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搜索》讲述了什么故事
《搜索》改编自唯一一部网络作品入选“鲁迅文学奖”的小说《网逝》,《网逝》最初发表在“晋江文学城”上,时名为《请你原谅我》,讲述了一个关于网络暴力的故事。《搜索》是个写人的电影。
若兮的摄影师男友无意中被卷入叶蓝秋的世界中,为了获得一笔高额报酬,他受雇陪伴在叶左右。而他却不曾想到,这竟是这个饱受指责的女人生命中最后。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哦!
❷ 观看电影《搜索》谈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400字
这都是战争带来的后果!伊拉克如果没有这么多惨剧!而是一片和平,那一定是四处欢声笑语的。
世界的和平需要大家来维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看完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了转移任务后!中国共产党万岁!小到口角纷争,大到大动干戈,未免也太斤斤计较了。。!”多么令人敬佩的五位壮士!我鼻子酸酸的。。。在电视上,我看见了伊拉克的受难居民,这些令人感到和谐而温馨的话语围绕在耳边,世界便是一片和谐了,居民们每一次外出都是提心吊胆,挪动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如果没有发生战争该多好,就好比身置莺歌燕舞的花丛中了。
最近伊拉克的战争愈演愈烈,死伤的人数不断上升:“嘿!你踩到我的脚了!”“喂!你撞着我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能够是导火索。他们在战火硝烟中艰难地生存着,在房屋里不断传出微弱的呻吟声、“对不起”!这五位战士也就不会牺牲了。
世界需要和平:“没关系”,包容一点就好了,在狼牙山上与敌人搏斗,并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将敌人引上了绝路,然后英勇地跳下了悬崖,在山上喊起了中国人壮烈豪迈的口号声。面对死亡,他们毫无畏惧之色!人人都为和平贡献一点,地球就是真正人类欢乐的天堂了。不论是在哪里,随处听得见争吵声。要是以一个温和善解人意的笑容来看待一切
❸ 大家谈谈对电影《搜索》的观后感
高圆圆的男朋友们通常都是高帅富。今天在电视上看到她在电影《搜索》中,竟然假戏真做,和男主角赵又廷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不禁对影片产生了兴趣。正好下午有空,我就去看了这部陈凯歌的电影。
演员们演的都很好,加上都是美女帅哥,看完觉得没有浪费电影票钱。只是电影终究是电影,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好多事情按常理都不会象电影里演的那样。但是我也从中学到些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对人对事要宽容一些,因为说不定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女主角不让座位给老人是因为那天她心情太不好了,通常情况下她应该都不是这样子的。
还有就是好像董事长老婆的智商和董事长通常不是一个级别的。或许他们刚开始的时候,男方追求女方,女方好像处于优势一方。但是之后,男方在商场中翻打滚爬,积累了许多社会经验。而女方在养尊处优中智商远远被男方落在后面。智商低了就不要和什么媒体之类和老公利益有关联的公司和个人打交道。否则吃亏的肯定是你。
最后还是要善待自己身体,否则它也不会善待你。
《搜索》是好电影,它是都市题材中鲜有的紧跟社会现实,直面当代人道德困
境的一部电影。当然,这可能是它的创作初衷。凭此初衷,便可敬。它本应成为
更好的电影,可是,从整部影片的故事讲述以及它要处理的问题的完成度来看,
它并没有做到。
#搜索# 影片的名字叫《搜索》,从故事中看,似乎包含了新闻记者为了
获取新闻素材、深挖新闻线索所进行的“搜索”,也包括网络上的“人肉搜索”
。但从散间在网络上的宣传侧重点以及主创的只言片语中,我觉得是更应该侧重
于后者,即“人肉搜索”。而且从这样一个都市题材电影的时效性和话题性来说
,后者无疑更具有表述和探讨的意义。因为现如今,人肉搜索已经几乎成为网络
上的一个常规功能,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使用,且是不是就会爆出一两件有代表性
的事件来。而作为新闻人,也就是记者为了新闻而进行的“搜索”,则不是一个
