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用迅雷7下载BT视频后文件夹里没有,但是的确下载完了从完成列表里也能看为什么啊...
尊敬的迅雷用户,您好:
在下载完成列表里点击右键,点击“打开文件夹”就可以查看到文件了。
欢迎向迅雷网络平台提问:http://..com/c/xunlei/
❷ 经常下载电影是否会对硬盘造成伤害我用的是web迅雷!
先引用一下某人的话,有人认为BT和迅雷伤害硬盘:
为什么频繁读写会损坏硬盘呢?
磁头寿命是有限的,频繁的读写会加快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的磨损,频繁的读写磁盘某个区域更会使该区温度升高,将影响该区磁介质的稳定性还会导至读写错误,高温还会使该区因热膨涨而使磁头和碟面更近了(正常情况下磁头和碟面只有几个微米,更近还得了?),而且也会影响薄膜式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
任务繁多也会导至IDE硬盘过早损坏,由于IDE硬盘自身的不足,,过多任务请求是会使寻道失败率上升,导至磁头频繁复位(复位就是磁头回复到 0
磁道,以便重新寻道)加速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磨损。
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先说一下现代硬盘的工作原理
现在的硬盘,无论是IDE还是SCSI,采用的都是"温彻思特“技术,都有以下特点:
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
2。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
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数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铁方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轴电机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头:硬盘的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有一个磁头,从最上面开始,从0开始编号。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触的,但是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采取在盘片的着陆区接触式启停的方式,着陆区不存放任何数据,磁头在此区域启停,不存在损伤任何数据的问题。读取数据时,盘片高速旋转,由于对磁头运动采取了精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此时磁头处于离盘面数据区0.2---0.5微自以为是的家伙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磨损,又能可*的读取数据。
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
承的工作负荷。硬盘磁头的寻道饲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步进电机,在饲服跟踪的调节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盘工作时不要有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心轻放。
原理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头和数据区是不会有接触的,所以不存在磨损的问题。
其次,一开机硬盘就处于旋转状态,主轴电机的旋转可以达到4500或者7200转每分钟,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没有关系,只要一通电,它们就在转.它们的磨损也和软件无关。
再次,寻道电机控制下的磁头的运动,是左右来回移动的,而且幅度很小,从盘片的最内层(着陆区)启动,慢慢移动到最外层,再慢慢移动回来,一个磁道再到另一个磁道来寻找数据。不会有什么大规模跳跃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损也是可以忽略不记的。
那么,热量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主轴电机和寻道饲服电机的旋转,硬盘的温度主要是因为这个。
其次,高速旋转的盘体和空气之间的摩擦。这个也是主要因素。
而硬盘的读写???
很遗憾,它的发热量可以忽略不记!!!!!!!!!!
硬盘的读操作,是盘片上磁场的变化影响到磁头的电阻值,这个过程中盘片不会发热,磁头倒是因为电流发生变化,所以会有一点热量产生。写操作呢?正好反过来,通过磁头的电流强度不断发生变化,影响到盘片上的磁场,这一过程因为用到电磁感应,所以磁头发热量较大。但是盘片本身是不会发热的,因为盘片上的永磁体是冷性的,不会因为磁场变化而发热。但是总的来说,磁头的发热量和前面两个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热量是可以辐射传导的,那么高热量对盘片上的永磁体会不会有伤害呢?其实伤害是很小的,永磁体消磁的温度,远远高于硬盘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温度。当然,要是你的机箱散热不好,那可就怪不了别人了。
