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完《血战钢锯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看完《血战钢锯岭》第一感觉是震撼,在知道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后,多了一份难以置信。
我们常说电影富有戏剧性,总是在人为制造冲突,但有时候,现实更加戏剧化。
历史上的道斯更加神奇,他不使用武器更多是来自童年的阴影。在道斯很小的时候,父亲喝醉后用枪差点误杀了道斯的舅舅,从此道斯暗自发誓不再碰枪。
他因为拒绝碰枪而被军法处置,却因为救了75名战友的性命而获得了荣誉勋章。
这样传奇的故事搬上大荧幕,导演梅尔·吉布森反而在一些地方做了低调的处理,因为真实的事件太难以置信。
Ⅱ 看过《血战钢锯岭》的都来说说,这个片子好看吗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战争片,很好看。
美国和日本,两个拥有各自坚定信仰的国家,在太平洋上碰撞出了最残酷的一场场战役。电影最后也给了武士道精神一个庄严的镜头,战场上的士兵没有对错,他们都在为各自的信仰战斗。这个片子讲的是信仰的力量,影片结尾处的日本人切腹自尽也有他们对自己的天皇和武士精神的信仰,更有道斯基督教的信仰。
Ⅲ 对于电影《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应该如何评价
如何评价梅尔·吉本森导演的电影《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故事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他因为在冲绳岛战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同时也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在战场上拒绝杀戮的医疗兵?
电影的结尾,出现了真实故事里的原型人物,配上大气磅礴的音乐,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进一步升华。尽管这种做法非常传统,但梅尔·吉布森用极为老练的手法将这个主旋律故事讲的激动人心,壮怀激烈。
Ⅳ 战场之上,上帝不存!血腥残酷的战争片《血战钢锯岭》真实原型是什么
《血战钢锯岭》是熙颐影业出品的战争历史片,是一部非常真实,特效超厉害的片子,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主演,其真实原型是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
影片前半段有种四五十年代美国电影的轻松浪漫气息。年轻小伙子对漂亮的女护士一见钟情,愣头愣脑地追求,闪电式地恋爱——老电影里总有这种天雷碰地火的桥段,男女主角无比幸运地彼此看对眼,恋情顺利得有种梦幻般的浪漫感。
Ⅳ 有部电影叫恶战什么岭美国打日本的
血战钢锯岭 (2016)
导演: 梅尔·吉布森
编剧: 安德鲁·奈特 / 罗伯特·申坎
主演: 安德鲁·加菲尔德 / 萨姆·沃辛顿 / 文斯·沃恩 / 雨果·维文 / 卢克·布雷西 / 泰莉莎·帕尔墨 / 瑞切尔·格里菲斯 / 纳撒尼尔·布佐尼克 / 理查德·劳斯伯格 / 马特·纳夫莱 / 费拉斯·迪拉尼 / 瑞安·柯尔 / 卢克·佩格勒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12-08(中国大陆) / 2016-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6-11-04(美国)
片长: 139分钟(中国大陆) / 140分钟(美国)
又名: 钢锯岭 / 钢铁英雄(台) / The Conscientious Objector
Ⅵ 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日军没有不割断悬崖上的攀爬网,这是为什么呢
《血战钢锯岭》主要讲的是二战时期美、日双方在冲绳岛战役时期,最为惨烈的钢锯岭大战期间发生的事情,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在战争中英勇抢救队友,不顾自身安危,硬是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救出了一个连队的故事。
电影对战场描述的非常真实以上情况也就能够解释日本人为什么不砍断绳索的——其实坡面落差并不大,没有电影描述的那么高,如果有那么高,那么完全可以居高临下狙击美军。或者放美军进来以后破坏这个网,至少也能迟滞美军的进攻。实际情况是日军颇不破坏都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留着放更多的美军进来,打近身战。
冲绳岛战役的惨烈是空前的,日本方面共有超过10万名士兵战死或被俘虏,美军遭受的人员伤亡亦超过8万人。同时,数万名当地平民丧生、受伤或被迫自杀,也是二战时期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了。
Ⅶ 《血战钢锯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是否是战争佳作
是的,很经典的电影
影片战斗片段中怵目惊心的画面、音效和动人心魄的叙事手法确实也将观众的心久久地滞留在那血淋淋的战争场景之中难以“脱身”,但在我看来,Mel
Gibson
大量运用特效来表现战争的残酷绝非为了渲染甚至炫技,而是,以此来反衬体现在Doss身上的人性光辉以及信仰所带来的坚韧和力量。
大家觉得呢?
Ⅷ 《血战钢锯岭》是少有的优秀战争题材影片,评价持续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1 战争题材,精良制作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有些戏剧化的传记题材的故事,与《辛德勒的名单》不同的是,男主角是真实切身进入战场,身上肩负救人负伤的重任,只是他到后来有些激进、有些失去理智的“无差别”救人也让这个电影的戏剧化色彩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推向极致。
Ⅸ 电影《血战钢锯岭》有哪些令人震撼或难以忘怀的细节
爆头、火烧鬼子。
对于国内银幕上少见的限制级电影,影片在公映前主动"分级",以鲜明的红色标识提醒观众"战争几近真实,12 岁以下儿童观影需要家长陪同"。"爆头"片段当中,"火烧鬼子"、断肢残骸等画面则瞬间将观众拉到触目惊心的硝烟战场。
大家记得什么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