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又见奈良片尾曲叫什么名字
又见奈良片尾曲:可惜
② 《又见奈良》319催泪上映,这部影片为何被称作是催泪巨作
《又见奈良》由河濑直美、贾樟柯监制,青年导演鹏飞编剧执导,吴彦姝、英泽、国村隼、永濑正敏领衔主演,秋山真太郎、张巍特别出演的剧情片。2021年3月19日,《又见奈良》正式公映。电影讲述了一段战争遗孤的故事,它凭借着真实的情感触达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心头泛酸,眼中含泪。
《又见奈良》正是以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才能触及人心底的柔软角落,引发人们思考,我们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③ 《可惜》的原唱张巍和《叁拾》的原唱张巍是同一个人吗感觉风格完全不一样呢
是同一人。张巍2019年推出的原创单曲《叁拾》,被媒体评为“2019最爱金曲”、“三十岁必听音乐范本”。电影《又见奈良》纳用张巍的重量级催泪新歌《可惜》作为推广曲及主题曲。2020年,“东方风云榜”张巍演唱的《可惜》被评为冠军金曲。
④ 张巍都有哪些音乐作品,歌手张巍都唱过哪些歌曲
张巍的音乐作品有《叁拾》、《兄弟》、《可惜》、《同》、《小说》等,翻唱过《TSUNAMI》、《涙そうそう》、《桜の舞》、《雪の华》等日语歌曲。
张巍1985年出生于上海,从小酷爱音乐,曾在2005年参加全国影视歌手大赛,后留学日本,于2006年参加TV秀并加入唱片公司AVEX,正式开启职业歌手之路,先后发表过《樱之舞》、《赶路人》等歌曲。
2019年张巍推出了原创单曲《叁拾》,歌曲由张巍本人作词作曲,李海担任编曲和制作人,歌曲同步发布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平台。
(4)电影又见奈良主题曲可惜扩展阅读
2020年,张巍推出原创单曲《可惜》,一经发行登上全球华人歌曲排行榜,发行一个月内在东方风云榜夺魁,同时也是电影《又见奈良》的主题曲之一。2020年2月,张巍发布原创抗疫公益歌曲《同》。
5月上旬,张巍再次全球发布单曲《小说》,歌曲由涂惠源亲自担任作曲、编曲、制作人,并由张巍本人和徐贤力、吕程程联袂作词。9月,张巍电影作品《又见奈良》入选第3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
⑤ 《又见奈良》结局什么意思
《又见奈良》的结局是开放的。
最后养女找没找到,奶奶是继续寻找还是放弃寻找,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
在影片的结尾,伴随着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再见我的爱人》,陈奶奶、退休的警官与小泽一行三人的脚步一直向左走去。这个镜头象征着影片的结束,但也象征故事的延续。
该片讲述年过七旬的中国陈奶奶,远赴奈良寻找其失联多年的日本遗孤养女,在二代遗孤小泽和退休警察一雄的帮助下踏上漫漫寻人之旅的故事。
电影评价:
该片以舒缓、清新的公路片节奏,将奈良当地亲切、美好的风土人情与寻亲故事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段人间大爱。
片中无论是吴彦姝饰演的收养了战后遗孤的母亲,还是英泽饰演的留在中国的遗孤的子女,都承受着那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和伤痛。不过,所有的艰难和困苦,片中都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在言语中一笔带过。包括画面和音乐,所有的讯息传递都是明快而温暖的。
⑥ 《又见奈良》发布预告,这部影视作品主要讲述的什么故事
电影《又见奈良》由贾樟柯、河濑直美监制,青年导演鹏飞编剧并执导,吴彦姝、英泽、国村隼和永濑正敏主演,秋山真太郎和张巍特别出演。影片讲述了年过七旬的中国陈奶奶(吴彦姝饰),远赴日本奈良寻找其失联多年的日本遗孤养女,在二代遗孤小泽(英泽饰)和退休警察一雄(国村隼饰)的帮助下踏上漫漫寻人之旅的故事。
作为一部凝聚了中日两国顶尖电影人心血的诚意之作,电影《又见奈良》自然也得到了众多电影节的青睐。这段跨越血缘与山河的寻亲之旅,不仅让观众了解到日本遗孤这一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局,同样也抚慰了无数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国内疫情再遇反复,众多游子无法归乡过年的背景下,与《又见奈良》的年后相见不仅是一份约定,更是电影对于每位观众最好的祝愿。
链接: https://pan..com/s/1-fxNQ2ggWxm_eLlAI5s4vQ
⑧ 如何评价电影《又见奈良》
该片以舒缓、清新的公路片节奏,将奈良当地亲切、美好的风土人情与寻亲故事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段人间大爱。片中无论是吴彦姝饰演的收养了战后遗孤的母亲,还是英泽饰演的留在中国的遗孤的子女,都承受着那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和伤痛。不过,所有的艰难和困苦,片中都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在言语中一笔带过。包括画面和音乐,所有的讯息传递都是明快而温暖的 [2] 。(澎湃新闻评)
《又见奈良》关注的是某一类特定少数群体——二战日本遗孤。导演鹏飞将一个原本可能会走向苦大仇深的边缘人故事,最终以一种轻快甚至轻盈的方式展现出来。鹏飞在强大的幕后阵容支撑下,继续保持电影的高完成度之外也更好地突出了他自己的个人风格。蔡明亮招牌式的固定镜头依然还有,但显然导演想要追求一些更加情绪化的表达时,会刻意打破这种绵延不断的固定镜头,尽可能使用一些跟随人物的运动镜头,突出人物的情绪。整体而言,除了两场具有明显情感煽动力的场面,整部电影的依然非常克制。导演明显既不想也不愿意去进行任何价值判断 [13] 。(界面新闻评)
在导演鹏飞的镜头中,战争遗孤这一群体悲情却不煽情,寻亲的悲伤哀婉克制,在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的处理上,还加入了些适当的幽默感,带领观众温和地走近战争遗孤的现实生活 [22] 。(《齐鲁晚报》评)
片头动画既为全片相对轻快的气氛定调,又和结尾在技法上有一定呼应。全片依靠跨国交往制造的笑料谈不上多么高级,却足够贴合场景,而且分布得错落有致,不时地拉高观众的情绪。这些小品桥段在尺度上拿捏得很好,不至于冲击全片的历史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