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推荐一些背景为20世纪初的欧洲电影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Malèna(2000):这部电影的背景是1940年二战期间,意大利刚刚参战。玛琳娜的丈夫尼诺·斯科迪亚(Nino Scordia)离开军队服役。玛琳娜感到悲伤,并试图应付她的损失,因为她刚搬到镇上试图处理这个美丽的女人谁得到了所有当地男人的关注和淫荡的目光,包括12岁的雷纳托。然而,尽管村民们有闲言碎语,她仍然对丈夫忠心耿耿。一天,这位沉默寡言、美丽得令人分心的局外人得知她的丈夫被杀了。雷纳托继续看着她忍受着孤独和悲伤。马琳娜被镇上的人和意大利村庄里那些没有吸引力、嫉妒心强的女人们所回避,她们开始相信她最坏的一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1993):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不列颠之战 Battle of Britain(1969):上世纪40年代初期,德国攻占英国前夕,瑞士的里克特男爵向英国大使凯利建议采取和平态度,因为抵抗纳粹无异于以卵击石,而凯利却拒绝接受他的建议,并宣称英国将抗战到底。英国当时的处境极其险恶,陆军在刚刚结束的法兰西战役中损失惨重,英国本土仅剩下780门火炮、160门反坦克炮和200辆坦克。空军也在战役中受到重创,损失了约1000架飞机,牺牲了435名富有经验的飞行员。英国皇家空军上将道丁已经察觉到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他需要更多的飞机和飞行员。不久之后,丘吉尔首相宣布大不列颠之战正式开战。
遥远的桥 A Bridge Too Far(1977):欧战尾声,盟军上下逐渐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为了提前结束战争,各地盟军将领认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提早直捣柏林结束战争。于是轻率地将大批伞兵空投在德军营地背后,去攻占阿纳姆的那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不料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这场堪称二战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役,终以盟军的惨痛失败而告终。
由奥斯卡金像奖得奖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的战争巨片《遥远的桥》,根据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表现和讴歌了盟军在二战中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被誉为电影史上的超级战争巨片。本片的明星阵容空前强大,聚集了诸如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普金斯等数国的数十位明星。本片荣获1978年第3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声等多项大奖与提名。
德国好人 The Good German(2006):杰克(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是一名来自美国的战地记者,充满了鲜血和硝烟的一战结束后,杰克终于能够重新回到前线,报道波茨坦会议的相关新闻。不过,杰克此行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寻找与他曾经有过一段短暂情缘的德国女子莱娜(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奇迹般地,杰克和莱娜重逢了,之后,杰克得知莱娜那失踪已久的丈夫艾米尔(克里斯蒂安·奥利佛 Christian Oliver 饰)被卷入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
一名美国士兵被枪杀的案件让杰克意识到事情必有蹊跷,他几次想要调查,却遭到了军方的阻挠和警告。与此同时,杰克的好友帕特里克上尉(托比·马奎尔 Tobey Maguire 饰)所表现出的异常举动亦传达出了某些秘密的讯息。
『贰』 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电影
奥斯卡历届最佳摄影奖
2020年(第92届)
《1917》
2019年(第91届)
《罗马》
2018年(第90届)
《银翼杀手2019》
2017年(第89届)
《爱乐之城》
2016年(第88届)
《荒野猎人》
2015年(第87届)
《鸟人》
2014年(第86届)
《地心引力》
