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虹口左联电影主题影展

虹口左联电影主题影展

发布时间:2022-06-22 08:25:06

⑴ 上海哪里好玩

上海好玩的地方:

1、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

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滩随交还上海公共租界于汪伪国民政府,结束长达百年的租界时期,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拥有正式路名中山东一路。

4、南京西路是被称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的西半部,跨黄浦、静安两区,与上海市著名的淮海中路、四川北路、衡山路、荣乐东路、福州路有着同等的口碑地位。

南京西路的精华段都集中于静安区,东起西藏中路,西迄延安西路,全长3833米,穿越静安寺闹市地区,横贯静安全境。拥有恒隆广场、中信泰富、梅龙镇所形成的“金三角”与会德丰广场、越洋广场、嘉里二期等组成的“金五星”交相辉映;同时还坐落着众多名特商店,汇全区商业之精华。

5、横沙岛(Hengsha Island),位于长江口的最东端,崇明岛南侧、长兴岛东侧、浦东新区北侧,面积是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中最小的,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

⑵ 左联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左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品
面,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都做了不少翻译介绍工作。左联从一开始就重视理论批评工作,其成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对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第三种人”及“论语派”等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进行了批评。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文艺政策,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他们很重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先后在《大众文艺》、《拓荒者》、《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文学月报》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文章,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很有声势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革命作家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都以其思想上艺术上新的拓展,显示了左翼文艺的实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左联的培养下,涌现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蒋牧良、艾青、蒲风、聂绀弩、徐懋庸等一批文学新人。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气勃勃的作品,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力量。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还在于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工人群众对资本家剥削的猛烈反抗成为许多作品描写的内容。农村生活和斗争的题材也进入了许多作家的创作视野,不少作品以真实生动的艺术画幅反映了农村贫困破产的景象,显示了广大农民的觉醒和斗争。此外,30年代动荡不安的城市生活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真实、集中的反映。所有这些作品都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

⑶ 急求左联人物主要事迹

柔石
柔石(1902~1931),url]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福,门前曾有一块小石桥,上镌“金桥柔石”,所以就曾以“柔石”、“金桥”为笔名。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终年30岁,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两年后,悲愤总时时袭击着鲁迅先生的心,他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成了对烈士永远的怀念。
在宁海城关北面建有以烈士命名的宁海最大的公园----柔石公园,在离故居百米的地方有以烈士命名的学校---柔石中学。
柔石[1918年入学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加入新文学团体“晨光社”,开始投身新文化运动。 1920年19岁的柔石遵父母之命,与长他两岁的同乡吴素瑛完婚。婚后他们育有两子一女,后来长子赵帝江、次子赵德鲲和女儿赵小薇皆从事教书育人工作,
1924年春在浙江慈溪县城普迪小学任教。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1926年春因生活无法维持离京南下。至秋到浙江镇海县镇海中学任教。1927年回到家乡宁海中学任教。1928年初,在中共地下组织和进步力量支持下,任宁海县教育局局长。1928年6月在上海,结识鲁迅,并得到帮助发起成立朝花社,创办《朝花周刊》。1929年1月,接《语丝》的编校任务。不久,与鲁迅合编《近代木刻选集(1)(2)》等,并出版合译作品集《奇剑及其它》、《在沙漠上》等。11月创作并出版小说代表作《二月》,同时积极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1930年参与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后成“左联”机关刊物)编辑工作,并创作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控诉封建社会。同年春天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及左联,并任左联常务委员。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后撰写长篇通讯《一个伟大的形象》。1931年1月17日,因叛徒告密,在上海汉口路东方旅社被捕。2月7日牺牲于龙华,为“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一生共留下55万字的创作作品和63万字的译作。2002年9月10日,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联、上海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柔石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虹口区文物遗址史料馆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中推出“柔石百年诞辰文物展”。
柔石故居坐落在浙江宁海城关西门,"柔石故居"四个字就是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1960年1月题写的.
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根据左联作家柔石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是cctv电影频道于2004年为纪念作家柔石先生诞辰100周年而特别制作的。此前本片已在2005年第17届法国兰斯国际电视节上获最佳音乐奖,在2004年好莱坞国际电影电视节上获得星光奖最佳影片奖,2004年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获“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奖。
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改编,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谢铁骊。1983年荣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是新中国电影的一个"异数"!十七年故事片巅峰之作!
而根据著名现代作家柔石代表作改编的电视剧《早春二月》,将于近日播出。该剧主要由《金粉世家》的原班人马打造,刘国权、李大为共同执导,主人公由董洁、辛柏青两位当红偶像明星在时隔四十年后全新演绎电影《早春二月》中的经典角色陶岚、萧涧秋。

