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父辈的旗帜》这个电影好看吗
《父辈的旗帜》这部影片,如果和《拯救大兵雷恩》或《珍珠港》相比,战争场面并不多,影片中间那段登陆硫磺岛的登陆战,整场战争戏只有15分钟,过短(不过拍得倒还真实),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大场面的战争戏了,如果你看过“大兵”或“珍珠港”的话,那么《父辈的旗帜》中的战争戏肯定会让你觉得不过瘾。影片过多纠缠于那几位战争英雄回到美国后的事情,并在回忆中加杂进战争的镜头,却使影片情节显得非常零散,有时让人一头雾水看不懂剧情。
影片的导演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是他第一次执导战争题材的影片,可能是经验不足的原因,导致该片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反响,在美国的票房及口啤均不佳,也证明伊斯特伍德对于战争片并不擅长。
⑵ 父辈的旗帜的影片评价
影片的故事情节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片,影片中战争的画面也在硫磺实地拍摄足够惨烈,而一般的战争片总会给正义与否下一个定论,可导演却意不在此,他认为战争就如人生,没有绝对的正义一方也没有绝对邪恶的一方。对于参加战争的双方来说,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网易娱乐评)
那些本不想做英雄的人,最终无奈的被打上英雄的记号,受人景仰,但是他们似乎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内心深存愧疚无法自拔,最后走上崩溃道路的历程。尤其影片最后,印第安士兵的悲惨境遇,深深值得人们同情,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是融入血液的,久久无法挥去。(新浪娱乐评)
⑶ 我们的父辈为什么评分高
这部剧不仅剧情好,而且拍摄画面也不错。
片中用了部分二战时期战地记者拍的战争画面,穿插在故事节点中,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而且本片大部分镜头都是用手提摄影机拍摄,包括室内镜头,导演一定是现实主义者,使影片达到绝对逼真的效果,尤其是战争画面,摄影机跟随人物运动就好像我们身处战场,时刻提防看不见的敌人。
《我们的父辈》一共三集,每集90分钟,恰好是三部电影的长度,相比其他动不动就二十多集的长篇电视剧,它显得格外简洁,凝练。而该剧带给观众的触动,却远超很多长篇的战争剧集。导演以非常写实的手法去再现那场战争(二战),在剧中有随处可见的死亡,有令人胆战心惊的背叛,它让人渐渐忘记自己是个人,同时渐渐放大自己的恶。
角色介绍
1、汤姆·希林饰演弗里德黑尔姆
威廉的兄弟,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虽对纳粹充满怀疑但还是跟随威廉一起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弗里德懂得如何接受事实、如何在现实的生存和道义之间作出权衡,在犹太小姑娘被乌克兰辅助警察抓走的时刻,他是唯一一个出于道义为她提供保护的人。
2、米莉安·斯坦恩饰演夏洛特
夏洛特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奔赴前线,她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夏洛特曾一度为了“对国家的忠诚”,举报了一位在战地医院当护士的犹太妇女,然而正是这位犹太人,后来成为苏联红军政委后,在德国战败时,对夏洛特伸出了援手,让她活了下来,回到柏林。
⑷ 《我和我的父辈》你认为你值得一看吗
不过《我和我的父辈》因为有《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我和我的家乡》两部做铺垫,所以观众对其更加熟悉,而且也想看看这个系列是否还有延续的必要。
而《我和我的父辈》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截止10月2日北京时间10点59分,该片票房突破3.2亿,排片占比高达31.4%。
猫眼上口碑出炉,直接斩获9.5分好成绩,豆瓣上也是有不少4、5星好评,但还是有网友觉得沈腾的部分多余。
全片中更是有3个亮点和1个遗憾引人瞩目,沈腾的单元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画面写实,情感细腻,大腕演员前来助阵
