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20年代中国电影整体面貌分析

20年代中国电影整体面貌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06 05:41:51

❶ 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分析中国电影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
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
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而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也在走过蜿蜒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厚积薄发。中国电影业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从大的环境看是电影的崛起,从电影业内看,是改革的滞后。中国电影不仅是一项文化产物,也是我国历史传统和世俗文明的延续和传递。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新气象是众多创作者在现实生活题材领域内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现实状况
说当下的中国电影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有点勉强。与西方电影业比起来,我国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设备、技术上的差距,此外,我国缺少拍娱乐片的经验,资金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单就艺术水平来说,中国并不比西方差,中国电影近年来在世界一些著名的电影节上频频获奖。
在2010年,我国的电影市场生产了400多部影片,只有约1/4能登上电影院大银幕。更多的银幕则被仅有的几部大片和贺岁片占领,这就是银幕垄断。这种垄断是资本投放的结果,资本和商业大片互相追逐。而老百姓眼里所谓“好看”的片子屈指可数。
5年前投资一亿元就是大片,2010年已经涨到3亿元——投入成本大大提高。资本的唯一理性就是投资有票房保证的商业大片,投资当下最显赫的电影人。
例如《让子弹飞》上映以来总票房突破5亿元,姜文在剧中那句“站着挣钱”意味深长!资本推高了电影票房成本(有的贺岁片实行限价,实际上有的高达80元,甚至上百元),也控制了80%的银幕。这种赢家通吃,老百姓乖乖埋单的状况能持续多久呢?

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看电影,就是看里面的人和事。方寸之间,两个小时左右的光阴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一展现。如今,电影题材越来越有局限性。农村题材的片子越来越少,而一些之前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现在也不拍了,甚至丢掉了自己的长处,盲目追求时髦,以至于拍出来的电影令观众失望,真是令人担忧。
小而雅的文艺片受众群体也在逐渐递减。而有的影片淡化情节,淡化思想,故事片没有故事片的情节,整部片子放完观众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想阐释什么主题思想,令观众一头雾水。
如今,越是看不懂的影片越被说成是大片、好片。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在一个物质化了的世界里,那些中产阶层开始讲究阶层氛围,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好看”看什么,靠资本运作的中国导演开始迎合这种取向,豪车、豪宅、美女等开始充斥银幕,宣扬帝王般的尊贵生活,而在影片中即便是有穷苦的家庭背景的人也都是涂脂抹粉,艳光四射,根本不考虑电影本身的背景。
市场上出现的所谓赚钱的商业片只顾赚钱,武打片、警匪片等没有实质内容,而大打激情床戏作为卖点忽悠观众。看完电影,如浮华烟云,羡慕嫉妒恨都有了,观影快感荡然无存。
那些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在国内却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正如贾樟柯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的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像贾樟柯一样执着的导演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体力行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的心态。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是如何在当今国际影坛造成巨大影响的?许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大大的红灯笼、京剧、中国功夫等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民俗风情。像电影《梅兰芳》中,京剧这个中国的国粹在影片中以线索和背景出现, 京腔京韵的中国气息在影片中异常出彩。并不是只有看不懂才能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打动人的,也为人们留下一些思考和难忘的内容。中国电影背负着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使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欣赏能力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百花齐放,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时间的长河里,电影已变化了多种媒介方式和艺术形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鲜明特质。
创造票房神话在中国不是难事;难的是,未来观众能看到什么样的好电影!只有在文化意识形态上进行准确定位, 中国电影才能在全球化的浪尖上站住脚。

❷ 以具体影片为例论述20实际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一江春水向东流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1947年,云集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星,如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出现“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的壮观景象。影片连映3个多月,创下解放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观众的人数达70多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4.39%,即上海市无论老幼贫富,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看过此片。这样的成绩就是当年的好莱坞大片《出水芙蓉》也无法与之比肩的。剧作家田汉曾评论道:“在中国电影界今天这样贫弱简陋的物质条件下,而有这样的成就,算是电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好莱坞华裔摄影师黄宗沾更赞道:“这是我所看到的国产片中最好的一部。”

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上下两集,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过这个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欢离合细腻地刻画出当时的社会景况。该片融合了经典大片所具备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运,深刻的人性洞悉,严密的叙事结构,强大的演员阵容……,影片中四大主角张忠良、素芬、王丽珍、何文艳齐聚舞会的一出戏更是被当作教学的典范,在各影视学院的课堂上一讲再讲。

