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张猛的《耳朵大有福》主题是什么,和《钢的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如果有编导的专业影评我可以加分或
在《耳朵大有福》里,张猛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东西,概括地说就是风格,与后来的《钢的琴》对照看,从电影元素,到主要人物的设定,再到主题,都有一些可说的内容。
片子的大背景,或者说大的场景,就是铁路纵横的没落在老城区改造中的工业区。其中主人公的住处都是有露天走廊的旧职工楼。然后贯穿剧中的地点都很类似,比如室外搭的简易棚子(《耳》里的擦鞋屋,《钢》里的剪头房),老式的歌舞厅,破饭店,露天的促销舞台。在屋内的陈设中,比如墙上的奖状证书(《耳》里的工会干事家,《钢》里留过苏的汪工家),花鸟鱼(《耳》中王抗美家试管里的鱼和几十盆花,《钢》里陈桂林家的那笼鸟,淑娴家的试管鱼和半屋花)。
㈡ 《钢的琴》中那架钢琴为什么本来说不做了,后来又做出了
《钢的琴》里面,陈桂林召集过去的工友一块儿做钢琴的最初目的是造一架钢琴,好留住女儿小元。但是,到后来,桂林发现,即使造好了钢琴,他女儿小元也不会跟她走,并且,小元跟着她妈,比跟着他会过得好,而且,桂林与淑娴要想发展下去,没有小元这个负担才比较有可能,所以,桂林就就不想做钢琴了。
后来再接着做钢琴,就不是为了小元了,是为了了却工友的心愿,与工友一起重温过去的时光。
这部片子的主题怎么理解,你可以去豆瓣网上去看看《钢的琴》的影评,那些有助于你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
㈢ 钢的琴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讲述父爱以及平凡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㈣ 钢的琴结尾是什么意思啊
主人公跟他的朋友们终于完成了梦想,成功的做出了一架 用 钢 做成的琴,呼应了电影的主题与电影名。主人公的女儿如愿以偿的弹上了爸爸亲手做的钢琴。结局还是美好富有深意的~!
㈤ 《钢的琴》要说明什么
一种儿时记忆和父辈时代的过去。
这部片子是很难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欢的电影。我留美五年了,离爸妈很远,我爹是很老派很传统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说,很喜欢《钢的琴》这部片子,感觉好电影都被埋没了,结果我爹居然回复我说,他也很喜欢这个电影,觉得看完了很感动。
顿时,我就觉得,也许这个片子要缅怀的就是这种说不出来的“通感”,联系着中国社会进步变化中的两代人。而给予了父辈们,过去的辉煌的一辈人的,最温暖的悲怜。
也许是一种工业时代过去的挽歌,看起来唏嘘。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几处场景的设置安排,有戏剧舞台的美术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过了电影中情节和人物的表现。
这是种类似于 Edward Hopper 对于美国逝去时代的描绘,《钢的琴》里的时代风情画,充满了怀旧情绪,出现在电影的多处场景里。
电影一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着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各自望向不同方向,虽然在相互对话但都没有扭头看对方一眼。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用这样子的方式出场,既体现了他们分崩离析的感情关系,也在画面上制造了一种戏剧冲突。
小菊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陈桂林答,“别拿幸福吓唬我。”
小品式的对话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东北味儿,但也契合了这种视觉上的戏剧感。
画面远景里慢慢拉出的那两根巨大的工厂烟囱,一方面在形式上对应了一男一女的视觉构成,达到了一种观感上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情绪和故事走向。
冒着稀疏烟圈的烟囱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欢离合都净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着,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知道,自己已经是时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们所经历的欢笑或泪水也不过就是时代转型时期里的必经过程。这过程不能说其好坏对错,只能远远地看着,多读出一份温馨,试着用笑去化解泪的苦涩。
另一个时代风情画的描绘发生在陈桂林拜访汪工之前,他来到潜水池塘旁边炸鱼,想用不要钱的鱼作为见面礼去请教汪工。
对于这个画面我个人十分有感情,作为八十年代后期生人的我们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但这种炸鱼吃鱼的活动充满了父母亲对上一辈人的描绘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属冶炼厂的工人,在母亲的回忆里,父亲带着孩子们去荷塘里炸鱼补贴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过去,但也是甜蜜的记忆。