《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和前几部一样是分单元进行的,这次是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自导自演,想要给观众呈现出的就是父辈的伟大和对子女浓浓的爱意。
吴京这次采用的是抗日的情节,最主要的内容是讲述父辈征战沙场,所以这一单元中有非常多的战争场面,爆破做得相当真实,因为有奋勇杀敌的环节,敌方的炮火呼啸而来在地方砸出尘土,更是直接带出了血腥,将马和人炸得四分五裂。
徐峥执导的《鸭先知》以上海弄堂为背景,讲述的是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诞生的背后故事,时代背景放到了改革开放。
该单元最注重的就是年代感,所选用的滤镜都是雾蒙蒙的,黄色复古的色调特别有看老电影的感觉,从服化道方面也是做得细致入微,交杂的小巷,生锈的水龙头和“邓丽君”同款发型等等都彰显着时代标签,给观众极强的代入感。
再看情节内容,吴京执导的《乘风》演绎的是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不善言辞的父子得不到对方的理解。
遗憾的是就在大家以为是合家欢结局的时候,马仁兴(吴京饰)为保护百姓,牺牲掉了唯一的儿子马乘风(吴磊饰)。之后吴京自己一个人跑到田地里面失声痛哭的场面,也是让观众不禁流泪。
这部影片中唯一的女导演章子怡执导的《诗》是这几个单元里最为感性细腻的,章子怡把航天人的工作比喻成在天上作诗,唯美又浪漫。
但实际上黄轩和章子怡饰演的父亲和母亲,从事的都是工作都是相对比较危险的,可是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将父辈的坚持和信仰展现而出。黄轩也将温文尔雅的父亲形象完美演绎,和年长他几岁的章子怡写诗传情也是毫无违和感。
除此之外,还有66岁的影帝陈道明在章子怡执导的《诗》单元出镜,老艺术家李雪健在沈腾单元宣布研究成功,大导演张艺谋客串徐峥执导的《鸭先知》,虽说镜头不多,但绝对是给观众的一大惊喜。
经验不足稍显青涩,沈腾单元有遗憾
但《我和我的父辈》也是有遗憾的,有网友觉得是四位导演风格迥异,导致画面不连贯,但他们之间有一条线在牵引着,就是时代,从战争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再到近未来,其实客观性非常强。
全片中最大的遗憾其实是在于这四位导演中,都存在一些小问题,但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不够,所以一些细节处理不得当。
但大家最没想到的是这次被诟病最多的是沈腾执导的《少年行》,网友甚至认为沈腾是全片的最大硬伤,排名也是放到了四位导演之末。
沈腾的《少年行》是讲述来自2050年的机器人父亲回到过去陪伴孩子的故事,还是秉持着开心麻花惯有的喜剧风格,但融入了《长江七号》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某些设定,有些致敬的意思。
这单元也是将搞笑和愉悦做到位,但情怀的主旨并不突出,甚至在末尾强行扣题的行为有些生硬,主要还是因为沈腾的首次导演作品,经验不足而且他之前一直接触的都是喜剧,煽情还是有些难度。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大家对沈腾这位“长在自己笑点上的男人”期待值太高,所以即使这次的作品只是及格难免会有些不满,希望沈腾之后可以多加打磨。
总而言之,《我和的父辈》的亮点之处非常多,几乎观众看后都是感慨国家的繁荣和父辈精神的伟大,作为一部献礼剧做到这点已经是成功了。
⑸ 我和我的父辈简短影评
《我和我的父辈》四大篇章有温情有欢喜,有过去也有未来的不同风格与主题。
《我和我的父辈》情绪的递进是先苦后甜,先哭后笑。从一开始激烈的战争片到为国牺牲,然后是后面的幽默搞笑,利用情绪的落差和转折达到影片高潮。
整体视野由大及小,以小见大。四个不同的时代,四个不同的背景,从家庭到父母和孩子视角再延伸到国家,回首艰苦的过往,展望更好的未来。
《我和我的父辈》第一个单元是吴京导演的《乘风》,一如既往的战争题材,吴京饰演的团长马仁兴对待儿子是典型的爱在心口难开,希望儿子在战场上平安归来也只能用简单的“别死在我前头”代替,但是在面临村庄的村民和儿子两难的境地时,他还是忍痛割爱,舍小家保大家,这个悲痛的选择更加凸显了剧情的悲壮。
如果说《乘风》讲述的“牺牲”是战争年代里的革命激情与绝境里的无可奈何,那么第二个单元《诗》里讲述的“牺牲”,则是来自于满腔热血的理想主义与甘于奉献。
章子怡饰演的母亲在面临丈夫因科研工作牺牲的困境时选择保护自己的孩子,塑造了一个更加坚韧独立的母亲形象,情节层层递进,情绪也在孩子发现自己的爸爸去世的时候达到高潮。章子怡用演技诠释了一个母亲最伟大的爱,以及身为航天人的责任和担当,最后还有“孔明灯”也是很有意思的意象之一,孔明灯象征着航天梦,在空中逐渐燃烧照亮后辈的路。
第三个单元《鸭先知》就比较简单了,电影的氛围也比较轻松,用沪上市井的生活细节体现独有的幽默,街坊领居的烟火气都是电影比较亮眼的点,呈现出新颖的风趣幽默。
