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举一部看过的心理电影,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分析
1、《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看点:ADHD Ritali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点评:名叫Justin的男孩,17岁了还在像婴儿一样吮吸大拇指,戒不掉。
2、《记忆碎片》memento
心理看点:短时记忆障碍,海马体损伤
点评:就不重复细节了,不是因为太经典而在这里设悬念,而是完全无法重复。
3、《水果硬糖》Hard Candy
心理看点:恋童癖、犯罪心理学
点评:看完这部电影后:基本上男人都觉得一阵寒意飘过,女人则觉得大快人心。
4、《大象》elephant
心理看点:校园暴力,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点评:这是一部关于校园暴力的片子,思考良久为什么名叫“大象”?——原来青春期的大象才是最危险的。
5、《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看点:Abnormal的心理学,潜意识,人格分析。变态心理学,异性癖、食人狂
点评:经典中的经典,强烈推荐!就算再多看上几遍,依然回味无穷啊。
6、《心理游戏》the game
心理看点:人格/性格测试,应用,设计情景
点评:一部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值得一提的是,情节的接宕起伏会让你爱不释“眼”。
7、《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
心理看点:梦的解析、失忆、强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经典
点评:希区柯克的名作,也是心理电影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8、《梦旅人》picnic
心理看点: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
点评:影片并没有过多地表现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岩井俊二的巅峰作之一。
9、《约书亚》Joshua
心理看点:儿童心理学、乱伦
点评:九岁男孩Joshua,因为妹妹出生而失宠;在此之后,发生了一连串不幸的事。
10、《圣女贞德》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看点:精神分裂症
点评:一部让人深深迷恋的片子,喜欢贞德振臂高呼“Follow me”时血液沸腾的感觉。
11、《雨人》rain man
心理看点:孤独症(通俗点叫自闭症) 高功能孤独症
点评:惊觉于它如此细腻而又震撼人心。
12、《和莎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
心理看点:恋爱心理,失恋治愈
点评:继《暖暖内含光》之后又一治愈大片;不同的是前者是做梦大片,后者是醒梦大片。
13、《象人》The Elephant Man
心理看点:精神救赎、社会心理学
点评:大卫·林奇1980年的处女作,黑白胶片,看完会哭的。
14、《火柴人》matchstick men
心理看点:洁癖、强迫性人格
点评:火柴人——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内容挺有意思的,结局也很精彩,值得一看。
15、《第六感》The Sixth Sense
心理看点:儿童心理学
点评:影史上只有四部惊悚片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这部片子便是其中之一。
16、《庸人哈尔》Shallow Hal
心理看点:教育心理学
点评:庸人哈尔和一个胖妞谈恋爱的故事,一部有明显教育倾向,能深切满足各位有受教育痞的人们愿望的片子。
17、《苏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
心理看点:心理教育、自我分析、犯罪心理学
点评:把一部哲学名著改编成电影,还让那么多人喜欢,不容易啊。
18、《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
心理看点: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点评:看完后我的感受是:我想找个像Sean一样懂爱的人。
19、《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
心理看点:双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点评:Christina Bale的表演得真好。再没有比他更有魅力的变态杀人狂了。
20、《死亡实验》das experiment
心理看点:服从心理,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点评:这是一部通过设定极端环境表现人性阴暗面的电影,非常有震撼人心的冲击性。
❷ 电影中有哪些大家不知道的心理学