2013年(第85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12年(第84届)
《雨果》
2011年(第83届)
《盗梦空间》
2010年(第82届)
《阿凡达》
2009年(第81届)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8年(第80届)
《血色将至》
2007年(第79届)
《潘神的迷宫》
2006年(第78届)
《艺伎回忆录》
2005年(第77届)
《飞行家 》
2004年(第76届)
《怒海争锋》
2003年(第75届)
《毁灭之路》
2002年(第74届)
《指环王1:魔戒再现》
2001年(第73届)
《卧虎藏龙》
2000年(第72届)
《美国丽人》
1999年(第71届)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第70届)
《泰坦尼克号》
1997年(第69届)
《英国病人》
1996年(第68届)
《勇敢的心》
1995年(第67届)
《燃情岁月》
1994年(第66届)
《辛德勒的名单》
1993年(第65届)
《大河恋》
1992年(第64届)
《刺杀肯尼迪》
1991年(第63届)
《与狼共舞》
1990年(第62届)
光荣战役》
1989年(第61届)
《烈血大风暴》
1988年(第60届)
《末代皇帝》
1987年(第59届)
《教会》
1986年(第58届)
《走出非洲》
1985年(第57届)
《杀戮战场》
1984年(第56届)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3年(第55届)
《甘地传》
1982年(第54届)
《烽火赤焰万里情》
1981年(第53届)
《苔丝》
1980年(第52届)
《现代启示录》
1979年(第51届)
《天堂之日》
1978年(第50届)
《第三类接触》
1977年(第49届)
《奔向光荣》
1976年(第48届)
《巴里林登》
1975年(第47届)
《火烧摩天楼》
1974年(第46届)
《呼喊与细语》
1973年(第45届)
《歌厅》
1972年(第44届)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
1971年(第43届)
《雷恩的女儿》
1970年(第42届)
《虎豹小霸王》
1969年(第41届)
《罗密欧与朱丽叶》
1968年(第40届)
《雌雄大盗》
1967年(第39届)
《日月精忠》(彩色)
《灵欲春宵》(黑白)
1966年(第38届)
《日瓦戈医生》(彩色)
《愚人船》(黑白)
1965年(第37届)
《窈窕淑女》(彩色)
《希腊人佐巴》(黑白)
1964年(第36届)
《埃及艳后》(彩色)
《原野铁汉》(黑白)
1963年(第35届)
《阿拉伯的劳伦斯》(彩色)
《最长的一天》(黑白)
1962年(第34届)
《西区故事》(彩色)
《江湖浪子》(黑白)
1961年(第33届)
《斯巴达克斯》(彩色)
《儿子与情人》(黑白)
1960年(第32届)
《宾虚》(彩色)
《安妮少女日记》(黑白)
1959年(第31届)
《金粉世界》(彩色)
《逃狱惊魂》(黑白)
1958年(第30届)
《桂河大桥》
1957年(第29届)
《环游世界80天》(彩色)
《回头是岸》(黑白)
1956年(第28届)
《捉贼记》(彩色)
《玫瑰梦》(黑白)
1955年(第27届)
《罗马之恋》(彩色)
《码头风云》(黑白)
1954年(第26届)
《原野奇侠》(彩色)
《乱世忠魂》(黑白)
1953年(第25届)
《蓬门今始为君开》(彩色)
《玉女奇男》(黑白)
1952年(第24届)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彩色)
《郎心似铁》(黑白)
1951年(第23届)
《所罗门王的宝藏》(彩色)
《第三人》(黑白)
1950年(第22届)
《黄金骑兵队》(彩色)
《战场》(黑白)
1949年(第21届)
《圣女贞德》(彩色)
《不夜城》(黑白)
1948年(第20届)
《黑水仙》(彩色)
《远大前程》(黑白)
1947年(第19届)
《鹿苑长春》(彩色)
《安娜与暹罗王》(黑白)
1946年(第18届)
《爱到天堂》(彩色)
《道连格雷的画像》(黑白)
1945年(第17届)
《威尔逊总统传》(彩色)
《罗拉秘史》(黑白)
1944年(第16届)
《歌剧魅影》(彩色)
《圣女之歌》(黑白)
1943年(第15届)
《黑天鹅》(彩色)
《忠勇之家》(黑白)
1942年(第14届)
《碧血黄沙》(彩色)
《青山翠谷》(黑白)
1941年(第13届)
《巴格达大盗》(彩色)
《蝴蝶梦》(黑白)
1940年(第12届)
《乱世佳人》(彩色)
《呼啸山庄》(黑白)
1939年(第11届)
《翠堤春晓》
1938年(第10届)
《大地》
1937年(第9届)
《风流世家》
1936年(第8届)
《仲夏夜之梦》
1935年(第7届)
《埃及艳后》
1934年(第6届)
《告别武器》
1933年(第5届)
《上海快车》
1932年(第4届)
《禁忌》
1931年(第3届)
《南极探险》
1930年(第2届)
《南海白影》
1929年(第1届)
《日出》
