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毕业论文想写从从电影阿甘正传解析美国文化,这个文献综述要怎么写好呢外文文献资料怎么找好呢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摘 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
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 影的神话。
一、《阿甘正传》简介
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战中丧生,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不过,钱并不是阿甘所看重的东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
二、《阿甘正传》的主题
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围绕着愚人文化这一背景,影片讲述了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残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两位女性关心、爱护他: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母爱,珍妮则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的心。在母亲心目中,阿甘不是负担,而是上天对她的馈赠,她倾尽全力抚养阿甘,总有办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会尝到什么样的味道”,“笨有笨的作为(傻人有傻福)”,并且为了能够为他争取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学习机会,她甚至答应陪校长睡觉。
《阿甘正传》表达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其中被导演反复强调的就是对生活永不放弃。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关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的社会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虽低,但他心地单纯,信念坚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运动、战场、商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着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美国梦”和“乐观主义”
从《阿甘正传》中我们能够想到人们追逐已久的美国梦以及乐观主义。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神话,是许多欧洲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来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地广人稀,到处都充满着爆富的机会。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大量亚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呢?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却有一个永不变化的主题:或成为富人,或成为体育英雄,或成为著名演员,或有参观白宫和得到美国总统接见的机会 ,或通过勤奋刻苦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怎样来实现这些梦想呢?人们需要做什么呢?人们应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吗?谁能回答这些问题?看过《阿甘正传》后你就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事,他很富有,参观过白宫,还是一个体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他就是阿甘。美国是一个具有“未来取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价值观。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为了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越南战争的不满和反叛,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迷惘与困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否定理性、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与他们完全不同。也许他的智商使他无法了解珍妮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虽然阿甘的智商极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聪明的。他参观了一所退伍兵专用医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艺来愉悦他们。与此同时,电视里正在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没人观看这个人类的世纪创举,他们都被这个低能儿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时科学是乏味的,体育更加伟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这也正是电影导演对阿甘成功生活的诠释。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阿甘教给人们成功的钥匙就是:你自己去决定你是做聪明人还是傻子吧。
美国人总是思考着未来的目标,他们说:“我们要把人类送到月球上去。”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国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上由十三个殖民地建立起来,如今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梦是真实的,古巴人来到美国成为棒球明星;每天数以千计的墨西哥人越过边境线寻找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决定,拥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都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北京:辽海出版社,2006.
[2]张奎武.英美概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赵英男.英文影视赏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董力燕,刘铭.《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J].文教资料,2007.
[6]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刘洋.寻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传》的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❷ 谁有关于对中国电影评论的论文,急需
