唯美而华丽,让人赏心悦目。尽管在这部影片中,奥黛丽饰演的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色,但是,作为她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电影,还是值得赫本迷们深深怀念,看着作为银幕上天使的她,也想着同是天幕下的她。
❹ 百看不厌的爱情经典,无与伦比的奥黛丽赫本,为什么大家却说她是渣女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塞尔分行的总经理;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何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的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对贝多芬和巴赫的作品,她简直是如醉如痴。然而与音乐相比,她更喜爱舞蹈,看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她是她那一伙同龄少女的典型,梦想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使她觉得分外不幸,但是,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9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9月,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期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这段时期,她正值她10-15岁的发育阶段,由于食品短缺,许多人营良不良,赫本1米7的个子,仅剩下一付骨头架子。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股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战争把人变成囚徒,不论从肉体上还是从精神上说都是如此。我周围有同龄人,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我不知怎的,在枪炮声和杀戮面前,努力坚守首我自幼的梦想――音乐,芭蕾。”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来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在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加斯开尔处学习,索尼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腿,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借,有很好的基本功。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夜班的工作。
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岁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术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剧主角的前途。同时,多年的饥饿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主要的是,这个时候,赫本忽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蹈家应具备的天才。”
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
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电影长片,是一部关于旅行风光介绍短片,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小姐向观众讲解风景物。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行后接见了她。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的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我呢,立刻打电话把助手叫来。记行当时我对助后‘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1948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英国伦敦的玛莉·蓝伯特(Marie Rambert's)芭蕾舞学校学习,由于年龄和身高以及早年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发育的原因,她被告知,她无法成为一流的芭蕾舞者。 之后,她做了一些模特工作,拍摄了一些广告,也参加了一些舞台剧的演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罗马假日》剧组的演员试镜,从这以后奥黛丽·赫本走上了演艺道路。
1954年,赫本与梅尔·费拉结婚。虽然,水银灯下,她总是与英俊潇洒的男星们谈情说爱,浪漫多情。然而一旦回到现实,她却是一个一心热爱丈夫与孩子的贤妻良母。1963年之后,奥黛丽在四年时间一直是深居简出,精心照顾着病弱体衰的费拉。然而费拉对并非投桃报李。1967年,赫本拍完由丈夫担任制片的《等到天黑》之后,竟发现费拉爱上了一个西班牙女郎,真诚的奥黛丽无法容忍这种欺骗与伤害,与费拉一刀两断。
1969年,奥黛丽与罗马心理医生安德列亚·道蒂结婚了。赫本极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为此她决定放弃自己的热爱的影艺事来,她对跟在身后的记者宣布:“我不再是奥黛丽·赫本了,我是奥黛丽·道蒂”。但俩人的婚姻最终以悲剧告结束。这时候,赫本重返影坛,并与道蒂办理了分居手续。单身的凄苦和晚年的孤寂使赫本很想找一个男子作生活伴侣。朋友们对此很关心。其中一个好友为她介绍了一个男子――英俊的演员罗伯·瓦尔达兹。
1981年,罗伯走了大胆一步,他住进赫本在瑞士的家,开始了二人的同居生活。尔后,两人正式结婚,赫本与丈夫住在风景幽美的瑞士共度晚年。赫本在罗伯身边找到了幸福。
1992年,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身份前往索马里访问的赫本突感腹痛如绞,随即送往洛杉机的西达兹塞尼医院诊治,一代巨星身患结肠癌。
12月,奥黛丽自知病情难复,向医生请求回乡看最后一眼瑞士的白雪。1993年1月20日,克林顿就任美国第四十二届总统的当天, 一代巨星奥黛丽·赫本在罗伯·瓦尔达兹及儿子们的看护里闭上了双眼。
拓展资料:
赫本的父亲名为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总经理,母亲名为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男爵夫人、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后裔。
赫本母亲的第一次婚姻嫁给了荷兰贵族,生下了两个儿子。第二次婚姻对象即赫本生父,生下了赫本。母亲从小有着演电影唱歌剧的梦想,父亲因工作原因往来三地(英国、布鲁塞尔、荷兰),致使一家人鲜有团聚。
赫本之父倾向纳粹甚至信仰法西斯主义,似乎是两人婚姻关系的致命一击。在女儿六岁时,父亲抛下了妻子离家出走,母亲一夜白头。随后欧战爆发(1939.9),赫本跟随母亲来到荷兰。由于奥黛丽这名字并不常见,为保护女儿,母亲将其临时改写为Edda以求平安度世。
战乱饥荒,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阻挡母亲对女儿的爱与支持,战争结束,母亲把赫本送到了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加斯开尔处学习。多年来借口不见女儿的父亲在其从艺后曾给她写过不少信,但都被母亲秘密拦截。母亲想让赫本忘记父亲,并告诉她,她的父亲从未改变“当初的信仰”。
成名后的赫本曾专程去看望孤身一人的父亲,但不欢而散,父亲表示不愿再次相见。肖恩(赫本长子)曾表示外祖父患有情感交流障碍,终其一生,赫本都对父亲的失踪感到遗憾,称之为“生命中最大的创伤” 。最后十年母亲与赫本同住在和平之邸,受到悉心照料,于1984年8月26日逝世
