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1942视听分析

电影1942视听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08 12:16:55

❶ 徐帆认为《1942》是一部充满悲情的戏,影片中哪个场景让你记忆深刻呢

1942这部电影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张国立所饰演的老地主在大年三十卖女儿的那个场景,因为那个场景真实的展现了当时饥荒年代老百姓为了生存,逼不得已所做出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当然由王子文所饰演的女儿为了让自己的父亲活下来,选择让自己的父亲卖掉自己可以说也体现了女儿对于自己父亲的一份感情。因为张国立所饰演的地主非常清楚一旦将自己的女儿卖掉,自己将很有可能一辈子再也无法和女儿见面。

1942这部电影是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尤其是张国立在这部电影中贡献出了影帝级别的演技。可以说在面对这种严肃题材电影的时候,张国立的演技发挥可以说是非常的稳定。

❷ 如何评价影视《1942》

主流意识形态的围剿
与《唐山大地震》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歌颂式历史回顾不同,《1942》在一定程度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叛逃。
中国社会弥漫着三种思想,一小部分是列宁主义,一小部分是无政府主义,而绝大部分是传统文化。而列宁主义引领下的主流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存在着深深的矛盾。这也就意味着,传统文化所衍生的“原罪”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抵触。《1942》所选择的“饥荒”题材,作为对祖先苦难的一种追缅题材,在意识形态的联想式解读里则充满了挑衅意味。它挑衅的是意识形态所试图掩藏的历史。中国历朝历代的“饥荒”向来都是与“天灾人祸”联系在一起,而“人祸大于天灾”则常常书写于史书的末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列政治运动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尤其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些掩盖粉饰下的公开的秘密,都会由“饥荒”一词所带来的联想奔涌而出。题材的敏感性则注定《1942》将受到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力。影片命名《1942》,恐怕不是单纯地要告诉观众影片将讲述某一段历史,而更多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影片将要讲述的“饥荒”,只是“1942的饥荒”。《1942》必将面临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观博弈。影片中,对1942年河南饥荒的买单者,并没有鲜明的揭露。意识形态宣传利用的观影者的“想象性畸变”,同样,它的审查同样是一种捕风捉影式的联想。影片不论是在“饥荒”的根源归咎于1942国民政府的态度上,是鲜明还是模糊,这种对当下与近几十年历史的影射解读,已经深深的存在于意识形态的思维之中。

❸ 冯小刚拍《1942》想表达什麽主题是什麽

摘要 这部电影在冯小刚的所有作品里,票房排在第五位,但相对而言,在那个票房开始进入“亿”单位的年代,《1942》的票房可以说是,相当不高。

❹ 如何评价电影《1942》

难以言说的痛
文/梦里诗书

这是一部自已去年最关注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自已一直想写的电影影评,前前后后在电影院一共看了三次,却总是不知如何下笔,这部电影个人感觉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客观全面的历史正剧,自已前前后后也查阅了很多书籍资料,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展现在了我的面前,给我带来的是那难以言说的痛。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灾,蝗灾,三百万人饿死。“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在动荡的战争岁月中,在全世界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斗争中,中国河南的饥荒事件,显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如果不是冯导的一部《一九四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连我这种从小就热爱历史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件事,或许在过多年,它就如历史的尘埃,被我们轻轻的抹去了,而冯导却为我们揭开了这层面纱,一场大规模的饥荒,引发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大逃荒,影片的主角老东家,被迫逃荒,亲眼见证着儿子、儿媳、老伴等亲人的种种死状,最后老东家逆着逃荒的人流走去,收留了一个在路边痛哭的小女孩,这位女孩的后人出现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剧情并不复杂,中间为了沉痛的剧情不会让人感到过于压抑,还穿插着些许笑料,但《一九四二》还是一出冰冷彻骨的悲剧,西方元素的融入感觉没有处理好,显然在这么一出大逃荒的电影中加入宗教元素,感觉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但《一九四二》的拍摄成片能在影院放映,实属不易,冯小刚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导演。 3场电影看下来,我眼中不曾流下泪水,但内心的痛,却是那么的深刻,其实这部电影还是大幅弱化了真实历史中的一幕又一幕,比如易子相食这类关于惨痛的事情在电影中就没有表现,不过即便如此,当我在电影院看到《一九四二》时,那种震撼还是如此的强烈,我难以想象的是,人的饥饿真的能使人如此疯狂。

