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辛德勒原型人物是什么
辛德勒原型人物是奥斯卡·辛德勒。人们都看过1993年由美国犹太裔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的辛德勒的名单,电影中二战时期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而这部史诗般的电影人物原型就是奥斯卡·辛德勒。
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的同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
人物生平
奥斯卡·辛德勒Oskar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到1974年10月9日,德国商人、间谍、纳粹党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现今位于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境内的地区开设珐琅和弹药工厂,他通过自己在阿勃维尔的人脉帮助他保护自己工厂的犹太人免于被送进集中营。
并最终成功挽救了1100名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1/4左右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时,他的所有积蓄都已经在贿赂军官和为工人购买补给中耗尽。
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为辛德勒铸了一枚戒指,内侧刻有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Whoeversavesonelife,savestheworldentire.救人一命,如救苍生。
奥斯卡·辛德勒,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赢得了7座奥斯卡金像之后,辛德勒成了一种象征。在20世纪那场最残酷的战争的阴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B. 《辛德勒的名单》属于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
影片的改编权和制片权早在1982年就已被买下,但直到10年后,影片的拍摄计划才得以真正实行。为拍摄这部影片,斯皮尔伯格首次放弃了惯用的电影特技,并拒绝邀请好莱坞明星主演,而是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请来当年集中营的幸存者作副导演,并请被辛德勒拯救的犹太人作影片顾问。虽然《辛德勒的名单》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但其制作规模却不亚于任何一部大制作的彩色影片。影片共有126个角色,动用了3万名临时演员。如此宏片巨制斯皮尔伯格只花费了2300万美元,并谢绝了片酬而将全部个人盈利捐献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用旷古铄今来形容这部影片的造诣毫不为过,其思想的深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影片中的经典镜头不胜枚举,但以黑白为主调突然出现的一抹红色却着实堪称神来之笔。在纳粹屠夫杀戮犹太人的场景中,小女孩的红色上衣与画面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对比,她蹒跚的躲进街边的店铺,转眼间却出现在运尸车上,目睹这一切的辛德勒也同样经历着剧烈的心理变革。这个过程是情节中至关重要的转接,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几乎无人企及。
一部好的电影,很难以达到像《辛德勒名单》这样简直令人无法挑剔的完美。应该这样说,它的存在是电影的一种永恒。奥斯卡金像奖,只是作为它的一个褪色的陪衬。
《辛德勒的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悚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科拉科,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值得一提的是,斯皮尔伯格并不想以历史仇恨或历史批判的眼光来处理这个题材,不是要揭开历史的伤疤,加深它的痛楚,他只是想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的故事,来检视这个事件和它对当事人以及整个时代的影响,并且将这个影响化做忠诚的记录与忠告,安慰着逝去的灵魂,警醒着幸存的生者,传递给不曾经历的人。
战争已经结束,光明已经来临,没有什么是永恒而不可化解的,世人应谨记犹太人为了感恩而送给义人辛德勒的戒指,还有那上面一句古老的希伯来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它(《辛德勒的名单》)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它的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我们为它颁发奥斯卡大奖,对于影片的成就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以此片第1次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他的才华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肯定。
——第66届奥斯卡奖评委会
《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
它让德国感到震惊,让世界感到震惊,它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它让我们重新回忆和审视那段历史,我们愿以真挚无华的追思,共同思考和感受那段历史的伤痛。
——德国前总统 罗曼·赫尔佐克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像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热泪。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1939年 9月,德军在两周内攻占了波兰,犹太人的生活从此陷入了黑暗。刚从家乡来到科拉科的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想要借着战争发财,于是他买下一个经营不善的搪瓷厂以生产食用器皿,供应军需。他找到犹太人斯泰恩,要他当会计师和助手来管理工厂。在科拉科,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
1943年 3月13日,科拉科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亲眼目睹这一切的辛德勒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决定去找党卫军司令官阿蒙·戈特,让他批准将自己的工厂定为一个附属劳役营,重新恢复生产,并向戈特许诺只要能达到目的一定会给他令人满意的报答。
在德军疯狂屠杀犹太人的日子里,辛德勒开设的工厂成为了众多犹太人的避难所。1944年4月,戈特奉上级之命要把剩下的犹太人运往奥斯威辛集中营。辛德勒清楚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可怖,他立志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于是他向斯泰恩口授着名单,并用钱买通了戈特和盖世太保朱利斯,买下了自己的工人,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
辛德勒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同时,为了向德国军官行贿,辛德勒的工厂几近破产。
1945年,德国终于无条件投降了,犹太人获得了解放,而作为德国人的辛德勒却要流亡。临行前,工厂中的工人们从牙齿上取出金子打铸成一个质朴的戒指,上面用希伯来文刻了一句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长老代表全体工人写了封信交给辛德勒,万一他被捕,上面有所有人的签名。
辛德勒始终在为自己没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悔恨,可人们知道他已经尽了力……
1958年,耶路撒冷的浩劫纪念馆宣布辛德勒为义人,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他被以天主教的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他的义举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
施义的与受益的
可以说,影片的主人公辛德勒与犹太人的融合是一步一步的。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他利用德国人发起的战争诱使犹太商人投资,并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大发战争横财。获取暴利之后,他骄傲地对妻子说:“我敢说这里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忘记辛德勒,他们会说:‘奥斯卡·辛德勒?人人记得他,他做了杰出的事,他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他空手来到这里,带着两只旅行箱离去,装满了世上的财富。’”