赫本的长子名为西恩·赫本·费勒,为赫本与梅尔所生,出生于1960年7月17日,从事电影行业,涉足后期、制片、推广等。建管奥黛丽赫本儿童基金会,著有赫本传记《天使在人间》。西恩与第二任妻子乔凡娜及两个儿子住在美国加州的圣莫尼卡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
次子卢卡·多蒂,为赫本与多蒂所生,出生于1970年2月8日,与哥哥共同管理奥黛丽赫本儿童基金会。
网络——奥黛丽赫本
❺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的译制目录
1949年
《普通一兵》(《一个普通的战士》) 《俄国问题》(《俄罗斯问题》) 《伟大的转折》
1950年
《愤怒的火焰》《诗人莱尼斯》《成吉斯汗后代》《胜利而归》《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 《诗人纳沃依》《侦察员的功勋》《外科医生彼洛果夫》《蔚蓝色的道路》《他们有祖国》《小海军》《拳斗大王》《红领巾》《真正的人》 《区委书记》(《游击英雄》)《小船长》《列宁在十月》《阴谋》《幸福生活》(《库班哥萨克》) 《大败拿破伦》(《库图佐夫将军》) 《天才发明家》《丹娘》(《卓娅》) 《玛丽黛传》 《世外老人》(《堡垒生活》) 《第三次打击》《俄罗斯航空之父》《宣誓》《瓦良格巡洋舰》《秘密使节》
1951年《义犬救主》(《朱巴司》) 《保卫察里津》 《海军上将纳希莫夫》(海军大将) 《光荣之途》 《一年级女生》(《幸福童年》) 《十三人》(《沙漠苦战记》、《十三勇士》) 《带枪的人》 《在人间》 《波罗的海代表》 《海鹰号遇难记》《虎将》(《革命将领》) 《马克辛青年时代》 《夏伯阳》 《美丽的华喜丽沙》 《苏沃洛夫元帅》 《山地大战》 《奇异的种子》(《宝盒仙笛》) 《萨根的春天》 《她在保卫祖国》 《锄奸记》(《军事秘密》) 《我的大学》《革命摇篮维堡区》(《革命战线》)《政府委员》《斯维尔德洛夫》(《优秀的党员》) 《拖拉机手》《为了生命》《我的童年》《在和平的日子里》《每日的粮食》《明朗的夏天》《金星英雄》《顿巴斯矿工》《被开垦的处女地》1952年《少年游击队》 《群神会》 《冷酷的心》 《光明照耀到克奥尔地村》 《光明之路》 《民族英雄尤拉也夫》 《乡村医生》 《难忘的1919年》 《重返前线》 《大音乐会》 《伊万雷帝》 《战斗的乡村》 《地下殖民地》 《安娜·萨宝》 《魔鬼的峡谷》 《华沙首次演出》 《火》 《最后阶段》 《幸福之途》 《快乐的竞赛》 《为了美好的生活》 《自然之子》(《野姑娘巴拉》) 《水堤》 《新战士站起来》 《两个世界》(《西部地区》) 1953年
《被开垦的处女地》 《在压迫下》 《父子劳模》 《警钟》 《战斗的洗礼》 《革命的一八四八年》 《革命英雄传》(《革命英雄》) 《最高的奖赏》 《教师》 《飞行的开端》 《最初的日子》 《走向生活》 《易北河两岸》(《易北河会师》) 《胜利在明天》《理想实现了》《保卫家乡》《萨待阔》《一对青年夫妇》《作曲家格林卡》《体育之光》《黑孩子》《革命医生》
1954年《骄傲的公主》《尼门河上的黎明》《箱根风云录》《男女并肩前进》《不,我们要活下去!》《侦察兵》 《一个女矿工》 《山中防哨》 《对空射击组》 《运动场上的新手》 《人民歌手江布尔》 《秘密档案》 《海军上将乌沙科夫》(上下集) 《没落之家》 《同志的荣誉》 《银灰色的粉沫》 《伟大的战士》(《斯坎德培》) 《别林斯基》《在我们的村子里》《人之歌》《忠实的朋友》《培养勇敢精神》《脖子上的安娜》《游击队员之子》1955年《河上灯火》《中学毕业证书》《不能忘记这件事》《短剑》《我们好像见过面》《大家庭》《勇土号开往马尔托》《蜻蜓姑娘》《忠诚的考验》《深山虎影》《驯虎女郎》《世界摔跋冠军》《两个顽皮的小朋友》《私生子》《胜利之兵》(上下集)《街头五少年》《战斗的青年一代》《台尔曼传》(上集) 《战胜黑夜》《游击队的姑娘》《危险的恋爱》《血的秘密》《姊妹俩》《钢城俩父子》《太阳出来了》《没有太阳的街》《流浪音》(上下集) 《暴风雨》1956年《旅行者》《球队远征记》《动荡的青年时代》《天才的罗蒙诺京夫》 《罗马·ll点钟》 《正是为了爱》 《王朝末日》 《史前探险记》 《走上斗争的道路》(上下集)《还我自由》《围城春晓》《春回大地》《这里有泉水》《战火中的妇女》《新婚夫妻》《二十四只眼睛》《台尔曼传》(下集) 《绿色山谷》《橄榄树下无和平》《没有说完的故事》《银翼上的红星》《水银湖上的魔影》《不称心的女婿》《走向新岸》《大街上发生的事情》《光荣的特征》《伊伦娜,回家去!》《禁止的游戏》《春寒》《教育的诗篇》《车祸》《雪地追踪》《美丽的一天》《三个孩子和小狗》《当机立断》《荒地之春》《他俩》《魔鬼集团》《长夜的秘密》《儿子》