我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某人的几个错误:
一。高温是影响到磁头的电阻感应灵敏度,所以才会产生读写错误,和永磁体没有关系。
二。所谓的热膨胀,不会拉近盘体和磁头的距离,因为磁头的飞行是空气动力学原理,在正常情况下始终和盘片保持一定距离。当然要是你大力打击硬盘,那么这个震动。。。。。
三。所谓寻道是指硬盘从初使位置移动到指定磁道。所谓的复位动作,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因为磁道的物理位置是存放在CMOS里面,硬盘并不需要移动回0磁道再重新出发。只要磁头一启动,所谓的复位动作就完成了,除非你重新启动电脑,不然复位动作就不会再发生。
四。IDE硬盘和SCSI硬盘的盘体结构是差不多的。只是SCSI硬盘的接口带宽比同时代的IDE硬盘要大,而且往往SCSI卡往往都会有一个类似CPU的东西来减缓主CPU的占用率。仅此而已,所以希捷才会把它的SCSI硬盘的技术用在IDE硬盘上。
五。硬盘的读写是以柱面的扇区为单位的。柱面也就是整个盘体中所有磁面的半径相同的同心磁道,而把每个磁道划分为若干个区就是所谓的扇区了。硬盘的写操作,是先写满一个扇区,再写同一柱面的下一个扇区的,在一个柱面完全写满前,磁头是不会移动到别的磁道上的。所以文件在硬盘上的存储,并不是像一般人的认为,是连续存放在一起的(从使用者来看是一起,但是从操作系统底层来看,其存放不是连续的)。所以FLASHGET或者ED开了再多的线程,磁头的寻道一般都不会比你一边玩游戏一边听歌大。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单纯的下载或者上传而已,但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启动其它需要读写硬盘的软件?可能很多人都喜欢一边下载一边玩游戏或者听歌吧?更不用说WINDOWS本身就需要频繁读写虚拟内存文件了。所以,用FG下载也好,ED也好,对硬盘的折磨和平时相比不会太厉害的。
六。再说说FLASHGET为什么开太多线程会不好和ED为什么硬盘读写频繁。首先,线程一多,cpu的占用率就高,换页动作也就频繁,从而虚拟内存读写频繁,至于为什么,学过操作系统原理的应该都知道,我这里就不说了。ED呢?同时从几个人那里下载一个文件,还有几个人同时在下载你的文件,这和FG开多线程是类似的。所以硬盘灯猛闪。但是,现在的硬盘是有缓存的,数据不是马上就写到硬盘上,而是先存放在缓存里面,,然后到一定量了
再一次性写入硬盘。在FG里面再怎么设置都好,其实是先写到缓存里面的。但是这个过程也是需要CPU干预的,所以设置时间太短,CPU占用率也高,所以硬盘灯也还是猛闪的,因为虚拟文件在读写。
七。硬盘读写频繁,磁头臂在寻道伺服电机的驱动下移动频繁,但是对机械来说这点耗损虽有,其实不大。除非你的硬盘本身就有机械故障比如力臂变形之类的(水货最常见的故障)。真正耗损在于磁头,不断变化的电流会造成它的老化,但是和它的寿命相比。。。。。应该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除非因为震动,磁头撞击到了盘体。
八。受高温影响的最严重的是机械的电路,特别是硬盘外面的那块电路板,上面的集成块在高温下会加速老化的。所以IBM的某款玻璃硬盘,虽然有坏道,但是一用某个软件,马上就不见了。再严重点的,换块线路板,也就正常了。就是这个原因.
打了这么多字,实在是太累了。
总之,硬盘会因为环境不好和保养不当而影响寿命,但是这绝对不是软件的错。
FLASHGET也好,ED也好,FTP也好,它们虽然对硬盘的读写频繁,但是还不至于比你一般玩游戏、一般听歌对硬盘伤害大.说得更加明白的话,它们对硬盘的所谓耗损,其实可以忽略不记.不要因为看见硬盘灯猛闪,就在那里瞎担心.不然那些提供WEB服务和FTP服务的服务器,它们的硬盘读写之大,可绝非平常玩游戏,下软件的硬盘可比的。
硬盘有一个参数叫做连续无故障时间。它是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英文简写是MTBF。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时。具体情况可以看硬盘厂商的参数说明。这个连续无故障时间,大家可以自己除一下,看看是多少年。然后大家自己想想,自己的硬盘平时连续工作最久是多长时间。
目前我使用的机器,已经连续开机1年了,除了中途有几次关机十几分钟来清理灰尘外,从来没有停过(使用金转6代40G)。另外还有三台使用SCSI硬盘的服务器,是连续两年没有停过了,硬盘的发热量绝非平常IDE硬盘可比(1万转的硬盘啊)。
在这方面,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
最后补充一下若干点:
一。硬盘最好不要买水货或者返修货。水货在运输过程中是非常不安全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无损伤,但是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而对机械体造成损伤。返修货就更加不用说了。老实说,那些埋怨硬盘容易损坏的人,你们应该自己先看看,自己的硬盘是否就是这些货色。
二。硬盘的工作环境是需要整洁的,特别是注意不要在频繁断电和灰尘很多的环境下使用硬盘。机箱要每隔一两个月清理一下灰尘。
三。硬盘的机械最怕震动和高温。所以环境要好,特别是机箱要牢固,以免共震太大。电脑桌也不要摇摇晃晃的。
四。要经常整理硬盘碎片。这里有一个大多数人的误解,一般人都以为硬盘碎片会加大硬盘耗损,其实不是这样的。硬盘碎片的增多本身只是会让硬盘读写所花时间比碎片少的时候多而已,对硬盘的耗损是可以忽略的(我在这里只说一个事实,目前网络上的服务器,它们用得最多的操作系统是UNIX,但是在UNIX下面是没有磁盘碎片整理软件的。就连微软的NT4,本身也是没有的)。不过,因为磁头频繁的移动,造成读写时间的加大,所以CPU的
