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变电站问题
交流电在通过纯电阻的时候,电能都转成了热能,而在通过纯容性或者纯感性负载的时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说没有消耗电能,即为无功功率。当然实际负载,不可能为纯容性负载或者纯感性负载,一般都是混合性负载,这样电流在通过它们的时候,就有部分电能不做功,就是无功功率,此时的功率因数小于1,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要进行无功补偿。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电抗,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等容性设备以后,可以供给感性电抗消耗的部分无功功率小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也即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输电线路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改善电网的运行条件。这种做法称为无功补偿。
配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有哪些?
无功补偿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是电网采用的节能措施之一。配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为:在系统的部分变、配电所中,在各个用户中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分散安装并联电容机组;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车间配电屏间安装并联电容器以及在单台电动机附近安装并联电容器,进行集中或分散的就地补偿。
1、就地补偿
对于大型电机或者大功率用电设备宜装设就地补偿装置。就地补偿是最经济、最简单以及最见效的补偿方式。在就地补偿方式中,把电容器直接接在用电设备上,中间只加串熔断器保护,用电设备投入时电容器跟着一起投入,切除时一块切除,实现了最方便的无功自动补偿,切除时用电设备的线圈就是电容器的放电线圈。
2、分散补偿
当各用户终端距主变较远时,宜在供电末端装设分散补偿装置,结合用户端的低压补偿,可以使线损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兼顾提升末端电压的作用。
3、集中补偿
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对无功容量的需求,结合考虑供电压区内的无功潮流及配电线路和用户的无功补偿水平来确定无功补偿容量。35KV变电站一般按主变容量的10%-15%来确定;110KV变电站可按15%-20%来确定。
4、调容方式的选择
(1)长期变动的负荷
对于建站初期负荷较小,以后负荷逐渐增大的情况,组装设无载可调容电容器组。户外安装时可选用可调容集合式电容器;户内安装时可选用可调容柜式电容器装置。其基本原理为将电容器按二进制方式分成二组,通过分接开关或隔离开关选择投切组合,可以实现三档容量可调。随着负荷的改变,可以人工断电后改变投切组合满足某一时间段的无功平衡。这种场合可以装设无功自动调容装置,该装置可以满足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的要求。
(3)短时段内负荷频繁变化的场合
该场合宜装可快速跟踪的瞬态无功补偿装置。由于电容器每次投切前却必须保证电容器没有残存的电荷,而电容器放电即使通过放电线圈亦需要数秒的时间,所以高压瞬态无功补偿装置(也称SVC)一般都是固定补偿最大容量的电容器,同时并联一组容量可调的电抗器,通过快速调整电抗器的输出无功,从而达到无功瞬态平衡的目的。电抗器的调整技术主要有可控硅控制空心并联电抗器及直流偏磁调感两种方式,其中以前者较优,但价格较高。
什么条件下需要计算无功补偿?应注意些什么?
100KVA以下的才不需要计算无功,100KVA的也要计算,这是国家规定的。变电站的无功补偿一般原则是就地补偿,所以大型的高电压的变电所一般不需要无功补偿,不远距离输送无功,只有在110KV及以下的变电所10KV母线上才需要无功补偿。
(1)在轻负荷时不允许过补偿,否则由于无功补偿容量过大,会使功率因数超前,向电网倒送无功,是不经济的;
(2)在不同功率因数的条件下,每千乏补偿容量取得的补偿效益是不相同的。功率因数愈高时,每千乏补偿容量对减少无功功率在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损耗的作用,将相应变小。如提高后的功率因数接近1,则补偿设备的投资将增加,投资的效益将减小。因此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左右为好。这样亦体现了合理补偿,以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益的原则。
什么叫无功补偿装置?有哪些?
