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有哪些电影音乐赏析

有哪些电影音乐赏析

发布时间:2022-06-21 01:06:28

⑴ 千与千寻影片从音乐方面赏析

《幽灵公主》制作公映后,宫崎骏原本以此部作品完成后即宣告封笔。但1999年底,宫崎骏却意外复出,主导制作了动漫巨作《千与千寻》。音乐仍旧由久石让创作。在《千与千寻》里,自然的矛盾与人类的迷失,成为被反复诉诸的议题。主人公千寻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辗转里,见证着身边的一幕幕失落的影像。他与他们,都在不断攀爬的人生旅途中被世界所遗忘,丢掉了记忆,丢掉了名字,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以单纯的眼光看,影片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但事实上,它却是一则关于整个人类的精神寓言。人类在苦苦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外地迷失在歧途,开始在精神流失的过程里丧失希望。要寻找回真正的自我,做最后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成人世界里的一切丑陋的侧面,都在孩子那洁净的心灵面前黯然失色。

久石让在《千与千寻》的音乐创作中,淡却了早前的轻佻,反而是渐渐压缓了节奏,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钢琴,往往是以独白的形式独立于交响空间里,给人以一种取自于复杂世界里最孤独的心灵感(听歌)受。虽是细腻的抒情,但琴键之音却已没有了宫氏动画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哀气十足。如其中的一章one summer day,曲调上原本是追随着《天空之城》做点题式的独白,但却在一派古典气息里被编配得老气横秋,让人在冥想中逐渐催生了年华老去的失落意境。

影片中的音乐与《幽灵公主》相仿,越发具有成人味道,想来久石让的音乐创作似乎也象千寻一样,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成长,逐渐开始变得老气横秋。很多人对此不太习惯,都在怀念那个纯真而跳跃的《龙猫》时代,都在怀念那个时候的久石让。但是,我们没有发觉,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已经不再单纯,也不再信奉梦想,也随着那淡淡的少年回忆的影像在短短的瞬间变得衰老。《千与千寻》的音乐与画面,其实就象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一样,辗转来去,一点一点地寻回我们曾经失落的东西。久石让的音乐仍旧是充满关怀的,永远都是,就象是你心脏被刺痛的那一刹那,突然抚慰过来的一只手掌。很温暖,很人性。

相比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的音乐元素更为丰富,表现手法也更为老练,显示了久石让扎实精致的一贯风格,再次展现了久石让以简单琴音捕捉复杂情感的独到功力,优雅而美丽的琴音里不时随着剧情坠入调皮、可爱、奇趣、踌躇、犹疑、不安、感伤的思路,并随时与掌握惊险奇异冒险历程的管弦乐交互融合。与前作更为不同的是,《千与千寻》对古典音乐的追随显得特别鲜明了一些,很多章节已经成为音乐舞台上被反复改编演绎的新宠。而本片最为流行的,则是传统日本民谣风格的主题歌《与你同在》,这是木村弓所创作并自己亲自演唱的,而不是久石让的手笔,难怪其曲风与影片的大多配乐风格有着那么明显的出入。

木村弓早年一直在美国留学,学习的专业可不是演唱,而是钢琴课程。回国后,由于脊椎意外受伤,使她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可是她却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对人生失望,而是依靠歌声重新站了起来。现在总在各个公益演出与伤残理事会的活动中出现的她,有着与千寻一样美好而单纯的品质。难怪她的声音会被宫崎骏所青睐,《千与千寻》的命题不就是人生跌倒之后重新找回自我的艰辛历程吗?

不过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与你同在》的曲调陌生。歌曲的和声部分,明显是取自于帕赫贝尔的《卡农》,除了拍子上有点变化之外,基本属同宗。在《千与千寻》所出品的电影原声中,特别收录了这个主题歌,而且后来还特别制作了交响音乐版。人们都说,这个曲子虽然与久石让无关,却有着与久石让一样的情怀,当然,也有着帕赫贝尔那不可磨灭的古典身影。