适合高考的英语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换子疑云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肆』 2020最值得上电影院看的电影《1917》,真的那么好看吗
文 | 猫小姐
内地影院经过长达半年的休停期,终于,它重新与我们见面了。
翻看正在上映的电影片单,发现《1917》赫然在列。这部刚刚囊获奥斯卡三项奖项,以 “一镜到底” 的拍摄技术而闻名的好莱坞大片,几乎是这批上映影片中最让人期待,也是最值得在IMAX影厅上观看体验的电影。
李安这两年不断尝试新的电影技术,就是为了用高 科技 让观众在特定的影院里观看电影时能够有沉浸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1917》没有用3D,4K等技术,就能让观众直接享受到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整部电影用许多个长短不一的长镜头拼接成一个120分钟一气呵成的伪长镜头,外加上世界顶级大导演诺兰的御用剪辑师李·史密斯(Lee Smith)的剪刀手,将镜头剪接得肉眼看不出拼接的痕迹。
由于是一镜到底,观众会随着第一视角的镜头化身为在场的第三人,跟着主人公经历2个小时跌宕起伏的惊险经历,与电影角色同悲同喜。
关于这部电影的“一镜到底”不想赘述太多,外面已经有很多详尽的解说。今天我想从另一角度来解读这部备受争议的电影,虽然他在剧情方面受到部分网友的批评,但我仍觉得这是门德斯导演结合长镜头叙事拍出的最好电影。
不少人觉得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特别好,这不仅是“一镜到底”的拍摄缘故,还有导演为电影画面所注入的美学文化。
故事背景发生在1917年4月比利时和法国交界的伊普尔地区,是一战战区。导演对战场做了搭建还原,蜿蜒的战壕,无人区的铁丝网,一个个沼泽泥泞的坑洞,从土里破出来的一只残肢,被老鼠啃咬残缺的尸首,伏倒在地的死马,以及萦绕在上面密麻可见的苍蝇,战争的满目苍夷随即一表无疑。
然而在还原的过程中,导演还是做了最大限度的画面美化。实际上在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中的真实战场要比电影里的凄惨太多了,各种血腥的断裂尸体堆积一起,发臭黏稠的坑洞随时都能吞噬掉一个活生生的人。
电影重建了一个战区现场,却故意处理掉血腥恶心的细节,让观众观看时不会产生不适。哪怕主角Schofield被铁丝网钩破的手,都没有给出正面伤口。
导演无疑是灯光爱好者,为了重构战争的悲惨又不失画面的好看,他大量运用了光影、色彩作辅助,最后呈现出一系列唯美又悲惨的画面。
例如Schofield和Blake接到上级命令,带着 “取消行动” 的信件跨越无人区时的灰蓝昏暗,天空灰蒙蒙一片。空旷苍夷的环境加上随处可见的尸体,一股压抑的紧张感扑面而来。
当他们来到樱花树边,天蓝地绿花奶白,外加不远处屹立着断顶残破不堪的房子,一头瘦小的牛还在吃草。岁月静好和生灵涂炭被揉进了同一个画面,给我们带来强烈的 情感 对比。
接着是飞机坠地后的熊熊烈火,天蓝的空气弥漫着灰白的烟火,原本静谧的环境随着Blake的离世变得落坏不堪。
然而整部电影最能体现导演艺术造诣的当属这一幕,Schofield来到被战争摧毁的伊尔普城。 整个城堡在夜幕降临时犹如地狱一般 ,断裂的墙壁,迷宫般的小径,燃烧的火焰,摇曳的影子,时亮时暗的光影,不知何时出现的德国士兵。
Schofield就像是随时会被死神召唤的外来者,大胆地闯入了死亡之地。 那些断壁残垣像是一座座长短不一的墓碑,而他在墓碑围城的困地里全力奔跑。绝望、害怕、死寂......所有悲怆的 情感 通过Schofield不停歇的奔跑传递出来。
那一刻已经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荒诞的幻想世界。 Schofield像被神眷顾般的全面开挂,躲过了德兵的追捕,最后纵身一跃,跳进了瀑布里。
通过场景的神化构建,加上光影渲染,音乐烘托,导演在高难度的 写实拍摄下 最终实现了 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 。
当然,这一切和导演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的艺术审美分不开。
门德斯在江湖上早有 “天才导演” 的美誉,极具天赋的他凭借着初涉银幕的处女作《美国丽人》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那年年仅34岁。之后由他执导的《007:大破天幕杀机》更是被捧为“最佳007电影”。
而拍《1917》之前,他担任过戏剧导演,并且凭着戏剧《摆渡人》拿下托尼奖最佳导演奖。
众所周知,戏剧导演对艺术的要求要一名电影导演高许多,他不仅要兼顾整部话剧的视觉美感,还要调度演员的表演情绪,肢体语言。
这也就能解释他为什么能在一部讲战争的片子里展现那么多美丽的画面,而且细节处理得游刃有余,恰到好处。
以往的战争片往往会为了突然民族 情感 ,刻画出一个不怕死亡、勇敢冲锋陷阵的光辉士兵的形象。这些士兵不像是真实的人,更像是为了鼓励人民为国牺牲而创造出来的英雄领袖。