总的来说“无功补偿装置”就是个无功电源。
一般电业规定功率因数为低压0.85以上,高压0.9以上。为了克服无功损耗,就要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来解决。
电力系统中现有的无功补偿设备有无功静止式补偿装置和无功动态补偿装置两类,前者包括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后者包括同步补偿机(调相机)和静止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SVS)。
并联电抗器的功能是:
1)吸收容性电流,补偿容性无功,使系统达到无功平衡;
2)可削弱电容效应,限制系统的工频电压升高及操作过电压。其不足之处是容量固定的并联电抗器,当线路传输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时,会使线路电压过分降低,且造成附加有功损耗,但若将其切除,则线路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因失去补偿而产生不能允许的过电压。
改进方法是采用可控电抗器,它借助控制回路直流的励磁改变铁心的饱和度(即工作点),从而达到平滑调节无功输出的目的。
工业上采用
1.同步电机和同步调相机;
2.采用移相电容器;
目前大多数采用移相电容器为主。
无功补偿对于降低线损有哪些作用?
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技术线损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无功补偿是利用技术措施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对各种方式进行线损计算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1、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2、装设无功补偿设备
应当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农村低压客户的用电现状以及无功补偿在低压降损中的作用有哪些?
90年代以前,农村低压用电以居民生活用电为主,其负荷主要是照明用白炽灯,不仅用电量少而且负荷性质基本是纯电阻性(COSφ≈1),而低压动力用户的负荷功率因数虽然较低,但其用电量占总售电量的比例较小,故影响不大。近些年来,由于各种现代家用电器的迅速普及和大量使用,居民生活用电不仅用电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其负荷性质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低压动力客户电量增长迅速,近几年已经占到了农村总用电量比重的60%~70%,主要以纺织行业、机械加工为主,而且动力客户的用电量明显呈现出继续增长趋势。这些动力客户,其设备自然功率因数较低(COSφ=0.6~0.7),且经常处于低功率因数运行状况。
目前,纯居民生活用电的农村综合变已经不存在了,绝大多数农村综合变的非普工业用电占到60%以上(小集镇公用变和排灌变除外)。由于低压动力客户都没有进行无功就地补偿,网改时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也未考虑低压无功补偿问题,导致农村综合变的功率因数很低,基本上在0.6~0.7之间,即无功功率在配电线路上引起的有功损耗实际上超过了有功功率在配电线路上引起的有功损耗。因此,从技术面分析,无功功率引起的有功损耗已经成为影响整个低压配电系统线损率最主要的技术因素。
经过实践,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为电力企业和客户带来了双赢的局面。对客户来讲,合理进行随机补偿,可以降低电流,减少内线损耗,提高设备出力;对供电企业来说,无功补偿技术改造后,配变可以降低损耗,使得配变利用率提高,满足了更多动力客户的供电需求。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综合变容量不足的矛盾,可以将有限的电网建设资金用得更为合理。
无功补偿的对象主要是需用动力设备容量在10千瓦以上的客户;补偿的方法应以随机补偿为主,实现无功就地平衡。从补偿数量上来讲,理论上讲可以考虑按现有动力设备容量1:1~1:1.2来进行就地补偿。考虑到农村动力客户单台设备容量都较小,生产情况随着经济形势经常变化,可以考虑采用小容量的电容器(如2千乏、4千乏)等合理进行分组配置或者按现有动力设备容量1:0.6~1:0.8进行补偿以避免过补偿。从补偿后效果来看,补偿后动力电流可以下降1/3以上,有些甚至能下降一半电流,台区线损基本上可以降低2~4个百分点,可以起到较好的降损效果。
⑵ 微机保护发出交流回路断线或PT断线告警信号会影响哪些保护保护,如何处理
对于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应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处理:
(1)根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有关规定,退出有关保护,防止误动作;
(2)检查高、低压熔断器及自动开关是否正常,如熔断器熔断,应查明原因立即更换,当再次熔断时则应慎重处理;
