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有哪些好看的二战题材的电影
谢邀!《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剧可以说是战争题材类电影历史上的里程碑,具体是指它的技术方面,在继它之后的此类题材的电影没有不受其影响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场面追求真实、质感,每个细节都经得起苛刻的研究,起开头的诺曼底登陆战的荡气回肠就连当时天气在下雨的细节都包括在内,不得不说此片
② 求一部电影名字
《战场》
对我们而言,二战美军101空降师之名是从《兄弟连》得来,对美国人而言,是从巴斯托捏得来。《兄弟连》讲的是这支连队从集结到战争结束的整个过程,《战场》讲的仅仅是这次战役,同《兄弟连》一样,《战场》反映的也只是一个连队,确切的说应该只有一个排的士兵在艰苦的巴斯托捏的战斗。
我在网络搜索“巴斯托捏战役”未果,想起了小说《兄弟连》中的那个章节,搜了下“突出部战役”,结果找到了,内容很长哈
1944年诺曼底登陆成功后,由美、英等国军队组成的盟军迅速向西线防御的德军发起了进攻。1944年深秋,战线向德国本土逼近,德国面临绝境,为扭转这一局面,希特勒决定集中兵力在西线发动一场使盟军猝不及防的攻势,夺回主动权。为此,从9月底,元首就和他的最高统帅部十分秘密地着手制定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反击战计划。这个计划被命名为“莱茵河卫兵”。该计划的主要设想是: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突破盟军防线,在列日与那慕尔之间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切断美军第1集团军和英军第21集团军群的后方交通线,并制造第二个敦刻尔克大撤退,稳定西线形势。然后再转过头来对付东线苏联。
希特勒选择的反攻地点在德国、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交界处,就是4年半之前(1940年)德军突破法军防线的阿登山区。他的计划不可谓不大胆,如果他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后盾,或许他能成功。但是他没有。
盟军在西线共计有87个师,其中25个装甲师。然而在阿登一线却只有6个师的兵力。而且盟军高级指挥官们对德军反攻的可能性预料不足,认为目前德军的处境已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了。
12月16日拂晓,德军分兵分三路突然出击。密集的大炮对几乎所有的美军阵地猛轰,蜷缩在睡袋中的美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连滚带爬地钻入掩体,惊恐中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紧随着炮火,几百架探照灯又罩住了美军阵地,为在暗夜中发起进攻的德军提供照明。在混乱中,德军突击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向美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美军阵脚大乱,损失惨重。
美军在战斗打响后的开始两天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盟国远征司令艾森豪威尔急调第82和第101空降师火速赶往巴斯托尼——圣维特一线进行增援,阻止德军西进。麦考利夫将军指挥的第101空降师驰援巴斯托尼。
19日,艾森豪威尔在凡尔登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商讨对策。会议决定采取南攻北守的方针。具体部署是: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北上攻击德军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团军向北靠拢保护巴顿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必须顶住从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区的德军,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坚守阵地,并准备由北向南反攻,与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合围德军。
德军曼陀菲尔指挥的第5装甲集团军在20日包围了巴斯托尼的美军第101空降师后,第47装甲军以两个装甲师又继续向马斯河沿岸进攻。德军南面战线上的第7集团军右翼的第5伞兵师继续向前推进,并构成了对美军防守的巴斯托尼的合围。第5装甲集团军进展迅速而第6装甲集团军的攻势远远落后。希特勒决定把原计划由第6装甲集团军但任的主要进攻任务转移到第5装甲集团军。
