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经典黑色喜剧电影,《两杆大烟枪》里的英伦范,到底是指什么
《两杆大烟枪》是1998年英国导演盖·里奇自编自导的处女作,盖里奇靠这部作品一举拿下了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盖里奇同从这部电影开始建立了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被称作“盖里奇风格”,这种风格后来影响了无数导演,尤其是中国导演宁浩,《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相信看过的观众都会看到盖里奇的影子。
《两杆大烟枪》由杰森·弗莱明、德克斯特·弗莱彻、杰森·斯坦森、尼克·莫兰领衔主演,是一部犯罪喜剧片,主演们后来都成名了,尤其是杰森斯坦森,已经成了中国观众的老朋友。
故事讲的是艾德和朋友参加黑社会赌局却欠下巨款,筹划打劫一群毒贩,毒贩恰在同一天对毒品供应商实施了抢劫,意外频发,最后演变成完全不可预计的闹剧。
同时,电影的音乐也非常的有英国范。
电影里的配乐主要为英伦摇滚,夹杂着重金属、朋克、爵士,可以说看这部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㈡ 两杆大烟枪影评
喜欢黑色幽默类的电影,关于“黑色幽默电影”的定义,从来没有一个的标准,我觉得黑色幽默电影不是只引人发笑的喜剧,更不是小沈阳式的搞笑。这类影片,主要对应“存在主义”的主张:世界是荒诞的,人与人的沟通是不可能的,对命运的挣扎是徒劳的。简单的说,这样讲更靠谱一些: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的交织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恐,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的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用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这类电影必须有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编剧,当然,还要有一个对结构的安排构思奇妙的导演。这类电影的主题都很“消极”,在对人生及世界失去信心前,建议还是甭看了,以免影响你幼小的心灵,打击你的世界观、人生观。
推荐几部我觉得不错的:
1.《两杆大烟枪》:谈黑色幽默电影,绝对不能绕开这部,这是盖·里奇的处女作,目前来看也是他最为经典的电影。黑帮、地下、犯罪的标签使得它主题消极,也正因为此,使得它不愧“老牌”的黑色幽默,而受它影响的电影则不计其数。
2.《阅后即焚》:很多影迷谈论黑色幽默类的电影时,往往忽略了这部,对它的评价也不高,而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很优秀,不光因为导演是科恩兄弟、演员有布拉德·皮特,看过这部电影后,一度使我对人的追求行为有了怀疑,一些做法往往似是而非,南辕北辙,越挣扎越深陷。
3.《偷拐抢骗》:又是盖·里奇,又是布拉德·皮特,又是英国式的黑色幽默。尽管有《两杆大烟枪》,同样的东西玩两遍是不好,但还是忍不住把这部电影拉上来,因为实在好看。另外,布拉德·皮特的那副死德性,演无赖绝对是一绝,就像王宝强演憨厚的老实人一样,都属于本色演出了。哈哈。另外,布拉德·皮特的《搏击俱乐部》更是经典,但应该不属于黑色幽默吧?
4.《低俗小说》:终于出现昆汀了,这部电影应该是昆汀的代表作。从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出同样是黑色幽默,英国和美国的区别有多大。这部电影有点晦涩,结构上新颖、小聪明。豆瓣上的高分评价我不知是不是有点文艺青年装的成分在里面?
