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没有更多二战时期的战争电影啊
二战的,比较有名的有:〈巴顿将军〉〈最长的一日〉〈桂河大桥〉〈虎、虎、虎〉〈中途岛战役〉〈拯救大兵瑞恩〉〈太阳帝国〉〈帝国的毁灭〉《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兵临城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关于越战的更多,有名的有:〈猎鹿人〉〈生于7月4日〉〈现代启示录〉〈出租汽车司机〉〈野战排〉〈越战创伤〉〈重回越战〉《全金属外壳》等
B. 为什么描写二战的电影,电视剧非常多。而描写一战的几乎没有。同样是世界大战,同样精彩纷呈。。。
首先,一战就是单纯的消耗战、拉锯战,仅仅是机枪、战壕、地堡、铁丝网的配合,然后进行大屠杀,出现了少量的新式武器,但无法改变这种单调战法,相比之下,二战出现了闪电战、运动战等先进的战法,出现大量新式武器,而且二战成就了大批大批名垂青史的将领,而一战据我所知比较出名的是贝当、小毛奇、兴登堡、潘兴。比二战少很多,一战几乎没有精彩的战役,而二战比比皆是。一战牵扯的国家没二战多,破坏性没二战强,一战的战后格局也没有太多变化,仅仅是帝国主义国家再一次瓜分全世界,四大帝国毁灭而已,二战则严重削弱欧洲的实力,美国苏联的国力大增,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而且二战有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和细菌战,这些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二战的看点比一战要多很多
C. 为什么美国拍的这些二战片都很少提到前苏联
政治正确听说过吧,美国拍的二战题材片子大多是宣扬美式英雄主义的,很少见他拍其他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包括美国投资拍摄的反映苏军抗击德国的《兵临城下》,虽然塑造了瓦西里这个英雄形象,但是里面的德国狙击手的形象都比苏联军官看着正面。
D. 为什么二战期间电影那么多,而一战却很少
因为道理没法说。二战你可以说反法西斯,打纳粹。那是民族民主国家的正义战争。
但是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非正义战争,一拨儿希望重新瓜分世界,另一拨儿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个战争的噱头不好。你说谁是大反派,大家都有错。而且战后你们是怎么做的?
况且,在英国发明坦克之前日子里,因为见识到了机枪和大炮的威力。尤其是马克沁机关枪跟割草机似的,所以大家都是铁丝网、架机枪、挖战壕,以守为主,谁进攻谁找死。所以看点不多,不需要宏大的进攻场面。
E. 关于二战的电影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 好莱坞在过去50年拍过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起码有好几十部,本文主要将重点锁定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正统战争片,稍为边缘化的二战电影,像《辛德勒名单》、《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爱。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桂河大桥》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5。《坦克大决战》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大布列颠之战》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顿将军》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9。《中途岛》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1.《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美国、英国、法国,1962)
全景式记录盟军诺曼底大反攻的史诗。盟军最大的一个成功案例。公认的二战战争电影盖棺之作。告诉我们成功中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2.《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美国、英国,1977)
盟军荷兰空降兵的命运。可能是盟军最大的一个失败案例。异想天开与急切冒进让盟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其间一位德军将领的风度和气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3.《坦克大决战》(Battle Of The Bulge,美国,1965)
战线过长与补给不及让德军功亏一篑,失败令人扼腕、顿足。
4.《马耳他攻防战》(Malta Story,英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英军在马耳他捉襟见肘的遭遇。
5.《雷玛根大桥》(The Bridge at Remagen,法国,1969)