12月22日,巴顿率美第3集团军从南面发起了攻击。德军也在当天要求被围在巴斯托尼的美军投降,但只得到第101空降师代理师长麦考利夫一个词的回答:“有病!”(英文原文:「Nuts」,也可译为“该死!”)。这个美国俚语含意颇深,从此在二战史上传为美谈。巴斯托尼成为阻挡德军推进的一个钉子。德军只得饶过巴斯托尼向前推进。18000名美军死守孤城,抗击德军的进攻。直到圣诞节德军也没能突破第101空降师的防线。由于作为交通枢纽的巴斯托尼被美军占据,导致德军的后勤供应大量被堵塞在道路上,使突出的德军装甲师腹背受敌,补给困难。巴斯托尼防御战成了盟军整个防御计划取得胜利的决定性环节。第101空降师因此获“优异集体嘉奖”,这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唯一的全师获此荣誉的部队。
12月24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摧毁了德第7集团军在左翼建起的保障中央进攻的屏障依托。紧接着,巴顿命令加菲将军的第4装甲师“拼命狂奔”,全力解救陷入德军重围的巴斯托尼。12月26日凌晨,加菲的第4装甲师的战斗群突破了德军对巴斯托尼的包围。次日,大部队沿打通的道路驶入城内,加强了该城的防御力量。25日以后,德军又重新开始了对巴斯托尼的争夺战,许多师陆续被调到这一地区投入攻城战。
24日开始,天气逐渐转晴,盟军的飞机大批出动,对敌人运输道路进行地毯式轰炸,使德军后勤供应机构几乎瘫痪。与此同时,盟军的空军对已前出到塞勒斯的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的第2装甲师及装甲教导师猛烈轰炸。塞勒斯是德军推进的顶点,距马斯河只有5英里。于是中部战线形成了一个凸出部(阿登战役因此又称为凸出部战役或凸角之战)。在圣诞节那一天,德军第2装甲师与刚赶到的美第1集团军之第7军第2装甲师爆发激战,到该天结束,德军第2装甲师阵亡2500人,1050人被俘,损失81辆坦克(原有88辆)。是役美军第2装甲师获得了“活动地狱”的称号。26日,德军遂开始后退。德军强渡马斯河的希望落空了。
1945年1月1日,德军出动1000多架飞机对盟军机场进行了几个月以来最猛烈的轰炸,盟军的260架飞机被毁。接着,德军地面部队向巴斯托尼发起了围攻。
1945年1月3日,盟军转入反攻,巴顿的第3集团军由巴斯托尼向东北出击,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由北向东南出击。德军也在这一天对巴斯托尼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从而展开了阿登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双方血战了5天,最终德军仍未能拿下这个重镇。虽然德军停止进攻,但仍然控制着在盟军防线上的突出部,盟军在攻势刚开始时,在严寒天气以及德军抵抗之下进度受到限制进度十分缓慢,多数德军以边战边撤的方式成功的撤离战斗区域,因为油料的缺乏使德军大多数的装甲车辆被放弃。
1月8日,希特勒终于下令德军撤退。1月12日,苏军在东线提前发动进攻配合作战,希特勒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作战。盟军迅速乘机推进。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团军和巴顿的美第3集团军胜利会师,到1月28日,德军被彻底赶回到原来的阵地。
《兄弟连》刚开始播放的时候,曾经有影迷在网络上写过相关评论,认为美国人拍摄的电影是“战壕真实”,而前苏联和我国的战争电影则是“司令部真实”,上面这一段关于巴斯托捏的描述,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司令部真实”了吧,而《兄弟连》和《战场》则是标准的“战壕真实”
我个人以为,“战壕真实”还是“司令部真实”,不仅仅取决于拍摄者的立场和态度,还要看制片方的能力。
“司令部真实”其实不仅仅是只反映高层领导人的作品,它也有相当刻画底层士兵的画面。前苏联和我国的“司令部真实”电影其实也就是8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的,以前拍摄的大部分也是普通士兵的故事。计划经济下拍摄此类电影相对容易,可以用国家形式投资,召集各类演员,而且动辄都篇幅很长,我们没有《解放》这样5个小时的长篇,但是把《大决战》全部加一块也差不多这个时间了,这样的电影在描绘历史的背景下,也是国家的一种政治历史教育
而好莱坞这样的商业制片公司,在1949年是不太可能花大钱去投拍一部反映战役全景的电影,毕竟能不能收回投资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原则,而这样一部全男星电影,已经汇集了当时米高梅旗下比较出色的男星阵容(并不是一线男星,因为战争电影投资大,只能在二三线中找演员,而恰恰就是这一批演员才可以真实反映战场上普通士兵的心理)。纵观当时的二战电影,几乎没有脱离这样的模式,直到60年代,被电视业冲击的电影界才有了反映全景的战役电影,而当时的明星制度已经由大制片厂签全约,变成了“演员个体户”,制片方不必为他们付周薪,而是改成了片酬,这也保证制片方可以在一部电影里选择最适当的明星阵容,而不要考虑太多跨厂问题。到了现在,“司令部真实”又成了电影个性化的障碍,于是反映人性的战争电影电视(《兄弟连》是电视剧)才成了潮流