许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听说我学心理学,好多朋友就会问我:“学心理的,好厉害,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许多人把心理学和读心术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不科学的误解。单纯地介绍心理学,做个科普或多或少会有些乏味,由于个人比较喜欢看电影,下面我就介绍一些涉及心理学知识的电影,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理学。
1.《爱德华大夫》 涉及的心理学知识:精神分析治疗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还是在大学课上老师推荐的。这是1945年上映的美国好莱坞早期黑白影片,由希区柯克执导,讲述了女心理医生与一位假冒“爱德华大夫”的英俊精神障碍患者相爱的故事。这部影片是对精神分析治疗的一个经典的诠释,喜欢怀旧风格的人会看得津津有味。
2.《记忆碎片》 涉及的心理学知识:记忆障碍、顺行性遗忘(确切的说应该是短时记忆无法转变为长时记忆)
这是一部由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有关记忆的故事,极其漂亮巧妙的叙事和剪辑手法,情节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到现在还能回忆起初次看这部影片的震撼,喜欢悬疑推理,剧情反转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3.《致命ID》 涉及的心理学知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多重人格?人格分裂?傻傻分不清。一开始看这个感觉就是一部悬疑推理破案的电影,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却是一部心理学的电影,为避免剧透,介绍就到此为止了,想弄清这个病的人可以看一看,不过国内这个病很少见的哦。(P.S.这个病最著名的例子是《24个比利》,是根据真实事例改编的书,同时电影也将要推出,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也许将会是他冲击奥斯卡奖的一部力作)
4.《沉默的羔羊》 涉及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反社会人格
其实推荐这部电影我是十分纠结的,但还是决定写上。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个心理咨询师,高超的技巧和智商,却是个冷静的罪犯。实际上,心理咨询师们都是积极阳光的,各位千万不要有误解,也不要对号入座。另外友情提示,这部电影比较血腥,不推荐承受能力差的人观看。
5.《丈夫得了抑郁症》 涉及的心理学知识:抑郁症
之前推荐的电影大多是悬疑的,这不是说心理学就是悬疑的,我想应该是悬疑题材更适合拍电影,更容易吸引观众吧。接下来这部影片风格将大不相同,是一个温馨的家庭爱情故事。这部电影是由日本朝日电视台、东映映画联合制作,讲述妻子在照顾患有抑郁症的丈夫期间发生的生活琐事。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抑郁症”这个词越来越多得被提起,很多人自称自己有抑郁症,但抑郁症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哦。
这次介绍的电影就是以上5部了,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看一看,相信看完后对心理学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如果能够有好的反响的话,还会继续推出下一期。
文/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李扬
❸ 电影《心灵捕手》主人公性格分析(心理学)的问题
通过性格心理学来分析《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在一个具有保护壳下的主人公有以下2方面:
1、人物的防御机制(保护壳)
在一部拥有着积极变化主人公的故事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有着明显的“创伤”的主人公(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在电影的一开头,主人公们认为他们的生活并不存在着任何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被生活困住的他们必须克服他们原本相信的谎言。
通过改变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迈向新的人生旅程。主人公的“创伤”通常源于过去的一些经历,在《心灵捕手》中男主角威尔的创伤来源于童年时虐待自己的父亲。这一过去的伤口引发了威尔的自我防御,他认为对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会导致情感上的痛苦,他怕受到伤害。
作为一名电影的编剧,有时用这种方式思考电影中的人物会让人觉得抽象,但将软弱转化为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防御机制。那么什么是电影人物的防御机制呢?其实,自我防卫机制是角色们戴着的面具,用来隐藏他们的内在自我。