仓廪实而知礼节,向朱自清那样不吃美国救济粮而饿死的人,万人无一,饭都没得吃,在那个年代,礼义廉耻,人伦纲常,民族大义,一切的一切在电影《一九四二》中都显得薄如蝉翼,活下去成为了人唯一的追求,而《一九四二》呈现了日本侵略军用军粮赈济灾民的史实,虽然只是简略的描写,但我在看到真实的史料中,河南大约有5万名中国军人是被当地百姓缴械而失去战斗力的,在国军与日军交战时,日军的伤员撤下来时有老乡们抢着抬担架,还有不少老乡亲自带路,帮着日军四处去追击那些走投无路的国军散兵,更有甚者,帮助日军成建制的解除国军武装,民族存亡的巨大危机就被一场饥饿压倒了,怎能不让人痛心呢?但电影还是侧重描写了日军的残暴,在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上可谓处理的恰到好处,既符合大的历史事实,也没有在立场上授人以柄。

一段封存遗忘的往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大灾难中人性的泯灭,让我感到一部《一九四二》是那么的厚重,难以言说的痛楚充斥在我的心间,让我看到了那断沉痛而不能忘却的历史。

❺ 评《一九四二》中老马形像和镜头运用象

《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影片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2013年,该片获得了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等奖项[1] 。
中文名 一九四二 外文名 Untitled Remembering 1942 Project 其它译名 温故一九四二,温故一九四二, Back to 1942, 出品时间 2011年 出品公司 华谊兄弟 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制片成本 2亿人民币 拍摄地点 河南郑州 拍摄日期 2011年10月19日 导 演 冯小刚 编 剧 刘震云 制片人王中磊 类 型 灾难,历史,剧情,战争 主 演 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蒂姆·罗宾斯,亚德里安·布劳迪,徐帆,张少华 片 长 146分钟 上映时间 2012年11月29日 票 房 3.64亿 对白语言 河南方言,普通话,英语,日语 色 彩 彩色

❻ 为什么电影《1942》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豆瓣评分却很低

或许是年代太过于久远,很多的观众对于1942年的那一段历史不是非常的了解。

即使是在教科书上,也只是寥寥数笔,似乎是缺少准确而有力的资料,亦或许是想要回避这一段痛苦的岁月。

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这件事,大多都是从冯小刚的电影《1942》中了解的。相关拓展

豆瓣(douban)是一个社区网站。网站由杨勃创立于2005年3月6日。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提供Web 2.0网站中具有特色的一个网站。

网站还提供书影音推荐、线下同城活动、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表达系统和交流系统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一直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豆瓣的用户规模多年稳健增长,2012年月度覆盖用户超过一亿。

豆瓣的核心用户群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包括白领及大学生。他们热爱生活,除了阅读、看电影、听音乐,更活跃于豆瓣小组、小站,对吃、穿、住、用、行等进行热烈的讨论。

他们热衷参与各种有趣的线上、线下活动,拥有各种鬼马创意,是互联网上流行风尚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豆瓣已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豆瓣

❼ 电影《1942》讲得是什么啊

改编自刘震云发表于1993年的同名调查体小说,影片主要讲述了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