在这个夏天,好莱坞的大片依旧接踵而至,我们在争睹完《史密斯行动》、《世界大战》之后,不妨在凉夏夜晚走进中央数字电视《怀旧经典》频道的“露天电影院”,看一看这部艺术成就非凡的老电影,体验过去岁月中的辉煌,相信那是非同一般的感受。

❸ 请问中国二十年代电影有什么艺术审美特征

二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类型,尚处于类型形态的初始阶段,由于是以
风潮的形式出现,决定了其最显著的特征:即不成熟性。与同时期的美
国电影类型相比,不论就其人物型造、主题,还是冲突的展开,都没有
达到一种高度的自觉。
二十年代中国的电影类型一经产生,便显示了它强大的功能作用,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由于类型的存在, 使二十年代中国影片的创作队伍得以形成并
迅速获得发展。
2、促进了电影观念与技术的进步。 使电影制作人员其本身素质获
得了空前的提高,电影观念的逐渐成熟(如摆脱戏剧化)以及电影技术
研究上的飞速发展,二十年代后期出现的神怪片电影特技的运用,便证
明了这一点。
3、使公众消费更为顺畅,文化深入人心, 将社会民主化程度加以
扩大。
4、 使二十年代的中国人产生了一种凝聚力:社会片通过家的重新
建立,稳固了危机中的社会秩序;爱情片通过青年男女的结合,完成了
秩序的沿续,宣扬了封建的忠贞观念;家庭伦理片通过伦理的再次整合
,稳固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二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类型意识形态效果的获取,实际上是对正统思
想的认同,不能仅仅把它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或商业现象,实际上是整个
二十年代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变革之前的一次“类化”,在观众和意识形
态机器之间起了调节作用。
由于类型的存在,使得二十年代的电影创作显得生机勃勃,虽然还
不很成熟,但正是由于类型的运动,才使得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类型形
态渐趋成熟并最终得以形成。
二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类型,虽处于初始形态,但功不可没!

❹ 20年代中国电影是如何从艺术探索走向商业竞争的商业电影的类型特征和制作策略是什么

应该是20世纪吧,20世纪的中国电影是由于国民的普遍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不够高才使得电影制作人不得不从艺术探索逐步走向了商业竞争,其实那时候国内还是有一些不错的电影人的,比如谢晋。而到了现在,电影制作人甚至忽略了电影最基本的艺术性,对于这类电影,本人是不屑于发表任何评论的。当然,从世界电影的发展史上可以知道这样的现象只是暂时的,但作为不幸生逢其时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❺ 中国电影有什么特点

中国电影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

2、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3、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商业电影浪潮中武侠片兴盛的原因

不同于现如今高投入、高成本、名导演的影片,中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商业片多是小投入、快产出、粗制滥造,这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所促成的。透过这一时期的电影,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人民的思想状况。
20世纪20年代,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电影作为一种娱乐产业,也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这一态势的影响。
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25年,各地共开设了175家公司,其中的145家公司集中在上海。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公司有明星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等,他们各有风格,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面貌。

明星公司首屈一指,制片方针改以郑正秋的“营业主义加一点点良心”的“正剧”;长城、神州、民新的制片主张也都显示出一定的社会关怀和艺术追求;大中华百合公司“欧化”,天一公司“尚古”,呈现出相对立的两种风格;上海影戏追求艺术化,而南国剧社则更具现代性,表现出强烈的知识分子电影特点。很明显,此时的电影创作是在商业性的基础上追求艺术化的。田汉1926年创立南国电影剧社,希望“以纯真之态度,借胶片以宣泄吾民深切之苦闷”,自筹资金拍摄《到民间去》,由于资金短缺,影片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在拍摄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最终未能完成。这种带有强烈知识分子电影特点的影片并不适合当时的国情,这也是这部电影未能获得大量资金支持的重要原因。在那个时代,无资金支持,只追求单纯的艺术化是无法成功的。可见商业性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必要动力。

❼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呈现“知识”命运的变化。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当知识分子物质贫困化和自我塑造精英化的时候,这些社会趋向,在电影创作中,却很少涉及,电影创作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已经同当时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潮拉开了距离,甚至开始借师王朔小说解构知识分子形象。