新话题和新现象。(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新话题和新现象才有讨论的余地,只
是新闻人的“搜索”相较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可能更具有专业性,导致可能会有较
少的人牵涉其中。)所以,“人肉搜索”成了本片的一大买点。
但可惜的是,全片依然围绕着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来做文章。
它是由一个电视实习记者的一不小心而发现,由一个成熟记者的“新闻野心”推
动着,一步一步走向不可收拾的境地。它探讨的是新闻人、传媒机构对舆论的操
纵以及他们如何被操纵。至于网络,最多是来个“台网联动”。台里的新闻发给
网络,网络用门户网站等传统的新闻渠道发布新闻造成舆论。对于论坛、微博以
及“人人”“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类的人肉搜索的“利器”,则鲜有展现,它们
最终也没有完全进入叙事当中。陈若兮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个代表,对剧情的推动
力很强大。在这样的强大面前,少有“自媒体”的存在空间,所以,一系列新形
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被掩盖。
当然,很多人会说,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对于新
闻的伦理道德的追问、新闻对“真相”的揭示和掩盖等问题,也需要讨论。当然
,这的确需要讨论和反应。这是这样的角度,这样的切入点国外电影已经做过太
多的尝试、而且不乏成功之作。就连在诸如《尼克松》《女王》《国王的演讲》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等政治人物传记片中,对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的
传播特点以及传统媒体在大众传播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受众的不理性等都有
深刻反映。所以,《搜索》便不足为奇。而且,搜索的野心,肯定不止于此,它
的确是要讨论“人肉搜索”的!只是,没有抵达。所以,陈凯歌对当下传媒以及
信息传播领域的把握和理解是稍显滞后的,本片本质上没有探讨网络传播、尤其
是网络上的非传统信息传播渠道(比如论坛、微博等等)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退一步说,就算我们以反映传统媒体的意图去考量它,它也是有缺憾的。叶
蓝秋得癌症这个设计,一下子削减了影片所探讨问题能达到的深度,用一个大误
会来代替一种社会现象……由此展开的所有剧情设计和思考,都轻飘了许多。高
圆圆这种演员真是得天独厚,演技不好也没关系。她站在那里就是美好的,她死
了,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悲剧了。然而正是由于叶蓝秋的美好以及
凄惨遭遇,才阻碍了影片走向更深层探讨的可能性。她的美好,让观众惋惜于如
此美好的一个人竟然被舆论所伤,那么是不是一个没那么美好,也没有得癌症并
不让座的人就应该被人肉呢?是不是这样的人死了,就死不足惜呢?叶蓝秋的癌
症,给了陈若兮和所有人一个情感困境,却让他们忽略了自己行为的道德和伦理
困境。
另外,《搜索》过于追求巧妙的、蝴蝶效应式的剧情建构,让影片精彩好
看的同时也伤害了主题表达。它通过一场阴谋来让陈若兮崩溃,这个阴谋不属于
媒体层面、不属于信息传播的层面,即媒体人不是被媒体所伤,是被一场俗世阴
谋的外力所伤。这也是此片的不足之处。因为这样的设计转移了叙事的焦点、冲
突的焦点。“搜索”这样的题目这样的立意,讨论的是人与信息的关系、是人与
传播的关系、是人与信息塑造出来的世界和社会的关系。可是,这种阴谋的较量
,让叙事的主要矛盾冲突转向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是极其世俗的关系。这显得
有些不高明。
在自媒体时代,所有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我们发布、转发真消
息、假消息、玩弄别人也被别人玩弄、无意中,我们还玩弄一下自己。在这样一
个时代,怎么可能有人顺利脱身呢?如王学圻饰演的大老板一样。豪门阔太的出
走也很奇怪,让影片彻底指向了一个不明所以的方向。这是一部什么电影?女性
于婚姻中的自我成长么?