换页动作也就频繁了,而造成虚拟文件(在这里其实准确的说法是换页文件)读写频繁,从而加重硬盘磁头寻道的负荷。这才是硬盘碎片的坏处。
五。在硬盘读写时尽量避免忽然断电,冷启动和做其他加重CPU负荷的事情(比如在玩游戏时听歌,或者在下载时玩大型3D游戏),这些对硬盘的伤害比一般人想象中还要大。原因我就不说了,打字太累。
总之,只要平常注意使用硬盘,硬盘是不会那么快就和我们说BYEBYE的。当然,如果是硬盘本身的质量就不行,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❸ 怎样提高迅雷bt下载速度,长期种子,就是原来的种子时间很长了,现在在下载很慢,求教
BT原理
一、 BT概述
BT全名为BitTorrent,是2004年度互联网最热门的应用之一。BT是一个P2P下载软件(点对点下载软件),克服了传统下载方式的局限性,具有下载的人越多,文件下载速度就越快的特点。因此,吸引着众多的网民使用。
在传统下载方式中,一般是把文件由服务器端传送到客户端,例如FTP,HTTP,PUB等等。由于是从一台服务器下载,服务器所提供的带宽是一定的,因而下载人越多速度越慢。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随着用户的增多,对带宽的要求也随之增多,用户过多就会造成瓶颈,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服务器挂掉,所以很多的服务器会都有用户人数的限制,下载速度的限制,这样就给用户造成了诸多的不便。
传统下载
BT就不同,用BT下载反而是用户越多,下载越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BT用的是一种传销的方式来达到共享的,BT首先在上传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Z个部分,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各部分,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个部分,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下载乙已经下载好的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甲的电脑上去下载甲已经下载好的N部分,这样就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荷,也加快了用户方(甲乙)的下载速度,效率也提高了,更同样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限制。比如说丙要连到服务器去下载的话可能才几K,但是要是到甲和乙的电脑上去下载就快得多了。所以说用的人越多,下载的人越多,大家也就越快,BT的优越性就在这里。而且,在你下载的同时,你也在上传(别人从你的电脑上下载那个文件的某个部分),所以说在享受别人提供的下载的同时,你也在贡献。
BT下载方式
二、BT下载的危害
1、对硬盘的损害
BT三大指控:高温、重复读写、扇区断块。
Bittorrent下载是宽带时代新兴的P2P交换文件模式,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互相当种子和中继站,俗称BT下载。由于每个用户的下载和上传几乎是同时进行,因此下载的速度非常快。不过,开发BT的人因为缺乏对维护硬盘的考虑,使用了很差的HASH算法,它会将下载的数据直接写进硬盘(不像FlashGet等下载工具可以调整缓存,到指定的数据量后才写入硬盘),因此造成硬盘损害,提早结束硬盘的寿命。
此外,BT下载事先要申请硬盘空间,在下载较大的文件的时候,一般会有2~3分钟时间整个系统优先权全部被申请空间的任务占用,其他任务反应极慢。有些人为了充分利用带宽,还会同时进行几个BT下载任务,此时就非常容易出现由于磁盘占用率过高而导致的死机故障。
因为BT对硬盘的重复读写动作会产生高温,令硬盘的温度升高,直接影响硬盘的寿命。而当下载人数愈多,同一时间读取你的硬盘的人亦愈多,硬盘大量进行重复读写的动作,加速消耗。基于对硬盘工作原理的分析可以知道,硬盘的磁头寿命是有限的,频繁的读写会加快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的磨损,频繁的读写磁盘某个区域更会使该区温度升高,将影响该区磁介质的稳定性还会导至读写错误,高温还会使该区因热膨涨而使磁头和碟面更近了(正常情况下磁头和碟面只有几个微米,高温膨胀会让磁头更靠近碟面),而且也会影响薄膜式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任务繁多也会导至ide硬盘过早损坏,由于ide硬盘自身的不足,过多任务请求是会使寻道失败率上升导至磁头频繁复位(复位就是磁头回复到 0磁道,以便重新寻道)加速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磨损。因此有些人形容,BT就像把单边燃烧的柴枝折开两、三段一起燃烧,大量的读写动作会大大加速硬盘的消耗,燃烧硬盘的生命。
其次,同时因为下载太多东西,使扇区的编排混乱,读写数据时要在不同扇区中读取,增加读写次数,加速硬盘消耗。
2、对网络带宽的损害
当前,以BitTorrent(以下简称BT)为代表的P2P下载软件流量占用了宽带接入的大量带宽,据统计已经超过了50%。这对于以太网接入等共享带宽的宽带接入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大量的使接入层交换机的端口长期工作在线速状态,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正常的Web、E-mail以及视频点播等业务,并可能造成重要数据无法及时传输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运营商、企业用户以及教育等行业的用户都有对这类流量进行限制的要求。BT将会占用太多的网络资源,从而有可能在接入网、传输网、骨干网等不同层面形成瓶颈,造成资源紧张,这似乎也是目前运营商包括网通、长宽等封掉BT端口的最大理由。