⑷ 左联成立后锁做的工作有哪些

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1928至1929年间的革命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通过论争,各方的观点逐渐接近,提倡和发展普罗(英语proletariate音译“普罗利塔利亚”的简称,意为“无产阶级”)文学成为他们的共同要求,资产阶级文艺家对于革命文学的攻击,从另一个方面促使革命作家认识到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有力地进行文艺思想斗争;苏联的“拉普”(全称“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日本的“纳普”(全称“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和“革命文学国际局”先后成立,也对中国革命作家的联合起了推动作用。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及其由于论争而暴露出来的弱点,引起中国共产党中央的重视,加强了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帮助革命作家成立联合的团体。
左联一成立,立即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和镇压,如取缔“左联”组织,通缉左联盟员,颁布各种法令条例,封闭书店,查禁刊物和书籍,检查稿件,拘捕刑讯,秘密杀戮革命文艺工作者等。人们习惯称为“左联五烈士”的李伟森(李求实,左翼文化工作者,不是左联成员)、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就是1931年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的。但左联仍顽强战斗,除上海总盟外,还先后建立了北平左联(又称北方左联)、东京分盟、天津支部,以及保定小组、广州小组、南京小组、武汉小组等地区组织。参加左联的成员,也不限于文化工作者,还扩大到教师、学生、职员、工人,盟员总数达数百人。
左联的领导机构,起初是常务委员会,后改称执行委员会(或两者同时并存),设秘书处,有行政书记负责日常工作。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编辑部、出版部、创作批评委员会、大众文艺委员会、国际联络委员会等。担任过左联领导工作的,除成立大会选出的常务委员之外,后来还有茅盾、冯雪峰、柔石、丁玲、胡风、以群、任白戈、夏征农、徐懋庸、何家槐、林淡秋等。左联内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党团”,先后担任党团书记的有潘汉年、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丁玲、周扬、戴平万等。在组织上,左联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的领导。
左联与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建立了联系,1930年11月,左联派萧三作为代表参加在苏联哈尔科夫召开的第二次国际革命作家代表会议。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加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成为它的一个支部-----中国支部。
左联先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二刊系接办)、《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第2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文艺群众》、《文学月报》、《文学新地》等等;还秘密发行了《秘书处消息》和《文学生活》;并在《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主办《每周文学》。另外有外围刊物《文艺新闻》。北平左联机关刊物有《文学杂志》、《文艺月报》等。东京分盟办有《东流》、《新诗歌》、《杂文》(后改名《质文》)。左联盟员以个人名义编辑的刊物有《无名文艺》(叶紫、陈企霞)、《文艺》(周文、刘丹)、《春光》(庄启东、陈君治)、《中华日报》副刊《动向》(聂绀弩)、《译文》(鲁迅,后为黄源)、《太白》(陈望道)、《新小说》(郑君平,即郑伯奇)等。左联领导的中国诗歌会有会刊《新诗歌》。
左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都做了不少翻译介绍工作。左联从一开始就重视理论批评工作,其成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对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第三种人”及“论语派”等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进行了批评。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文艺政策,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他们很重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先后在《大众文艺》、《拓荒者》、《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文学月报》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文章,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很有声势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革命作家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都以其思想上艺术上新的拓展,显示了左翼文艺的实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左联的培养下,涌现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蒋牧良、艾青、蒲风、聂绀弩、徐懋庸等一批文学新人。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气勃勃的作品,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力量。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还在于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工人群众对资本家剥削的猛烈反抗成为许多作品描写的内容。农村生活和斗争的题材也进入了许多作家的创作视野,不少作品以真实生动的艺术画幅反映了农村贫困破产的景象,显示了广大农民的觉醒和斗争。此外,30年代动荡不安的城市生活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真实、集中的反映。所有这些作品都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
由于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左联在工作中有过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反映在创作中,不少作品内容上染有较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有些作品还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对此,鲁迅曾进行过中肯而切实的批评。1936年春,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左联自行解散。
左联在国民党政府残酷压迫下顽强战斗了6个年头,粉碎了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军事上的反“围剿”斗争。左联培养了一支坚强的革命文艺大军,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甚至建国以后的人民文艺事业准备了一批骨干人才。左联为建设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解散。