这本该是一部更好的电影。
❹ 这几部影视剧,把人性与道德诠释得淋漓尽致,你都看过吗
《心迷宫》总是能听见一句话,叫戏如人生。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更像一部纪录片。因为这位黎巴嫩女导演探讨的就是黎巴嫩的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从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最原始、最本质的人权、人性。
❺ 求一篇关于电影《搜索》的观后感。。。
信息时代下各种资讯充斥网络,随处可见有人大放厥词,配合出位自拍刷着信息时代下各种资讯充斥网络,随处可见有人大放厥词,配合出位自拍刷着微博;拍客们人手一部智能机,随时随地传播人间众生相;各大网站的网络推手们也总是忙于报道新闻或者炮制噱头。
于是我们打开网络总是被各种资讯轰炸,分不清是非,看不清本质。可怕的是,我们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人,又是当惯了着冷眼看客的一群人,于是往往我们愿意相信大众的舆论指向,愿意相信人性丑恶,愿意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别人的过错上。
所以《搜索》的故事是何等贴切,叶蓝秋的“不让座”事件被搬到了网上。非常不巧的是,叶蓝秋是个散发着冷傲气质的美女秘书,于是比起“叶蓝秋遇到了麻烦情绪波动不愿让座”这个理由,“叶蓝秋是个道德败坏的小三”更能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和批判口味。一夜之间,名不见经传的叶蓝秋成了网络红人,也成了众矢之的。
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牵扯到了太多的人物。一个小小的“不让座”事件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有人欢喜有人忧,牵扯到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结局,等待他们的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这是一部不能剧透的电影,并不是因为故事有多么曲折绕人,只是我觉得带着一份期待看完这部影片,多多少少会有感动。准备去看的朋友们请远离剧透,相信会有收获。
《搜索》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拍的很接地气,错综复杂的线索交织出信息时代下的人生百态。于是每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部影片,也可以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分析这个故事。
而我从《搜索》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尊严与真爱。
我很喜欢叶蓝秋,遇到无法克服的问题时,有谁不想肆意地撒个野?那一瞬间的她只是一个无助的女孩儿,事后她也想勇敢站出来道歉,但是有人并不愿意给她这样一个机会。幸好有那样一个傻傻的老实人杨守诚,最终愿意相信她、保护她、陪着她、爱她。
短短七天,撕心裂肺的爱情。叶蓝秋用她的选择维护了她的尊严她的爱。
除此之外,无论是陈若兮还是莫小渝,在叶蓝秋面前谈她们的真爱,都是说不过去的。爱情里的猜疑和嫉妒是最大的利器,伤人、伤己。既然爱已消失,那么放爱一条生路——所幸最终她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又不仅关乎爱情。这是陈凯歌近年来最好的一部作品。很难得,这也是一部用心讲故事的电影。虽然剧情上依旧存在一些不合理,但至少可以看出认真的拍戏态度和安心讲故事的诚意。比起《画皮2》这样的圈钱恶俗作品,《搜索》完胜。希望陈凯歌找准了方向,继续脚踏实地地拍电影!
PS.在这里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国外,电影是作为一个产业存在的,所以各种衍生物很多。就连BBC的剧集都做到了细节上的完美,比如《神探夏洛克》中的博客真的存在,华生也会不定期更新博客,福尔摩斯的亲朋好友们也会来留言,太有爱了。而国产电影很少在这些细节上做文章,不过这次《搜索》带给我一个小惊喜。今天在新浪微博中发现电影中出现的“蓝秋绽放”的微博还真的存在,并发布了和人物相关的微博,可喜可贺!