当知识分子在为中国人的精神建构和社会建构高谈阔论的时候,知识分子精英化的时刻,中国电影在想着如何娱乐化、进而大众化,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的原因是,电影界正在因为整个中国文化消费氛围的转变而进行痛苦的自救,当时的情形是,电影市场在滑坡,观众人数在锐减。

(7)20年代中国电影整体面貌分析扩展阅读

1984年由张军钊执导,张艺谋摄影,陶泽如、陈道明、赵小锐等主演的战争故事类电影《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开山之作。1985年,由陈凯歌指导,张艺谋担任摄影的《黄土地》革新了中国电影叙事语言,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

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前身)最佳影片金熊奖,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最高奖的作品。中国第五代导演正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电影迅速发展。

随后,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金狮奖,1989)、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金狮奖,1992)、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金棕榈奖,1993)、谢飞导演的《香魂女》(金熊奖,1993)、李安导演的《喜宴》(金熊奖,1993)等先后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斩获最高奖,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最高成就。同一时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喜宴》《饮食男女》在先后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❽ 以具体影片为例论述20实际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取得了怎样的发展(请举例)

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由于我国1932年开始的左翼电影运动的兴起及1937年的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电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例如:在"一.二八"事变后人民抗日热情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出现了一批思想观点鲜明,艺术上也有成就的影片.它们一改初期电影脱离现实的落后倾向,直接反映了社会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具有代表的有<姊妹花><渔光曲>(该片也标志着其导演蔡楚生的创作走向成熟,1935年被送2往苏联参加莫斯科举办的电影节,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同时在30年代,默片艺术也日渐成熟,中国电影人勇敢的探索创新,在学习国外默片经验的基础上,对电影的视觉表现力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在学习国外默片经验的基础上,对电影的视觉表现力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有<春蚕><女性的呐喊><小玩意><上海24小时><神女>(该片作为中国无声电影的高峰之作)等.而这个时候也是中国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转变的过程,1931年出现了第一部整部影片用蜡盘唱片配音的<歌女红牡丹>,1936年,有声电影完全取代默片.
1937年夏天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引起了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也变化着中国电影的面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电影又出现了新的局面.在40年代后期的民营电影公司中,"昆仑"和"文华"是最重要的两家.前者大都是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统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后者则多是知识分子气质较明显的社会风情画式的作品,<小城之春>是其中最明显的代表性作品.
40年代的电影界在政治方面也与当时全国的政治形势一样,进步和反动的力量对比开始反正根本性的转变.在影片创作上,进步电影也有效地占领了阵地,在影片创作的思想和艺术上都占了上风.这些都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新局面,是一项重要的历史功绩.

❾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基本面貌是什么

20世纪中国,历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历史戏剧。在百年历史上,这最后的10年,也许算不上惊心动魄。 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该是第五代导演崛起的时候。我的感觉哈,更多的是一种关于自己民族题材内容的探索

❿ 中国20-90年代电影及其风格

第四代导演——在夹缝中探索奋斗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主力军是“第四代导演”。“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六十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还包括在同一时期自学成材的人。他们虽然学艺于六十年代,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其艺术才华到1977年以后才发挥出来。几近不惑之年的“第四代导演”,一旦冲出起跑线,便显示出稳健的创作实力和持久的艺术后劲。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吸收新鲜的艺术经验,不懈地探索艺术的特性,承上启下,力图用新观念来改造和发展中国电影。他们提出中国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的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和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
在“第四代导演”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
除上述导演外,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张子恩、宋崇、丛连文等都以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阅读全文

与20年代中国电影整体面貌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刘亦菲 浏览:55
意大利美丽教师电影资源 浏览:504
蝗灾电影在线 浏览:405
如何让在电影产生购买动机 浏览:336
泰囧手机电影 浏览:792
哪里有雨人英文字幕的电影 浏览:79
邯郸老电影完整版 浏览:910
解放云南战争电影 浏览:953
小士兵电影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230
现代真实的战争电影 浏览:126
有什么尸字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32
最新最热vip电影免费 浏览:473
关二战的电影马拉松 浏览:149
北京电影学院要求四六级吗 浏览:743
小电影的网址都是在哪找的 浏览:932
开心麻花电影叫什么 浏览:444
电影火星救援免费高清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904
蛇案电影完整版 浏览:732
4d电影迅雷 浏览:78
第三届深圳微电影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