⑸ 谁来告诉我左联.左翼的历史.以及它们与鲁迅的关系.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地址在今多伦路201弄2号,原中华艺术大学旧址。系一撞左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楼洋房。屋前有花园,外有围墙。1930年3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出席会议有50余人,潘汉年代表党在会上讲话,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讲演。大会推举鲁迅、沈端先、钱杏村、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为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2人为候补委员。

大会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组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漫画研究会、国际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研究会。左联盟员由最初50余人发展到300余人左右,北平、广州、日本东京等成立分盟。机关刊物有《萌芽》、《拓荒者》、《前哨》、《北斗》等。同年加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1936年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解散。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它在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培育进步文艺队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左联纪念馆,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一度误认为多伦路145号为左联会址,经许幸之提供照片,确认多伦路201弄2号为左联会址。馆名由左联老盟员、上海市委老领导夏征农同志所题。左联纪念馆建立于1989年10月,由虹口区人民政府、虹口区文化局及社会筹资,在多伦路145号修缮落成了左联纪念馆。

2001年左联会址纪念馆迁回多伦路201弄2号原址。虹口区人民政府加大对文物旧址的保护,出资数百万元对多伦路201弄2号左联成立大会会址内的居民进行了动迁,并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出专项资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址进行全面复员修缮。其中上海市文管会出资百余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整幢建筑进行修缮,虹口区人民政府负责对居民进行动迁及左联史料展厅基本陈列的施工布展。2001年左联会址纪念馆迁回多伦路201弄2号原址,同年12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

新馆对原有陈列进行了重新设计,展览面积共计267平方米。一楼为成立大会原址,二楼为展厅。展厅分为“创建?历程”、“文学成就”、“反抗?牺牲”、“纪念?研究”四大部分,以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主线,充分运用馆内珍藏文物,辅之以幻灯、录象、电影、声控、光导纤维等现代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左联成立至解散六年间的活动情况和辉煌成就。

形式服从内容,左联纪念馆为了强调本馆的作家特性,将陈列版面制作成一本本打开书的形状,将左联机关刊物封面做成陈列背景,来烘托气氛。

在跨入21世纪之时,电脑、声光电、多媒体功能,已成为现代化纪念馆应用、展示手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新建的左联史料陈列,充分运用电脑多媒体与陈列展示有机结合的手段,尽量满足游客观众的需要。

左联纪念馆尽管是个小馆,但是,它紧跟世界先进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匠心独具的设计手段、精致到位的陈列制作,在全国同规模博物馆陈列中尚属领先,对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⑹ 与左联论争的自由主义群体有哪些