3、助长了病毒的传播
2005年11月17日,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许剑卓处长在天津AVAR2005大会上做了《中国网络犯罪现状》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计算机病毒和木马进行的黑客行为是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根源。调查情况表明,计算机病毒除了通过常规的电子邮件等途径传播外,目前网络上盛行的P2P软件成为计算机病毒和木马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些病毒和木马对企业的安全形成巨大的挑战。
4、可能面临着版权侵害的风险
Fred Lawrence是一个美国普通老人,因为自己孙子的缘故惹来了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大麻烦。Lawrence的孙子通过iMesh P2P服务在家中的电脑下载并分享了4部电影,美国电影协会通过IP地址找到了他和他的电脑,并以侵犯版权为由要求老人为此在18个月中付出4000美元的罚金……;
现在国内外都在严厉打击盗版,不排除版权作者或机构通过各种网络跟踪技术来找到非法进行P2P下载的用户,并提起诉讼或者其他赔偿要求;如果企业员工进行了这些行为,可能由此对企业的形象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并可能使得企业遭受其他损失!此外,员工可能通过BT等下载一些色情、反动、暴力的等违法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公安机关检测到,由此可能给员工和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5、聚生科技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聚生Netsense网络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聚生网管)是北京聚生科技研发的专门控制局域网P2P下载的网络监控软件。P2P软件下载原理如下:当局域网主机进行BT下载时,必须进行Tracker查询,Tracker通过HTTP的GET命令的参数来接收信息,而响应给对方(下载者)的是Bencoded编码的消息。在HTTP请求报文中,携带了BT的特征值User-Agent:BitTorrent。聚生网管通过虚拟路由技术,对局域网内所有主机所发出的公网应用层数据包进行捕获,并对报文进行分析、过滤,任何主机发出的报文只要含有BT特征符:"BitTorrent",都会被拦截、控制;如果报文没有含有BT特征符就不会被拦截,从而能够对BT下载进行精确控制。现在还有一些BT软件不通过HTTP来获取Peers列表,而是采用TCP/UDP协议,但其BT流中还是包含"BitTorrent"特征码;聚生网管同样能够对其"BitTorrent"特征码进行识别,从而使得管理员对BT的控制变得极为方便。聚生网管目前可以完全屏蔽的P2P软件有:BT、电驴、电骡、PP点点通、卡盟、kugoo、下吧、迅雷……等等当前所有流行的P2P软件。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❹ 电磁振荡电场为什么与电流相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复制链接]
LC电路关键是产生能量在电感(L)和电容器(C)之间的转换。电感可以维持电流保持不变,电容可以维持两端电压不变,能量就在这个电压与电流之间转换。当电感中有电流时就会产生磁场,电容器两端有电压时就会产生电场。(有点废话,不过这些只要知道,就好办了)
┌——┥┝———┒
│ A B │
│ │
└——— 电感——┘
C D
1.当电感中有电流时(假如从C到D),电感要维持电流不变,结果就是电荷向电感的D端(也就是电容的B级)集中,电容被充电。随着电容被充电,电感两端的电压会逐渐升高(这个电压是与电流反向的),电流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要持续到电流减少为0(电感中的能量被转换到电容中)。
2.电感没电流了,但电容有电,他会放电的,电感中的电流会逐渐增大(电感会阻止电流的增大,所以电容中的电不会一下放完),电容的电荷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要持续到电容两端电压为0(电感中的能量被转换到电容中)。这个时候虽然电容没电势差,但电感中有电流,电感会会维持这个电流的。
3.和1比较类似,不过电流方向相反。
4.和2比较类似,不过电流方向相反。
5.同1。然后就1→2→3→4→1循环。
破碎的鸟
初级会员
威望 0注册时间 2004-9-28积分 47精华 0帖子4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1楼
发表于 2005-4-9 17:47: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为什么是"逐渐"增大的?为什么在放电完毕瞬间即两极板电荷量为0电压为0时回路中电流却最大?如果不从能量转化方面解释该怎么解释?两极板的电压大小对这个电流又有何影响?