从《卧虎藏龙》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看中国电影的发展 摘要:《卧虎藏龙》是中国武侠电影的成功之作,究其因是该片深受中国古典美学中儒、释、道三 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由此,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重新建构并使之现代化,对 中国电影走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卧虎藏龙》;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电影 中国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 一,多年来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并且也是中国电影 界进军国际影视圈最为成功的电影类型。它以独特的魅 力吸引了无数的海内外观众。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中 国武侠电影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它以中国古典美学 为依托,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卧虎藏龙》的成 功便是最好的例证。《卧虎藏龙》在2000年大放异彩, 它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摄影、 舞美、动作、音乐等都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韵味, 凭借这些优势,这部影片获得一片盛赞:荣获第73届奥 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大奖;荣获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 奖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等6项大奖;荣获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 佳影片等9项大奖。 一、《卧虎藏龙》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 《卧虎藏龙》从影片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道家风范, 无论从音乐上还是从场景上,都透出一种淡淡的深沉和 忧伤。这种道家美学风范一直贯穿着整部电影,但在这 其中也暗含了以积极入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和与人为善, 普度众生的佛家思想,可以说,《卧虎藏龙》是对中国 古典美学的一次集中展示。 (一)道家美学思想的精彩演绎 “老子与庄子以道为宇宙世界之本原的哲学思想,为 其以道之美,即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 想体系的建构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1〕在老子和庄子 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只有道才是正真的美。这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美,“道”是主宰,所以要顺应它。 “既如此,一切有为纯属徒劳,惟‘道’是依,则万事 莫不成。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道家主张 “出世”,遁迹山林,以此达到避世的目的。他们认为 “道之美就是一种混沌、模糊、朦胧的美,是一种无象的 美、无形的美、无状的美,是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 美。”〔1〕《卧虎藏龙》正体现了这种道家美学思想。 1·电影中的人物所体现的道家美学风范 片中李慕白自始至终都表现出内心空明、不悲不喜、 冲虚平和的道家境界,让人着迷。首先,从造型上讲, 李慕白长袖飘飘的古装便给人一种道骨仙风的印象。他 临风而立、不虚不燥、举止稳重、淡泊致远,显示着一 代宗师的气度。其次,从他的武功来讲,李慕白是武当 派的传人,而武当山正是道家修行的圣地。在打斗中, 他总是表现出优雅淡定的气度。长剑在手,仿佛进行的 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一场自我陶醉的表演。打 斗不再是斗勇斗狠,而是表现一种舞武结合的形式美, 追求一种意境美。李慕白一手挥舞着长剑,一手背在身 后,这种从容与优雅的形象让观众印象深刻。此外,从 他的思想上看,他始终追求一种清淡无为的道家美学境 界。影片开始时他与俞秀莲的谈话就充满了悟道的意味。 “我并没有得到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 绕。”他交出青冥剑,想从此退出江湖,这种想法正是道 家“出世”思想的体现。“将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 将手张开,你拥有的将是一切”,“无知无欲,舍己从 人,才能我顺人背”,正是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诠释。 2·场景美所体现的道家美学意境 《卧虎藏龙》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它的场景美,展现 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美学意境。云雾缭绕的山岳,悠远灵 动的竹林,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体现着道家冲虚淡然 的人生态度。其中经典的场景之一就是江南水乡的画面。 俞秀莲的镖局所处的环境就是江南水乡,影片画面唯美, 犹如一幅幅写意的山水画。水的渲染成就了江南的基本 情调,体现了至柔至美的意境。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下的 活动也就平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而片中另一个让人感 受最深的场景就是李慕白与玉蛟龙在竹林打斗。竹子是 一种至柔又至坚的植物,他二人在竹枝上用轻功追逐, 飞跃,有一种高雅柔美的气韵,虽然也有紧张的场面, 但不费力。张驰有度、动静结合,他们仿佛不是在打斗 而是在竹的海洋中表演。场面优美,给观众造成一种超 凡脱俗之感,让他们体验到一种轻盈灵动的气韵和一种 张弛有度的舒畅。自然之美与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合 二为一形成一个唯美的画面,这也正体现了道家天人合 一的美学追求。 3·音乐美体现的道家美学情怀 《卧虎藏龙》值得称道的另一个元素就是它的音乐。 其音乐的制作者谭盾也因此屡获殊荣。影片的背景音乐 很感人,一开场便是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 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舒缓而又忧伤的旋律随着 剧情的发展,配合影片深化表现的主题,谭盾的音乐表 达了欲罢不能,痛苦困惑的心境,透露出一种惆怅而悲 伤的感情。这种舒缓柔美的古典音乐,恰如其分地营造 出空灵飘渺的意境,形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美。 (二)儒家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儒家文化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儒家提倡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说,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 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2〕这种中和的 美学思想就是中正和谐,中庸的美学追求。