(3)检查电压回路所有接头有无松动、断头现象,切换回路有无接触不良现象。
(2)PT停电影响哪些保护扩展阅读:
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现象:
1、有功功率表指示异常,电压表指示为零或三相电压不一致,电能表不转或转得慢,低电压继电器动作。
2、高压熔断器熔断时还可能有接地信号出现,绝缘监视电压较正常值偏低,而正常相监视电压表上的指示仍正常。
3、“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光字牌亮,警铃响。
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发生的原因:
1、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熔断器熔断。
2、电压切换回路辅助触点及切换开关接触不良。
3、回路中导线接头松动或断线。
⑶ CT断线,PT断线名词解释对哪些保护有影响
以南瑞的902保护为例
3.11.2 交流电压断线
三相电压向量和大于8伏,保护不起动,延时1.25秒发TV断线异常信号;
三相电压向量和小于8伏,但正序电压小于33.3伏时,若采用母线TV则延时1.25秒发TV断线异常信号;若采用线路TV,则当任一相有流元件动作或TWJ不动作时, 延时1.25秒发TV断线异常信号。装置通过整定控制字来确定是采用母线TV还是线路TV。
TV断线信号动作的同时,将纵联距离和纵联零序退出,保留工频变化量阻抗元件,将其门坎增加至1.5UN ,退出距离保护,自动投入TV 断线相过流和TV 断线零序过流保护。RCS-902A/C将零序过流保护Ⅱ段退出,Ⅲ段不经方向元件控制,RCS-902B将零序过流保护Ⅰ、Ⅱ段退出,Ⅳ段不经方向元件控制,若“零序Ⅲ段经方向”则退出Ⅲ段零序方向过流,否则保留不经方向元件控制的Ⅲ段零序过流,RCS-902D 将零序过流保护Ⅱ段退出,零序反时限过流不经方向元件控制。
三相电压正常后, 经10秒延时TV断线信号复归。
3.11.3 交流电流断线(始终计算)
自产零序电流小于0.75倍的外接零序电流,或外接零序电流小于0.75倍的自产零序电流,延时200ms 发TA断线异常信号;
有自产零序电流而无零序电压,则延时10秒发TA断线异常信号。
保护判出交流电流断线的同时,在装置总起动元件中不进行零序过流元件起动判别,亦退出纵联零序保护;RCS-902A/C 将零序过流Ⅱ段不经方向元件控制,退出零序过流Ⅲ段,RCS-902B 将零序过流Ⅰ、Ⅱ、Ⅳ段退出,Ⅲ段不经方向元件控制,RCS-902D将零序过流Ⅱ段不经方向元件控制,退出零序反时限过流段。
⑷ 10KV母线PT断线会引起低电压保护动作吗
有误动作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会有PT断线保护,防止其它保护装置误动。
⑸ pt断线都闭锁什么保护
在线路保护上PT断线要闭锁距离保护,包括相间距离和接地距离保护及高频距离保护。
在发电机的保护中要闭锁,阻抗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逆功率保护
⑹ 微机保护装置pt线断电会跳高压真空断路器吗
不会跳,PT断线保护装置会发告警信号,不跳断路器。除非该回路对保护有特殊的要求。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真空断路器是3~10kV,50Hz三相交流系统中的户内配电装置,可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电器设备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特别适用于要求无油化、少检修及频繁操作的使用场所,断路器可配置在中置柜、双层柜、固定柜中作为控制和保护高压电气设备用。
⑺ 什么是"PT断线“会引起什么后果
PT是电压互感器的英文符号,PT断线最主要的是其保护熔断器烧断。原因主要是二次侧过载、绝缘下降或短路造成的。
PT断线还可能是安装方面的问题,若PT引线安装位置不正确或固定不可靠,工作时可能受到电磁力矩的作用,而由于PT引线所受的都是方向交变的电磁力的作用,时间一长,引线就容易因为疲劳而断裂。
引起保护装置的电压采样严重畸变,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
⑻ 当PT发生断线时,应退出的相应保护装置有哪些
(1).AVR装置;
(2).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3).失磁保护;
(4).定子匝间保护;
(5).低阻抗保护;
(6).低电压闭锁过流;
(7).母线低电压;
(8).距离保护;
⑼ PT断线对低电压保护影响
主要是为了防止保护误动。系统正常是,pt二次侧断线,使保护继电器以为系统低电压,实际系统正常,仅仅是二次侧断线造成的。所以设置闭锁,当二次断线时,保护不会动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⑽ 变电所发生PT断线会引起哪些保护动作
PT就是电压互感器,一般的来说可能对应有电压启动的保护有影响,但是严格的来说PT断线,相应的保护会自己闭锁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其他的保护误动的,一般采用电压量的保护有,带有方向类的,距离类的,零序电压接地的,功率方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