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登时代》是一部让人感到笑中带泪的社会喜剧,它演绎的到底是什么时代
链接: https://pan..com/s/1Mn8DXa-z1W3rnW_8GqA4jA
《摩登时代》(ModernTimes),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Chaplin)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于1936年2月25日上映。本片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卓别林饰)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2. 3请结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分析和评价泰罗制。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6
3. 摩登时代这部电影反映了资本主义哪方面的弊端呢,还有其他深层的含义呢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拍摄于1936年。虽然1935年的电影已经进入了有声时代,但卓别林还是决定用电影的形体语言,为经济危机给广大工人带来的痛苦而大声呐喊呼号。辛辣犀利的讽刺、精湛绝伦的哑剧技巧、完美的银幕形象以及温馨感人而焕发着人性光辉的爱情,这使得影片至今还散发着不朽的魅力。《摩登时代》讲述一个被机器摧残、异化的流浪汉在工业文明的传送带前窘态毕现、笑料百出的故事。这是一个集幽默、讽刺、控诉于一体的经典影片。同时影片也将当时的社会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故事发生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当时经济大萧条,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对工人的剥削更加残酷。故事的主人公――查里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钳工,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使其精神失常,大闹工厂,并因此被解雇,成了一个流浪汉。失业的查里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在监狱的生活本来衣食不愁,偏偏又遇上了监狱暴动,而重获自由,提前释放。出狱后,查里找了好几份工作,都无辜泡汤。但在窘迫的生活中偶遇一个有着同样命运的流浪女,并勇敢相爱,一起浪迹天涯。
影片中,很多镜头都放映了在那样一个资本主义不断走向垄断的时代的社会形态,以及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影片中主人公发明了一台新的供食机器,这样工厂的工人们就可以不用停下工作去吃午饭了,可以节省时间继续工作,可是那台机器却出了岔子,结果搞得卓别林满脸全是食物。影片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资本的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同时也引起观众对“工业社会对人性异化”的反思,被机器洗脑后的工人展现给人们的永远是麻木呆板的表情。影片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但同时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现在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摩登时代》中,还有很多镜头在演绎着卓别林辛酸的生活。影片中卓别林被卷进了巨大的机器,在机器的力量前无所适从,在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滑行,浸透了苦涩的笑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影片中,虽然卓别林的生活是十分窘迫的,但是作者依然为其构造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中, 卓别林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影片的结尾是,虽然所有的努力都没能让卓别林和流浪女看到任何生活开始好转的希望,但是在一个荒郊野外醒来的早晨,卓别林和流浪女依然携手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在那样一个工业大生产的时代,卓别林用自己的演技演绎着每一个劳动者的希望,他们虽然忍受着压迫,但对生活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这也体现者人类社会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它使生产力自身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加速发展的趋势。其发展的一般途径表现为,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代代相传,每一代人在实践中都会创造出新的经验和技能,推动着生产工具的改造,不断发现和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当然,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的改变也会对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适应,互动发展的趋势。例如,当劳动资料特别是新的生产工具出现时,就要求劳动对象发生变化,要求劳动者提高素质,从蒸汽机的发明到计算机的发明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卓别林热火朝天演《摩登时代》的时候,正是三十年代资本主义走向垄断的时代,机械大工业高速发展,资本向少数垄断财团手里集中。随着这场工业和社会变革洪流到来的是大量沦为机器工业文明附庸的无产阶级,在技术革命的旋涡中迷惑,然后成为这个机器社会生产线上的螺丝钉,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被无情抛弃。《摩登时代》被誉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片,影片中的幽默与滑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讽刺和控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摩登时代》正是为我们揭示了那样一个时代的劳动者与当时社会形态的关系。
4. 《摩登时代》演绎的到底是什么时代
《摩登时代》的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影片摄制于1935年。
剧情简介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高峰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查理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发疯般地工作,以期能够获得填饱肚子的可怜工资。
虽然生活昏暗无比,但查理还是努力地奋斗着。不过面对时代的萧条大潮,查理依然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那怕是最低的要求。
而此时工厂的管理层们开始疯狂地压榨员工,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们开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成天挣扎在生产流水线上的,由于他的任务是扭紧六角螺帽,结果最后在他的眼睛里唯一能看到的的东西就是一个个转瞬即过的六角螺帽。
结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东西都遭了殃,因为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查理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扭。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带有六角形纽扣的女人就惨遭查理的毒手。
但工厂老板可不会停手,他甚至认为工人吃饭的时间都过长,于是美其名曰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引进了全新的吃饭机。这种吃饭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完饭,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于工作。
而查理则很不幸地成为了“试用品”,谁知试用的过程中机器出现了问题,不但无法停止,还开始发狂,结果搞得查理也几近疯狂。最终,查理还是失业了,他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随后他无意中成为了示威运动的领导者,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查理在痛定思痛地想过之后,发现唯一不用担心饿死和操心生计的地方是监狱!于是他又开始策划如何进监狱,但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包括替人顶罪都无法使自己进入监狱。
