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电影消费群体相比其他国家有哪些特点
从年龄上看通常都是学生去看电影,高龄者几乎不去影院,从教育上看,高等教育人群影院消费频次明显高于非高等教育者
❷ 中国电影的消费人群,年龄分布是怎样的
个人观察主要是十几二十岁的中学生和二十多三十岁有工作的年轻人,小学生什么的很少,五十以上中老年人更少。。。
曾经在一篇新闻中看到观影人群的平均年龄是21岁,没有核实,当做参考吧。
❸ 我国2021年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我认为中国电影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的,因为我们国家普通老百姓对电影文化的需求已经越来越高了,会带动这个产业的继续发展的。
2021年电影总票房取得了超过450亿元的收入,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信号,要知道2021年我们国家的疫情依然是存在的,而且很多的电影院是在管控当中的。电影行业的发展能够让我们国家获得更多的收入,能够让我们国家的就业变得更容易一些。
中国的电影市场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因为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首先满足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物质条件,中国的电影市场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只有满足了大家的需求,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票房。
电影市场在未来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这个行业在未来也会拥有更加激烈的竞争的。对于那些拥有了比较知名度的演员以及导演来说,拍摄作品能够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❹ 25-29的具有购买力的人群在逃离电影院,你觉得原因什么
从数据的角度来看,从2017年到2019年,平均票价持续上涨相对应的是上座率持续下跌。除了票价上涨的原因外,这两年整个市场内容方向有明显的调整,主旋律商业大片成为了市场绝对的主流。主旋律大片的”市场化”仍然有很长的距离,也需要反复尝试来满足当下市场主力观众的市场需求。但好在,今年25岁以下观众对于影片票房“供血”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我和我的家乡》、《夺冠》都达到了40%以上,在此前三年,也仅有《复联4》可以达到这一成绩。那么,对于制作端来说,如何更仔细地拆分市场受众的审美喜好,对于接下来的主旋律大片其实至关重要。毕竟依靠单一的“主旋律电影”商业化,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疲劳感。
在今年电影线上线下“渠道之争”的关键时期,“为什么一定要在电影院看电影”就成为了其中最具争议性的观点。这说明在潜意识里,院线电影本身的短板暴露实际上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其“性价比”。如果电影仍然无法将“消费基石”重新拉回电影院,那么整个产业靠什么完成重建呢?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又能保持多久呢?
疫情前,电影市场已经实现了跨越600亿的“门槛”,但是观影人次的增速却出现了明显下降。其实在这个数据下面,两个数据是更为关键的参考指标,这决定了中国电影市场究竟有多少“绝对刚需”。
一个是观影频次,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影频次非常低,和几大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在中国电影市场逐步走向世界第一大票仓的同时,观影频次其实依然在下降。根据去年的数据分析,近一半用户一年只看一次电影,高频次观影人群占比在下降。而且四大档期吸引全年半数人次,这意味着观众进入影院的“规律性”过于明显。另外全年上座率从13%下降到11%,观影频次和上座率“双低”非但没有因为票房持续增长而变好,反而更差。
此外,电影终端放映却面临着严重饱和。尽管疫情导致几千家影院关停,但在今年的国庆档,日均放映场次超过39万场,共放映314万场。尽管疫情对全球电影造成重创,但2020年国庆档在场次放映上相比2019年依然是同比增长的,这说明终端市场在努力“复工”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
但是也正是在2020年国庆档,日均观影人次1245万,同比下跌26%。尽管有防疫限流管控的影响,但从更大时间尺度来看,这一个下降其实也并不意外。那么,如何让观众重回电影院,实际上在此后的电影市场依然是一个主命题。
因为2021年整个全球产业的态势并不明朗,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来说,国产片供应如何加快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进口大片能否顺利进入还需要考虑全球市场疫情复工的实际情况。
❺ 选择付费电影的消费人群会是哪类人群
忙碌没有时间坐在电脑、电视、影院看,但总也有想看的时候,一般是高层的商务人士,会选择在手机上看。(比如我们老总)
电影院永远是情侣一定要去的地方。