情节紧凑,精彩纷呈,一气呵成,淋漓尽致。
6.《红一纵队》(The Big Red One,美国,1980)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活着”就是硬道理。
7.《雷霆战将》(When Trumpets Fade,美国,1998)
告诉你一种反英雄主义的战场生存之道。
8.《斯大林格勒战役》(Stalingrad,德国、瑞典,1993)
斯大林格勒漫无边际的雪原就是德军士兵的坟墓。未见德军与苏军的正面对峙而惨烈、惨淡之情弥漫荧屏,挥之不去。
9.《星星敢死队》(The Star,《东部战线1944》,俄罗斯,2004)
诗化的意境,信念的力量,内敛的情感,不朽的军魂。
10.《狙击手》(Sharp Shooter,苏联)
苏军女狙击手的传奇故事,扣人心弦、震撼人心不逊《兵临城下》。拍摄年代未详,当略早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The Dawns Here Are Quiet,苏联,1972)
战争与女人的散文诗,证明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曾经感动过一代中国观众。
12.《虎!虎!虎!》(Tora! Tora! Tora!,《偷袭珍珠港》,美国、日本,1970)
客观看待珍珠港事件的一个标本,美国观点和日本观点妥协的产物。抚摸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3.《中途岛战役》(Midway,美国,1976)
胜败之机瞬息万变,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战凸显了信息、判断与应变的重要性。表现手法略嫌呆板,其间美军将领之子与日本姑娘恋爱的情节纯属多余,且日本姑娘容貌亦嫌平庸。
14.《红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细细的红线》,美国、加拿大,1998)
墓志铭式的故事。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与日军的对决,对于美军来说,该经历(包括士兵的战争思考和厌战情绪)与日后的越战经历差相仿佛。略嫌沉闷、拖沓。
17.《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国、美国,1957)
战俘题材经典。战争中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经典标本。英国绅士遭遇日本流氓:虎落平阳被犬欺。
18.《反攻缅甸》(Objective Burma,美国,1945)
早期二战经典。在历史上曾因过分夸大美国在缅甸战争中的作用、遭物议而被删剪。
19.《血战台儿庄》(中国,1985)
中国第一部以正面战场抗战为题材的电影,已是公认的华语经典。聊以代表中国经典。
20.《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壮士雄风》,英国,1968)
战争冒险题材经典。悬疑、动作,斗智斗勇,起伏跌宕、惊心动魄,一气呵成,绝无冷场。更兼两位大美女捧场,秀色可餐,令人想入非非。
21.《六壮士》(The Guns of Navarone,《纳瓦隆的枪声》,美国,1961)
战争冒险题材经典。动作、悬疑,紧凑、紧张,人物、景观,美不胜收。其间处置叛徒美女的情节尤其令人心情复杂。
22.《伦敦上空的鹰》(Stukas uber London, or Eagles Over London,法国、西班牙、意大利,1969)
战争间谍题材经典。德军的渗透与英军的反渗透。轻喜剧,精彩、幽默。网上多有混同于《不列颠之战》者(在下亦曾因此在《知见二战题材经典电影245部》一帖中注错该影片英文名)。
23.《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红粉忠魂未了情》,美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珍珠港事件前夕夏威夷美军生活故事。美国反思珍珠港事件的一个经典标本。
24.《战争的呼喊》(Battle Cry,《硝烟中的呼喊》,美国,1954)
早期二战经典。战争与人生的抒情诗。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成长故事。
25.《百战雄狮》(The Young Lions,美国,1958)
四个年轻人的二战传奇。试图站在德国与美国之间思考战争。
26.《爱在战火蔓延时》(Shining Through,《英烈情缘》,美国,1992)
战争间谍题材经典。九死一生的命运与淋漓尽致的爱情。
27.《第22条军规》(CATCH-22,美国,1970)
黑色幽默,军中游戏规则之荒谬。略嫌六神无主。
28.《沙漠之狐》(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沙漠之狐隆美尔传》,美国,1971)
不虚张、不自命、不大言、不空洞,比《巴顿将军》、《麦克阿瑟传》、《山本五十六》、《艾克:登陆倒计时》都更有看头。
29.《从海底出击》(Das Boot,《潜艇风暴》,西德,1981)
海战题材经典。一种悲壮的失落。
30.《U-571》(《猎杀U-571》,美国、法国,2004)
海战题材经典。团队精神的胜利。惊心动魄之余亦不嫌虚构失真。
31.《不列颠之战》(The Battle of Britain,《空军大战略》,英国,1969)
空战题材经典。全景式记录堪称英国保卫战的英格兰空战,纪实逼真、精彩壮观。