1957年《鲁缅柴夫案件》《追击者》《白狗》《306号案件》《少年鼓手的命运》《雪地激战》《狼》《苦难的情侣》《安东的爱情》《缩影》《她的爱》《暗无天日》《影子》 《白菜主任》 《绿色信号》《青年先锋》《美好的日子》《一年五十二个星期》《渔民恨》《玛格丹娜的遭遇》《原来就是你》 《革命的前奏》 《保尔·柯察金》《失踪的人》《希望号战舰》《让我来办》 《再也不能那样活下去》 《血的河流》 《天职》 《四海之内皆兄弟》 《时代的火光》 《柏林情侣》 《三百年前》 《友与爱》 《华沙美人渔》 《小木克》 《裂痕》 《海底擒谍》《怒火》 《姊妹》 《祖国的女儿》 《良心》 《两个胜利》 《人间地狱》 《一仆二主》 《战斗的童年》 《浮草日记》
1958年《小皮鞋匠》 《伪金币》 《骑车人之死》 《他们热爱生活》 《传奇英雄》 《历史的教训》 《切尔卡斯》 《大与小》 《倔强的瓦洛尼娜》 《劳动与爱情》 《汗尼巴尔先生》 《两个母亲》 《如何是好》 《祖国在召唤》 《蟹工船》 《蜜月》 《失业的自由》 《雪山血泪》 《天堂里的笑声》 《静静的顿河》(第一部) 《乌里扬诺夫一家》 《那不是白费》 《女人的一生》 《百万英镑》 《和平的土地》 《深海友情》 《共产党员》 《静静的顿河》(第二部) 《为祖国而战》 《渔郎川》 《躲藏的激流》 《暴风雨所诞生的》 《山谷中的战斗》 《静静的顿河》(第三部) 《焰火里程》 《好兵帅克》(上集) 《波罗的海的光荣》 《爱情的神话》 《偷渡的苦工》 《列宁的故事》 《七月风云》 《生与死》 1959年《忠诚》 《黑熊与公主》 《大搜捕》 《三海旅行记》(上下集) 《在伯爵的废墟上》 《草原烈火》 《一个妇女》 《分开怎么活下去》 《她的道路》 《寡妇》 《安得烈依卡》 《海杜特的誓言》 《志愿音》 《在十月的日子里》 《上尉的女儿》(宽)《不眠的年代》 《田野上的雷雨》 《人生》(上下集) 《道路只有一条》 《波罗尼亚快车》 《兰箭》 《星火》 《青年时代》 《毁灭》 《水兵之歌》 《特别任务》 《天空在召唤》 《暴行的答复》 《审判延期》 《雪崩》 《如此一个夜晚》 《生命在你手中》 《法吉玛》 《风》 《好兵帅克》(下集) 《阿维森纳》 《非常事件》(上下集) 1960年《欧叶尼·葛兰台》 《为了杨卡什巴尔生命》 《木木》 《排演在继续》 《柯楚别依》 《宝剑和玫瑰花》 《寂静的傍晚》 《矿区的案件》 《来自地球上的人》 《亲爱的人》 《在边境几步的地方》 《三颗星》 《屋顶》 《小莲娜寻父记》 《哈桑的故事》 《农村的妇女》 《九点正》 《要爱未来》 《苏曼瓦王》 《团结之歌》 《金刚山姑娘》 《雪山救战友》 《密码》 《火热的心》 《在荒凉的河岸上》 《春香传》 《多瑙河之波》 《谢辽沙》 《游侠纳斯列金》 《伊万娜》 《白血》 《瀑布》 《上尉的女儿》(普)1961年《拉弹弓的人》 《活着的英雄》 《给我一匹马》 《人民的使者》 《德聂伯河,您好》 《世纪同龄人》 《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二集) 《十字军》 《斗争的序曲》 《菲利和玛利的故事》 《人血不是水》(上集) 《复活》(上集) 《一个妇女会员的故事》 《继承人》 《收割》 《山鹰》 《人们到处生活》 《前面是急转弯》 《海蒂》 《他活着》 《不速之客》 《无名氏画象》 《丽姬娅在战斗》 《图们江》(上集)《祖国的黎明》 《又是一个早晨》 1962年《房客》 《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三集) 《中线炮火》 《纪念品》 《海鸥号船员》 《渴望》 《越过深渊》 《世纪之初》 《青春的故事》 《盲人音乐家》 《初次考验》(上下集) 《两种生活》(上下集) 《苗纳尔德一家》 《马门教授》 《这支枪留给你》 《军乐》 《野小鬼》 《熊哥哥熊弟弟》 《铁匠的旗》 《前夜》 《港城春梦》 《士兵经历》 《复活》(下集) 《人血不是水》(下集) 《分界线上的乡村》 1963年 《两栖的人》 《光明天使》 《新春》 《神马的故事》 《他回到了故乡》 《1929年的鲁宾城》(上下集) 《时代凯歌》 《工厂是我的大学》 《女教师》 《彼得和七数乘法》 《小儿子大街》 《寂静的线索》 《地狱中的一场球赛》 《绞刑架下的报告》 《白烟》 《在敦化密林中》 1964年
