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暗算》 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有哪些不同
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同样是小说,有的就可以改成电影电视剧,翻拍翻拍再翻拍,有的却只能放在书店里无人问津,归根到底还是和小说本身的质量有关。在国外,好多小说好哪怕不是上乘之作也会被制片人们拿出来拍成电影电视剧形成大热,远有《福尔摩斯》、《基督山伯爵》、《安娜卡竖孝列宁娜》,近有斯蒂芬金的作品无数,还有轰动全球的《冰与火之歌》。这些作品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说的延展性大,可以经得起时间和地域的推敲,完全打破了大多数小说的局限性。
在中国,好的小说早在几十年前就成了影视剧成功的必备保障了,尤其是近几年影视市场如此火爆,好多小说的被改编速度更是快的惊人。一个版本刚刚播完,另一个版本就粉墨登场,还不说翻拍正在筹备中。
素有“中国谍战小说之父”的麦家2004年获得茅奖的小说《暗算》就是被改编比较频繁的一个。这里有必要先要做一个小贴士,那就是《暗算》究竟有几个故事?几个主人公?不少人看过《暗算》电视剧会纳闷,为什么主人公一会儿是瞎子阿炳,一会儿又变成了女破译家黄依依。而暗算的电影版《听风者》干脆没有了黄依依,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暗算》小说的独特性上。它一共包含了五个故事,三个篇章。阿炳和黄依依分别属于《听风者》《看风者》,里面还有一个在电视剧和电影中都未出现的《捕风者》。
好了,书归正传,既然如此,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比较一下,《暗算》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三个版本有什么不同,也方便喜欢这部小说的书迷、影迷们闲时看看。
1、阿炳还是阿兵,傻傻分不清
一个贫困水乡的智障男青年生就一双能听到苍蝇交配的“顺风耳”,被701神秘人物领进禁地,连破奇功,最后也败在了耳朵上,因为听出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声啼哭,断定这孩子的亲爹不是自己羞愧自杀断送了性命。这样一个天才、奇才、怪才,又命运如此戏剧性,不被改编才怪呢。虽然阿炳在小说中命运不济,但是它却是被改编命运最好的一个。《暗算》同名电视剧播出后,该电视剧获得了空前好的收视率,也成了当年所有电视剧奖项的夺奖热门。2013年,根据《暗算》的第一个部分“听风”改编的电影《听风者》上映,同样取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但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阿炳变成了阿兵,王宝强变成了梁朝伟,从丑陋变成了英俊幽默,打扮时尚洋气的很。那么到底两个人哪个更符合原著呢?
2、师傅还是师母,听风者的伯乐身份成谜
相信大家还记得《听风者》里有一个画面是周迅牵着一根拐杖带着梁朝伟扮演的听风者第一次走进神秘701。可是看过小说和原著的会想,咦,小说里带阿炳到701的不是男的吗?怎么变成了周迅?还用一个知名交际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身份掩盖自己701的身份?这恐怕就是电影的特性决定的了。电影的主要观众是女人,女人爱看大银幕上谈情说爱,如果《听风者》的主角只有一个梁朝伟没有女性角色和他搭配,那不是白白浪费了众人yy的机会?所以,和阿兵离得最近的只有他的老师,也就是电视剧《暗算》中的安在天,小说中的“我”,《听风者》中的张学宁,那这个角色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变成了女人,并且和阿兵玩儿起了暗恋和被暗恋,在大时代背景下上演有那么点悲情主义的浪漫故事,这恰恰是女性观众喜欢的。在这里,“谍战”只是一个背景,一个噱头,一个让男女主角走到一起的线,阿兵是否能够破译和怎么破译密码都已经不重要了。