⑵ 跪求1942电影音乐赏析

《钢琴师》电影音乐欣赏
《钢琴师》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纳粹党对犹太人进行虐待和屠杀的影片。该影片和其他许多关于二战的影片最大区别在于,他强调的是艺术的重要性,其主人公瓦列是一位音乐家,一位拥有音乐天赋的钢琴师,所以这部影片当中不乏段段扣人心弦的钢琴演奏,可以说是该影片的背景音乐,其演奏的音乐表现出一种无奈、绝望却又乐观、充满求生希望的感情。
在酒吧演奏钢琴的瓦列是纳粹人来之前维持生计的一份工作,虽然不是很宽裕,但他却喜欢,因为钢琴是他的最爱。1942年德国人进入波兰之后,立即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瓦列依然在酒吧演奏肖邦的钢琴乐曲,这也是影片中出现的第一段钢琴曲,从主人公的表情中,从乐曲的节奏中,可以体会到一种悲伤地情调,表现了主人公对战争的无奈和感慨。这段音乐被两个为自私的验证金币而中断,其后又继续,形成了穷人与富人的鲜明对比。
影片的第二段钢琴演奏,来的急促和短暂,那时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屠杀已经是变本加厉,德国士兵在街头到处射杀、抓人,极为残忍,而主人公目睹了这一切,此时的他不知是庆幸自己逃过一劫,还是在恐慌中担心下一个受害者会不会是自己。这段演奏声流露出主人公的一种庆幸心里,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内心的恐惧感。当他的姐姐来酒吧找他,告诉他亨瑞被德国人抓去时,他马上中断演奏想办法去解决此事而表现出来的急躁,也正体现了他的恐惧感,以及对亲人的不离不弃之情。
瓦列在为逃离德国人的魔爪求生而几经转移最,终来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时,或许是导演特意的安排,在被转移的房子里拜访了一台钢琴,当其发现钢琴时,满身疲惫的他瞬间忘记一切倦意和恐惧,打开琴盖,弹奏他喜欢的乐曲,
陶醉在其中,生死已经置之度外,这段曲调尽管很短,但其中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气调。
然而在一个战乱的时代,没有哪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环境下,饥饿是致命的,而他最终的安身之所,最终也遭到了德国坦克的轰炸。瓦列再一次逃脱了死亡之手。在饥饿和恐惧的双重压迫下,瓦列的音乐热情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在一件几乎成为废墟的房子里,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想象,弹奏能让自己安心的曲子,体现出萧条的景象和纳粹的残忍,能够让他暂时的舒心。
在纳粹的全面扫荡,主人公又开始了逃离,找到了安身之处后,遇到了德国人的纳粹军官,主人公已经悲欢离合,当看见德国军官的时候,他的眼神已经很绝望了但是也有一种知道总有那么一天的心情,他其实等待的是命运的安排。可是那个德国纳粹却动了怜悯之心,他叫主人公弹奏了一首肖邦的第一叙事曲。
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把主人公和德国军官带回到和平的年代,其实哪个人没有家庭和亲人,也许那个德国军官以前也做过许多灭绝人性的事,但是他在听主人公弹奏的时候,好像心灵得到了净化,他就恢复了人性,放过了主人公。而后,当德国战败时,德国军官在战俘营看见了一个和主人公一样的艺术家,他哀求的求着那人,讲出他曾救过主人公一命,他是多么渴望活下来。当主人公得知哪个德国军官在哪里时,他就立即赶去,可是为时已晚,战俘已经转移了。其实他这样的行动也表示了犹太民族的看宽容和知恩图报。
最后,在《降A大调波兰舞曲》中结束了这部电影,在最后的一段文字中,有太多值得反思的,有太多悲哀的,但没有仇恨和报复;有太多哀伤,有太多期望,却依旧是讴歌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电影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的情景,恰当的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愉快、悲哀、暂时的安心····音乐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也让我们产生了共鸣!

⑶ 适合艺术欣赏的音乐电影有哪些

音乐之声 出水芙蓉 歌剧魅影 雨中曲 妈妈咪呀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西区故事 红磨坊 芝加哥 贝隆夫人 都算是歌舞片一类
如果是和音乐有关的电影,那推荐 海上钢琴师 她比烟花寂寞 钢琴教师 放牛班的春天 ONCE 黑暗中的舞者 歌舞青春

⑷ [跪求]几部电影影视音乐赏析,急!!!!!