《不要忘记敌人》 《红色花朵》 《俄罗斯奇迹》(上下集) 《库图佐夫》 《百日红》 《1211高地保卫者》 《民族英雄》(上下集) 《金童》 《恢复原名》 《新的一代》
1965年《纺织女工》 《年轻的战士》 《浮村》 《共青团员之歌》 《为胜利干杯》 《小荣开始演奏了》 《游击队的布谷鸟》 《我的无限希望》 《大地的儿子》(一集) 1966年《大地的儿子》(二、三集) 《一个战士的故事》 1970年《森林之火》 《琛姑娘的松林》 《达吉亚人》 《血海》(上下集) 《看不见的战线》 1971年《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 《战斗在继续》 《在铁道线上》 《前方在召唤》 《鲜花盛开的村庄》 《摘苹果的时候》 1972年《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 《记者》(上下集) 《劳动家庭》(上下集) 《战争与和平》(四集) 《卖花姑娘》(宽) 《回故乡之路》 1973年《空中舞台》 《卖花姑娘》(普) 《秃鲁江畔之花》 《轧钢工人》(宽) 《原形毕露》 《气球上的旅行》 《永生的战士》 《轧钢工人》(普) 《一个护士的故事》 1974年《火》 《延丰湖》1975年《送信人》 《为了新的一代》《特罗塔》《纽约奇谈》《巴布什卡历险记》《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三妯娌》《洁白的道路》1976年《斯特凡大公》(上下集)《哥白尼》《火车司机的儿子》《石油赞歌》《多瑙河三角洲》《初春》《矿山的主人》《贝尼自己走》《在灿烂的阳光下》《高山之鹰》《最后冬天》《斩断魔爪》1977年《农民英雄》《难忘的人》《一个水兵的故事》《67天》1978年《音乐家奇普里昂》(上下集)《侦察英雄》《高压线》 《夜袭机场》《黎明前到达》《第26个画面的占领》《摩登时代》1979年《苏捷斯卡》《舞台生涯》《南方铁路之战》《田园诗》《走向生活的道路》《一个国王在纽约》《人证》《寻子遇仙记》《悠闲阶级》《绅士流浪汉》《我的老师》《延期宣判》《金刚山姑娘》《柳生家族的阴谋》《疯狂的贵族》《蝴蝶梦》《欢乐的一天》
1980年《愤怒的人》《摩羯星一号》《春香传》(上下集)《永恒的爱情》(上下集)《咖啡馆》《梦幻世界》《雨夜奇案》1981年《穿黑袍的新娘》《亲骨肉》(上下集)《妈妈的生日》《吉卜赛少年》 《阿西门的街》 1982年《横冲直撞》 《临时工》 《生活之路》 《婚事风波》 《婆媳之间》 《泥之河》 《两个孤女》 《独立与死亡》 《神秘的黄玫瑰》 《特殊的战争》 1983年《典子》 《翠彩》 《四年三班的旗帜》 《只有爱情是不够的》 《飞蛾》 《失踪的女人》 《爱情的故事》 《沸流江的新传说》 《不能受勋的英雄》 《诱拐报导》 《我和我的爸爸》 《杀人狂》 《金牌》 1984年《朱砂情》 《击鼓少年》 《随军记者的手记》 《最后的情感》 《十字小溪》 《闪光的时刻》 《哈里之战》 《浪花之恋》 《警告》 《没有回来的密使》 《决不后退》 《导盲犬——哈斯蒂》 1985年《勇士的心愿》 《我的好朋友》 《弗兰西丝》 《生死决斗》 《谋杀没有证据》 《海盗女王》 《部长轿车的风波》 《复杂的感情》 《吹口哨的寅次郎》 《失踪者之迷》 1986年《战地浪漫曲》 《狮心》 《妻子》 《你好,出租车》 《w的悲剧》 《转校生》 《两个人的车站》(上下集) 《波托马克河上悲剧》 《火红的山脊》 《穿警服的匪帮》 《泪洒佛罗伦萨》 1987年《酒神的秘密》 《罗马的假日》 《沙漠情》 《光洲的召唤》 《夏姆士的反击》 《决斗场上的遗嘱》 《紧急出路》 《被绞死的人》 《电影天地》 《一片花》 《劫后良缘》 《怀恋的冬夜》 《父母双全的孤女》 《稻草人》 《黑林城堡》 1988年《冰雪消融》 《英雄的苦恼》 《可爱的小村庄》 《相见时难》 《一个警官的控诉》 《铁石心肠》 《神笛少侠洪吉童》 《星期天的爸爸》 《快枪手》 《少女的征途》 《海盗喋血记》 《智擒群魔》 《阁楼案件》 1989年《血洗乐园》 《少年船长斗匪记》 《孤女艳史》 《银河相会》 《难兄难弟》 《寻母奇遇》 《推上断头台》 《伞中情》 《美酒的恶运》 《一夜富翁》 《缉毒警官》 《无罪的罪行》 《幕府风云》 《天空之城—一拉普他》1990年《莉莉·玛莲》 《影迷情艳》 《疯狂决斗》 《无事生非》 《蛇谷的诅咒》 《维也纳之恋——寅次郎的故事》 《电视风云》 《匪巢探密》 