左联是中共成立的,主要是在当时比较自由开放的上海租界区,与右翼文人论战。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共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左联办公地址在上海公共租界区的虹口窦乐安路201弄1号中华艺术大学。
左联势力主要是由1926年激烈革命派的“创造社”成员郭沫若,与1928年“太阳社”钱杏邨,“小说月报”茅盾等人为骨干。
左联的旗帜人物是“语丝社”的鲁迅。左联的直接领导曾任中共总书记的瞿秋白。而瞿秋白本人甚至经常借用鲁迅的笔名来发表文章,而鲁迅亦不以为忤。鲁迅在1928年从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大学辞职以后,带着许广平母子,一起搬到上海租界区生活。单纯以稿费而言,鲁迅是无法在生活成本较高的上海租界区生活的。鲁迅的收入来源,也有一部分是左联资助的。左联的背后金主是苏俄。
左联的其它作家有:茅盾,郭沫若,田汉,艾芜,戴望舒,端木蕻良,关露(著名女特务)、胡风、胡也频、柔石、谢冰莹(不是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徐懋庸、阳翰笙、、郁达夫、周扬、丁玲、夏衍、冯乃超、周立波、周而复、聂绀弩等人。
左联的批斗对象是“新月派”如胡适、徐志摩、梁实秋为首的“资产阶级代言人”,以及林语堂的“论语系”。
需要指出的是:徐志摩是花花公子,他更多时间是在泡妞,他基本不参与论战,但他是有钱的公子哥,是这些作家的“金主”,他创办了新月等杂志,提供了论战基地。同时,徐志摩性格比较豁达,有时候也经常联络左右两派作家一起餐叙,从中做和事佬。而胡适虽然也是左联批斗对象,但胡适本人名气太大,胡适本人也极少参与论战。
鲁迅在文学论战上,一生有四大“敌人”:第一号敌人,现代评论派陈西滢,这是在左联成立之前的敌人,当时鲁迅还在北京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任职,并在大学兼职教师,而陈西滢是留洋博士,是教授。陈西滢也是近代散文四大家之一(鉴于意识形态,中国人很少知道陈西滢的文学成就)。
鲁迅第二、三号敌人:新月社梁实秋和麻醉文学”林语堂;从北京一直转战到上海租界区的左联时期。这两人也是左联论战的最大“敌手”。
鲁迅的第四号敌人:钱玄同。他是鲁迅曾经的浙江同乡兼好友。在日本留学时,他与鲁迅一起师从章太炎学习训诂学。在北京时,他们还是《语丝》的共同创办人。但来到上海后,他对鲁迅加入gc阵营,非常鄙夷不屑。钱公开宣布他“不认识有一个什么姓鲁的”。

⑺ “左翼作家联盟”的历史

1928至1937这十年间,表面上是国民政府大成功。但1927年的中国国民党清党,使共产党作家从此努力在文学方面夺取领导地位。

1930年3月2日下午2时左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虹口窦乐安路201弄1号中华艺术大学举行。冯乃超、华汉、郁达夫、田汉、沈端先、潘汉年、周全平、洪灵菲、钱杏邨、鲁迅、蒋光慈、柔石、林伯渠等50余人与会。

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提出“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战士”作为战略任务。”阳翰笙代表党组织发表总结性讲话:“国民党反动派正加紧白色恐怖和反革命围剿,镇压革命力量。

我们要加强队伍的团结……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工农中去,到劳动人民中去。这也是中央和省委的意图……帮助党在那里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增加对工人的了解。”

成立大会专门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以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阐释,并且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

1932年,为反击“文化围剿”,阳翰笙与田汉等“文总”各团体负责人共同筹划,抽调金山、赵丹等“剧协”成员,聂耳、吕骥、贺绿汀等音乐人开辟电影战线,拍摄进步电影,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重心。

阳翰笙代表“文总”党团组织着力培养聂耳、王莹、陈波儿等青年艺术工作者入党,成为进步电影骨干。左翼电影战线逐步控制了明星、联华、艺华、电通、天一等电影公司。

1935年2月,上海文委领导成员遭到大逮捕,2月19日晨,阳翰笙在南京的家里被国民党抓捕,同田汉等一起被投入南京老虎桥监狱。只有周扬和夏衍幸免。左联与文委失去了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1935年11月,《密勒氏评论报》记者史沫特莱接到了左联驻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代表萧三的信,在内山书店将这封信转交给鲁迅;鲁迅将信通过左联行政书记胡风、左联组织部长及党团成员王尧山,辗转交给当时左联的党团书记周扬。

1935年12月17日,长征后的中共中央在陕北举行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春,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莫斯科的中共中央代表王明、康生通过萧三指示解散左联;鲁迅和茅盾曾对左联的解散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对资产阶级的示弱和溃散,并由此加大了对左联实际掌控人、左联中共书记周扬的不满,

由此引发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其实是“鲁迅派系”借机以更“左”的面目、表示对周扬在左联内架空鲁迅“主帅”地位的不满)。

1936年4月,日本改造社社长山本在上海采访鲁迅,问及左联情况时,鲁迅说:“我本来也是左联的一员,但是这个团体的下落我现在也不知道了。”这次采访内容随后在《改造》期刊公开发表。

鲁迅拒绝加入1936年6月7日成立的中国文艺家协会,另外发表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鲁迅写信称“好在现在旧团体已不存在,新的呢,我没有加入,不再会因我而引起一点纠纷。我希望这已是我最后的一封信,旧公事全都从此结束了。”