“中者,正 也;庸者,常也。不偏不倚之谓中,不走极端,不从偏 邪之谓正。所以,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实施仁学,推 行礼乐过程中,不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中正的法 则。”〔1〕此外,儒家在人格修养上追求“里仁为美”、“要 想具有人格美,就应以‘文质彬彬’(《论语·雍也》) 的准则要求自己,将内在美与外在美,形式美与内容美 统一起来。”〔1〕儒家讲求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要求“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 想。 《卧虎藏龙》中首先体现儒家文化内涵的是李慕白, 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他虽然一直想离开江湖 恩怨却无法离开。忠义二字在他心里有很重的分量,为 了尽忠,他必须为师父报仇,杀掉碧眼狐狸。尽管从一 开始他就一直在说想退出江湖,但他一见碧眼狐狸的行 踪就立刻展开复仇行动。此外,他对于他和俞秀莲的爱 情也体现出了儒家思想,一个义字,为了对得起朋友的 义气,他强压心中多年对俞秀莲的爱慕,到死才说出口。 体现儒家美学思想的另一个人物就是俞秀莲,她苦 恋李慕白多年,但就因为与自己定过亲的男人是李慕白 的朋友,所以就算这个男人已死,她也无法与心爱的人 在一起。他俩的爱始终是不温不火的感觉,为了对方牺 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但“爱”这个字却说不出口。贝勒 爷表示要捅破他两个的这层窗户纸的时候,俞秀莲只是 平静地说一切随缘。她对爱情的这种态度正印证了孔子 所说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她的所 作所为正是对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最好实践。导 演正是用这样一种文化铺垫,将影片的主题上升到一个 全新的境界。 (三)佛家美学思想的隐隐表现 佛家思想分为小乘和大乘,小乘讲究个体的自我修 行,而大乘讲究泽被苍生,普度众生。佛家主张与人为 善,无欲无求,重生恶死,要救众生于水火之中。 在影片中,这种佛家思想集中地体现在李慕白身上。 他放弃了辛苦得来的大侠之名,舍得将有400多年历史 的青冥宝剑赠与他人,这是无欲无求,无名无相的印证。 而他对于玉蛟龙的反复规劝也体现了他一心向善的佛心, 直到最后他以自己的死来唤醒玉蛟龙的善良本性,更是 我“佛”慈悲,舍己度人的最有力证明。 《卧虎藏龙》正是因为以“儒”、“道”、“佛”三家 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为底蕴才能创造出这么成功的作 品。这部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追求意境美的审美标准发 挥得淋漓尽致,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征服了中西方观众的 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典范。 二、中国电影本土化和全球化结合的道路 《卧虎藏龙》将中国武侠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近年来,中国电影却屡遭失败。2002年,张艺谋导演 的《英雄》以史无前例的宣传攻势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 刻的印象,在深圳神秘地公演了一周之后,满怀期待地 角逐第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结果败北而归。之后 又相继拍摄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希望以其宏大的场 面和华美的服饰能在奥斯卡上争得一两个奖项,结果也 是失望而归。我们不禁要问,国产大片到底怎么了?为 什么在耗费了巨额资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之后还是不 能获得国际上的肯定?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虽然同样 是武侠电影,但《卧虎藏龙》是以东方人的方式讲自己 的故事给西方人,这种讲述不同于张艺谋电影的那种迎 合西方口味的媚俗心态。北京大学的王一川教授就曾批 评张艺谋的电影是典型的东方主义,即把东方的落后, 贫穷,丑的一面展现给西方人,企图从中获得些什么, 但这种暴露并没有引起西方影视界的认可,反而屡屡失 利。那么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化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鉴 于《卧虎藏龙》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展现本民族的传 统文化魅力是成功的关键。中国历史悠久,有着很深厚 的文化积淀,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它也有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用 自己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并且应该相信我们传统文 化的独特魅力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的展示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西方的口味,更 不是商业炒作,而是要发挥中国文化自身的魅力。中国 的传统文化中值得挖掘的东西很多,如中国山水的悠远 深邃,中国音乐的五彩缤纷,将这些美好的东西展现给 世人,必定会形成一种文化的向心力,必定会吸引世人 的目光。我们要以开放的、有特色的、本土化的方式去 向世人介绍我们的文化,这才是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化的 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孔智光·中国古典美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 学出版社, 2002· 〔2〕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3·
❸ 毕业论文中引用了一些电影的台词,请问把这部电影作为参考文献的格式是怎样的还有在文中怎样备注
网络学术可以找到参考文献,输入关键词,在输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参考文献。如果不知道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可以网络搜,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直接按着填就出来了。
网络搜索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器,按着里面填,点生成参考文献就出来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
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9.
其他的:
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932.
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 [EB/OL].