而他们所回避的,所害怕面对的这些东西,往往都阻止着他们变得更好。就如同之前所说的旁观者清,我们在为电影主人公们加油打气的同时,也是给我们自己鼓劲,因为在电影中,我们或许也看到了自己不愿意在生活中面对的真相。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和主人公取得心灵上的沟通,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都需要改变,都需要宣泄。
(3)电影中的心理分析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
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甚至到处打架滋事,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数学教授有心提拨这个性不羁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数学和接受心理辅导。数学难题难不倒他,但却对于心理辅导,威尔却特别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业不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桑恩教授。
在桑恩的努力下,两人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互相启发的友谊,从而使威尔打开心扉,走出了孤独的阴影,实现自我。
❹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 《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心理学分析
❺ 电影 爱德华大夫 中涉及到哪些心理学理论
男主因为弟弟的死亡导致自己内心充满愧疚与罪恶感,认为是自己杀死了弟弟,为了躲避这些,他选择将事情压抑到潜意识里,在见证爱德华从山崖落下去时,又一次受到了精神刺激,尽管他可能对于爱德华的死因有所察觉,但因为童年时杀弟的罪恶感涌上心头,引发了自我与本我的矛盾,自我想要将罪名落到自己身上,以此惩罚自己,而本我不满意,于是自我进行调节,将自己扮成爱德华医生,以此造就爱德华还没死的假象来宽慰自己,而真实的自己被压抑到潜意识并遗忘。
在女主与其老师对男主梦的解析中又体现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观点。
在女主为男主治疗时又体现了心理治疗手段,让患者全身心的相信医生,找出病源。
❻ 电影《心灵捕手》的心理学分析 复制黏贴时请注意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评述~
主角第一次和心理学家(第6个)见面时,却是后者的心灵率先被触动了。一个经常打架的天才,意味着其不按常理出牌。整部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他们都有博学的特点,粗制滥造的观点无法打动他们,就像哈佛酒吧里那场一边倒的交锋一样,注定一般电影中的常识背景与本影片不在一个层次和范围。
心理学家的强大就在于当自身的情绪伤痕被触动时,能回以同样强大的反击……河边的对话,心理学家一针见血地指明主角的弱点——缺乏情感体验的深度。对于没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财富去征服他们;对于有文化的人,你可以靠名望去诱惑他们;但对于恃才傲物的家伙们,不会卷入常人小小的虚荣所依附的逻辑。一旦情感产生认同,人就像扑火的蛾子,心理学家则继续镇静地控制着主动。他首先把对话控制在一个较为严肃的背景中(针对主角所评论的那幅画),指明主角只是个伤心、狂妄的小屁孩,然后继续讲那些笑里藏刀的小故事。主角的生活逻辑有问题,重要的不是天赋(威尔和他的朋友大部分时间所谈论的都是一些滑稽的小玩意),而是“大部分的他”并未被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所发现,当其他人按照常识在跟威尔谈条件时,心理学家就只是让威尔“看到他”(告诉他他所看到的只是肤浅的文字面)而已。
第4次会面之前,威尔的现实已经发生了呃许多变故,他继续贬低他人的情感(还有与其自尊不配的待遇,因为他本身有低自尊的问题),只是因为他本来拥有的内在是如此之少,他已经输不起了(接受意味着付出和责任)。心理学家指出威尔的问题在于不敢一搏人生,他不是选择低贱而是因为恐惧的驱使而不断做出自我破坏的行为。
第5次会面之前,威尔的好友一番真话震撼了威尔。教授和心理学家正在为往日积习争吵,自大、嫉妒和失意,都是人之常情。这次会面,心理学家终于抓住威尔的脆弱,引导他原谅了自己的懦弱。一开始他们谈到两人都有的受虐经历,最后威尔说到分手的事,心理学家立即洞察到威尔沉默之中的伤感,知道这就是其一直等待的时机。一句句“这不是你的错”不断地撞击威尔最后的心理防线,寒冰终于从内部融化。
影片的最有意思的是,威尔的固步自封正是他周围人的苦恼,但当他走向自由之路,也让他人感到了幸福。我们的生活不只是我们自己的,也关系到周围人的梦想。
❼ 用心理学的分析电影《黑天鹅》
《黑天鹅》观感:成长的蜕变