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学校会组织去看。
喜欢看而且喜欢收藏的会买DVD。
重感受的会选择去电影院(好片大片我是一定要去电影院的,那样才能真正感受一部电影的艺术价值)。
晚上玩晚了,想找一个避风的地方落脚,消费低,又方便的地方:小影院(学生居多,也有情侣,但是也有某些不法人员在里面赚钱和消费)。
学电影的会在电影院泡通宵,便宜,可以看很多部,不管有无名气都看,因为每部电影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人家可是专业的,我们就看不懂了。
❻ 电影消费主力军逐渐年轻态,该如何关注老年群体的需求
“80、90后”正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当年轻一代步入适婚年龄,电影更是成为一种刚性需求。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近年来各电影企业相继推出品牌年轻化战略,并将年轻化作为电影行业品牌升级的重中之重。老年人的需求该如何关注,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三、进一步提高社区养老保障服务水平,特别是对那些子女在外地,没有办法获得照顾的老人,应该招募志愿者或是邻居一对一进行结对援助,这种援助是志愿者和邻居们对社会的承诺。此外还要动员社会更广泛的力量和各个部门都来关心“空巢”老人。例如派出所、消防等等部门,可以设立应急处置预案,针对老人的特点设置相关的救助措施,一旦危险发生,老人也能得到及时救助。
❼ 网络大电影的观众都是谁
随着“网大”市场的成长和创作的“精品化”,观众构成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以下将根据爱奇艺与腾讯视频提供的平台“网大”观众数据,以及艾曼数据提供的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观众的对比数据,对网络大电影的观众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一、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
性别构成上,如下表1所示,2017年爱奇艺网络大电影有66%为男性观众,虽然较2016年的70%有所下降,但与中国网民整体构成相比,可以看出网络大电影仍更受男性观众喜爱。腾讯视频的“网大”观众中有72%为男性观众,呈现出类似的特征。
❽ 当今中国电影市场swot分析
优势,中国人口众多,有相当庞大的消费人群,文化底蕴浓厚,劣势,人均消费水平过低,电影成本又相对过高,利润空间非常小,再加近几年中国电影的颓废,让消费者对国产电影失去信心,而国外电影引进的数量有限。机会,随着国内人均收入的增加,电影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让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变为消费者,国人对电影的认识也不段升级。挑战,随着网络的不断进步,网络电影正在不断冲击这国有电影市场。(不好意思似乎跑题了)学得不好,请指教
❾ 95后、00后渐成电影消费主力,为何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
现在的主要的消费群体当然是属于00后和90后,我们也慢慢的步入了适婚年龄,也走进了恋爱阶段,谈恋爱肯定少不了浪漫,浪漫必然有看电影在其中。我们也看过一些电影,特别是一些恋爱电影,总会有一些男主角和女主角,他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女主角哭得稀里哗啦,而男主角这个时候会给对方一个肩膀进行依靠,有时候还会递给对方纸巾,当故事的情节跟自己当下有点像的时候,他还会给女主角许下承诺,说肯定不会让对方受委屈,要让对方过得幸福,这也是培养彼此感情一个很好的方式。
看电影也成为了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也成为了00后和95后他们生活当中的一些话题,如果有一部火热的电影,他们没有去看,这样就会觉得你太了我了,怎么跟不上时尚的潮流。正是因为这一种思想也正是因为这一种想法的存在,所以让很多95后和00后如果有一部火热的电影,他们没有踏进电影院去欣赏去看,总觉得少点什么。因为一部电影刚出来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想要去尝,先了解清楚一些剧情,到时候好跟朋友们讲,他看过这部电影到时候别人就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❿ 超强吸金的中国电影产业,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是啥特点
2012年:170.73亿元,2013年:217.69亿元,2014年:296.39亿元,2015年1-9月:突破297亿元。这是内地电影市场近四年的表现,其超强的吸金能力令人侧目,引得各路豪强纷纷跑来分食这块蛋糕。中国内地观众对电影产业的高速增长贡献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对观影群体的必要了解,有助于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的培育。下面,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下对内地电影观众的了解,由于缺乏数据支持,这些认识只是停留在粗浅的感觉层面上,也只能粗略地用年龄层次对观众进行划分。