(7)虹口左联电影主题影展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此一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左联是1930年10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的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文总”)的团体成员,先后参加“文总”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社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剧盟”)、

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记联”)以及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教联”)、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美联”)、音乐小组、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及中共电影小组)、中国普罗世界语者同盟(世界语小组)等8个团体。阳翰笙任“文总”党团书记。

⑻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怎么样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坐落在上海市多伦路145号。纪念馆主要是宣传、研究左联,对有关左联资料的征集保管等工作。该馆藏有文物、资料、图书2000多件。基本陈列分为筹备与成立;组织建设;正义斗争;文学成果和解散与影响五个部分,共展出实物、文献和照片400多件,系统地反映了左联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国民党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下,革命的文学工作者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借窦乐安路233号中华艺术大学召开成立大会。(今多伦路201弄2号)。1989年年初,“左联”会址旧址查实后,由于旧址已由居民使用,决定在旧址附近145号建立纪念馆。经过半年修缮,于10月19日举行了左联纪念馆落成典礼,1990年3月2日左联成立60周年时,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隶属虹口区文化局领导。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窦乐安路中华艺术大学的一个教室里举行成主大会,简称"左联"。该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学团体,朱镜我是发起人之一。大会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要点,选举产生了左联的领导机构。鲁迅、柔石、殷夫、冯铿、洪灵菲、夏衍、冯乃超、钱杏村、郑伯奇、冯雪峰、阳翰笙、田汉、潘汉年等50余人到会。选定沈端先、冯乃超、钱杏村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7人为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二人为候补委员。
鲁迅在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阐明无产阶级作家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和劳动阶级打成一片,要造出大群的新战士,要发展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成立大会通过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件服务的文学纲领,即左联行动总纲领,其要点是:

一、我们文学运动的目的在求新兴阶级的解放。
二、反对一切我们的运动的压迫。同时决定了主要的工作方针是:
1、吸收国外新兴文学的经验,及扩大我们的运动,要建立种种研究的组织。
2、帮助新作家之文学的训练,及提拨工农作家。
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
4、出版机关杂志及丛书、小丛书等。
5、从事产生新兴阶级文学作品。并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专门机构;选举鲁迅、夏衍、冯乃超、钱杏村、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周全本蒋光慈为候补委员。后来,又成立了左翼文化界总同盟。
左联的成立,表明中国革命作家在党的领导下的团结与统一,标志着中国革命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随着组织逐渐发展壮大,相继在北平、天津等地及日本东京设立分会,创办了《萌芽》、《前哨》(反改名为《文学导报》)、《世界文化》、《拓荒者》、《北斗》、《文学月报》、《大众文艺》等进步刊物。

左联曾有组织有计划地致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想,提倡革命文学创作,进行文艺大众化的探讨,培养了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促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左联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内领导革命文学工作者和进步作者,同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进行斗争,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军民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斗争。
鲁迅发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1930年3月2日,鲁迅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鲁迅强调:左翼作家必须"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否则"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他提出了"左联"今后应注意的几点:
第一、"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
第二、"战线应该扩大";
第三、"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增添新的血液和活力;
第四、"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为必要条件的"。
这篇演讲对文化运动的开展和统一战线的建立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阅读全文

与虹口左联电影主题影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个动作救了一部电影 浏览:242
如何申请电影 浏览:742
哥谭电影主题曲 浏览:393
男生为什么偷偷看小电影 浏览:519
电影史上第一部真做的 浏览:874
一部有黄飞鸿的电影 浏览:62
12月有哪些电影 浏览:108
分析电影诞生的背景 浏览:327
古天乐演的拉拉是哪个电影 浏览:310
迅雷电影女人沉睡时 浏览:418
北京国际电影节奖杯 浏览:623
电影票房百亿女演员 浏览:215
一部中国只有两个演员的电影 浏览:342
电影狗狗的是什么电影院 浏览:228
鬼镜1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57
有一部电影男主戴了脚镣 浏览:580
两个的妈妈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749
太行山电影西瓜免费观看 浏览:419
一部神经病的电影 浏览:857
秋霞在线播放电影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