自幼便深受母亲艺术熏陶的妮娜,在出落成美貌动人的大姑娘时,也已然成为纽约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而母亲的固执与特立独行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女儿的成长。眼下,年轻上劲的妮娜正迎来自己事业上的第一个机会,就是参演并竞争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女一号。导演托马斯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潜质,并对她进行了适时的提点。然而,托马斯所要求的这个女一号不但要求拥有舞剧中白天鹅的高尚、纯洁与善良,还要兼具黑天鹅的邪恶、狡诈、激情与淫荡。在竞争中,妮娜不出意外地展现出了她天赋异禀的白天鹅的美貌与品质,而她有力的竞争对手莉莉也在对黑天鹅的演绎中精彩迭出,双双赢得了导演与同行的赞叹。结果是,妮娜与莉莉的竞争不可避免,甚至从艺术表现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攻击与纠缠的局面。钩心斗角、自残甚至同性恋接连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妮娜出现了幻觉,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幻觉中杀死了竞争对手,其实伤害的是自己,为了完美像白天鹅一样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撇开艺术欣赏,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去看,影片中无处不存在精神分析的味道:
女主角妮娜有一个强权、控制欲望极强、期望值极高的母亲。丈夫的缺失、事业的失利,母亲把女儿视为精神支柱,视为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为了生下你,我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像一句咒语 ,禁锢着妮娜,只能做一个“贴心的女儿”,任凭妈妈控制着,包括从被迫小弹钢琴、吃多少蛋糕、穿衣服、脱衣服、剪指甲,用爱控制着女儿,干涉着女儿的隐私。从小被迫去学芭蕾舞(剧中母亲说:“如果不是我跟着你学芭蕾,你早就放弃了”),长大后成为纽约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母亲的愿望、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妮娜,并且内化成自己追求的目标。妮娜和母亲的关系便是母亲用压力和期许来引导或者是纠正妮娜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绪,否则,便会如同在妮娜得到领舞的资格后她让妮娜吃蛋糕一样坚持执拗。粉红色的睡衣、外套、床单、满屋子的毛绒玩具都喻示着妮娜这个28岁的小女孩。
随着内在的潜意识里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导演,假想敌lily的启发,妮娜对控制、束缚的代表妈妈发出怒吼:滚 ,并告诉她:“你的乖女儿死了”。 当母亲发觉“黑天鹅”这个角色吞噬了女儿,为时已晚,母亲的价值观人生观已深深的植入女儿内心,对成功的向往、好胜心、追求完美比自己更胜一筹。成长的过程不只有快乐,更多的是痛苦、迷茫、恐惧,就像蛇的蜕变,自己找一块砺石硬生生的剥掉一层皮,很痛;还有有很多的欲望、诱惑,该何去何从,该怎样去寻找自我——嗑药,去酒吧放纵,交同性恋朋友,很迷茫;恐惧自己内心一些不被妈妈认可和被自己压抑的欲望。所有这些方面都形成妮娜内心的冲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人物都可看作是妮娜的不同人格类型:1)母亲,象征着被内化了的超道德感、权威;2)导演,又是权威、又是内心的智慧老人,引导着妮娜的成长,“战胜自己才能凤凰涅槃,化茧成蝶。”“自己才是自己表演的羁绊”;3)假想敌lily,是妮娜压抑了的本能愿望:性、自由。
为了将妮娜内心的成长视觉化,电影里用了大量的隐喻性镜头:
1. 母亲作画——是在画自己希望成为的女儿,在现实生活中,母亲也是在按照自己的愿望雕刻自己的女儿。
2.一次次被自己抓破的脊背,指头流血——成长的觉醒,隐喻着妮娜决心破壳而出的自我,需要付出代价;
3.一次次被妈妈剪掉指甲——隐喻着妈妈再次失去的恐惧心理(失去了丈夫和事业),阻挠妮娜自我的发展成长;
4.粉红色的睡衣、外套、床单、满屋子的毛绒玩具都喻示着28岁的妮娜被妈妈当小女孩一样教养;
5.撕掉手指的皮肤——妮娜尝试着去蜕变,但是很痛,就浅尝辄止了,但是自主、自由的欲望不时的冲撞着自己(抓破脊背,破茧而出);
6.黑天鹅的翅膀——象征着超越,从压抑情形中解放出来。
7.手指流血——意味着内心的冲突,对母亲背叛的罪恶感。
8.和莉莉的同性爱——人格的整合愿望:单纯、可爱 、脆弱 、顺从 无主见的“白天鹅”与反抗、自主、桀骜不羁 、敢爱敢恨的“黑天鹅”的整合。黑白天鹅的互换与成长正贴合妮娜由压抑控制中的人格,向开放自由的个性的转变。它代表的是欲望、挣扎、不懦弱,和不掩饰、不压抑一切渴求。
9.妮娜的自杀死亡——喻示着有着追求完美人格特质的最终结果,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部影片的剧情中有心理学的背景,特别是一些潜意识的东西,是比其他类型的电影更高一个境界、更受人们欢迎的缘故吧,虽然故事让人们心情很沉重,但是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特别是对那些做了父母亲的人们。
感觉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不只是一个导演,还是一个精神分析大师,否则不会拍出这么专业的心理电影。很欣赏他!