3、阿炳的耳朵究竟有多神?《暗算》的“听风”故事,主要讲的就是靠耳朵吃饭的家伙,阿炳是其中最传奇的听风者。那么他神奇的耳朵究竟有多神呢?据说,在余辩稿“我”去找他的时候,询问他村里的人,村里人都不敢大声说话,说可能我们现在说的话都飘到他耳朵里去了。后来,进了701,一只母狗带着小狗在外面,他竟然能听出有几只公狗几只母狗来。私以为,这简直赶上西游记里的顺风耳了,还带自动辨别性别功能。可是这些神奇的情节在《听风者》电影中全部被删除。电影嘛,大情节大场面,可以展现可歌可泣的爱情怎么会在乎这些细节,再加上,梁朝伟一个人足以,他说我是听力奇才就是奇才,谁还会质疑呢。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句公道话,《暗算》的电视剧拍的是最终于原著的,不仅表现了小说中写的小桥段,还增加了个别细节,如保卫科的人子弹少了两发,大家找了半天怕特务偷了去,最后发现阿炳拿来做耳塞塞住了耳朵。这些,灶晌都是电视剧中特意增加的。使得观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真切的感受阿炳的奇特,从而记住这个人物。
4、老鬼,怎么又是老鬼
看过《风声》的人都知道,那么多人关在一个别墅里几天几夜最后拼了性命就是为了找出谁是老鬼。老鬼成了电影的线索中心,并且也成了麦家电影的主要标志人物。这也就难怪《听风者》里,好好的安在天要变成周迅,延续《风声》把老鬼再插入里面。《暗算》小说其实根本就没有老鬼这个人物,也和《风声》的故事没有半毛关系。但是这样一来,喜欢《风声》的观众有福了,会把《听风者》当成它的前传。可是这样做也消弱了“听风”本身作为故事个体的戏剧张力,把原著小说的精彩稀释了不少。其实,“老鬼”,阿炳,阿兵,安在天,无论他是谁,都是701庞大破译体系中的独立个体。用这样一个公式可以来表明他们的关系:
701= 安在天+阿炳+ 阿兵+ 黄依依+ 老鬼+ N
《暗算》小说 > 《暗算》电视剧>《听风者》电影
5、阿炳的真正结局是什么?
阿炳的耳朵监听到了敌人电台无数,是701的大英雄,却有着天才都有的脆弱和敏感。他自尊心极强,丝毫不许别人怀疑他耳朵的能力,极为自负又极度自信,还封建的很。他一心想给母亲抱孙子就找了小护士结婚,没想到却因为孩子出生时听到婴儿啼哭断定了孩子亲爹另有他人最后含恨触电身亡。电视剧《暗算》中保留了小说设置的情节,还给林晓芳增加了戏份。《听风者》里面,阿炳的这些性格都被梁朝伟的星光掩盖,阿兵不仅和自己的伯乐谈起了恋爱,还最后失明复明再失明。戏剧性是有了,却也荒诞的过了头儿,有点儿太小儿科了。
『贰』 咦,我正在看《风声》。咝,怎么越看越跟《暗算》里的第三部那个钱之江那么的相似呢
实际上电视剧的《听风》《看风》《捕风》都是电视剧出品人和编剧杨健定的结构,甚至基本人物关系(比如安在天贯穿始终,比如钱之江和安在天的父子关系)都是杨健定的,而不是麦家定的
而第三个故事《捕风》虽然名义上还是麦家的另一个小说《地下的天空》,但故事的结构脉络,基调倾向,大量细节,基本上都是编剧杨健一个字一个字改写的
而麦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硬要把电视剧暗算的功劳算在他自己头上,甚至为此他特地专门写了一部新的小说风声,而这个风声的主要故事情节脉络完全就是电视剧暗算中《捕风》的翻版,很难说没有剽窃抄袭的嫌疑,只不过故事背景改成日本占领时期,但又改的拙劣,反而弄得破绽百出,比如闹出三十年代日本就有喷气式飞机的笑话,比如让松田穿越提前上任,比如把日本的两个姓拼凑成个日本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