本人实在搞不懂,还望各位大虾不吝赐教!!!
分享0
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破碎的鸟
初级会员
威望 0注册时间 2004-9-28积分 47精华 0帖子4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2楼
发表于 2005-4-9 19:38:4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为什么没有人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比比爱
至尊元老
威望 3605注册时间 2003-7-21积分 32371精华 42帖子2454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3楼
发表于 2005-4-9 21:42: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c放电时的对象为L而不是R,在RC电路中,C中是电压高时,放电电流大,但对L来说,C刚开始放电时,因L是电流不能突变,阻碍作用最大,电容的电压虽高,但电流是最小的......到电容的电压放到0时,i想要要小但L的作用又阻碍它变小,此时产生的电流最大。再说通俗一些就是L上的u、i相位相差90度。
使用道具 举报
lyiinhdea 该用户已被删除
4楼
发表于 2005-4-10 11:59:1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yoko
新手上路
威望 0注册时间 2004-12-17积分 301精华 0帖子300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5楼
发表于 2005-4-10 21:37: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比比爱 于 2005-04-09 21:42 在大作中提到:
c放电时的对象为L而不是R,在RC电路中,C中是电压高时,放电电流大,但对L来说,C刚开始放电时,因L是电流不能突变,阻碍作用最大,电容的电压虽高,但电流是最小的......到电容的电压放到0时,i想要要小但L的作用又阻碍它变小,此时产生的电流最大。再说通俗一些就是L上的u、i相位相差90度。
比版,能不能从电磁学理论的角度来证明一下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比比爱
至尊元老
威望 3605注册时间 2003-7-21积分 32371精华 42帖子2454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6楼
发表于 2005-4-10 22:08:1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我想最简单还是从原理上说明,理论上有现成的公式(i与Q、ω。的关系)翻书就有的。其实把这个过程比为秋千再舍适不过。电压看成是势能,电流看成是速度,开始时电压最高(最高点)但此时电流最小(V最小),1/4T时,电压最小(H小),电流最大(V最大).........总能量和不变,只是在不断交换。
使用道具 举报
江鸟
中级会员
威望 12注册时间 2005-3-14积分 544精华 1帖子512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7楼
发表于 2005-4-11 09:39:3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要想理解这一原因,我想还是从L上说起才行的,电容在放电时,电路中的电流要增大,线圈的自感作用对电流的变化具有阻碍作用的,可以看出,电容的放电过程是电路中电流的增大过程,所以,当电容放电完毕的时候,也是电流增大到最大的时候了,后面我就不再说了,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yoko
新手上路
威望 0注册时间 2004-12-17积分 301精华 0帖子300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8楼
发表于 2005-4-11 10:54: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比比爱 于 2005-04-10 22:08 在大作中提到:
我想最简单还是从原理上说明,理论上有现成的公式(i与Q、ω。的关系)翻书就有的。其实把这个过程比为秋千再舍适不过。电压看成是势能,电流看成是速度,开始时电压最高(最高点)但此时电流最小(V最小),1/4T时,电压最小(H小),电流最大(V最大).........总能量和不变,只是在不断交换。
公式是建立在RLC电路的基础上的,其中R
L
=WL,是不是经验公式?当然还有R
C
。
使用道具 举报
比比爱
至尊元老
威望 3605注册时间 2003-7-21积分 32371精华 42帖子2454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9楼
发表于 2005-4-11 13:15: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yoko 于 2005-04-11 10:54 在大作中提到:
[tr]比比爱 于 2005-04-10 22:08 在大作中提到:
我想最简单还是从原理上说明,理论上有现成的公式(i与Q、ω。的关系)翻书就有的。其实把这个过程比为秋千再舍适不过。电压看成是势能,电流看成是速度,开始时电压最高(最高点)但此时电流最小(V最小),1/4T时,电压最小(H小),电流最大(V最大).........总能量和不变,只是在不断交换。
公式是建立在RLC电路的基础上的,其中R
L
=WL,是不是经验公式?当然还有R
C
。[/tr]当然不是经验公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破碎的鸟
初级会员
威望 0注册时间 2004-9-28积分 47精华 0帖子4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10楼
发表于 2005-4-12 22:51: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谢谢比版
使用道具 举报
比比爱
至尊元老
威望 3605注册时间 2003-7-21积分 32371精华 42帖子24547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11楼
发表于 2005-4-12 22:52:5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破碎的鸟 于 2005-04-12 22:51 在大作中提到:
谢谢比版
不用客气!