5.《逃狱三王》:这部电影看的时候,怎么给我一种《太阳照常升起》的气氛?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命运”。里面的音乐,应该成为乡村音乐的经典了。
6.《你丫闭嘴》:经典的黑色幽默在英国,现代的黑色幽默在美国,而法国似乎与黑色幽默没有多少缘分,但我还是选了这部法国的电影,严格的说,有很多电影都可以把这部电影替换下去,但我还是留着了,不为别的,就为它告诉我们,命运扼住了你的喉咙,往死里搞你,而你还是可以挠挠命运的胳肢窝,尽管消极,但要相信这世界还有一点善良的人性,还有那么一点希望。是的,好的东西都没死绝。
黑色幽默电影很多,但作为同一个类型,有些构思和桥段未免重复,这六部,除了《两杆大烟枪》和《偷拐抢骗》外,应该说各具个性。盖·里奇、科恩兄弟、昆汀·塔伦蒂诺,都是这方面的好导演。
㈢ 跪求《两杆大烟枪》影评
电影盛行的年代总有那么几部不按常理出牌,让人招架不住的影片。盖里奇指导的电影《两杆大烟枪》便是异乎寻常,以大量特写镜头及快速剪辑诠释了英国黑色幽默电影的魅力。正因为独特的拍摄手法,尽管这是盖里奇的处女作却也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运用群像视角进行叙事,以赌徒艾德与朋友的私人团体、艾德的毒贩邻居,黑帮老大哈利、毒品供应商罗伊贝克和两个小偷这五伙人的戏剧冲突推动剧情发展,以快速镜头拼接和夸张的摄影手法加强无厘头的戏剧效果,把动机不同的五伙人最终联系在一起,从一开始的散点到最后的集合,一环扣一环的荒诞效果不乏英式幽默。影片内容由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是50万不止的欧元,另一条则是两把老式枪,继而展开全部剧情,最后到达了一个高潮点:枪和钱在一起,转手多方,无数个碰巧点,最终制造出除艾德四人与为哈利工作放高利贷的打手外全员大多以误杀而死亡的结局。影片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结局,当艾德知道枪很值钱后,汤姆会不会把枪扔进海里呢?结局画面夸张的动作为全篇戏剧风格做了一个点缀,再加上开放性的性质更达到久久难以忘怀的效果。
并且影片大量运用脸部特写,突出角色表情,放大角色情绪,夸张喜剧效果。开头的转场拼接的方式:介绍个活人物转场使用了开关门,一打开某样东西,例如门,盖子等黑屏转到第二个场景,加强了荒诞喜剧的冲击力。影片除了转场和暖色调运用还有一特点,就是平行蒙太奇:一边是小偷偷枪一边是艾德赌钱。这个场景正是影片中突出的导火线。运用平行蒙太奇加强了片段的印象敢和影像性。
《两杆大烟枪》给观众呈现了不同的叙述风格,不是从一个视角出发,而是从多发视角探讨一件事,影片最大特点应该是通过一系列戏剧冲突展现戏剧荒诞效果。以致影片结束伴随BGM让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这部冲突与幽默齐飞的英式电影《两杆大烟枪》。
看完这部影片,使我对荒诞喜剧和黑色幽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很想好好谈谈这两方面,可惜自身文笔有限,只能写到这了,请楼主采纳。
㈣ 两杆大烟枪的影片评价
时至今日依然是稳坐黑色电影第一把交椅,绝对不逊色于昆汀?塔伦蒂的黑色经典《低俗小说》半分。复述该片剧情无疑是画蛇添足,似乎在许多电影网站上的剧情介绍,也没几个能用文字就将全片情节交代清楚的,特别是对于未看过影片的朋友而言。即使是像《魔戒》这样的史诗巨作,只要多费点口舌、多下点文字,也还是可以让人从文字中读懂大概故事和人物关系,而这部《两杆大烟枪》却是无法用文字来叙述的,只剩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搬用形容词了,真要想在观看影片之前就看明白故事情节,那只有去慢慢阅读影片的剧本了。就连该片DVD花絮中的制片人自己也承认,当初她看剧本的时候相当的费神,需要把每个人物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才能慢慢弄清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新浪网》娱乐评 )
不是每个讲故事的人都能有条不紊,也不是每一个好故事都能用电影精彩表达。当你打开下面几部电影,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故事还可以这样来讲。经典黑色幽默片《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群像众多,线索繁复,处处荒诞,却又意外的爆笑不断(时光网评 )