《赤壁》赏析:大乔是孙权的哥哥孙策的老婆,小乔是周瑜的老婆,并称二乔。都是美人。
铜雀台是曹操晚年玩女人的地方。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胜利了,依照他好色的性格,二乔是不能幸免的
《梅兰芳》赏析:这些都是中国电影的特色与优势,这是我们的传统,外国人可能不喜欢,但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正如《梅兰芳》,这样的好电影是我们自己的。《梅兰芳》里有一句话“征服了梅兰芳,就征服了‘支那人’的文化”。可见要让别人接受你的文化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不必为中国电影没在国际上拿奖而对中国电影失望,中国电影自有许多了不起的地方。
不过呢,在中国电影的许多有点背后,还是有许多的不足。比如《梅兰芳》背很多人认为是一部头重脚轻的电影,演员的脸上并未显示出历经世间沧桑的感觉,又比如《英雄》等大片的故事情节空虚,还有中国动画电影的几乎为零的产量和电影中许多特技的不成熟。这些还是需要一代一代的国人的努力。但这种努力并不是那么几个人的事,应该和全民族联系在一起。电影的腾飞离不开观众们对电影鉴赏的素质,离不开对电影执着的人们,离不开精英的老师对下一代的培养。中国的电影如果也像乒乓球一样受广大群众的欢迎,那么中国电影走向更高的台阶也是指日可待。
《功夫熊猫》赏析:功夫熊猫》既然是一部“中国的”动画片,那么说中国话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至少看着不累。
《疯狂的赛车》赏析:黄渤饰演的自行车车手耿浩,因为0.01秒落败,成为银牌车手,这是一条线;第二条线是大贼二贼,他们阴差阳错成了贼,最后还绑票伤人;第三条线是台湾来的黑帮四人组,他们意图在内地做笔大买卖;第四条线就是两位警察,他们立功心切,却一心认定银牌车手是贼。
不法商人李法拉(九孔饰),雇凶暗杀老婆,杀手却被收买;台湾黑社会大哥东海(戎祥饰)带着两个小弟贩卖毒品;车手耿浩(黄渤饰)和张挺(大成饰)在比赛中分获前两名,得银牌的耿浩很失望……几组人又阴差阳错地因一个神秘的箱子走到一起。与此同时,两个警察误以为耿浩是坏人。在他们紧紧盯住耿浩时,坏人却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
疯狂的赛车》点评:国产喜剧的彻底狂欢

就这样了,不知道不看了感觉如何...

⑸ 电影天使与魔鬼音乐赏析

我也觉得天使与魔鬼的音乐非常无敌!以下是我自己写得,看你能用上不?

听天使与魔鬼的原声音乐,就像再看了一遍电影,跌宕起伏。比如兰登再找天使的入口的时候,由于事情紧急,在跑动中飞快寻找思索,所以乐节奏很快,但突然他看到了桥上(记不太清具体是不是桥上了)的天使雕塑,停了下来,这时的音乐是十分梦幻舒缓的,几秒钟后,音乐有变快而急切。再比如那个叫fiblack smoke的原声(记不清楚究竟名字是哪个了),是兰登在找什么,音乐一开始就很阴郁神秘,声音很低,是不是的突然来一下,感觉很紧张,能想象出是在一个黑暗的夜晚,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寻找着什么,而且又暗藏杀机。还有一个是音乐中带有钟声,正好映衬电影中,兰登找到了正确的教堂,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钟声悠扬而绝望,在音乐中也可表现电影的情节。
整部音乐由配乐大师hans zimmer配成,背景的人声透露出神秘的宗教色彩,配有节奏感的电子七月又带有浓重的科学元素,将天使与魔鬼这个科学与宗教交织的谜团表现得淋漓尽致!!