使用道具 举报
5212008
初级会员
威望 0注册时间 2005-3-29积分 180精华 0帖子179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12楼
发表于 2005-4-13 11:39:2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关于LC电路中电磁振荡过程的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哎简单点用楞次定律自己解。决
基础电子中的l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1下载·0评论
2020年10月16日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309阅读·0评论·0点赞
2011年4月18日
晶振工作原理
1.5W阅读·1评论·1点赞
2010年3月10日
电子设计教程35:LC振荡电路
2090阅读·0评论·5点赞
2020年7月25日
LC振荡电路物理分析
2409阅读·0评论·0点赞
2013年6月3日
电感的充放电过程
2.2W阅读·11评论·12点赞
2020年4月9日
这才是我想要的播放器,你用过了么?
精选推荐
广告
简单介绍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1W阅读·0评论·3点赞
2013年5月30日
电容或电感的电压_电感基础4——什么是LC电路的“谐振频率”?
2239阅读·0评论·5点赞
2020年11月2日
LC振荡电路分析方法
4564阅读·0评论·0点赞
2013年5月30日
l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5下载·0评论
2021年1月20日
模拟技术中的分析LC振荡电路电容和电感的测量设计方案
3下载·0评论
2020年10月22日
lc振荡电路分析_l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
15下载·0评论
2020年7月12日
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1W阅读·3评论·20点赞
2020年4月23日
电感放电过程波形二阶系统和一阶系统分析和区别?
536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8月22日
分析LC振荡电路电容和电感的测量设计方案
8下载·0评论
2021年1月20日
lc振荡电路起振条件及调试
11下载·0评论
2021年1月12日
L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
7下载·0评论
2020年8月3日
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详解
3.0W阅读·20评论·72点赞
2019年3月13日
LC振荡电路
0下载·0评论
2013年1月6日
去首页
看看更多热门内容
❺ 迅雷磁头是什么
问题一:怎样用迅雷下载磁链链接 新建下载任务 magnet:?xt=urn:btih:识别码
问题二:怎么看硬盘有多少张盘片几个磁头 拆开硬盘可以看到,也可打电话到厂家询问…
问题三:都说迅雷7采用P2P原理,会伤硬盘;那么迅雷5.9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它会伤硬盘吗?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您能满意。
迅雷、快车、旋风等主流下载工具都有采用P2P技术,360等也不例外。因为这种下载方便快速。
对于您所说的会对硬盘造成损伤,其实是可以忽略的。
因为现在的硬盘质量已经很好了,是不会轻易因为下载损伤的。
我们平时浏览网页、玩游戏等,都存阀反复读写硬盘,可是对于硬盘的损伤是微乎其微的。
对于您的问题,如果您仍旧担心会损伤硬盘,您可以在迅雷设置中取消P2P加速功能,但会降低下载速度。
我的建议是,将下载目录设在硬盘尾扇区,这样,即使反复下载读写,造成硬盘损坏,也不会对整个硬盘影响很大。
谢谢,希望您能满意。
问题四:据说迅雷下载伤硬盘,请问它是怎样伤的呀,原理是什么 网络资料一、高温是影响到磁头的电阻感应灵敏度,所以才会产生读写错误,和永磁体没有关系。 二、所谓的热膨胀,不会拉近盘体和磁头的距离,因为磁头的飞行是空气动力学原理,在正常情况下始终和盘片保持一定距离。当然要是你大力打击硬盘,那么这个震动…… 三、所谓寻道是指硬盘从初使位置移动到指定磁道。所谓的复位动作,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因为磁道的物理位置是存放在CMOS里面,硬盘并不需要移动回0磁道再重新出发。只要磁头一启动,所谓的复位动作就完成了,除非你重新启动电脑,不然复位动作就不会再发生。 四、IDE硬盘和SCSI硬盘的盘体结构是差不多的。只是SCSI硬盘的接口带宽比同时代的IDE硬盘要大,而且往往SCSI卡往往都会有一个类似CPU的东西来减缓主CPU的占用率。仅此而已,所以希捷才会把它的SCSI硬盘的技术用在IDE硬盘上。 五、 硬盘的读写是以柱面的扇区为单位的。柱面也就是整个盘体中所有磁面的半径相同的同心磁道,而把每个磁道划分为若干个区就是所谓的扇区了。硬盘的写操作,是 先写满一个扇区,再写同一柱面的下一个扇区的,在一个柱面完全写满前,磁头是不会移动到别的磁道上的。所以文件在硬盘上的存储,并不是像一般人的认为,是 连续存放在一起的(从使用者来看是一起,但是从操作系统底层来看,其存放不是连续的)。所以迅雷或者eMule开了再多的线程,磁头的寻道一般都不 会比你一边玩游戏一边听歌大。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单纯的下载或者上传而已,但是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启动其它需要读写硬盘的软件?可能很多 人都喜欢一边下载一边玩游戏或者听歌吧?更不用说WINDOWS本身就需要频繁读写虚拟内存文件了。所以,用迅雷下载也好,eMule也好,对硬盘的折磨和平时 相比不会太厉害的。 