然而犹太人的流血让辛德勒感到了震惊。影片里所描绘的犹太区域的减种惨案是血腥而残酷的——流血的一天开始了,无数的犹太人被从家中赶到了街上,一阵阵枪声之后,一群群犹太人倒了下去。入夜了,余下的以为安全了的犹太人从各自藏身的地方走出来,从地板下面,从床铺下面,从钢琴中,从墙的夹层里……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安宁的空气,耳边又响起了枪声,狡猾的纳粹军队从隐蔽处冲出来……血从天花板上渗出,从床铺下流出……残忍的戈特对辛德勒发着他的谬论:“今天是历史的时刻,今天将会被纪念。600年前,犹太人到科拉科落了脚,他们在商业、科学、教育、艺术上兴盛起来,他们一无所有来,一无所有,却发了迹。6个世纪,形成了犹太人的科拉科,到今天晚上,6个世纪的历史成为谣言,它们从未发生过,今天才是历史。”
财富和永恒是人类个人和集群追逐的目标,让世人记住,成为历史。财富容易被易手,历史经常被改写。财富是不是能取代人生的价值,历史是不是能抹煞存在的记忆�是良心发现还是信仰发生?发现和发生一样地重要,否则,没有发现,生命的起点不会实现人生的目标;没有发生,人生的目标会违背人生的起点。发生让人们有根据,发现让人们做见证。身为这场战争的亲临者和目击者,辛德勒开始重新思考价值发生的根据,重新思考记忆发现的见证。于是,辛德勒以生产军火需要大量劳力的名义,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辛德勒的名单救下了1100名犹太人。战争结束了,德国人失败了,工人们获得了生存的自由。“辛德勒的名单”作为价值让世人测度它的财富,“辛德勒的名单”作为记忆让世人缅怀它的历史。
C.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到底有多血腥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命运。这个电影真实的还原了当时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的各种暴行,当时德国人对于犹太人有多么的血腥,那么这部电影就有多血腥。电影在播出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人们通过这个电影来纪念那些死在纳碎党手中的犹太人。
该电影获奖无数,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51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在国内长期评为高分电影,豆瓣评分9.3分。这个电影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对于人性的探索让电影越发的吸引人。
所以说这个电影虽然血腥的画面不多,但是电影细节中确处处透着血腥。
D. 被誉为最好的战争影视,《辛德勒的名单》主体内容及结局是什么
“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这句振聋发聩的话就出自这部影片。
三是色彩的作用,虽然全剧几乎是黑白的,但是仍能让人感受到肃杀的气氛。而那个红衣女孩更是神来之笔。
推荐大家观看!
E. 《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结局:二战结束,德国战败,辛德勒作为纳粹的军需品供应商不得不踏上逃亡之旅,临走时他还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多救一些人出来。但好人没有好报,之后他几次创业都失败了,最后郁郁而终。
但通过他努力使得2000多名犹太难民免遭屠杀,现在这些人的后代还回去辛德勒的墓前来缅怀这位“失败的德国商人”。
获奖记录:
2004年,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国家影片登记,《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51届金球奖,最佳电影(剧情类),《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特别致意奖,《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国家评论协会奖(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F.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片子之一,《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讲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G. 《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简介是什么
《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简介是:
《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艾伯丝·戴维兹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1993年1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点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创作背景:
为了报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在二战中死里逃生的波德克·菲佛伯格决定倾尽一生去讲述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故事。1963年,菲佛伯格试图与米高梅公司合作拍摄一部关于辛德勒的传记片,但最终未能如愿。
1982年,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在遇见菲佛伯格之后,出版了小说《Schindler's Ark》。美国音乐公司总裁西德·谢恩伯格交给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份《纽约时报》的书评,斯皮尔伯格被辛德勒的故事震惊了。
甚至对小说内容的真实性提出置疑,他想知道是什么驱使一个男人倾其所有去挽救那些无辜的生命,产生浓厚兴趣的斯皮尔伯格希望环球影业能买下小说的改编拍摄权。
H. 《辛德勒的名单》讲的是什么故事
《辛德勒的名单》讲的是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的故事。
主要剧情: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连姆·尼森Liam Neeson饰)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开设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凭着出众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钱,辛德勒和德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工厂雇用犹太人工作,大发战争财。
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贿赂军官,让自己的工厂成为集中营的附属劳役营,在那些疯狂屠杀的日子里,他的工厂也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
1944年,德国战败前夕,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越发疯狂,辛德勒向德军军官开出了1200人的名单,倾家荡产买下了这些犹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影视评价
《辛德勒的名单》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电影在此之前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
该片中,辛德勒开始时并不是位英雄,为什么最后他成了一名英雄,该片并未作出解答,所表现的只是他的行为。
斯皮尔伯格动用了一个小小的具有象征含义的效果陪衬,就是那个穿红衣的小女孩,辛德勒每一次对她的注视,都更坚定了信念。她象征着无辜而脆弱的生命,也象征着战胜邪恶的勇气与力量,也是该片中唯一的色彩。
I. 奥斯卡最佳电影的《辛德勒的名单》,主角辛德勒真有其人
我记得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于1974年10月9日去世。人们看到的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由美国犹太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影片中,二战时期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史诗般的电影人物原型是奥斯卡·辛德勒。
辛德勒的名单有两个版本。一本是辛德勒本人在1944年拟定的,另一本是在二战结束前一个月写的。辛德勒以后是怎么生活的?据史料记载,辛德勒二战后生活非常贫困,甚至身无分文,酗酒抽烟,他的死也是由于坏习惯。作为回报,那些“辛德勒(受保护的)犹太人”关心和关心他们的“伟大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