其他: [R]、[P]、[A]、[C]、[Z]等。
❹ 我想写一篇动画艺术与电影的论文 谁能提供些资料
动画场景塑造的艺术魅力
——浅析《梦魇》场景设计对影片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
【摘要】:动画场景设计是动画制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动画场景的不同效果直接影响了动画片整体风格的形成。优秀的动画场景设计不是为了将画面内容填满,而是利用其影响影片的情感基调、角色性格、气氛渲染和情节发展等。为了探究场景设计对动画电影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场景设计的概念、意义和构思方法等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动画实例《梦魇》,重点分析了该动画场景中关于色彩、细节、光影和空间等要素,来论证场景设计对于动画电影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场景设计 故事情节 推动
目录
1.概述 3
2.动画电影中场景的设计的作用 3
2.1动画场景塑造客观空间、奠定情感基调 3
2.2动画场景烘托气氛 3
2.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
3.动画场景的构思 4
4.《梦魇》场景设计对影片故事情节的作用分析 4
4.1色彩配置 4
4.2细节刻画 5
4.3光影效果 5
4.4空间处理 5
5.总结 5
1.概述
角色、剧情、环境是构成影视动画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必不可少。场景服务于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设定,因此在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场景设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动画电影中除了对人物角色的设定之外,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和角色发生关系的所有景物,例如影片中所设置的道具、社会环境、历史环境以及角色所处的家居环境等都属于动画场景的范畴。
动画场景设计经历了一个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渡期,传统场景设计主要是根据动画的创作者通过在平面纸上手工绘制环境、场合等,通过后期对原画稿加以拍摄制作而成为影视作品。而现代动画场景设计则结合了现代高新技术,成功地由二维视觉平面向三维甚至更高维转变,对场景的设计包括了对角色活动与表演的场合与环境两个方面的设计。对于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而言,独特的场景设计必不可少,它的意义不只停留在填补镜头的表象,而是对整部动画的情节、质量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动画场景进行设计时,必须准确地把握画面视觉感受的和谐度、与主题的契合度、与情节设定的匹配度等。
近几年,影视动画的制作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动画片的风格也不断演变发展成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诸如米奇老鼠、千寻、龙猫等角色,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但在我国国内,由于影视动画在我国属于一门新兴的产业,加之对动画理论的掌握程度尚浅,因而国内影视动画的发展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地差距。
2.动画电影中场景的设计的作用
在影视动画中,角色性格、心理等表现需要配合特定的场景进行烘托表现,场景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影片整体的效果,它不仅仅只是带给观众视觉上的感受,更多的是能在心理上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打造出一部高品质的动画电影。在欣赏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时,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则是由场景所传达出的情绪,通过色彩、沟通光影渲染等手法来影响观众的主观感受。可以说,一部好的动画电影必须有恰当的场景展现作为依托。
2.1动画场景塑造空间、表现角色性格
场景设计之于影视动画有其独特的作用,场景与角色相互依存,通过场景来为角色提供表演空间和心理活动空间,而角色也为场景的设定提供了现实意义。场景设计师通过研究故事发生背景,通过对镜头、色彩、景物等要素的设计来为角色设定表演空间,传达出故事发生的准确信息。除了客观空间的设定之外,影片还需注重角色心理空间的场景设计,角色的性格特点通常是在心理活动的体现出来,因此良好的场景设计为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起着关键的作用,观众可以通过画面中心理空间的设定来推测角色的兴趣爱好或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强化影片所塑造的角色形象,使其更加生动、丰满。
2.2动画场景烘托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在进行场景设计时,一定要注重整个场景色调的统一,这其中包括对画面主题、构图、风格、节奏等的协调统一,比如为了渲染欢乐、轻松的气氛,则采用明亮的色彩作为画面的主色调;为了表达痛苦抑郁的感受,则运用无彩色系来表现;为了烘托温馨祥和的气氛则采用暖色系来表现。从全局出发进行设计,把握整个动画影片的主题基调,抓住影片的灵魂,最终为影片的所要传达的思想服务。这也是考验场景设计师功力水平的标准之一。只有通过对日常生活敏锐的观察而累积的经验运用到场景中去,坚持真正的感动是来源于对生活的领悟这一道理,才能设计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影片情感基调,才能在心灵上与观众达到契合。在动画影片中,场景气氛效果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影片主体的情感基调。
2.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动画场景的设计要以符合故事情节发展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展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特征和地域特性,准确地把握好故事发生时的环境特征,为角色的表演提供合适的场合。一般情况下,动画场景不仅配合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动画场景通过变化时间、地点以及环境等,从侧面为观众说明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出特定的情境,从而影响整个故事的发展。