⑹ 电影音乐赏析那些经典电影中的音乐赏析

1、《beautyandthebeast》电影《美女与野兽》影视原声
《美女与野兽》是一个创作于18世纪的古老法国童话,原作者是Gabrielle-SuzanneBarbotdeVilleneuve。故事讲述了一个被施了咒语的王子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怕的野兽,后来有一个美丽的女孩爱上了野兽,从而解除了魔法。这个故事早在1946年就曾被法国导演拍成过电影,1991年的迪士尼动画版本则更让它更加家喻户晓。
据悉,比尔·康顿(BillCondon)为迪士尼导演的这部《美女与野兽》还将从1994首演的迪士尼同名百老汇音乐剧中取材。后者根据动画片改编,剧中由艾伦·曼肯(AlanMenken)和蒂姆·赖斯(TimRice)创作的多首歌曲,都是动画片里所没有的。
2、《TheTwoTowers》为电影《指环王》影视歌曲
霍华德肖《HowardShore》为托尔金的《指环传奇》中获得巨大成功的第一部电影章节所作的音乐为他赢得了奥斯卡(Oscar)最佳原创配乐奖,这给了他一个惊喜,因为这部音乐有着雄心勃勃的规模和坚定的黑暗意味,这些因素轻易地模糊了典型电影幻想音乐和完成的音乐会作品之间的界限。
它的续集采用了同样的,通常是瓦格纳式的戏剧手法,按照电影的故事情节,进入了更加阴郁和不祥的黑暗角落。前一部由霍比特人启发而成的牧歌在这里被丰富的民族结构所取代,这些结构扩展了中土世界和人类世界的音乐范围;挪威小提琴哈丹格尔代表了罗汉和北非的瑞塔,为摩尔多主题增添了色彩;而圆木鼓、迪卢巴、木木琴和西姆巴隆则增添了迷人的纹理。在那里。乐谱中隐约出现的管弦乐云朵因肖尔出色的合唱作品而变得明亮起来,这部作品将古老的礼仪影响与伊莎贝尔·贝拉克达利安、独立流行歌手希拉·钱德拉、本·德尔·马斯特罗和伊丽莎白·弗雷泽的各种独奏曲相融合。”戈伦的歌曲《作曲家与抒情诗人弗兰沃尔什的最后合作》是埃米利亚娜·托里尼的后现代主义焦虑中的比约基,有助于突出故事的现代寓意。
3、《BreakingDawn》是《暮光之城:破晓》的影视原声
加州乐团Castaneda主唱VegaSchenk最新企划的普普风电气双人组TheBoomCircuits,其繁星闪烁般的电子乐音碎片,搭配有如DeathCabForCutie主唱BenGibbard的嗓音,给人惊喜的错觉。好像从清澈的吉他picking漫舞渐入至层层堆砌出的合成器浓雾中,然后又在沉沦迷走之后步出薄暮、迎接外头洒下的暖阳光束。

⑺ 哪一部电影的音乐经典,且有赏析

如果是配音,比较流行的加勒比海盗,勇闯夺命岛,表现紧张的气氛。
珍珠港,表现了人生的美好。勇敢的心表现了爱情的凄美。
歌曲 《天使之城》里的《彩虹》也是凄美的爱情。
《毕业生》的《寂静之声》合生很美,很纯净。
《卡萨布兰卡》的插曲,和后来为此做的同名曲。爱情的凄美。
《保镖》里的《我一无所有》,还有一首love you的什么也很好。
《指环王》里恩雅唱的主题曲不错。
《人鬼情未了》很有名。。。
听听看吧。。。

⑻ 对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电影音乐赏析

刚才听到的片断是从《野蛮女友》DVD里取出来的一段电影原声…… 当全智贤的钢琴声在大学阶梯课室里响起的时候,满脸尴尬的车太贤情不自禁穿过人群,将准备以久的玫瑰送给全智贤。这时满场一片喝彩鼓掌之声。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轮唱”,是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其特点是同样的旋律被一个或多个声部重复,同一调或相关调彼此在时间上重合,也就是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用同度或八度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
卡农曲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于是那耳边的音乐又有了新的含义——象征着永恒的爱情。听着卡农曲,仿佛眼前就会出现一对跳舞的恋人,他们在舞池里旋转、欢笑,眼中只有彼此的存在。他们跳了一曲又一曲,仿佛要跳到地老天荒,跳到永恒中去,而他们之间的爱情也随着他们的舞步无限延续。
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直达灵魂---对我来说,每次聆听卡农,感受是同样地刻骨铭心,尽管我已经听了它不下数百遍,一遍又一遍地听,让自己沉醉,然后莫名感伤,接着沉默,思绪开始发呆,沉溺在感动之中。
帕海贝尔(-1706),德国著名作曲家,是巴赫的老师。帕卡贝尔擅长演奏风琴,作为德国十七世纪后期的著名作曲家,尤以此曲饮誉至今。 帕海贝尔穷毕生精力所写的教会音乐,在今天已少有人听。人们谈到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时,他很少被排上名。即使提到,也多半仅是说他是“数字低音时代”的管风琴大师而已,事实上他的作品曾对巴赫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跟他所写的那些教会音乐堂皇钜作比较,卡农曲长仅五分钟,是微不足道的小品。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使帕海贝尔留名后世的正是这首卡农。
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这首乐曲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⑼ 阿凡达影片中的音乐鉴赏,急需!!!