陈桂林炸鱼的这片水塘已是荒草丛生,毫无生气,眼看就是这段靠天吃饭的时代尾声。这里的自然环境已在奄奄一息的边沿,看来再过几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就会将这水塘里的鱼消灭干净,甚至那时这里还会不会有水塘都是个问题。陈桂林站在溏边捂着耳朵抽着烟,看着泛着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几条小鱼,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但也许什么也没想到。画面的远景里,水泥高架桥上一列绿皮火车吐着浓烟轰轰隆隆地驶过,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画面。靠天吃饭的时代已彻底被“不劳而获”的时代所取代了。
马上,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将不再是只要你劳动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着钱生钱、或是钻时代空子的行为才会占去既得利益。陈桂林看着那几条死鱼,也看着属于自己的工人时代的死去。
这种对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的刻画其实出现在电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时候,导演甚至是在用破坏画面的方式去打破叙事常规,为了突出展示一些遥远而沉默的东西。在《钢的琴》里,讲故事、表情感的,不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还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过往人群,更还有远景里的绿皮火车,无声无息的大烟囱。这些镜头的设计十分讲究,有时内容完全居中,有时人物就出现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这种近乎舞台剧的构图设计让那个时代的风貌完美地呈现在了一幅幅画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电影,而更像是对于一张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的动态想象。
而有的时候,在某些动作镜头里,人物甚至已经跑出了电影画面,但创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关注和留恋甚至超越了对于人物关系或者动作的描述。在很多转场切换中,镜头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表现成为了主要任务。似乎相较于人物间的矛盾关系、爱恨情仇,导演张猛在更多的时候,是在电影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怀念和不愿离去。
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时代系列已经票房突破16亿了,我就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
用电影中陈桂林评价前妻小菊的话说,“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这也适用于中国电影美好时代的拜拜。
好电影不卖座,脑残导演站着把钱给挣了。
《钢的琴》这部电影是在导演四处借钱,剧组处处省钱,演员自己掏钱的状况下拍摄完成。张猛终于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但进入国内院线却没法挣钱。张猛就跟陈桂林一样,终于意识到了社会的现实,资本的力量。
电影结尾处,造好的钢结构钢琴在车间被缓缓吊出,那气势如虹的现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气质让人动容,虽然弹出的声音和高级钢琴的音准和音色都有差别,但这架钢的琴还是如梦如幻般地完成了。结果,这激情的事业完成后,女儿还是没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艺情怀的实现中,观众还是没有用票房留住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传说中,《钢的琴》和工人阶级的时代一样,被市场快速地淘汰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而言,现在的确是一个市场繁荣、气势磅礴的大时代;但对于《钢的琴》这样的非主流、非商业之作而言,这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导演张猛对于他这腔热情的滑铁卢会作何感想,但在电影里,陈桂林发现偷琴行动失败后,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在雪夜里,独自浪漫地在钢琴上演奏一曲。这种极其不合常理,没有逻辑,荒诞滑稽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口号,一种情怀,一种理想。
此时坐在这里给自己演奏的,不仅是陈桂林,也是张猛本人。
一种儿时记忆和父辈时代的过去。
这部片子是很难得的,我跟我爸都很喜欢的电影。我留美五年了,离爸妈很远,我爹是很老派很传统的人,有一天我在微信上说,很喜欢《钢的琴》这部片子,感觉好电影都被埋没了,结果我爹居然回复我说,他也很喜欢这个电影,觉得看完了很感动。
顿时,我就觉得,也许这个片子要缅怀的就是这种说不出来的“通感”,联系着中国社会进步变化中的两代人。而给予了父辈们,过去的辉煌的一辈人的,最温暖的悲怜。
也许是一种工业时代过去的挽歌,看起来唏嘘。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几处场景的设置安排,有戏剧舞台的美术感。背景出的安排甚至超过了电影中情节和人物的表现。
这是种类似于 Edward Hopper 对于美国逝去时代的描绘,《钢的琴》里的时代风情画,充满了怀旧情绪,出现在电影的多处场景里。