3.动画场景的构思
在对动画场景进行设计时,构思无疑设计师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构思新颖的动画场景才能够制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最终赢得观众的好评。总的说来,场景的设计其实也是一门造型艺术,要求同时具备高的创作性和艺术性。在对动画场景进行构思时,首先应该对剧本有着深入地了解,站在观众的角度上思考如何进行场景的设计创造。一般地,动画影片中场景设计主要是为了营造特有的情绪气氛,例如使整部动画显得神秘、玄幻,或者恐怖、危机四伏。诸如此类的动画题材是应观众的需求而产生、发展,从而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场景的变化速度、复杂程度上着手设计,通过一连串高频率的场景变换来衬托情节的发展,当然,在用此种方法构思动画场景的设计需要时刻把握好度的问题,以免过快的变化频率和复杂多变的场景空间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导致降低对动画影片的好感度。
4.《梦魇》场景设计对影片故事情节的作用分析
前文已经对动画场景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以下就结合动画《梦魇》场景设计对其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进行实例分析,从而对场景设计的含义有更深层次上的了解。接下来对动画《梦魇》的故事情节做一个简短的介绍:故事是从一位贪婪的时尚女郎在见到一款心仪的,但是价格昂贵的名牌包开始,她非常渴望这个包,但却身无分文,无奈之下便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然后进入浴室泡澡。在洗澡的过程中,她睡着了并开始做梦。在梦里她见到了一位拥有魔力的女人,在那位女人的帮助下拥有了金碧辉煌的房子和时尚的衣服首饰,并且也成功地拥有了白天见到的那个名牌包。但她突然惊醒过来,发现自己在洗澡,便开始怀疑刚才的一切是否只是个梦,可她却见到了梦中的那个女人,于是她确信自己刚才见到的一切都是真的。故事的最后,她猝然发现原先拥有的东西却是梦中梦,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梦魇。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太过沉浸在贪婪中的人,将很难让自己醒过来。梦中梦,即使醒来,一切也将是梦魇。
在动画《梦魇》的情节发展中,场景塑造必不可少,通过对场景的设计向观众展现了角色复杂的心理变化。动画通过对场景色彩配置、细节刻画、光影效果、空间处理等方面的塑造,表现了影片独特的艺术魅力。
4.1色彩配置
色彩是画面表现的最直接要素,在动画场景中色彩设计既要与整个影片的总体色调协调一致,也要能够烘托出影片镜头的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在影片《梦魇》的色彩配置上,主要运用了色调对比来突出情节的发展,从而使观众通过对画面色彩色调的比较上推出情节的下一步发展。
影片一开头就用了非常炫目的颜色来展现名牌包外观、窗明几净的画面暗示了名牌包价格不菲,推出稍后女人买不起包而只能靠做梦才能拥有它的情节发展。影片中多次运用色彩色调、明度对比来反映梦境与现实的区别,同时也表达了对女人贪婪本性的嘲讽。整部动画的情绪情调大多都带有主观因素,因此在表现角色内心情绪的波动变化时,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气氛来表达。影片的色调主要经过了由暖——冷——暖——冷的变化,每一个阶段色彩构成要素都并非基于偶然拾得,而是为推动故事情节而作相应的变化,从色彩的对比来进行场景的设计,使画面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影片中的主人公情绪波动较大,开始对于现实的沮丧以及回家过程中的垂头丧气,到之后在梦中激动的情绪转变,场景的画面色彩由起初的低沉、灰暗开始变得明亮甚至有些扎眼,这些转变都是为了衬托角色前后巨大的心理变化。而用暗紫色来对梦中女人的外表进行色彩塑造,一方面表现出梦中女人有着神奇的魔法这一特性,另一方面也从现实角度嘲讽了主人公的贪婪以及异想天开,推动“梦中梦”情节的发展。
4.2细节刻画
动画场景除了向观众交代大体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之外,细节刻画也是其重要的构成内容,细节刻画对角色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气氛的渲染等都起着一定的作用,甚至还能够使影片与观众之间进行互动,引领观众主动去注意场景中的细节,然后对情节进行预测。在动画《梦魇》中的角色类型十分简单,仅只有现实中的女人和梦中的女人二者构成,整部动画用夸张的动作来填补台词上的空白,看似不经意的动作都为后面的情节发展提供依据,并刻意对此进行一定程度地强化或弱化。影片中通过对女人梦中动作细节的刻画,如欢呼雀跃的表情以及夸张的舞蹈都将角色的情绪波动程度放大,此处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将此部分进行深入地细节刻画是为了突出表现梦醒后巨大的现实落差带给观众的震撼。
4.3光影效果
同样地,光影效果也是场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光影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整个画面构图的不足,从而使画面达到较佳的视觉效果。《梦魇》中在女人进入房间以及浴室空间等都有进行光影效果的变化,营造出特殊的气氛。画面通过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模仿,改变光的强弱、角度以及阴影等,为接下来“女人做梦”这一故事情节进行了气氛渲染和背景交代,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强调了故事的高潮。
4.4空间处理
在对动画影片的制作中,画面空间的变化是必要的,假定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画面背景始终一成不变则容易引起观众厌倦及反感。因此空间背景的环境和角度变化对动画而言,直接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真实的空间感是动画场景设计基础,通过对空间距离、景别、角度等变化来把握空间转变有利于协调画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梦魇》中大量使用空间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变化,为表现大局、展现细节两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使得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加强了空间的层次效果。影片在对主人公“梦中跳舞”情节塑造时就运用了俯视的角度,表现出角色沉迷于自我幻想中不能自拔,使角色塑造地极富戏剧效果,有着深化故事主题的作用。