第四个单元是沈腾的《少年行》,沈腾饰演的邢一浩是穿越的机器人,在面临孩子的恳求的时候充当了孩子父亲的角色,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逐渐产生真情,让孩子弥补了缺失的父爱,这段故事也体现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科技的不断创新中国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⑹ 我的父辈德国电影影评
《我的父辈》是由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指导,沃尔克·布鲁赫、汤姆·希林、卡塔琳娜·舒特勒、米里亚姆·斯坦因、路德维格.特内普特等主演的历史战争剧。
这部电影看完以后震撼人的心灵,看过很多关于二战的影片,但是几乎没有这部好的,在我心中这是最好的一部。影片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了战争的残酷,硝烟弥漫中时时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这部电影是以罕见的德国角度来讲述。影片通过五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德国年轻人的经历和遭遇,深刻地反思了那场残酷的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战争是一件无比残忍的事情,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代表着生命的逝去。当聚焦到每一位士兵,每一个家庭上时,几乎就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希望未来国泰民安,万事顺利,再无战火纷飞日。
⑺ 父辈的战争。王明珂。读后感
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呼天喊地。父亲打我的英雄事迹在我们那条街可以说闻之者色变,晚上隔好几栋楼也能听见我的哭喊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饶集中营搬过来了。
父亲本着“不打不成才”的指导思想,问心无愧地殴打着他唯一的亲生儿子。我估摸着如果当时有现场摄像的话,那一定会被列入不可公映的限制级。在我的记忆中,衣架、电缆、皮鞋、皮带、竹竿、球拍……都和我的臀部亲密接触过。而获罪的名目也很多,考试没有考好要挨打,练球不认真要挨打,连吃饭插句话脑门上也要挨一筷子。我整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当时还广为流传一个段子,说我到医院看眼科,医生说看书的时候要隔一尺远,我说没法量,我家的尺子是用来打我的。
⑻ 如何评价电影《父辈的战争》
《父辈的战争》一共三集,每集90分钟,恰好是三部电影的长度,相比其他动不动就二十多集的长篇电视剧,它显得格外简洁,凝练。而该剧带给观众的触动,却远超很多长篇的战争剧集。导演以非常写实的手法去再现那场战争(二战),在剧中有随处可见的死亡,有令人胆战心惊的背叛,它让人渐渐忘记自己是个人,同时渐渐放大自己的恶。
《父辈的战争》给予至今幸存的德国二战一代,向他们亲人讲述自己二战故事的机会。
⑼ 豆瓣排名前50战争电影
01、《光荣之路》
02、《拯救大兵瑞恩》
03、《从海底出击》
04、《卢旺达饭店》
05、《西线无战事》
06、《黑鹰坠落》
07、《血战钢锯岭》
08、《 阿拉伯的劳伦斯》
09、《全金属外壳》
10、《无主之地》
11、《冒牌上尉》
12、《1917》
13、《高地战》
14.《兵临城下》
15、《猎鹿人》
16、《现代启示录》
17、《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
18、《野战排》
19、《硫磺岛的来信 》
20、《决战斯大林格勒》
21、《孤独的幸存者》
22、《战马》
23、《珍珠港》
24、《无名战士》
25.《细细的红线》
26、《天空之眼》
27、《美国狙击手》
28、《决战中途岛》
29、《勇者行动》
30、《虎!虎!虎!/偷袭珍珠港》
31、《T34坦克》
32.《父辈的旗帜》
33、《血战阿拉曼》
34、《浴血华沙》
35、《开战日》
36、《女狙击手》
37、《雅多维尔围城战》
38、《黎巴嫩》
39、《国王的抉择》
40、《烈日长虹》
41、《血与蜜之地》
42、《12勇士》
43、《猎杀U-571》
44、《巴尔干边界》
45、《生死之墙》
46、《不列颠之战》
47、《帝国的毁灭》
48、《布列斯特要塞》
49、《遥远的桥》
50、《巴顿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