电影一开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笔直地站着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各自望向不同方向,虽然在相互对话但都没有扭头看对方一眼。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用这样子的方式出场,既体现了他们分崩离析的感情关系,也在画面上制造了一种戏剧冲突。
小菊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陈桂林答,“别拿幸福吓唬我。”
小品式的对话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东北味儿,但也契合了这种视觉上的戏剧感。
画面远景里慢慢拉出的那两根巨大的工厂烟囱,一方面在形式上对应了一男一女的视觉构成,达到了一种观感上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在心理上暗指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年代,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情绪和故事走向。
冒着稀疏烟圈的烟囱如地方神仙一般地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各家的悲欢离合都净收它的眼底。但它只是默默地看着,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它知道,自己已经是时代的淘汰品,而土地上人们所经历的欢笑或泪水也不过就是时代转型时期里的必经过程。这过程不能说其好坏对错,只能远远地看着,多读出一份温馨,试着用笑去化解泪的苦涩。
另一个时代风情画的描绘发生在陈桂林拜访汪工之前,他来到潜水池塘旁边炸鱼,想用不要钱的鱼作为见面礼去请教汪工。
对于这个画面我个人十分有感情,作为八十年代后期生人的我们都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但这种炸鱼吃鱼的活动充满了父母亲对上一辈人的描绘里。
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金属冶炼厂的工人,在母亲的回忆里,父亲带着孩子们去荷塘里炸鱼补贴家中伙食的故事既是心酸的过去,但也是甜蜜的记忆。
陈桂林炸鱼的这片水塘已是荒草丛生,毫无生气,眼看就是这段靠天吃饭的时代尾声。这里的自然环境已在奄奄一息的边沿,看来再过几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就会将这水塘里的鱼消灭干净,甚至那时这里还会不会有水塘都是个问题。陈桂林站在溏边捂着耳朵抽着烟,看着泛着白肚皮漂上水面的几条小鱼,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但也许什么也没想到。画面的远景里,水泥高架桥上一列绿皮火车吐着浓烟轰轰隆隆地驶过,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画面。靠天吃饭的时代已彻底被“不劳而获”的时代所取代了。
马上,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将不再是只要你劳动就可以致富,反而是那些靠着钱生钱、或是钻时代空子的行为才会占去既得利益。陈桂林看着那几条死鱼,也看着属于自己的工人时代的死去。
这种对一个过去的工业时代的刻画其实出现在电影的每分每秒里,很多时候,导演甚至是在用破坏画面的方式去打破叙事常规,为了突出展示一些遥远而沉默的东西。在《钢的琴》里,讲故事、表情感的,不仅是前景里的男人和女人,还有中景里的房屋街道、过往人群,更还有远景里的绿皮火车,无声无息的大烟囱。这些镜头的设计十分讲究,有时内容完全居中,有时人物就出现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这种近乎舞台剧的构图设计让那个时代的风貌完美地呈现在了一幅幅画面里,看上去甚至不像是电影,而更像是对于一张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的动态想象。
而有的时候,在某些动作镜头里,人物甚至已经跑出了电影画面,但创作者对于时代背景的关注和留恋甚至超越了对于人物关系或者动作的描述。在很多转场切换中,镜头对于背景和环境的表现成为了主要任务。似乎相较于人物间的矛盾关系、爱恨情仇,导演张猛在更多的时候,是在电影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怀念和不愿离去。
镜头长久地定留在那里,注视着没有人物的空镜头,深情地望着远处的背景,目送那个时代的消逝。
看看郭四娘的小时代系列已经票房突破16亿了,我就为中国电影感到悲哀。
用电影中陈桂林评价前妻小菊的话说,“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
这也适用于中国电影美好时代的拜拜。
好电影不卖座,脑残导演站着把钱给挣了。
《钢的琴》这部电影是在导演四处借钱,剧组处处省钱,演员自己掏钱的状况下拍摄完成。张猛终于在2010年造好了自己的《钢的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大奖,但进入国内院线却没法挣钱。张猛就跟陈桂林一样,终于意识到了社会的现实,资本的力量。
电影结尾处,造好的钢结构钢琴在车间被缓缓吊出,那气势如虹的现身,如森林之王一般的气质让人动容,虽然弹出的声音和高级钢琴的音准和音色都有差别,但这架钢的琴还是如梦如幻般地完成了。结果,这激情的事业完成后,女儿还是没能留下;在激情的文艺情怀的实现中,观众还是没有用票房留住这部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传说中,《钢的琴》和工人阶级的时代一样,被市场快速地淘汰了。
对于中国的电影而言,现在的确是一个市场繁荣、气势磅礴的大时代;但对于《钢的琴》这样的非主流、非商业之作而言,这一定不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我不知道导演张猛对于他这腔热情的滑铁卢会作何感想,但在电影里,陈桂林发现偷琴行动失败后,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在雪夜里,独自浪漫地在钢琴上演奏一曲。这种极其不合常理,没有逻辑,荒诞滑稽的行为也许是一种口号,一种情怀,一种理想。