5.总结
场景设计是动画创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上乘的动画作品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场景设计为基础,而好的场景设计则由色彩、细节、空间等要素协同配合构成。现代动画影视作品不能仅仅只在于追求精彩的剧情和角色的复杂程度,也要注意画面场景与其二者的相互关系,不断变化运动的画面场景有时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场景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部动画影片的情节发展。本文从对动画影片《梦魇》的场景分析中,得出场景设计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角色性格、突出影片主题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而言之,只有在充分理解剧情故事和创作背景下才能设计出适合情节发展的场景,才能提高整部影视动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海洋出版社,2005.7
2.韩新顺.场景设计中的空间表现在动画影视中的重要性[J].电影文学,2007
3.李铁、张海力: 动画场景设计[M] 北方变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孙立军.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6
5.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❺ 求论文影视后期制作的参考文献
具体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论集6,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刘育涛,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电影文学,2011。
在《影视后期制作》教学中,要从艺术的理念教育学生,这就势必要加强学生的美学修养,注重影视制作课程艺术性教育。影视作品说到底是一种视听艺术的记录与表达,构图、光影、色彩等视觉造型元素共同构成了影视影像的画面语言,背景音乐与画外音的添加则进一步彰显艺术魅力。
因此,教师在讲授影视制作各项基础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趣味,进而提高影视审美素养。对于影视技术技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演示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5)分析电影的论文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技术应用反映着当下新媒体时代的科技水准,是影视科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自然表现。然而,出色的影视作品必然离不开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失去了艺术的积淀与彰显,技术的运用只能是没有灵魂的拼凑与堆砌。
结合所在学院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强调教师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视频制作的艺术性理念渗透进技能的实践应用环节,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视野和高度去观照影视技术,从而培养出既懂影视制作技术、又具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❻ 影视鉴赏论文里面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10年英语翻译经验,一般直接找一些外文翻译出来,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编辑成为一篇文章。
❼ 参考文献是电影怎么写
参考文献怎么写?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❽ 求论文参考文献...题目是《木乃伊》电影系列中异形人的人物形象研究
望采纳肖楠.
浅析好莱坞电影《
木乃伊
3:
龙王之墓》
中的中国元素[J].
文学界:
理论版,
2012
(1):
136-137.
朱璞.
浅谈电影中的埃及文化——以《
木乃伊
1,
2》,《
神鬼传奇之法老王的咒语》
为例[J].
电影评介,
2010
(004):
16-16.
郭静.
“商业噱头”
下的
“文化说教”——电影《
木乃伊
3:
龙帝之墓》
所隐含的帝国主义文化策略[J].
铜仁学院学报,
2009,
11(4).
陈谦信.
唤醒兵马佣——《
木乃伊
3:
龙帝之墓》
导演罗伯·
科恩拍摄手记[J].
2008.
孙立,
梁爱萍.
从
“庄生晓梦”
到
“木乃伊归来”[J].
大自然,
2007
(2).
土星.
神秘木乃伊
古埃及法老[J].
图形科普,
2003
(6):
3-3.
孙立,
梁爱萍.
从
“庄生晓梦”
到
“木乃伊归来”[J].
大自然,
2007
(2).
❾ 求助~急!英语毕业论文,我想写英文电影的赏析,不知道怎么找参考文献呀
英语毕业论文,我想写英文电影的赏析
整套的原创论文如果需要原创的
网上没有
自己写的
我有啊
希望可以帮到你
采纳哦!
❿ 论文《我国电影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 求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论文框架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介绍
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
2、背景信息(可选)
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
3、新技术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
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对你的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简明陈述;
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阐述为什么值得研究这个问题。
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结论;
对成果的总结;
未来的研究。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