首先提到的是当前电影的主流消费群体——年轻人,年龄层次以90后为主,这帮年轻人作为观影主力托起了中国电影业的“牛市”。与此同时,她(他)们的消费倾向也受到了不少非议,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对喜剧电影的过度偏好。看一下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榜单,除去引进的好莱坞大片,过10亿的6部电影中,有5部是喜剧类型。前两年的《泰囧》以12.67亿登顶国产电影票房榜首,今年的《捉妖记》又以24.38亿登顶了内地电影票房榜首,着实令人眼红耳热。用“亿”为单位计量喜剧电影的票房已经很平常了,“破五”、“过十”更是不稀奇。这给很多人造成的感觉是:现今的年轻人太喜欢没心没肺的笑了。现场观影的感觉也是如此,年轻人的笑点普遍很低,稍有点笑意的情节都能让她(他)们笑出声来。二是对电影消费的缺少理性。现在的年轻人对一些披着电影外衣,实则用帅气、名气、阔气搞行销的东西情有独钟,向一些纯粹以敛财为目的的玩电影者大洒金钱。我曾经问过一名90后,《小时代》与《何以笙箫默》这样的电影好看吗,回答是看着挺烂的,可绝不会缺席。这种不理性的任性消费行为尤其为人诟病,被贴上了“无脑”的标签。年轻人的这两种消费偏好,给电影市场造成了旱涝不均的状况,投其所好的赚的盆满钵满,一些高品质的电影却少人问津,部分用心作电影的人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年轻人的观影喜好因此广受指摘。其实,更应该试着去理解年轻人这样的消费行为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喜剧片广受追捧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累并烦恼着的时代,自打懂事起,累与烦就无所不在。上学的年轻人为学业所累为考试心烦,上班的年轻人为工作所累为生活心烦,有钱的不知道该做什么,没钱的恨不能什么都做,压力无时无处不在。有很多年轻人要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入睡,就是要用轻松来舒解心中的压力。走进电影院图个轻松放松,开心笑笑缓释下内心的压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就少有心情去体味忧苦的内容了。不独年轻人如此,各年龄层次想笑的需求都一样强烈,所以质量高点的喜剧片都会受到广泛追捧,票房大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低劣的东西深受青睐
当今的年轻人对用帅气、名气、阔气包装起来的东西没有丝毫的抵抗力,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忠诚度,确实是一件让人不太好接受的事情。可这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在这个疯狂的追名逐利的社会,还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去信呢,在信无可信的情况下,年轻人对长相、名气、物质的喜好就成为最本能最直接的选择了。除了年龄尚小的孩子,我们哪个年龄层次的人不为利与名所左右呢。当年轻人需要用这些麻醉自己的时候,善敛财者就会提供“麻醉剂”,收益想不好都难。
为什么高品质的影片遭受冷遇
部分高质量的影片遭受冷遇确实令人寒心,但如果用文化、品味、层次什么的居高临下地来说年轻人,就是一件挺装的事情了。70后喜欢过琼瑶,80后喜欢过韩寒,90后喜欢郭敬明也就是正常的事情,谁也不比谁高到哪里去。年轻人之所以对好电影不感冒,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还没有必要的生活体验。拿《钢的琴》与《闯入者》这样的影片来说,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看了之后才会有触动内心的感觉,年长点的对其中的情境深有体验的就会感到回味良久。年轻人还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也就难以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换成我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看这样的片子也会觉着沉闷。近几年,部分爱情片特别是校园青春片受到追捧,就是因为这是当下年轻人正在体验或者刚刚走过的经历。好电影没有好票房,与年轻人没有太大关系,与观影群体不够多样化有关。
所以,年轻人有这样的观影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不应该把社会的问题推到年轻人头上,更应该看到年轻人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的深刻变化。其中,最突出最直接的变化是,年轻人的消费有力拉动了电影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流入,短短两年时间,有多少大鳄、多少资本进入了电影产业。相比前几年,电影业的资源配备和行业地位变化巨大,年轻人无疑是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主力推动者。