32.《633轰炸大队》(633 Squadron,英国,1964)
空战题材经典。空中战争与军中爱情的传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英国标本。
33.《战地军魂》(Stalag 17,《17号囚房》,美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战俘逃亡题材。明争暗斗,其乐无穷。
34.《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第三集中营》,美国,1963)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自由是不屈不挠的结果。
35.《黑狱枭雄》(King Rat,《鼠王》,美国,1965)
战俘逃亡题材经典。美国人生存之道的战俘标本。
参考资料:http://sc3h.blog.hexun.com/3681422_d.html
F. 关于描写二战德军的战争片~电影
《帝国的毁灭》原汁原味的德语对白、德军故事。特别喜欢里面德军在战斗中用德语喊话,比美国人拍的震撼多了。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单纯反映德军的电影较少,前一段有个《刺杀希特勒》(注意,不是汤姆克鲁斯新拍的这个美国大片版本的)德国版本的(附图见下),德语对白,也很震撼,不过都是德军高级将领的故事,没什么士兵的场面。
曾记得有个法语片子,叫《圣贤与士兵》貌似是反映德军和美军作战的,偏重德军,记不太清了,你查查看。
G. 为什么日本拍的二战片很少关于中国战场的
1、莱特湾海战给了日本联合舰队最致命的一击,自此联合舰队名存实亡。 2、南进策略不是日本海军决定的,而是日本军部在北进和南进决定了南进,当时日本的资源消耗过大,急需南洋的各种战略资源来支撑战争。 3、大和号的主炮在射击了多少发不清楚,但是在发射了没几下,炮膛就出现故障,直至沉没也没能再发射。 4、大凤号沉没只能说是该它倒霉,那一颗鱼类炸坏的是升降机,凑巧的是把那个位置的通风口堵住了,导致汽油蒸汽不断泄露,积少成多才发生一连串大爆炸,最后就沉下去了。 5、东南亚战场的主力日军主要是从中国战场抽调去的,日本20个精锐师团都侵略过中国,其中有19个调去了东南亚,整个中国战场只有第3师团从抗战开始到结束。其他的日军部队都是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部队。
H. 日本和德国为啥只拍二战纪录片,不拍电影
有啊,只是你没看过日本拍过《男人的大和》,这个我没看过。不过日本右冀对此评价很高,上印时荣登日本票房达七周的冠军。
德国拍过《莫斯科保卫站》(德版的),从德国士兵的角度看待那场战争。这个我看过,还可以,不过没有俄版那么有气势。主要从人性的角度描写。
I. 二战战争片
推荐的里面有几个比较冷门的,但绝对不错
《最长的一日》讲诺曼底登陆
《遥远的桥》讲市场花园行动
《血战阿拉曼》少有的以描述意大利军队为主的影片
《美丽人生》意大利电影,集中营里的温情故事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个太有名气了
《巴顿将军》主要就是巴顿在二战中的情节
《冰雪勇士》讲几个从突出部战役施佩战斗队屠刀下逃出来的人的故事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经典电影,南斯拉夫游击队
《星星敢死队》讲一支俄国侦察队
《从海底出击》讲大西洋之战
《雷霆战将》贺根战役
《沙漠之狐》讲北非战役
《卡萨布兰卡》西北非算战争爱情片吧
《英国病人》北非,也是战争爱情片
《赎罪》勉强和敦克尔克奇迹有关的战争爱情片,有点悲
《父辈的旗帜》关于那张著名的美军登陆硫磺岛的插旗帜的照片的争议与故事
《硫磺岛家书》从日军方面讲述硫磺岛战役
《桂河大桥》日军集中营里的故事
《虎口脱险》法国战争喜剧片
《逃往雅典娜》个人觉得很混乱,一直没搞清到底讲的啥
《桥》南斯拉夫电影
《最后的桥》和上面同名,德国电影,战争批判
《欧洲!欧洲!》十分讽刺的战争片
《铁皮鼓》用很奇特的方式比喻了德国的战争历程,十分辛辣
《施陶芬贝格》国内译名刺杀希特勒
《大独裁者》卓别林经典电影,讽刺希特勒
先推荐这几个,慢慢看吧
J. 二战经典战争电影
TOP1.《拯救大兵瑞恩》
在战争电影历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这主要是指它的技术方面,之后的战争电影很少有不受这部影片影响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场面追求真实,质感,每个细节都经得起苛刻的研究,而同时又惊心动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开头的诺曼底登陆,相比于经典《最长的一天》的诺曼底登陆战的荡气回肠,《拯救大兵瑞恩》的表现更接近纪录片式的残酷,使用了很多手提摄影机的拍摄,另外《拯救大兵瑞恩》还注意到了大部分电影中诺曼底登陆战中忽视的细节:当天是在下雨的。
TOP2.《兵临城下》
这个片子保持的黑白片花钱纪录直到辛德勒的名单才被打破,何况这是1961年的美元……考虑到通胀的话还是很吓人的。第一牛逼之处在于大部分是实景拍摄,到四大叔拍《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据说都不能用实景了,何况《兄弟连》。第二牛逼之处在于,航拍镜头和全景真是多啊,虽然美国人40年之后长相也没啥变化,好莱坞发展了40年大约就是多了点特写和手提摄影机,其他该拍的40年前都被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