❽ 跪求1942电影音乐赏析

《钢琴师》电影音乐欣赏
《钢琴师》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纳粹党对犹太人进行虐待和屠杀的影片。该影片和其他许多关于二战的影片最大区别在于,他强调的是艺术的重要性,其主人公瓦列是一位音乐家,一位拥有音乐天赋的钢琴师,所以这部影片当中不乏段段扣人心弦的钢琴演奏,可以说是该影片的背景音乐,其演奏的音乐表现出一种无奈、绝望却又乐观、充满求生希望的感情。
在酒吧演奏钢琴的瓦列是纳粹人来之前维持生计的一份工作,虽然不是很宽裕,但他却喜欢,因为钢琴是他的最爱。1942年德国人进入波兰之后,立即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瓦列依然在酒吧演奏肖邦的钢琴乐曲,这也是影片中出现的第一段钢琴曲,从主人公的表情中,从乐曲的节奏中,可以体会到一种悲伤地情调,表现了主人公对战争的无奈和感慨。这段音乐被两个为自私的验证金币而中断,其后又继续,形成了穷人与富人的鲜明对比。
影片的第二段钢琴演奏,来的急促和短暂,那时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屠杀已经是变本加厉,德国士兵在街头到处射杀、抓人,极为残忍,而主人公目睹了这一切,此时的他不知是庆幸自己逃过一劫,还是在恐慌中担心下一个受害者会不会是自己。这段演奏声流露出主人公的一种庆幸心里,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内心的恐惧感。当他的姐姐来酒吧找他,告诉他亨瑞被德国人抓去时,他马上中断演奏想办法去解决此事而表现出来的急躁,也正体现了他的恐惧感,以及对亲人的不离不弃之情。
瓦列在为逃离德国人的魔爪求生而几经转移最,终来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时,或许是导演特意的安排,在被转移的房子里拜访了一台钢琴,当其发现钢琴时,满身疲惫的他瞬间忘记一切倦意和恐惧,打开琴盖,弹奏他喜欢的乐曲,
陶醉在其中,生死已经置之度外,这段曲调尽管很短,但其中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气调。
然而在一个战乱的时代,没有哪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环境下,饥饿是致命的,而他最终的安身之所,最终也遭到了德国坦克的轰炸。瓦列再一次逃脱了死亡之手。在饥饿和恐惧的双重压迫下,瓦列的音乐热情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在一件几乎成为废墟的房子里,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想象,弹奏能让自己安心的曲子,体现出萧条的景象和纳粹的残忍,能够让他暂时的舒心。
在纳粹的全面扫荡,主人公又开始了逃离,找到了安身之处后,遇到了德国人的纳粹军官,主人公已经悲欢离合,当看见德国军官的时候,他的眼神已经很绝望了但是也有一种知道总有那么一天的心情,他其实等待的是命运的安排。可是那个德国纳粹却动了怜悯之心,他叫主人公弹奏了一首肖邦的第一叙事曲。
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把主人公和德国军官带回到和平的年代,其实哪个人没有家庭和亲人,也许那个德国军官以前也做过许多灭绝人性的事,但是他在听主人公弹奏的时候,好像心灵得到了净化,他就恢复了人性,放过了主人公。而后,当德国战败时,德国军官在战俘营看见了一个和主人公一样的艺术家,他哀求的求着那人,讲出他曾救过主人公一命,他是多么渴望活下来。当主人公得知哪个德国军官在哪里时,他就立即赶去,可是为时已晚,战俘已经转移了。其实他这样的行动也表示了犹太民族的看宽容和知恩图报。
最后,在《降A大调波兰舞曲》中结束了这部电影,在最后的一段文字中,有太多值得反思的,有太多悲哀的,但没有仇恨和报复;有太多哀伤,有太多期望,却依旧是讴歌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电影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的情景,恰当的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愉快、悲哀、暂时的安心····音乐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也让我们产生了共鸣!

❾ 电影《1942》这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一九四二》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影片,我十分喜欢。

我们的祖辈,就是这样活过来的。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在长久的愚昧与奴役下,他们不敢也不懂得如何反抗。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吞咽一切痛苦一切悲哀,屈辱地活下去,卑微地活下去,毫无尊严毫无感情地,活下去。

1942年,河南大旱,三百万人饿死。任何语言在三百万条性命面前都是那样的无力,任何文字在历史面前都是那样的浮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属于自己的生活,珍惜祖辈传承下来的血脉。最后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哦。

阅读全文

与电影1942视听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最新免费看电影公众号 浏览:998
微电影怎么盈利 浏览:703
真枪实弹的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08
哪吒重生电影在哪看网站 浏览:931
韩国禁片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618
seed电影全集 浏览:264
恐怖电影推荐高分鬼片免费 浏览:571
潜规则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418
日出电影全集 浏览:708
弗莱迪大战杰森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07
电影天堂功夫瑜伽迅雷 浏览:246
av偶像2电影资源 浏览:852
百度云污电影资源提取 浏览:709
火车来了的电影天堂 浏览:548
崔谭北京电影学院 浏览:911
碧罗雪山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441
免费教父2电影 浏览:252
最新寒假电影 浏览:212
以家人之名电影天堂下下载 浏览:828
鬼父在线电影 浏览: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