《体育彩票》 《魔窟寻谍》 1991年《他们的一天》 《铁腕小子》 《约瑟芬的梦》 《傻妹闯七关》 《复仇的牙》 《阴谋的代价》 《007之迷》 《蒙面神鹰》 《新任司法长官》 1992年《武士道之剑》 《落水姻缘》 《我嫁给一个影子》 《月夜》 《邻居托托罗》 《虽然岁月流逝》 《爱的十字架》 《尼基塔》 《神秘女枪手》 《父子怨情》 《千里追杀》 1993年《无悔的爱》 《神鹰女杀手》 《地狱婚纱》 《警界匪案》 《午夜狂奔》 《复仇天使》 《铁臂金刚》 《罪恶档案》 《特赦48小时》 1994年《拙妻不可欺》 《缉毒双雄》 《假日少女情》 《兽中之王》 《狼的影子》 《漂亮的公主》 《两个警察》 《继父》 《拳坛雄风》 1995年《法外有法》 《险恶人生》 《美丽的夜晚》 《无声的恐惧》 《真情隔不断》 《神探飞机头》 《纽约之恋》 《狂魔杰里》 《靓女恋情》 《真正的危险》
1996年
《黑天使》 《九龙之首》《罪恶的克星》 《黑月亮升起来》 《超级鼻子历险记》 《猎艳狂魔》 《强权女人》 《狙击手》 《未来水世界》 《阴谋》 《冤魂孽债》 《复仇的女巨人》
1997年
《变相怪杰》 《颤音》《异形复活》 《两个幽灵》 《人鸭历险记》 《神探霹雳火》 《特警急先锋》 《爱随心愿》《蝙蝠侠与罗宾》《神秘大亨》
1998年
《越洋追踪》 《替身》《结婚的故事》 《小坏蛋大好人》
1999年
《游客的劫难》 《孤城末路》《我爱上了朋友的姐姐》 《与盗共眠》 夺宝奇缘》 《小鬼闹非洲》 《重装悍将》 《狭路相逢》 《天定姻缘》 《疑云空降》 《冷酷无情》
2000年
《长不大》 《魔鬼刺客》《风暴》 《星际之门》 《雪山黑马》 《囚车驶向圣地》 《月老儿》 《暗夜缉凶》 《扫雷计划》 《大雪崩》
2001年
《爱情万岁》 《静静的摇篮》《当树枝折断时》 《反托拉斯行动》 《本性可移》 《隐秘日程》 《宇宙追缉令》
2002年
《正义守望者》 《武士》《特工神童》 《二者必居其一》 《疑云迷雾》 《谍影重重》
2003年
《亚马逊迷案》 《憨仔鬼精灵》《超胆侠》 《虎女龙驹》 《章鱼东河惊魂》 《冷酷收获》 《总统浪漫史》 《加勒比海盗》
2004年
《保护行动》 《拳霸》《儿女一箩筐》 《地铁》 《王子与我》 《夺命蜂巢》 《谍影重重2》 《冰雪勇士》《网住爱情》
2005年
《凤凰劫》 《神奇四侠》《玩命快递》 《马达加斯加》 《鲨鱼故事》
2006年
《防火墙》 《雏菊》《来电惊魂》 《绅士大盗》 《赛场大反攻》 《空战英豪》
2007年
《人生遥控器》 《风暴突击者》《生死格斗》 《出租车4》 《谍影重重3》 《日本沉没》《舞出我人生》
2008年
《食神争霸》 《27套礼服》 《龙之战》《极速漂移》 《水啸雾都》 《深湖巨兽》 《信》 《仙境之桥》 《伯纳德行动》 《护宝娇娃》 《马达加斯加2》
2009年
《舞出我人生2》 《玩命快递3》 《特工008》 《星际迷航》《真爱之吻》 《爱犬的奇迹》《我的机器人女友》《地铁惊魂》《火线特工》《决战豪门》《特工的特别任务》《变相黑侠》《天地逃生》
2010年
《孤胆拯救》《驯龙高手》《高度怀疑》《感染列岛》《黑色闪电》《悍将双雄》《天降美食》《我的名字叫可汗》
2011年
《丛林有情狼》《整编特工》《天际浩劫》《危情三日》《永无止境》《蓝精灵》《狂暴飞车》《源代码》《一夜迷情》《黑暗终结者》《忍者》《驱魔者》《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红鹰侠》
2012年
《王者之剑》《人狼大战》《马达加斯加3》《雅典娜》《幻影追凶》《老雷斯的故事》《谍影重重4》《守护者联盟》《铁线虫入侵》《侠探杰克》
2013年
《星爸克》《遗落战境》《星际迷航:暗黑无界》《赤警威龙》《追踪长尾豹马修》《蓝精灵2》《精灵旅社》《惊天魔盗团》《森林战士》《神偷奶爸2》《训龙骑士》《别惹我》
2014年
《盟军夺宝队》《火山对对碰》《守护天使》《哥斯拉》《冬荫功2:拳霸天下》《明日边缘》《无处可逃》《驯龙高手2》 《分歧者:异类觉醒》 《暴力街区(2014)》 《深海挑战》(纪录片) 《斑马传奇》《移动迷宫》 《忍者神龟:变种时代》《马达加斯加的企鹅》 《末日浩劫》 《安妮:纽约奇缘》 《第七子:降魔之战》 《魔法总动员》
2015年
《帕丁顿熊》《屠魔战士》《谍影特工》《超能查派》《冰雪女王》《再次出发》《末日崩塌》《分歧者2:绝地反击》《小黄人大眼萌》《像素大战》《精灵旅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