③ 一部二战片,有德军,美军,坦克,雪地丛林,狙击手是什么电影。
《坦克大决战》
剧情简介
德军由罗伯特.萧饰演的海斯勒将军率领,企图在圣诞前夕,利用不利于盟军空军发挥作用的阴雨天气对盟军发动反击。因为计划的突然性和盟军的大意,在战役开始尽管盟军士兵英勇抵抗仍然被德军突破防线。盟军马上组织反击,但是德军的破坏行动使得反击受阻。战局急转早先曾经做出正确判断的盟军凯利中校发现了德军突击装甲部队缺少燃料的弱点,司令官于是火速编成坦克集团与德军展开激战,意图消耗瘫痪对手的机械化部队。但是德军一部却占领了盟军的一个油料库,就在海斯勒带领的德军坦克前来抢油时,坦克手葛菲上士带领一帮伤兵抢回了油料库并发动火攻,烧毁了海斯勒的坦克大队。德军缺少油料的装甲兵团被迫投降。
④ 求关于二战诺曼底的电影
1.《登陆之日》:
该影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身着德军军服的两名东亚人金俊植以及长谷川达夫的故事。
2.《诺曼底登陆日》:
讲述了1944年6月6日盟军成功在法国诺曼底实施登陆,一举解放被德国法西斯占领的法国的经过。
3.《最长的一日》:
该片以1944年诺曼底登陆为背景,讲述了诺曼底登陆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
4.《拯救大兵瑞恩》: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
5.《六月六日登陆日》:
军舰在夜幕的掩护下,冒着恶劣的天气向诺曼底进发。在距诺曼底海滩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指挥官温特上校不由得回想起和女朋友瓦莱莉纳赛尔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瓦莱莉是准将的女儿,对于未来的女婿,参加过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准将非常满意。战争爆发后,同住伦敦的温特吻别了瓦莱莉,此后两年的时间音信全无。
⑤ 求一部二战时打德国人的电影名称,,只记得的两个情节……一个是一小队人在大雾的森林里巡逻……
贺根森林战役 When Trumpets Fade
⑥ 求一部二战老电影!
极地重生 So weit die Füße tragen(2001)
导演: 哈迪·马汀斯
编剧: Bastian Clevé / Bernd Schwamm / Hardy Martins
主演: 迈克尔·门德尔
类型: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2001-12-27
片长:158 分钟
又名: 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
二战末期,德国军人科利基文斯(米高·文度 Michael Mendl)在战争中沦为战俘,被处以25年的刑期,而此时他怀孕的妻子和女儿则完全没有他的消息,只能求神保佑他还能活着回来。经过漫长的跋涉,一行战俘被送到了一个劳改场,那里没有围墙也没有栅栏,然而极度的严寒和千里冰原则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这里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初到之时,由于天气和疾病,很多人都不幸死去,然而非人的矿工生活,才是真正的炼狱。科利基文斯从来没有忘记远方的亲人,一次失败的逃亡让他饱受看守的虐待,然而这却更加坚定了他要逃出这里的决心。后来在年迈的医生的帮助下,科利基文斯才得以逃离劳改场,从此获得回家的希望。可是在他面前的,将是长达14000公里的“死亡之地”,在被积雪覆盖的千里冰原,科利孤身一开始了漫长的回家之路……
本片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其情节源自一个真实的逃亡故事。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16627/
⑦ 二战经典电影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名单》是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轰动世界的宏篇巨制。
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现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影片于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当即引起了轰动,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在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辛德勒名单》一片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剪辑等6项金像奖。对于影片的成就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他的才华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肯定。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