六、再说说迅雷为什么开太多线程会不好和eMule为什么硬盘读写频繁。首先,线程一多,cpu的占用率就高, 换页动作也就频繁,从而虚拟内存读写频繁,至于为什么,学过操作系统原理的应该都知道,我这里就不说了。eMule呢?同时从几个人那里下载一个文件,还有几个 人同时在下载你的文件,这和迅雷开多线程是类似的。所以硬盘灯猛闪。但是,现在的硬盘是有缓存的,数据不是马上就写到硬盘上,而是先存放在缓存里面,,然 后到一定量了再一次性写入硬盘。在迅雷里面再怎么设置都好,其实是先写到缓存里面的。但是这个过程也是需要CPU干预的,所以设置时间太短,CPU占用率 也高,所以硬盘灯也还是猛闪的,因为虚拟文件在读写。 七、硬盘读写频繁,磁头臂在寻道伺服电机的驱动下移动频繁,但是对机械来说这点耗损 虽有,其实不大。除非你的硬盘本身就有机械故障比如力臂变形之类的(水货最常见的故障)。真正耗损在于磁头,不断变化的电流会造成它的老化,但是和它的寿 命相比。。。。。应该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除非因为震动,磁头撞击到了盘体。 八、受高温影响的最严重的是机械的电路,特别是硬盘外面的那块电路板,上面的集成块在高温下会加速老化的。所以IBM的某款玻璃硬盘,虽然有坏道,但是一用某个软件,马上就不见了。再严重点的,换块线路板,也就正常了。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硬盘会因为环境不好和保养不当而影响寿命,但是这绝对不是软件的错。迅雷也好,eMule也好,FTP也好,它们虽然对硬盘的读写频繁,但是还 不至于比你一般玩游戏一般听歌对硬盘伤害大.说得更加明白的话,它们对硬盘的所谓耗损,其实可以忽略不记.不要因为看见硬盘灯猛闪,就在那里瞎担心.不然 那些提供WEB服务和FTP服务的服务器,它们的硬盘读写之大,可绝非平常玩游戏,下软件的......>>
问题五:bt下载时硬盘磁头是怎么工作的? 先引用一下某人的话,有人认为BT和迅雷伤害硬盘:
为什么频繁读写会损坏硬盘呢?
磁头寿命是有限的,频繁的读写会加快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的磨损,频繁的读写磁盘某个区域更会使该区温度升高,将影响该区磁介质的稳定性还会导至读写错误,高温还会使该区因热膨涨而使磁头和碟面更近了(正常情况下磁头和碟面只有几个微米,更近还得了?),而且也会影响薄膜式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
任务繁多也会导至IDE硬盘过早损坏,由于IDE硬盘自身的不足,,过多任务请求是会使寻道失败率上升,导至磁头频繁复位(复位就是磁头回复到 0
磁道,以便重新寻道)加速磁头臂及磁头电机磨损。
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先说一下现代硬盘的工作原理
现在的硬盘,无论是IDE还是SCSI,采用的都是温彻思特“技术,都有以下特点:
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
2。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
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数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铁方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轴电机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头:硬盘的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有一个磁头,从最上面开始,从0开始编号。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触的,但是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采取在盘片的着陆区接触式启停的方式,着陆区不存放任何数据,磁头在此区域启停,不存在损伤任何数据的问题。读取数据时,盘片高速旋转,由于对磁头运动采取了精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此时磁头处于离盘面数据区0.2---0.5微自以为是的家伙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磨损,又能可*的读取数据。
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
承的工作负荷。硬盘磁头的寻道饲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步进电机,在饲服跟踪的调节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盘工作时不要有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心轻放。
原理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头和数据区是不会有接触的,所以不存在磨损的问题。
其次,一开机硬盘就处于旋转状态,主轴电机的旋转可以达到4500或者7200转每分钟,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没有关系,只要一通电,它们就在转.它们的磨损也和软件无关。
再次,寻道电机控制下的磁头的运动,是左右来回移动的,而且幅度很小,从盘片的最内层(着陆区)启动,慢慢移动到最外层,再慢慢移动回来,一个磁道再到另一个磁道来寻找数据。不会有什么大规模跳跃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损也是可以忽略不记的。
那么,热量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主轴电机和寻道饲服电机的旋转,硬盘的温度主要是因为这个。
其次,高速旋转的盘体和空气之间的摩擦。这个也是主要因素。
而硬盘的读写???