《1917》则不同,他用Schofield的视角展开来讲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士兵在一场战争中的真实感受,以此来表达电影的中心主旨—— 战争对全人类来说都是残忍且无意义的。 士兵们前仆后继地牺牲换来空洞的名号,可没有一个士兵是真正无惧牺牲的。
主人公Schofield选的是一个长相普通的英国演员来演,这样更符合剧本里的平凡人的设定。这个主角的反战情绪一直贯穿整部电影。他从一开始就不情愿接受这个“送信”的任务,长官吩咐命令时,他脸上明显的不愿,显然是对危险任务的极度害怕。
和Blake经历了差点被埋、死后重生之后,他不满的情绪达到顶点,抱怨Blake让他出来送死。
在德军的战壕里他看到贴在床头的一张全家福,是某个德国士兵的。原来那人也和他一样,来自某个地区的某个普通家庭,家里有着他的爱人、孩子。可是莫名其妙的,他们就来到了这个战场,相互不认识却要置对方于死地,甚至要为了上尉莫名其妙的要求就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们已不再变老》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多年后讲述起这场战役,他说: “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参加了这场战争。”
为什么?其实很多参加一战的士兵根本说不清,Schofield也说不清。像是当初被某种振奋的口号蛊惑,一时热血参了战,可真正到了战场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荒谬。
Schofield在上一场战役中立了功,所以获得了一个功勋章。他拿着这个章和别人换了一瓶酒,只因当时他太渴了。别人拼死换来的勋章,他却说:
在伊尔普城里,Schofield遇到了一个活着的普通法国女性,她的家园全被毁了,躲在黑暗的地牢里,和一个没有亲人的婴儿相依为命。这是整部影片最柔软的时刻,温柔的女性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站在昏黄的灯下宛若中世纪的画像。
她们代表着幸福的生活,Schofield转身离去, 亦代表着走进战争是从天堂走向地狱 。
在这场战役中,他经历得越多,看到得越多,就越为战争感到悲哀。这场战争不仅让两方的士兵相继牺牲,也让生活在战区地带的无辜法国百姓活在人间炼狱中。许多家庭流离失所,多少孩子失去家园。
即使后来,导演让他多少带着一点主角光环,在沿途的艰难险阻中不被打死,终于把停止进攻的信件安全传达到前线,救下1600名士兵的性命。可是Schofield的精神世界依旧没有变得更加高尚。相反,他更加笃定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为自己陷入这场时代的浩劫而感到悲凉。
故事结尾他悲伤地坐在树下,看着家人的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 “Come back to us” 。
他还能回去吗?下一幕是生是死?谁也不知道。
然而,这部电影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一镜到底的摄影方式,镜头只能聚焦在主角身上,而 整部电影的配角完美沦为工具人 ,无法体现出他们的思维想法,从而无法对电影主题做升华补充。
导演请来了许多英国大牌演员来客串上尉,有卷福、斯特朗、费尔斯等等。可电影里他们只是闪现一下,十分政治正确地表达出了对下属的关怀,却没能表达出战争爆发的深层因素——士兵和军官的对立与矛盾。
而其中只有斯特朗饰演的Captain Smith中途提醒了Schofield一句,传达指令的时候一定要有其他人在场,因为 “有些人就想打仗” 。
本以为导演铺的这条线会在卷福饰演的Colonel MacKenzie那里爆发出来,最后突显一个军官的冷血好战,不惜用士兵的血肉身躯为自己升官加爵铺路,以此对军僚主义的专制暗黑加以批判。
可导演最后编排的是卷福一下就被Schofield说服了,以轻描淡写的一句 “让结束战争的唯一办法,是战斗到只剩最后一口气” 做结尾。虽是增添了卷福的人物弧光,却让整个结尾有种狗尾续貂的感觉,整部电影的故事立意一下变得单薄了。
当然,这样的剧情安排大概也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因为长镜头拍摄会导致无法另起镜头聚焦士兵背后的上尉们的行为及内心,所以无法全面展现这些重要军官在战争中起的作用,也就无法在电影里展现士兵和军官的内在敌对状态。
既然导演选择了这样难的拍摄手法和展现形式,势必要放弃掉一些东西。好在这部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异常的好,包括观影体验,沉浸式的感官,绝美的画面,这些都能抵消掉电影的那些不足。
总之,这依旧是2020年最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之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