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这是一部肯定“二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
《兄弟连》
描写了二战中,美国101空军一个小支队的真实故事,他们参与了盟军进攻首日的任务以及其后整个欧洲的战事。
全片根据斯蒂芬·安布罗斯的著作改编而成,这位作者曾对小分队的幸存者进行过长期的访谈、并在研究了美国士兵的家书的基础上,写下了这本畅销作品。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名剧集是美国历史上耗资最大电视电影剧集。曾荣获第59届“金球奖”(GordenGlobe)最佳电影电视系列剧奖。
《太阳帝国》
故事开始于1941年12月,11岁的英国少年吉米与父母住在上海的英国租界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吉米梦想当一名飞行员,天真的他不知道战争为何物,这一天,吉米一家参加圣诞化妆舞会。舞会上,吉米尽情玩耍着他的滑翔机。滑翔机突然落到山坡背后,吉米去寻找,意外地发现秘密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吉米的父亲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为了安全,他让全家住进了港口附近的旅馆。夜晚,吉米好奇地与偷偷驶进港口的日军舰船打起了信号,而就在这时,日军对上海发起了进攻。混乱中,吉米和父母失散了……
通过孩子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最惯常的叙事策略,从他的早期作品《ET外星人》到最近的《人工智能》,这种儿童视角始终在延续,而拍摄于1987年的《太阳帝国》也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孟菲斯美女号》
《孟菲斯美女号》的导演是卡特·琼斯。影片描写了二次大战中的1943年,10名飞行员驾驶B—17轰炸机飞越德军上空轰炸既定目标的壮烈场面。
这群朝气勃勃的小伙子,刚刚完成了他们的第24次飞行任务,再飞一次可以返家了,久违的家在等他的,战争结束之后该做什么,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番憧憬。然而,残酷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无法向人表露的紧张和恐惧,只有默默地祈求冥冥中的神灵保佑。为此,他们视好运胜过一切,一块护身挂牌,甚至是一条幸运皮筋,都可以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寄托。在紧张、无奈的等待之后,终于等来了出发的命令,满载弹药的飞行方阵穿过云层,向目标靠近。
长机“孟菲斯美女号”是戴尼斯为了纪念他在孟菲斯相识的女友而命名。在天气恶劣、云层密布,目标无法确认的情况下,戴尼斯为了保护无辜的生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畏死重新飞回,确认了目标。重创之下的飞机终于载着这群伤痕累累却胜利完成使命的英雄的归来。
影片是1990年拍摄的,在此之前,取材相同,片名相同的另一部影片由威尔导演拍摄,那是一部纪录影片,仅仅41分钟,却以简洁、高超的手法记录了这场激烈而悲壮的战争,该影片曾在1944年荣获十佳影片奖。
⑧ 冰天雪地中一部二战电影日军几个俯冲竟然没有打到一个苏联士兵这部电影叫什么
你说的这个电影是雪地逃生,将二战期间一个苏联士兵在西伯利亚极寒天气下被敌人追杀后成功逃生的故事。
⑨ 找一部关于二战,雪天拍摄的电影
我确定也看过这片,剧情应该是二战时候,纳粹分子不顾道义攻击一艘盟军的救援船。后面的就跟你说的一样,记得最后,他还凭着一杆步枪打下了袭击他的飞机,再后来终于走出了雪地。遗憾的是我也忘了这片的名字。
OK,我终于想起了这部片的名字,片名叫再生
再生 (电影)
A SECOND BIRTH
地区: 前苏联
片长: 80分钟
配音: 国语
影片介绍
一部二战题材的经典影片,它以风趣、幽默的手法,展现了苏联红军在艰苦条件下与德国纳粹赛智比勇、顽强不屈的斗争历程……
1942年,二次大战期间,在白令海峡上,一艘苏军运送伤员的船遭到德军的空袭,除战士安德烈外,全部殉难。
安德烈为了活着,与德军的飞行员展开了智斗,他一次一次巧妙地躲过了德军飞行员的追击,坚持了七天七夜,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冰封海面,并活捉了德军飞行员,回到祖国的怀报。本片风趣、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