心理惊悚片《黑天鹅》:潜藏在心中的黑天鹅
影片《2012》等一系列灾难片在讲述人类或地球灭亡的背后,反应的是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而心理惊悚片《黑天鹅》讲述了一位舞蹈演员为追求一个角色,不堪承受过重压力,精神崩溃乃至死亡的故事,其背后反应的则是人类对于虚无的恐惧。
2010年,导演阿伦诺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鹅》,作为第67届威尼斯影节的首映影片,并入围该届电影节金狮奖。这是一部关于芭蕾舞歌剧《天鹅湖》的心理惊悚片,影片展现了女主人公妮娜出演歌剧中白天鹅与黑天鹅两个角色,前前后后其内心出现的种种恐怖幻象。
原来,在歌剧《天鹅湖》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白天鹅和和黑天鹅。白天鹅善良、美丽;黑天鹅却邪恶,极具诱惑力。白天鹅本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因中了魔王的咒语,被变成了一只天鹅,只有在午夜之后她才能恢复人形。有一天,白天鹅在湖边偶遇打猎的王子,她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身世,王子深深的怜惜转变为爱情,他决定要救出天鹅公主。白天鹅告诉他,只有一个真心爱她愿意为她死的人,才能解除咒语。于是,王子准备举办晚宴,请白天鹅赴宴,并真诚地向她求婚。但是,魔王让自己的女儿扮演成了天鹅公主的样子,只不过穿了黑色的衣服,去参加宴会,诱惑王子。王子以为这只黑天鹅就是天鹅公主,于是跟她双双起舞,并宣布订婚。白天鹅在窗外一声绝望的悲鸣,振翅飞去……影片《黑天鹅》讲述的不是《天鹅湖》中的神话故事,而是关于芭蕾舞演员妮娜的故事。妮娜是纽约剧团中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她自幼练习芭蕾舞,技艺出众,并且乖巧、漂亮,很讨人喜欢。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她严厉而冷酷的母亲,在母亲的管教下,妮娜从小就是个特别听话、刻苦的乖女儿。但是也正因此,妮娜的身上少了一种奔放的激情,青春及性的活力在她身上得不到体现。妮娜更多是以小心翼翼地跳好每一步来追求完美,自我压抑而缺少情感的释放。因此,在剧团要重拍歌剧《天鹅湖》时,妮娜是担任白天鹅角色的不二人选;但是黑天鹅的角色,其带有邪恶、诱惑的特征,妮娜一时无法完成角色的转换。
而歌剧总监托马斯要求新演员能够同时饰演黑白天鹅两个角色。众所周知,在《天鹅湖》中,黑白天鹅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出演该角色的演员不但会事业会更上一个台阶,而且还可能会一举成名。妮娜心中极度渴望饰演这两个角色。于是,妮娜一个人找到歌剧总监托马斯,向她表明自己希望争取到这个机会。托马斯最终答应了让她来演这两个角色,但要求妮娜要学会释放情感、展现诱惑,并在这方面一直诱导她。而剧团中还有位舞蹈演员莉莉,天性大胆活泼,充满活力,她所表演的黑天鹅不但获得众人的赞赏,也得到了托马斯的认可。虽然,莉莉是作为黑天鹅的替补人选,但这也给妮娜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妮娜一方面刻苦练习,一方面却始终心存恐惧,怕有人与她争夺这个角色。整天拼命的练习,精神的高度紧张,使妮娜感到身心俱疲。一开始她练习黑天鹅的舞段时,就不小心扭伤了脚;后来因长期的练习,她的脚趾也因鞋子绑得过紧,脚趾都都快粘到一起了。更恐怖的是,妮娜的背部不断地出现伤痕,应该是压力过大时自己用手抓挠的;她还在洗手或洗澡时,看到自己的指甲里不停地渗出鲜血——当然这是妮娜出现的幻觉。后来妮娜不断出现幻觉,有一天晚上莉莉拉她出去玩,回来后妮娜感觉自己愉快地和莉莉在一起偷换——但是莉莉那晚并没有跟她回家;还有一次她独自练习的时候,听到响动,跑过去却看到了总监托马斯正在和莉莉做爱——其实也没有这回事。这个时候,妮娜身上已经出现了黑白天鹅并存的双重人格。