很遗憾,它的发热量可以忽略不记!!!!......>>
问题六:迅雷高速下载东西会伤害硬盘吗? 设个保护行了,限制下速度,不要太快,硬盘肯定要伤害,不过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问题七:新买的硬盘,为什么磁头伸出周期计数这么高? (转载)超级简单立马解决磁头伸出周期计数(C1值)疯涨问题! 貌似很多Y有都在为小Y的盘子C1值疯涨感到很不爽啊……很想压制下来却很难办到有人说西数盘这个磁头伸出周期计数超过30万次就寿终正寝了。 也看过有Y有的C1值除以硬盘通电时间=20多次每小时,1照此下去很快就废了!所以有人说下载一个什么什么软件,在DOS下运行就OK了,可是这很麻烦啊!而且很多人还说没效果? 那么下面我就在本村介绍一个超级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用“迅雷”! 哈哈~没想到吧?就是这么一个人人都用的软件可以解决了!! 通过本人的多次实验发现一个规律:大家只要把迅雷打开放那 ,根本不用让他下载甚至网线都不用插,骇那样放那?你会发现C1值开机后从头至尾都没半点增加!! 这绝对真实,是通过我反复测试的结果。。。一开始我是用迅雷下载东西而达到这个效果的(无论速度快慢),后来发现不下载也可以啊!估计原理是下载东西不断让硬盘读写没空停下的结果……不过为什么连网线都没连也可以那我就不动了?(不过我迅雷里有个BT文件没下载完不知有影响不??) 哈哈……希望给为此问题烦恼的朋友一个好办法吧!!
问题八:常用迅雷是不是对硬盘不好? 答案是肯定的。
平时硬盘读取写入时频率正常,然而在多线程多任务下载工具下会频繁读写硬盘,这样会使硬盘在多变的速度下运转,容易引起电机的损坏,磁头划伤盘片,龚起磁盘物理坏道,对硬盘有致命损伤;一般情况下硬盘可以经得起这样的考验,所以下载任务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10个任务以内,如果内存够大,尽量将下载软件中磁盘缓冲区设置缓存尽量大,这样软件将先把下载的文件贮存在内存中,当达到一定容量后写入硬盘,这样可以减少硬盘读写次数,有效保护硬盘,但是这种情况下会使用用系统内存,在运行其他程序时速度会有影响,建议在无运行大型程序时下载文件。
问题九:硬盘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啊 硬盘工作的时候是告诉旋转的,所以硬盘在工作的时候是不能去动 的,很容易造成硬盘损伤!
硬盘的盘面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同心圆,称为磁道,多个盘片的相同位置的磁道形成了一个同心圆柱,这就是硬盘的柱面,在每个磁道上又划分出相同存储容量的扇区作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要让硬盘正常工作,硬盘必须有相应的初始化和管理程序,其中有部分写在盘片的特定区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固件区,对于不同的硬盘,这个区域的物理位置是不同的,所记录的程序的数量和功能也有差别
问题十:迅雷下载的时候特别响,硬盘灯一直亮着!100分 有几种情况下会这样的 :一 是 出厂时候噪音漏检了 这个属于先天性的 可以售后处理。二 是这个品牌有省电模式下的硬盘噪音管理 可以把电源选项不设置为省电模式下看看 三是 你经常BT 造成硬盘坏道了 用工具检查一下 修复处理 或者重新分区 屏蔽坏道 (如果有一定电脑基础的 可以分区的时候更改簇值 降低读写速度 能稍微好一些) 你也可以尝试给迅雷限速 限速后还响说明硬件真的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