附言:自己整理下。。。
❻ 电影《搜索》中叶蓝秋最后结局如何了
结局是叶蓝秋因癌症去世。这部电影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状。它不加区别地指责人们,道德约束着许多事情。
最后,电影描述了这样的事情。由于得了癌症的叶蓝秋在公交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随后被人肉上了网,因此给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虽然叶蓝秋最终向老人道歉,但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体状况,除了面对批评,她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有朋友听说过这样的事例:某人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肚子里有肿瘤,而且符合手术指征,于是进行手术,可剌开肚子一看,肿瘤早已弥漫扩散,长的到处都是!你剌哪儿啊?没法剌了!于是又把患者的肚子缝上,让患者保守治疗……当然,由于“开膛破肚伤元气”,患者在术后也许根本过不了康复期就撒手人寰了,所谓保守治疗根本来不及实施。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搜索》中叶蓝秋只做了影像学检查就被“确诊”为所谓的“淋巴癌晚期”,根本没有进行最应该做的病理检查!所以我们不得不说她真正死因其实是一次误诊、是一次不负责任的医疗事故!她是被这种错误的诊断结果折磨死的,和她有一样遭遇的还有管虎导演的《杀生》中的无赖牛结实。牛结实固然死不足惜,但叶蓝秋这样的美人香消玉损着实令人叹息!
❼ 以电影《搜索》为例分析社会公德和社会舆论对社会控制的影响。
摘要 无孔不入的互联网,给了中国几亿无处放肆撒野的人一个可以为所欲为,发表观点的平台。“墨镜姐”事件发生后,叶蓝秋的个人信息被曝光。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但也是一把双刃剑。网民们的身份鱼龙混杂,他们可以是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却因为墨镜姐事件而达成共识,对叶蓝秋发动连番的人身攻击,叶蓝秋也成为了众矢之的。墨镜姐事件中的叶蓝秋违背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从而每个在网上对叶蓝秋发表评论的人和她一比好像都道德高尚,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网民们达到共识后,心理上形成了群众气势,从而行为也就不受控制。千姿百态的人身攻击接踵而至。尤其是影片中社会地位本位卑微的,像公交车中的人们和保姆介绍所的人,此刻更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传统道德感。仿佛在说别以为你年轻漂亮有钱,这是你没有的,但是我们有!
❽ 试分析道德标准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及其表现
影视剧具有形象直观、传播广泛、为人们喜闻乐见等特点,在人们总体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的中国,它还具有不受阅读能力限制的优势,因而拥有比印刷文字更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即使在娱乐消遣方式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影视作品凭借其叙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以及强烈的视听效果等艺术手法,仍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首选。
以青少年为主力消费群的电影和观众面涵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社会阶层的电视剧便在弘扬传统美德、传播优秀文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事实上,影视作品在倡导新风、针砭陋习。、颂扬先进、抨击落后方面始终表现出卓越的功能并且发挥着积极作用。
例如《英雄儿女》、《李双双》、《今天我休息》、《雷锋》、《年轻的一代》、《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影视剧感动和影响了无数观众。
(8)从道德角度分析电影搜索扩展阅读:
影视作品要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必须着重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准确把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美德与民族精神贯穿于创作之中,融化在细节之中。
2、要努力提高作品的综合质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应当有机统一,缺一不可。质量是作品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作品很难赢得观众的认同,也就谈不上发挥作用。要提高质量,就需要创作者勤于深入生活、精于提炼生活、善于表现生活。
3、创作者应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创作者通过营造氛围、编织情节、塑造人物来传递其道德观念,表达其价值取向。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
❾ 电影《搜索》中有哪些违背职业道德表现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上映之后在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影片讲述了媒介暴力所引发的一个悲剧事件,对当今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❿ 搜索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什么中心思想,想告诉大家什么希望看过的人说一下。
电影里的赵又廷受雇于高圆圆,高圆圆说:“我不想让人看到,我和你在一起。”赵又廷听后有点真情迸发:“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每天都陪着你。”这两句话是全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台词之一,差点感动落泪。生命中,有那么几个瞬间,是复刻了这样的情绪的,被击中也在所难免。然后,赵又廷紧紧抱住高圆圆,那一刻从高圆圆的表情可以看出,在拍这场戏的时候,他俩一定是相爱了的。据说,这场戏在陈凯歌喊cut之后,赵又廷和高圆圆依然紧紧拥抱了五分钟,情深到实在是让人吐槽无力。还有一场戏,两人在蹦极台上紧紧抱着彼此,反复纠结要不要跳下去,赵又廷苦笑着说:“我只想说,这笔钱真不好赚呐!”唔,抱着爱人跳崖还要装作是金钱关系的戏也确实不好拍啊!