在最后的演出中,妮娜一开始不小心动作失误,使得托马斯大为光火。后来妮娜来到化妆间,又发现莉莉在化妆间里,并讽刺地说不如把黑天鹅的角色让给她,于是两人激烈地争吵起来,妮娜失手用玻璃碎片刺死了莉莉——当然,这个莉莉也是妮娜自己。妮娜把莉莉的“尸体”拖进了洗手间,当她再次进入化妆间,鲜血从门缝下流出来,妮娜用毛巾堵住了门缝。就在这时,莉莉却敲门前来向妮娜祝贺,称赞她演得很好。妮娜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当她再去检查毛巾时,下面根本没有鲜血,洗手间里也根本没有尸体。这时她发现她刺的是自己,玻璃还留在自己的腹中。妮娜悲伤地留下了眼泪……
就在妮娜悲伤地流泪的同时,我的心头也在不停震颤——一个人就这样杀死了自己,而她不过是追求饰演一个角色而已,值得吗?再细细思考,妮娜的这种举动,反应的恐怕是人类对于虚无的恐惧——死亡有什么可怕——正如北欧神话关于奥丁的传说写道:“富人会死,亲人会死,而且你也会死,但我知道一样东西不会死,那就是每个人对死去的人的评价。”不朽的名声成了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为追求成名而“杀死自己”的不在少数,影片不过是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这一现象而已。看看,我们人多少人一天在电脑前坐十几个小时,辛勤工作;又有多少人在深夜喝咖啡提神、抽烟刺激神经,加班加点。现代社会慢性疲劳和过劳死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他们不过是无法抵抗生命中的那点虚无。
生命固然需要工作和努力,不然生活会空洞,没有意义。但是,生命的本质却不是工作,更不是通过工作获取成功或者成名。生命是一种自然的历程,是活完自己的命,其他的都是辅助。我们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有目标,也可以挑战自己,但是要记住,这些都是为了使生命更有意义,而不是抹杀生命,获取声名。正如《庄子·养生主》中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理解庄子的这一段话千万不能截取前两句,庄子的真正观点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危险啊!知道了还这样,真是危险极了!
看来,庄子的对生命的了解还是最透彻的。庄子认为,生命是人生的大事,对此人们要有理性的思考。在思考生命的问题时,人类要把思维的方向转向自身,不要将生命的过程当成是社会目标的附属物,不要汲汲去追求世俗的东西,要保守生命本身的需求。庄子那段话的后半部分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就是庄子的生存哲学,所谓“保身”是指社会生活中让自己不受社会非理性的伤害;“全生”是指以生命本身为生命活动的目标,人生存就应该要维护一个完整的生命;“养亲”是指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照顾;“尽年”是指“全寿而归”。这才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白天鹅都要能饰演黑天鹅才行,做好自己的白天鹅也很好!