此时坐在这里给自己演奏的,不仅是陈桂林,也是张猛本人。
最后引用剧中汪工对两根大烟囱的讲话来描述这种对已逝的理想主义,和辉煌不再的工人阶级的怀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些话语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时代生活印记的告别,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白,最终也成为了《钢的琴》这部好看但不卖座的电影挽歌:
“这两根大烟囱,在我看来,他们是某些人成长的记忆,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标,但他们更像是两个被我遗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应该极力地挽留,还是应该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自己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他们离开,我们总还是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他们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最后引用剧中汪工对两根大烟囱的讲话来描述这种对已逝的理想主义,和辉煌不再的工人阶级的怀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些话语可以看作是对工业时代生活印记的告别,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独白,最终也成为了《钢的琴》这部好看但不卖座的电影挽歌:
“这两根大烟囱,在我看来,他们是某些人成长的记忆,也是某些人回家的坐标,但他们更像是两个被我遗忘的老朋友。我不知道是应该极力地挽留,还是应该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自己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他们离开,我们总还是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我们失败,他们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㈥ 如何评价钢的琴值得一看吗
后来,王千源出演了很多优秀的电影,比如《解救吾先生》、《绣春刀》等等,但他
让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爱的电影,还是这部《钢的琴》。
《钢的琴》跟今年上映的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有点类似,《地久天长》里也提到了下岗浪潮,而《钢的琴》用一种更轻快更乐观的方式展现了那个年代。
《钢的琴》是一部拍给工人阶级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那个时代的挽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不能幸免,但好在我们有电影,用以记录那时的喜怒哀乐。
或者说,不是我们热爱这样的电影,而是我们需要像《钢的琴》这样的电影。
㈦ 求《钢的琴》影评,800字,最好稍微专业一点
乡愁这东西,原先只有一种,就是某人身处乙地,因思念故乡甲而泛愁。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就是。现在又多了一种,就是某人站在甲地因思念若干年前此地的事情而生发出来的怅然感。《钢的琴》就是。前一种是地域范畴内的乡愁,后一种是时间范畴内的乡愁。地域性乡愁的表现手法,一般是将隔着时空的甲地和乙地的生活交叉叠现,就会收到煽情的对比效果。而时间性乡愁只要把同一地方不同时代的生活,蒙太奇般穿插在一起,就会让悲情达到高潮。
但张猛的《钢的琴》,根本没有把镜头闪回从前阳光烂灿的日子,就能把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表现出来。这份功力,属大师级的。而张猛显然不属大师。在这之前,这个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东北汉子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我,同样没听过他的名字。这不奇怪,因为他总共才导演两部片子,除了这部,还有一部叫《耳朵大有福》。《耳朵大有福》的艺术水准怎么样,我不知道。但这部《钢的琴》俨然可以与国际一流电影一竞雌雄。凭我的记忆,它应该是近五年国内最好的一部电影。有它在,中国电影似乎还有得救。
它叙事简洁,却不像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简洁到肤浅。它思想厚实,却不像顾长卫的《最爱》厚实到沉重。它台词幽默,却不像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幽默到轻浮。它寓意繁复,却不像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繁复到晦涩。它情绪饱满,却不像陈凯歌的《赵氏孤儿》饱满到滥情。总而言之,它恰到好处。而电影艺术的关键词,其实就是恰到好处。把镜头、光影、音乐、人物、情节、台词、剪辑在主题的统笼下都做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电影就有大师的范儿了。能把电影做成这样,其实是可以雅俗共赏的,但现实是,刚刚上映的《钢的琴》票房黯淡,这或许只能归罪于电影的宣传力度不够?
