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典电影调色分析:色彩简单的调动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色彩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可以塑造角色形象,更能在视觉上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知。色彩的简单调动,如对比、饱和度、明暗度的细微变化,便能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改变电影世界的面貌。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导演通过红、蓝、黄三色的交替使用,构建出一种从绝望到希望的视觉叙事。红色象征着残酷的现实和对自由的渴望,蓝色则代表了牢狱中的孤独与冷静,黄色则象征着希望与温暖。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视觉层次,也深刻地描绘了主角内心的情感变化。
而《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则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营造出科幻的未来感。黑暗的宇宙背景搭配鲜艳的光剑和飞船,红色与绿色的光剑光束在银白色的飞船和深邃的太空背景中交织,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色彩对比不仅突出了科技感,也增强了战斗场面的紧张感与未来主义的氛围。
在《泰坦尼克号》中,导演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渐变,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色调,营造出浪漫的氛围和历史的沉重感。蓝色象征着海洋的深邃与神秘,白色则代表了纯洁与爱情。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色彩的渐变也反映了人物情感的变化,从最初的浪漫与期待,到最终的悲壮与牺牲,色彩的运用完美地与故事情节相融合,增强了电影的叙事力量。
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装饰,它更是一种叙事的工具,能够通过颜色的搭配与变化,传达出电影的情感、主题以及角色的内心世界。在经典电影的调色分析中,色彩的简单调动,能够以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方式,改变一个世界,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观影体验。
② 日系电影调色教程图片
日系电影调色教程图片如下:
调色思路:黑白灰关系上,属于中间调,天空没有较强的高光部分。色彩上,色彩较为统一,以冷暖为主,颜色明度较低。手法上,采用了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阴影黑色部分偏灰。立体感较强。
底色和图形色在设计时我们会经常遇到用几个色做各种形的构成,作为底的色我们往往会将它推远,而作为图形或文字的色我们要将它拉近。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受配色关系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一般明亮和鲜艳的色比暗浊的色更容易有图形效果。
因此,配色时为了取得明了的图形效果必须首先考虑图形色和底色的关系。图形色要和底色有一定的对比度。这样才可以很明确的传达我们要表现的东西。我们要突出的图形色必须让它能够吸引观者的主要注意力。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喧宾夺主。
③ 经典电影镜头中的调色板告诉你:色彩是如何决定影片气氛的
在还没有任何演员讲台词之前,色彩往往决定了电影的氛围和情感基调。比如导演 Lilly 和 Lana Wachowski 在1999年上映的电影《The Matrix》中用绿色来设定情绪,这对当时使用早期黑白影像的电影是个很好的提示。
2003年的电影《杀死比尔》运用黄色来表现乌玛·瑟曼疯狂和不安分的性格。浪漫主义喜剧片偏向运用柔和的米色、粉红色和淡紫色渐变。而科幻片中则经常会用到蓝色、灰色和绿色渐变。如今,好莱坞越来越多选用青色和橙色,尤其是在动漫和连环画改编的电影里。
为了强调色彩在电影中的重要性, @Cinema Palette 截取了著名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并把他对色彩的分析在 Twitter 上和大家分享。现在他们已经编辑完成超过250份色卡,当然,他们也接受别人的推荐。
一些色卡可能还会给你接下来的设计作品带来 配色 灵感,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组经典电影镜头中的调色板,Enjoy!
哪个你最喜欢? 欢迎分享文章给你的电影制作人/设计师/艺术家朋友,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发表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