一旦我们理解了生命是自然的,我们便不会再那么恐惧虚无。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虚无的。话说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就是领悟了这个道理。庄子说:“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的妻子死时,一开始他也伤心至极,但后来想想,人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连形体、最原始的气也没有,一切都是从混沌中开始,最后才有了生命。人的生死,就跟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因此,人死了并没有什么好悲伤的,虚无也没什么好恐惧的。因为我们都是从虚无里来,并且最好都要到虚无里去。
希望妮娜的死是走进了虚无,也是走出了虚无;希望人类都能够进出虚无而毫无畏惧。
❽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早间主播
摘要 心灵捕手,相信这是一部学心理咨询的人都会看的影片!
❾ 请问什么是电影心理学理论谢谢
就电影来说,使观众产生心理活动的手段是光波和声波,而心理学表现在电影里就是立体幻觉和运动幻觉。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光影和声音正是在摹拟的人感觉。电影给予观众的光波声波的刺激不是对当前直接作用的事物的反映,而是诉诸于观众记忆储备中的经验,也就是通过刺激观众的视听感觉来调动在他记忆中由平在生活中通过感觉而积累和归纳出来的知觉、认识和思想,从而达到理解。可见心理过程包括同直接的认识活动联系着的现象——感觉、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就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了统称认识过程。感觉是人认识外部世界的最初始的一步,通过感觉我们知道事物的个别属性。这些个别的属性是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通过这些记忆积累我们对事物渐渐有一个完整的映象,从而知道事物的意义,知道它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而这些感知经验都储存在记忆之中。记忆是人脑中过去的感觉、知觉经验的储备。没有记忆就没有认识,也不会有思维。这也就是说,记忆是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❿ 电影死亡实验体现了那些心理学原理
一、 社会学的原因论
1. 社会异常论,又称压力论、紧张状态论或激发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一种犯罪原因论。该理论认为犯罪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影片中作为“狱警”的伯瑞斯,当他拿不出女儿照片,同伴就嘲笑他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并且还拿他的狐臭嘲笑他。在现实中,很可能他是个没有地位、没有亲人子女的人,他不断的在现实中受到刺激,此时他的自卑心理再次被刺激,进而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他用作为“狱警”拥有的权力来惩罚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囚犯”,甚至把不合作的同伴贬为“囚犯”,自己逐渐成为狱警的领导者,以此来弥补他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满足的地位和自尊心。
2.标签理论,这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贝克尔和利莫特。该理论认为,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某种标签,将贴标签看成是个体犯罪的原因。影片中,社会(具体的说,应该是杜恩教授和助手等研究者)冠以被试或“狱警”或“罪犯”的标签后,他们便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影片中的“狱警”和“囚犯”很快就进入角色,“囚犯”不敢反抗,认为自己就是真正的囚犯,应该服从狱警的管理,“囚犯”们无意识中形成了服从意识。
二、 学习理论的原因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获得的途径有观察学习和直接经验的强化学习等。影片中“狱警”的暴力行为和举动是怎样获得的?无疑是根据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习得的,否则, “狱警”们利用枪和警棍攻击囚犯,命令“囚犯”必须服从的行为难道是先天获得的?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三、 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
当个体发现其他人都在做同一件事而只有他一个人不做时,个体往往担心被孤立或者被认为在反对同伴,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个体会加入同伴,和他们一起做一些即使正常情况下认为是错误的事。影片中有些“狱警”无疑没有摆脱这种心理,在伯瑞斯的领导下,每个“狱警”都以惩罚“囚犯”为乐,还积极发明新的方法来折磨“囚犯”,当有人怀有仁慈之心的“狱警”不合作时,他就被同伴贬为“囚犯”。
另外,影片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恶果,杜恩教授有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有“囚犯”提出退出实验时,他为了他的研究而不顾被试的身心利益要求其继续参加实验,他的女助理要求终止试验时他却置之不理,最终,他自己也深受其害,中枪倒下。作为研究者,他没有为被试利益考虑,只是一味的想得到自己的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得受到了道德谴责。
“囚犯”77号在矛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不是他多次故意惹怒伯瑞斯,事情也许就不会坏到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自己总是不断制造矛盾,为了出去后得到更多的报酬,这对其他人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幽闭恐惧症的他被关在黑屋子里、被罚擦厕所、穿很脏的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