从绿颜色的警察服装看,我们得知《钢的琴》之事,应该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简言之,是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时代,也就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集体下岗的年代。从时代娇子溃退到社会边缘人,成为走卒贩夫,导演张猛并没有花一个哪怕是五秒钟的镜头去表现,而只用一段段浓烈的音乐在反衬这个时代下岗工人无限没落的同时,也在为那个时代的“辉煌”招魂。陶醉于过去以俄罗斯风格为主打的音乐,其实就是沉浸在过去时光中无法自拔。从某种意义上讲,陈桂林那班哥们,已成了这个时代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时代已完全把他们当作了累赘,如果他们从这个时代消失,不但没有人怜悯,某些政客反而会为之称快。
相对这些工人兄弟来说,剧变是惨淡的,生活是平淡的,未来是黯淡的,但生命却不能让它寡淡无味,活着,总得要有一点滋味,要有一点希翼。如果说最开始,他们的确是在帮哥们陈桂林去争取他女儿的抚养权,而去铸造那台钢琴的话,那么到最后,当钢琴能否造成,陈桂林女儿的抚养权都将势必失去时,这帮兄弟就完全是为了证明自己在造琴了。证明自己什么?证明自己的梦想在困窘的现实中依然肥硕灿烂,证明工人阶级的情谊并未烟消云散,证明下岗后的人们并非一无是处的废物。最初造琴,他们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最后造琴,他们却为自己从枯燥的日常生活成功逃逸找到一个借口,从而超越现实困境,进入梦想新天地。
那座钢做的琴,其象征意味就非常浓厚。丑陋的、粗糙的、冷冰冰的铁架钢皮,既象征着国营集体试验失败后工厂里的种种世相,也象征蚁族般生活的失业工人的面相,在这样粗砺黯淡的外壳之下,工人阶级依然藏着大集体蕴育的剑胆琴心式的浪漫和豪迈,依靠造琴,他们重温了大集体时分工合作的团结和严谨,分享了大集体时火热的豪情与荣耀。日渐黯淡的现实虽然骨感得如一座钢琴架,但内心发出来的声音仍然是那么的柔情万种。
这样处理,《钢的琴》其思想高度不但丝毫不亚于《最爱》,而且还避免了因愤世嫉俗引起的外相狭隘。与《最爱》实打实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钢的琴》采取的是四两拔千斤的艺术手段,它只备了腹内热肠一副,心中热泪两行,就把全部寓意都包裹在看似拉家常式的怀旧之中,而它偶尔黑色幽默式的荒诞叙述,也避免了主题因图穷匕见后“流血伏尸”的惨状。所以电影虽然深刻,却并不尖酸;虽然忧伤,却并不绝望;电影中的人物虽然身处茫茫“夜色”之中,却仍不忘追逐梦想那一点飞舞的萤光。它像一枚令人无法释怀的沉思之果,外壳却包着乡愁的淡淡意绪。
幸福诚然要有坚实的物质作后盾,如果拼死力争,也无法获得可支撑幸福的物质,那还不如遁入空灵的精神世界去扪求幸福。陈桂林这班哥们的造琴过程,其实就是返身进入精神的过程。你可以说他们是驼鸟哲学,也可以说他们已达到了佛的境界。就看怎么理解了。
地域性乡愁,是我们与思念之地隔着一段无法逾越的距离造成的。而时间性乡愁,则是我们被迫突然斩断与过去光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的。具体地到这部电影,就是由国家政策的断裂性和分割性导致的。过去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有了私有制的大集体,就迫不及待地抛弃公有制的大集体;我们拔乱反正了文化大革命的狂热,又投身于一切向钱看的狂热之中。我们刚刚摆脱大跃进的魅影,现在又陷入惟GDP是论的陷阱之中。正是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政策,才会生生割断人们与过往生活的优美衔接,个人的命运就像洪流中上下翻腾的一枚树叶,是根本由不得自己作主,时间性乡愁由此产生。
㈧ 钢的琴的剧目亮点
1、由2011中国电影“口碑第一大片”改编话剧。电影版《钢的琴》是一部由张猛执导,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喜剧,被誉为2011年度口碑第一片。曾获东京国际电影节,香港亚洲电影节,悉尼中国电影节,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海国际电影节,华表奖,中国金鸡百花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国内外13项大奖。话剧《钢的琴》改编自同名电影,故事框架基本还原了电影情节,但是台词和场景都针对舞台进行了调整,更着重去表达小人物的人生价值。
2、金牌制作团队。由有中国音乐剧教父的三宝老师领衔创作及作曲,由著名编剧关山改编,由著名导演冯婷婷执导。
3、突出“温情、幽默”的主题。本剧表达小人物身上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甘于对现实低头的态度,该剧用幽默、诙谐的手法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更重要是能让人在笑声中找到温暖,鼓励喜欢话剧的年轻父母或者准父母观看。
4、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故事讲诉的年代环境艰辛,物质缺乏,但所有的人都积极乐观,全剧充满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平凡无奇,但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情。
5、小故事大意义。该剧让人们看到了废旧的老工业基地仍旧埋藏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荒诞幽默的情节激发了惨淡现实下被压抑的生命活力。这是一群男子汉们的自我救赎,他们乐观、真诚,有创造力,又不失恢谐幽默,其实他们最可爱之处是热爱生活,这样的群体创造了一个这样自强自救的彪悍故事,小故事大意义。
㈨ 钢的琴是以什么为题材的电影
电影《钢的琴》是近年来国内难得的一部对生活现实和人物情感描绘的现实派电影。如果从影片主题分析,影片主要以情感和现实为主题,从主人公的人生态度描写简单直接的爱女心态和90年代这个特定时期主人公和一群兄弟的人物情感点燃热情完成梦想的精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