在花絮里,赵又廷在接受访问时看着高圆圆说,“我在看到她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画面。”然后他就有点说不下去了,就又开始很腼腆的笑。花絮里另外一个镜头是,赵又廷说,自己爱上戏里的对手高圆圆。“爱疯了!”你知道看到这几条花絮的感觉么!赵又廷这时候已经是个陷入爱情的小2b了!
因为电影里的戏不是按顺序拍的,所以究竟是哪一场戏两人才开始来电,基本无从考证,但我在几次《搜索》的看片过程中,都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其中有若干场戏,从二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一定是已经爱的很深了。有些人比如我有一种特异功能叫gaydar,比如看谁一眼,就基本知道谁是gay。插话:这种技能是天赋异禀,你们想都不要想。同时gaydar还有另外一种很好用的功能就是,在与某两人接触过之后,基本就可以知道这俩人是不是情侣关系。因为有过亲密关系的人,彼此之间的默契是完全不同的。就比如我看完《碟中谍4》唯一感受就是,阿汤哥一定把杰瑞米·雷纳搞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多多少少有些gaydar,所以,看《搜索》的一大乐趣也在于,某些戏份时你会知道,赵又廷和高圆圆还是陌生人,而到了下一场戏,他们可能已经见过家长了,而某一场戏时,他们可能刚爬完床单。虽然电影里他们并没有滚床单,那么这里也是我要跟导演抗议的地方:他!俩!欠!观!众!一!炮!你!竟!然!不!点!炮!
陈凯歌导演曾经说过,《搜索》里叶蓝秋和杨守诚这俩角色,不管谁来演都会爱上彼此。我在看电影之前,最感兴趣的是高圆圆那句“要坐坐这儿啊”,一个“不让座”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看完电影后发现,比起原著的奥义,电影的本质回归了“人”字。虽然《搜索》里的线索有好几条,主要人物有若干个,但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叶蓝秋和杨守诚之间短暂又热烈的爱情。大抵所有事物都逃不开一个“情”字,与“情”有关的故事也格外动人。
电影《搜索》里,在“不让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叶蓝秋成了一个被符号化的女人,烈焰红唇,美丽而道德败坏的“小三”。阴差阳错之下,杨守诚成了唯一守护他的男人,普通、懦弱却又坚定,在他的视角之下,叶蓝秋只是一个被伤害了的女人,需要被保护,而他此刻成了一个挺身而出的骑士。有些被设定的情境下,主角是会本能有情的。而最重要的是,在《搜索》中,高圆圆被拍得美艳绝伦,倾国倾城,换做是谁演对手戏都会把持不住荷尔蒙乱冒吧。
在《搜索》戏外,高圆圆本人有一些特质很像叶蓝秋,美丽倔强,多年来被误解,大概她始终等着一个可以托付内心的人。赵又廷外表不够十足帅气,但想必骨子里也流着期待被唤醒的骑士之血。电影内外,两个人和角色都融为一体,确实像凯歌导演所说,很难不爱上彼此。在一次媒体采访里,赵又廷说,他看到了圆圆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话里话外都说明,他俩走到一起的过程,绝不是辛苦追求,而是水到渠成。在我看来,《搜索》的片名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含义,而更像是去搜寻一段恋情的隐秘始末。
《搜索》最美的地方,是拍出了一道风景。与这个圈子迥然不同的风景。戏里戏外,都是两个年轻人所有陷入恋爱的最美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