REVIEW
电影《阿凡达》(Avatar)原声带专辑《Avatar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James Horner出品,必属极品!

P.S. 最后附上由Leona Lewis(丽安娜·刘易斯)主唱的《阿凡达》(Avatar)的主题曲I See You的歌词和官方MV

TRACKLIST
01.'You Don't Dream In Cryo. ....'
02.Jake Enters His Avatar World
03.Pure Spirits Of The Forest
04.The Bioluminescence Of The Night
05.Becoming One Of 'The People' Becoming One With Neytiri
06.Climbing Up 'Iknimaya - The Path To Heaven'
07.Jake's First Flight
08.Scorched Earth
09.Quaritch
10.The Destruction Of Hometree
11.Shutting Down Grace's Lab
12.Gathering All The Na'vi Clans For Battle★★★★★
13.War
14.Leona Lewis - I See You (Theme From Avatar)

我觉得可能你要的是第十二首Gathering All The Na'vi Clans For Battle,

要不是你就自己在里面找找,很全的。

这是原声带下载地址:

ed2k://%7Cfile%7C%E5%8E%9F%E5%A3%B0%E5%A4%A7%E7%A2%9F.-.%5B%E9%98%BF%E5%87%A1%E8%BE%BE%28Avatar.OST%29.%E7%94%B5%E5%BD%B1%E5%8E%9F%E5%A3%B0%E5%B8%A6%5D.%E4%B8%93%E8%BE%91.%28MP3%29.rar%7C109980743%%7C/

⑽ 很急!电影音乐赏析!明天要交,高手给小弟帮帮忙!谢了!

网上找不到嘛?

