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牧马人》:爱与责任与理想
“老许,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成为了抖音上最火的一个片段,许灵均和李秀芝的神仙爱情,也成为了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年轻人的“终极梦想”,怀着让郭蹁子也为自己介绍一个对象的殷切心情,我也看了一下《牧马人》这部老电影。
电影的一开始就让我感动不已,因为我就生长在电影中老许下放的甘肃——绵阳的祁连山脚下。也许是因为缺乏艺术家对于美的洞察力,生活了近20年,我也没有发现故乡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美,只不过随着离开的时间逐渐延长,记忆被思乡的情节扭曲,其中不好的地方逐渐模糊,好的地方逐渐放大,竟然也开始像怀念父母一样怀念起那片生我养我的地方。
回到电影本身,我惊讶于两点,一是抖音上对电影解读的片面,而是电影涉及题材的大胆。
在抖音中,短短的几十秒视频,往往剪辑的都是许灵均和李秀芝之间淳朴的爱情,鲜有作者剪辑许灵均和他爸爸之间关于意识形态的冲突。
诚然,许灵均和李秀芝的爱情故事令人羡慕:奇妙的缘分,戏剧的相遇,羞涩的初始,恩爱的结婚,平淡的相守,坚定的信任,喜悦的重逢……所有的这一切,像一只蜡烛一样,照亮了在物质的黑洞中苦苦挣扎的年轻人。
爱是上帝对于人类最大的恩赐,现在却被房子车子、高价彩礼毁掉,可以说,这一代年轻人,将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代年轻人,因为再往前或者往后的年轻人,要么有理想,要么有爱情,而我们,什么都没有。
对于这段爱情,我记得最深切的是三个片段,一个是“新婚之夜”,老许看到秀芝睡下了,便为秀芝盖上了唯一的一床被子,而自己选择打地铺。我以前自认为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是近来我开始像老年人一样回忆过往,发现自己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正直,我可能做不到柳下惠的坐怀不乱,而如果像许灵均一样独自生活三十年,我相信我更做不到。而当看到秀芝因为思乡而哭泣的时候,许灵均毅然拿出自己积攒了十几年的40元钱和20斤粮票,让只见了一面的秀芝回老家,放在现在,这样的行为恐怕要被别人笑话了——爱是什么?爱不过就是一种美德,和善良没有什么两样。
第二个是老许被平反的时候,秀芝说:“他就是当上官,我也不稀罕;他就是再放二十年马,我也不嫌弃”。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相信许多人都被秀芝的正直的三观所折服了——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三观太难看到了:男人有钱了就嫌弃女人丑,拿不出台面;女人甚至没钱就开始嫌弃男人穷,不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这个丑女人就是陪着你走过最艰难的时刻的人,而这个穷男人未来也会给你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金钱对人的腐蚀,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厉害,我们曾经以为有钱了会更加有理想,可是现实是有钱了,理想就被当成垃圾丢在脚下了。
第三个是爸爸的秘书问老许秀芝是否漂亮时,老许亲切地说:“就是个毛丫头”,就像秘书说的,多么亲切的称呼呀,爱情在这个称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亲昵,有趣,宠溺……那个女生不希望自己被自己的爱人在面前称为毛丫头呢?
当然,如果只局限于爱情,那这部电影就真得像抖音一样流于庸俗化了。
其中许灵均和其父亲的对话,对于中西文化冲突的讨论,在当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境中,更加发人深思。
首先是自由的出格。在苏联解体后,由洛克发展,经哈耶克和杜威丰满的自由主义几乎成为了无上的真理,而自由主义思潮引申的竞争则被奉为通向文明的圭臬。而最近的疫情,却开始将自由主义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自由主义所谓的民主思想竟成为了“自私的民主”——为了我的自由,可以牺牲你的自由,显然,这与洛克提倡的自由已经想去甚远,或者可以猜测,自由本身就没有边界,侵犯是自由的必然属性。
其次是金钱的代价。许灵均的爸爸有很多钱,许灵均完全可以跟着爸爸离开去美国,享受荣华富贵,但许灵均选择留下,没有去,我相信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决定,因为许爸爸说了可以将秀芝和孩子也一起带去。如果有人在你临死时问你,你这辈子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你会怎么回答?许灵均做出了回答,那就是和人民一道向前,做一个真正大写的人,秀芝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的:只有自己的钱,花着才舒服。
周围的许多事都在提醒着我,金钱对于意志的腐蚀比我们自己想的要严重得多,而现在社会得价值观,已经在向着金钱至上失控狂飙,而我们甚至视若无睹:亲戚被金钱稀释、爱情被金钱拆散、理想被金钱诱惑、信仰被金钱腐蚀……如果不制止,我们包括我们得后代,都将成为金钱得奴隶。
劳动是光荣的,为了人民劳动更是光荣的,如果有人问我有钱吗,我希望我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钱,但我有爱,有责任,有理想,我是真正得劳动者。”
❷ 放不下的,是我们的爱人和孩子 ——电影《启示录》2006
电影《启示录》2006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特别是关于爱与责任的主题。当我们看到影片中角色们对爱人的牵挂和对孩子的守护,不禁感叹,生活中让我们难以割舍的,正是那些无私的爱与亲情。
影片中,部落的教训揭示了内部团结与防备的重要性,即使狩猎技能出众,若无防备,依然可能面临重大损失。这警示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都是抵御外部挑战的关键。
角色们为了亲人甘愿付出生命的场景,展示了人类对家庭的牺牲精神,无论是玛雅文明的黑豹、现代文明的男主,还是父亲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指向了爱的力量和欲望的挑战。学会节制和理智,是跨越文明的智慧。
影片中的人物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告诉我们即使面临绝境,内心的坚持和对家的向往也能驱使人前进。心智的成熟往往源于生活的磨砺,包括面对恐惧和生死的考验。
最后,玛雅时期的人类认知和现代文明的局限,都在提醒我们,历史的教训不会因时代改变,后人会从中汲取智慧,铭记并反思。电影《启示录》2006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刻的内心之旅。
❸ 有什么表现父子之爱的经典电影
电影世界中,父子之情的深情演绎往往令人心动不已。以下是一部部经典之作,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捕捉了父子间的爱与责任,展现出亲情的厚重与深沉。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些电影的艺术魅力中,感受那份无法言喻的父子深情:
2. 《完美的世界》——温馨而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逃犯与小男孩的奇妙旅程,父爱的力量在逆境中熠熠生辉。
3. 《克莱默夫妇》——家庭法庭上的斗争,揭示了父爱在法律边缘的坚守,让人心生敬意。
4. 《迫在眉睫》——生活压力下的父子相互支持,展现了亲情在危机时刻的无比强大。
5.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通过细腻的父子互动,诠释了爱的传承与成长的艰辛。
6. 《当幸福来敲门》——一个街头推销员和儿子的励志故事,传递了父爱的力量和坚持梦想的重要性。
7. 《和你在一起》——亲情的纽带超越生死,展现了一对父子在逆境中相互依靠的温暖画面。
8. 《如父如子》——深刻探讨了父子关系的复杂性和成长的困惑,让人心生共鸣。
9. 《海洋天堂》——以海洋为背景,父子之间的纯真情感令人动容。
10. 《喜宴》——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展现了一段跨越文化和辈分的父子情深。
11. 《阿郎的故事》——记忆中的父爱,是一部唤起回忆与感动的电影佳作。
12. 《天堂电影院》——电影与生活交织,父子之间的温情与梦想交织在一起。
这些电影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诉说着父子间的深情厚意,它们不仅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情感的疗愈剂,让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父子连心。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爱的印记,值得我们去品味,去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