㈤ 如何评价电影《两杆大烟枪》
影片似乎综合了《落水狗》和《猜火车》的风格,调动大量视觉手段,以提升“酷”指数。
将黑色幽默运用到极致的影片
大轮回剧情,赞不绝口。配乐无比踩点。特写连毛孔胡渣都分毫毕现。摇摇欲坠,坐在各种笑料回荡的嘴角上,寻着被烟熏的发黄的咯吱作响的牙齿,就快要从这口腔中滑落下去。笑到背气的是帅哥那严峻,放纵时而又苦逼崩溃的脸。铤而走险后疯癫狂欢,年轻人们决不会想到这一切都只是纠葛的开始。
㈥ 《两杆大烟枪》奇才盖·里奇的巅峰之作,与星爷不同的幽默喜剧,有何优秀之处
说起电影的优秀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而《两杆大烟枪》是我看的第一部黑色幽默的电影,看过之后不得不佩服导演盖里奇真的太有才了。
看过第一遍后,简直无法自拔,连着看了好多遍,第一遍没把里面所有的人物搞清楚,第二遍就留心人物,然后第三遍又留心剧情的发展,就这样看了好多遍。说实话,第一遍的时候看着这么渣的画质,真想点击关闭,但为了看杰森斯坦森荧幕首秀,还是演混混,还是忍下去了,毕竟现在的强森是硬汉男神,实在难想象他会演混混。
果然,看了之后很过瘾,台词,剧情,演员,无一不精彩。看着四个好基友操着浓厚的英伦腔互相调侃骂脏话,为了还债想出来的各种馊主意,然后去抢劫邻居的时候,都会不由得捧腹大笑,再加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剧情设定,和最后的大反转,定会让你拍案叫绝。还有电影里的配乐,无不散发着英伦摇滚味,搭配上电影情节,恰到好处,满足视觉的同时也满足了听觉。以前没看过这种杀人死人都那么搞笑的电影,这可能就是盖里奇的黑色幽默吧,也是我认为的优秀之处
虽然大部分看这部经典黑幽的乐趣都被不情愿的剥夺了,但还是有些乐趣保留了下来的中文字幕是无力的,只有用英国口音说出的原台词才有那么强的好笑潜能。电影的颜色始终是那种故意渲染的粗糙灰黄,很配故事发生地那些破烂的街道
这也是该电影的优秀之处,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
㈦ 两杆大烟枪影片中寻找受众记忆点,特别之处,分析原因
摘要 一共有六组群像线索,六伙人的视角,平行交叉推进故事情节,还好盖里奇没有在时间线上再加点料,如果时间线不是顺序发展的就会更加玄奥了
㈧ 求《两杆大烟枪》电影的内涵
个人认为枪只是两个传介,枪符合地痞流氓的性格,而且古董枪也和老大 哈利 的身份符合,只是作为线索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结局也因此而出人意料。
㈨ 电影《两杆大烟枪》片段剪辑分析!500字以上
十年过去了,我今天才看盖·里奇的处女作,个人风格异常浓厚,充分运用分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复杂幽默的黑色故事。
电影的精彩之处除了叙事结构,还有表演和音乐。这些演员当时都不是什么大牌,属于二线且不红的二线演员,里面还有很多非专业演员,但是每个演员表演都非常好!混混、赌徒、嗑药的、小偷、劫匪、收账、枪杀.....简直象本色表演,我在想是不是原来就是干这些的人,制作班子当时都是无名鼠辈,也可能是盖·里奇的朋友们。
所有演员们操着浓重的伦敦口音,夹杂着无聊的、有趣的英式粗话,慢镜头、近镜头、分镜头、非正常镜头的运用产生出想象力无限的视觉效果,电影从头到尾都在配合画面播出非常刺激的音乐,英伦摇滚、重金属、朋克、爵士都收录其中,让人无比亢奋。
盖·里奇把那么复杂的人物和头绪一一捋清,最后交集一起迸发出巨大的戏剧张力,也有些冲击昆丁地位的噱头声势。
这是一部纯男人的电影,没有情爱,没有女人,只有兄弟义气和雄性荷尔蒙。唯一的女人就是种大麻那伙人家里有个毒瘾很深的交际妞,总穿着类似环境色的衣服,在沙发上窝一整天没人发现她,最后端着机枪狂扫劫匪,给了慢镜头,音效放大了弹壳落地的叮当声,表情也相当冷酷,可是家具墙壁都打烂了,一个坏人没打着,最后被绑走了。也不知道盖李奇怎么想出来的?
分格化语言:所有演员们操着浓重的伦敦口音,夹杂着无聊的,有趣的英式粗话,请留意对白中黑色幽默的成分。
风格化镜头:镜头的运用和人物造型的设计,相当具有时尚和现代感。慢镜头、近镜头倒镜头分镜头的运用产生出想象力无限的视觉效果。剪接干净利索,节奏明快舒服。
风格化音乐:电影从头到尾都在配合画面播出非常刺激的音乐,英伦摇滚、重金属、朋克、爵士都收录其中,让人眼睛和耳朵一起高潮。
风格化结构:情节的铺垫复杂而不庞乱,剧情发展又是奇趣而不显荒诞。几个团伙戏剧性地交错在一起,组成一幕幕环环相扣忍俊不禁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