震撼心灵的旋律:
电影《93号航班》电影音乐赏析

当我聆听《93号航班》这部最新发行的配乐专集的时候,恰逢911事件五周年的时候。回想起五年前的9月11号,美国境内爆发了近代史中最让人惊惧的恐怖攻击事件,无论是对美国人还是对全球人类来说都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千名普通人在那场浩劫中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时至今日仍然有死难者,因遗体破坏严重而无法得到辨认。数千条无辜的生命就在短短的数小时中永远的从地球上消逝了,911事件给无数家庭带来的痛苦影响以及给全球人类带来的恐慌是无法估量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知道了“反恐”“本拉登”等等系列的名字与口号。就在911事件五周年纪念来临之即,导演保罗葛林葛拉斯(Paul Greengrass)为大家带来了这部真实再现那段悲惨历史的影片《93号航班》。
由拍摄电影《谍影重重》的导演保罗葛林葛拉斯担纲制作编导大任的《93号航班》是好莱坞首部面对此历史伤痕的电影,故事描述事件爆发当天,准备从纽华克起飞,飞往旧金山的联航93号班机在纽华克机场的跑道上耽误了45分钟,当班机起飞后,——美国国会大厦,班机上的机组人员与乘客不愿让恐怖份子的行动得逞,决定展开反制,导演以事件发生的时序真实呈现机上这群原本互不相识的人在事件中所承受的恐惧压力,以及决定同心协力反制恐怖行动的大无畏勇气,让观众屏气凝神的见证这个改变世界面貌的一天。导演表示寻找911事件所代表的意义的方式有很多,电影工作者也必须参与其中。同时电影也再现了45名乘客及机组乘务员的英勇无畏的感人事迹,正是这45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确切知道自己无法得到救助的时候,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宁愿与恐怖分子同归于尽,这样的大无畏精神也许以前只能在电影中看到,但是他出真的出现在了21世纪的现实生活中。
《93号航班》原声音乐的配乐工作交由英国新生代配乐人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来完成,这是约翰鲍威尔继《谍影重重》后,二度为导演葛林葛拉斯的作品担任电影原声音乐的创作。近10年来,约翰鲍威尔在动作片与动画片的音乐创作领域绽放光彩,多次显露出了他作为新生代配乐人,在电影配乐上的天赋与才华,约翰鲍威尔的代表作包括:《X战警3:最后战役》、《冰河世纪2》、《史密斯夫妇》、《记忆裂痕》、《偷天换日》、《史瑞克》等等。《93号航班》是鲍威尔创作生平中最严肃的题材,虽然本片仍有不少可以善用他那侧重打击节奏感的电子合成声效,营造紧张步调的动作场面,但是影片中绝大多数的胶卷都在考验着他对戏剧张力的掌控功力,鲍威尔以电子合成乐中的重低音脉动揣摩出飞机涡轮传动感觉。从《93号航班》的配乐作品中我们听到了,配乐人约翰鲍威尔新创作出的音乐风格,这与他近段时间的其余两部配乐作品《冰河世纪2》,《X战警3:最后战役》相比形成了比较大的差别。风格的转变也许正是约翰鲍威尔想摆脱他惯用的传统电子合成音乐配乐手法的固定模式,从固定模式中解脱出来寻求更多的配乐风格来完善自己的创作。影片的取材来源于美国人民的伤痛所在911事件,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都做好了准备来接受2006年带来的两部有关911事件的电影。大家都期待着一段爱国主题的小号独奏出现在配乐作品的音乐旋律中,嘹亮的小号的吹奏来展现一种爱国的情怀,就像已故的配乐大师Jerry Goldsmith在电影《最后的城堡》中创作出的弦乐独奏那样。然而比较令大家失望的是这样的音乐旋律并没有过多的出现在《93号航班》的原声音乐中,而是被放到了随后的一部由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指导的反映911事件的电影《世贸中心》的原声音乐中。《93号航班》的配乐中约翰鲍威尔首次使用了十分严肃的音乐伴奏旋律作为了整个配乐乐章的音乐主基调,也许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悲伤的电影,与以往约翰鲍威尔完成的配乐作品的主题有着很大的差别,《偷天换日》、《史瑞克》这样的电影配乐更多的是一种愉快的氛围,而《93号航班》的电影中更多的是一种悲伤,痛苦,压抑这样的电影氛围。但是正是因为约翰鲍威尔创造性的配乐天赋,大胆的根据电影的主题来改变自己的配乐模式,使得《93号航班》的原声音乐又一次展现了约翰鲍威尔在电影配乐上的才华,同时也完美生动的勾画出了整个电影中的每一个主题。