还有一个深刻的变化是,当年轻人毫不吝惜地掏出腰包走进影院时,也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我曾经向60、70、80后的人推介过好电影,回应都是一副不屑不解的表情,为什么要花钱去电影院看呢,从网上看又省钱又省事。当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花钱走进影院享受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时,也在改变着那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于吃免费午餐的快餐式消费行为。不管她(他)们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她(他)们的行为都在说明着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了的道理:你花钱消费才能养活为你服务的人,才能让你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所以,当年轻人填满影厅座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这些年轻人表示感恩,她(他)们的这一小步,是中国电影业的一大步。
下面再打包说一下其他年龄层次的观众,从小到大说起吧。先说少年儿童,作为令人欣喜的新生力量,孩子们的观影消费特点很明显:一是不太在意花钱,家长们为孩子掏钱买票看电影是件很痛快的事情。二是大多是捆绑消费,孩子们可以把家长一同领进影院,而不管家长是否愿看,还拉动了“爆米花经济”。三是从小就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长大了也会将看电影作为生活中的一大喜好。这些孩子们的势力有多大,看看今年火爆程度前所未有的暑期档就知道了,120多亿的票房,孩子们有一多半的功劳。随着孩子们的日渐长大,电影市场会有更红火的未来。
再说中青年人,60—80年代的人应该是电影消费最荒瘠的地带了,要么日常俗务缠身,要么习惯网上扫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进过电影院的不在少数。诸多原因造成的观影热情低落,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重点说一下老年人,老年群体的观影消费潜力其实远超出我们的印象。从个人经验看,在影院见到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男性与女性观众有着不一样的表现。男性观众数量相对要少,在售票处与影厅内碰到他们时,可以觉出他们有点不自然。这种感觉我也有同感,由于不再年轻,在看一些爱情片青春片时,在售票处、检票口和影厅内,面对年轻的工作人员和观众,总会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在影片结束时会尽量早些离场。
相比男性观众,女性老年观众则丝毫没有这方面的矫情,她们在影院里表现的从容投入。有一次在影厅内碰到两位70左右的老太太,一位在放映前自在地与旁边的年轻人交谈,说自己从《黑猫警长》到《滚蛋吧 肿瘤君》把近期上映的片子都看了个遍;还有一位老太太提着一大包东西,电影完场后站在当月排片栏前端详了老半天,恰好她旁边站着一位领着小孩的父亲,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并排站在那儿看排片预告,感觉很有些意味。我与两位老人一同看的那场电影是《华丽上班族》。中秋期间,前后多次碰到了或结伴或由子女陪伴的老年女性观众,而且可以明显感受到她们很高的观影兴致。如果说这些还是个例的话,那么在看《闯入者》时碰到的老年人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当时的影厅虽然不算大,但老年人坐了有一半还多。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她们不约而同地来看电影,说明她们是在主动获取影片信息,背后的观影热情是很高的。《智取威虎山》近9亿的票房,老年人的消费应该不在少数。老年人有收入,有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有空闲,还没有网上扫片的习惯,与保健、旅游、跳广场舞这些爱好相比,看电影得到的精神享受有着得天独厚的魅力,老年人观影的“白发经济”还是大有可为的。
上面说到的这三个年龄层次的观众,是有关联效应的。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有孩子喜欢看的,老人有老人愿意看的,只要把孩子与老人的文章做足,也就不愁把中青年人带进影院里了。由此可见,除了年轻人,其他年龄层次的观影消费也有比较大的引导、拉动、开发的空间。
额外多说一点的是,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影院里碰到的女性观众都明显多于男性观众,即使是年轻情侣,应该也是女性左右着观影消费。所以在用到第三人称时,我把“她”放在前面,把“他”放在了括号里。不管在哪个市场什么消费,女性都是永远的主角。
国内电影市场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候,观众是电影产业的“衣食父母”。可是在其他行业将消费者奉为圭臬、把营销做到极致,用“大数据”去把握和满足消费需求的时候,电影观众却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还是说一下切身体验,作为一名骨灰级观众,我从未收到过院线的任何讯息,哪怕是一条短信。在淘宝上买一次东西,还能不时收到一些问候呢。感觉电影行业还是有点靠天吃饭、等米下锅的状态,对我们的观众缺乏主动深入的了解。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只有发自内心地去爱观众,观众才会更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