不过再艰苦的生活都无法改变查理善良的本性,虽然他自己都无法保证温饱,他还是在街头搭救了一个偷面包的流浪女子,并获得了这个女子的爱情,两人相依为命一同度过这个“摩登时代”。
(4)摩登时代电影类型分析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查理
经济大萧条使得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对工人的剥削更加残酷。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终于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失了业的查里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出狱后,查里在一家造船厂找到了工作,可是由于出现纰漏,不久又被辞退了。
他路遇一个流浪女,从此与其患难与共。查里先后在百货公司做过守夜,回钢厂干了几天,在酒馆当过侍者兼歌手,最后为了救流浪女,两人再次流落街头。可是如此境遇的查里仍然信心十足,并鼓励流浪女勇敢面对人生。
2、孤女
她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女孩,她的父亲被枪打死了,她只能逃离居所,后来她偷了一只面包,被捕。逃出后,结识了查理,两人互相帮助。孤女找到了工作,却被通缉,便与查理一同逃离。
3、机械工
一个修理机械的老头子,查理成为他的助手,却帮倒忙,后来随着大批工人一同失去了工作。
5. 《摩登时代》它演绎的到底是什么时代
《摩登时代》的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影片摄制于1935年。 《摩登时代》是电影大师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片中喜剧手法和视觉手段都有着卓别林独特的喜剧表演风格,独居匠心。 而其主题则围绕美国工业起步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悲剧展开了辛辣诙谐的讽刺。 这部电影背景发生于1930年左右因工业革命因机器的大量使用而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从而引发的经济浪潮和社会动荡危机。
卓别林无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摩登时代》可以说是卓别林的代表作,正向片语说的那样“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工业时代,虽然历史滚滚的车轮从未止步,但是劳动人民却成为了历史变革的牺牲品。也正是这些生生不息的劳作者,推动了历史的进展,成为了历史里无名的英雄。
6. 摩登时代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影片摩登时代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1、喜剧大师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摩登时代》的背景是三十年代资本主义走向垄断的时代,机械大工业高速发展,资本向少数垄断财团手里集中。随着这场工业和社会变革洪流到来的是大量沦为机器工业文明附庸的无产阶级,在技术革命的旋涡中迷惑,然后成为这个机器社会生产线上的螺丝钉,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被无情抛弃,工人的价值不如机器。
2、如今看《摩登时代》,依然是表现20世纪初社会化大生产的最为著名的影片了,为经济危机给广大工人带来的痛苦而大声呐喊呼号。喜剧大师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喜中见悲的诠释方式、辛辣犀利的讽刺和揭示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工人饱受资本家欺压剥削的严酷现实,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概括了摩登时代这一矛盾的本质,揭露资本家疯狂剥削工人以更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以及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在那样一个工业大生产的时代,卓别林用自己的演技演绎着每一个劳动者的希望,他们虽然忍受着压迫,但对生活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劳动者依然在苦中寻乐。
3、《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资本主义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已使许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相剥夺,因此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种种做法的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才识资本家最终想要获得的就是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个是没有节制的无底洞。
7. 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究竟是反映的哪一个时代
美国20世纪30年代。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高峰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挣扎。
查理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发疯般地工作,以期能够获得填饱肚子的可怜工资。
美国大萧条:
1929年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
这是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在美国,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在美国各城巿,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英国则有500—700万人失业,不得不排著更长的队伍等候在劳务交易巿场内。
这次美国经济大萧条造成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所前所未有的。
8. 《摩登时代》所表现出的艺术美特征和喜剧特征是什么
《摩登时代》-艺术特点 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深信动作表情优于有声对白的他拍摄了自己最后这部无声片。《摩登时代》可以说是卓别林对过去作品的一次回顾与总结,影片中许多情节与其以往作品中的不少场面非常相似。片中最精彩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夸张中蕴藏着严酷的真实,致使其深刻的社会批判与讽刺意味无法被后半部分的轻松场面所冲淡。《摩登时代》标志着查里这一银幕形象在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在卓别林的影片中,比起《城市之光》或《大独裁者》,<摩登时代)的确稍有逊色,但它却是卓别林流浪汉影片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影片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理所当然地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起反击,一些评论家的错误读解,也为这股邪恶势推波助澜。舆论的曲解正好证明这部影片的尖锐和。深刻。观众永远忘了主人公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的镜头以及被流水线弄得麻木机械,在人的鼻子、钮扣拧紧螺。卓别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影片同时也是他在电影艺术上告别流浪汉形象迈向更加成熟的标志。 喜剧特点《摩登时代》被誉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片,影片中的幽默与滑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讽刺和控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摩登时代》正是为我们揭示了那样一个时代的劳动者与当时社会形态的关系。
9. 摩登时代属于什么流派
摘要 摩登时代属于好莱坞电影美学风格,一战结束后十年期间,对于美国电影而言是征服全世界的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多家电影院中全部消失,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到全部上映节目的60%~90%之多。电影方面的投资超过十五亿这样大的投入使电影在美国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在资本上可以与汽车产业,钢铁,石油等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