与以往的电影音乐不同,《93号航班》的原声音乐中并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音乐主题旋律,这也就成为了约翰鲍威尔2006年电影配乐风格变化的代表。配乐作品中的音乐既有电影《我是山姆》中的那种激动人心的音调,也有电影《谍影重重》中震撼的打击节奏感的电子合成声效。配乐专集中的《rayers》和《edication》两段音乐旋律都是在平静的音乐旋律中开始与结束的,音乐旋律中包含了约翰鲍威尔的儿子Oliver的声音,以及明快的和弦音。鲍威尔以儿子奥利佛天真动人的合声告慰受创的心灵。结合了电子敲击音乐以及定音鼓的敲击声的音乐旋律保持了音乐气氛的动态感觉,音乐乐章也在其中不断向前延伸。另外的一种声音——沉默的唱诗班声非常短暂的出现了一下,当音乐行进到《Pull the Tapes》的时候,结束的音乐旋律中第一次出现了法国号角的演奏,此时的音乐旋律被作为了彩色的音乐基调,并且非常巧妙的提升了整个音乐乐章的基调,《2nd Plane Crash》中漫漫增强的音乐旋律经常被大家忽略,原因也许是整个乐章没有突出的主题音乐,所以听上去所有的音乐旋律都是一样的。随着整个音乐乐章的不断延伸,音乐旋律也在不断的变化,《he Pentagon》中约翰鲍威尔开始逐渐一点点的增强音乐,并将音乐旋律转换到比较刺耳的敲击的鼓声和轻微提升的音乐旋律中,音乐的旋律在不断蔓延开来,逐渐渗入到长达十分钟的《Phone Calls》这段音乐中,在行进当中的旋律里再次重复出现了约翰鲍威尔的儿子Oliver那动人的天真童声旋律,低沉的弦乐将整个音乐乐章引入到一段新的音乐主题当中,音色上极为低迷、凝重的弦乐,让观影者笼罩在一个难以逃脱的情绪气压之中,在满布情绪气压的乐章里展现电影中的不同场景。音乐主题的旋律变的紧张起来,并且速度也明显加快,并且号角声出现在了铜管乐器的演奏中,整个音乐的旋律处在一种急迫紧张的音乐氛围中。所有这一切的音乐旋律以及音乐氛围的营造都是为了《The End》的音乐旋律的建立做铺垫,此时出现的音乐旋律中的敲击声代替了独自演奏的定音鼓的鼓声,并且稳定的低音铜管乐器的演奏也渐渐出现在整个乐章的主基调上。当你聆听这张配乐专集的时候,像逐渐增强的号角声这样小的音乐元素很难得到听者的注意,但是当他们突然出现在音乐主基调的旋律中的时候就会立刻被注意到。仅仅是通过细微演奏旋律的基调的变化就将剩余的音乐集结到一起了,约翰鲍威尔在这点上做的十分巧妙。《93号航班》的配乐并不像《X战警3:最后战役》的配乐那样听上去令人愉快,因为毕竟这是一段伤心的回忆,但是约翰鲍威尔利用自己在电影配乐上的天赋,以另外一种配乐方式完成了《93号航班》的配乐工作,使得这张配乐作品成为了电影以外另外一种纪念911事件的载体。当《The End》这段音乐旋律建立起来之后,定音鼓带动整个音乐的旋律加快,弦乐在号角声中渐渐增强,最后凌驾于整个音乐旋律之上,所有的音乐旋律完全掌握在它的控制中。当约翰鲍威尔使用一些电子打击音乐和电子合成低音来增强音乐旋律的时候,整个庞大的管弦乐队一起利用打击乐器以及管弦乐将电影的悲伤情感全部通过音乐旋律展现了出来。此时的音乐旋律中没有在出现嘹亮的号角声,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安魂曲,仿佛是在告慰那些911事件中不幸罹难的人们,期待他们的灵魂能够得到抚慰。《93号航班》配乐专集的结束如同开始一样漫漫的在平静中结束,管弦乐仿佛是《Prayers》中的再现与重复,也具有相似渲染气氛的作用。对于约翰鲍威尔来说这张配乐作品是一次对于自我的挑战,出现了一种新的配乐风格,这种配乐风格突破了约翰鲍威尔自己固定的配乐模式,完全证明了自己不会不断的重复以前的配乐风格。也许对于听惯了约翰鲍威尔以前风格配乐作品的人们需要花些时间来漫漫适应新的音乐风格,但是完全值得花时间来来这样做的。
当完整的听过《93号航班》这部配乐作品之后,你会发觉音乐中没有Hans Zimmer式气势恢弘的动作音乐旋律,而是更多的充满了悲伤低沉的音乐效果,虽然没有明显的音乐主题出现,但是并没有感觉整个乐章平淡零乱,这正是这部配乐作品不同寻常的地方所在。作为新生代的配乐人约翰鲍威尔大胆的尝试了新的配乐风格,恰如其分的把握住了电影的脉络与主题,将电影所要营造出的电影氛围完美的在电影原声音乐中诠释了出来。在只有40分钟的音乐乐章中完全勾画出了电影的不同线索,将那段悲伤的历史事件通过音乐旋律的表达方式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93号航班》这张新发行的配乐作品可以说是2006年电影配乐作品中的极品,同时也再次展现了约翰鲍威尔作为新一代配乐人的才华。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电影音乐赏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21年春节带孩子看什么电影 浏览:354
5d3拍微电影 浏览:845
电影地雷战视频片段 浏览:401
好男不当兵德语电影资源 浏览:210
想做电影网站可以赚钱吗 浏览:893
bt资源论坛迅雷下载电影 浏览:467
电影的作文怎么写 浏览:783
救援车队电影全集 浏览:242
在线电影嘀哩 浏览:608
一部外国电影不能说话 浏览:351
除了电影学校还有哪里可以当明星 浏览:938
蜘蛛侠英雄远征1电影在哪里看 浏览:316
龙城岁月电影完整版第一集 浏览:865
八角笼电影在哪里拍的 浏览:104
情人节电影完整版 浏览:310
电影悲惨世界1958国语下载 浏览:87
小精灵舞曲是什么电影主题曲 浏览:28
家庭高级教程电影在线 浏览:43
永不退缩下载电影天堂 浏览:569
3d电影迅雷免费下载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