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中的叙事结构有哪些
1、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以故事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以线性时间戏剧化展开故事(少用闪回、插叙),叙事链单一(无并置、对照、复调,但故事可多线索发展),追求情节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结局,强调外部冲突和动作强度,
如生死抉择、最后一分钟营救等高潮。多数传统电影属此类,其经典情节结构强化了“幻象真实”和“移情”,迷惑观众入戏,如《关山飞渡》、《真实的谎言》。
2、回环式套层结构。以多层叙事链为叙述动力,以时间方向上的回环往复为主导(非线性发展),情节过程淡化,讲述方式突显,意义不在故事中而在叙述中产生,它调动观众参与意义建构,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戏,不给出确定的结局和意蕴,如《罗生门》、《法国中尉的女人》、《罗拉快跑》。
3、缀合式团块结构。没有明晰的时间线性故事发展和因果关系,也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主线和戏剧冲突焦点,以打乱时空的叙事片断缀合而成,各个片断或团块之间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结构或意象并置组合的诗化结构。
它不以情节和哲理取胜,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寻味,如《城南旧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罗》。
4、交织式对照结构。以两条以上叙事链(不只是两条故事线索)组合形成对照性张力运动,建构复调主题,其因果关系、戏剧线性叙述仍然存在,只不过更复杂化,它将移情幻象与哲理思考合而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5、梦幻式复调结构。以梦境和幻觉为主要叙述链接和内容,以两个以上叙述声调形成对话和冲突,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多重对话(人与人、人与自身、人物与叙述者、人物与观众)形成对话狂欢,如《野草莓》、《八部半》、《梦》。
❷ 电影都有哪些结构
非戏剧式结构不以事件的因果关系连接,而以性格、情绪、心理状态等连接。典型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一条安达鲁狗》、《八部半》、《野草莓》、《重庆森林》等。而戏剧式结构又称传统结构,往往“围绕一个主动主人公而构建故事,这个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直到以一个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结束的闭合式结局。”戏剧式结构多表现单一主人公在线性时序上,追求欲望时与外在世界的冲突,它强调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强调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一般而言,故事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解答,激发的所有情感都将得到满足。《火车大劫案》、《七武士》、《菊豆》、《霸王别姬》等等电影史上的力作大都符合戏剧式结构设计。
戏剧式结构简单概括就是生活平衡打破之后,中间发生了一系列有意义的事件,导致价值的变化,直到生活平衡重新恢复。其中往往包含着起、承、转、合,即一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索,促使全局大高潮的到来。其情节紧张激烈又曲折有致地向高潮推进。(见图)
❸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中心思想
影视文学课上曾经有过相关的讨论,在这里和你分享。总的来说,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思想,主要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的形式结构表达出来。在分析电影主题时,首先要先判断这部影片的剧作结构特征。简单是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典的戏剧式结构,大多数好莱坞影片都是这类结构。有些学者干脆将这类电影的主题称为“行动主题”或“情节主题”。对于这类电影来说主人公的中心动作即是该影片的主题。当然,一部叙事性作品可能有两条或多条情节线索,那么相应的主题可能就不止一个。另一类是非戏剧式结构的影片,比如西方现代、后现代电影,往往缺少戏剧冲突和清晰的情节线,因此难以按照传统的戏剧式结构影片那样提炼主题。这可能就是大家认为难以理解和归纳主题的地方。美国学者李·R·波布克认为艺术电影仍然有一个思想或哲学上的主题。一部影片的主题不必非是某种“教义”,非常可能仅仅提示某种情调,这种情调变成主题。比如《红白蓝》三部曲,颜色就成为了主题,并且颜色还暗含着更深层的隐喻意义。我认为对于理解这类艺术电影主题,首先,要抛开传统的观影的习惯,把关注点从戏剧冲突转向体会电影中人物和故事的情节发展。这类电影是主题并非是直接灌输给观众的,而是需要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主动思考和理解的。此外,理解这类电影主题还需要大量的哲学和艺术方面的积累。另外再说句题外话,这类后现代电影主题的模糊实际上还有更深一层的电影艺术情节在发挥作用,他们希望电影可以获得与文学同等的地位并脱离通俗娱乐领域。
❹ 鐢靛奖鍙欎簨缁撴瀯鍙欎簨缁撴瀯
鐢靛奖鍙欎簨缁撴瀯鐨勬帰璁ㄦ秹鍙婁笁涓灞傞潰锛氶栧厛锛屾槸褰辩墖鐨勬讳綋鏋舵瀯锛屽嵆鏈鏂囩粨鏋勬垨鎬讳綋缁撴瀯锛屽畠涓庤挋澶濂囩粨鏋勭浉浼硷紝鏄鐢靛奖鐨勯ㄦ灦鍜屾牳蹇冿紝褰卞搷鐫褰辩墖鐨勯潰璨屽拰椋庢牸銆傝繖涓灞傞潰鍖呮嫭娼滅粨鏋勩佺瓥鍒掋佽捐$瓑锛屾棬鍦ㄥ垱閫犲舰寮忎笌鍐呭圭殑鏁翠綋鎰熷彈銆傝惃路鎵橀┈鏂鐨勮傜偣寮鸿皟浜嗚繖涓灞傞潰鐨勯噸瑕佹с
鍏舵★紝鏄鐢靛奖鏁翠綋绯荤粺鐨勭粍缁囧叧绯伙紝濡傜被鍨嬬墖缁撴瀯妯″紡锛屽畠寤虹珛鍦ㄦ讳綋缁撴瀯涔嬩笂锛屼负褰辩墖澧炴坊浜嗙嫭鐗圭殑妯″紡鍜屾嗘灦銆
鍐嶆★紝褰辩墖鍐呴儴鐨勫厓绱犵粍鍚堝叧绯伙紝濡傛儏鑺傘佺敾闈㈠拰鍓杈戠殑浜掑姩锛屾瀯鎴愪簡绗涓変釜灞傞潰銆傝繖绉嶅眰闈㈠己璋冪殑鏄鍙欎簨鍏冪礌闂寸殑绮剧粏缁勫悎锛屼互瀹炵幇鏁呬簨鐨勬湁鏁堣茶堪銆
鏂版氮娼杩愬姩鍊″肩殑鈥滄棤缁撴瀯鈥濆疄闄呬笂鏄涓绉嶆洿涓洪殣鏅︺佽嚜鐢卞拰鏉炬暎鐨勭粨鏋勬柟寮忥紝瀹冩寫鎴樹簡浼犵粺鐨勭洿瑙傜粨鏋勶紝瀵逛簬涓鑸瑙備紬鏉ヨ达紝鍒嗘瀽鐢靛奖鐨勫彊浜嬬粨鏋勬ā寮忓叿鏈夐噸瑕佹剰涔夛紝鍥犱负瀹冨彲浠ュ府鍔╂垜浠鐞嗚В鍙欎簨鐨勮勫緥鍜屽垱鏂拌矾寰勶紝鏃犺烘槸鍒涗綔鑰呰繕鏄瑙備紬锛岄兘鑳戒粠涓鎵惧埌鎸囧煎拰绾跨储銆
鍦ㄦ妸鎻″彊浜嬬粨鏋勪箣鍓嶏紝鍙欎簨瑙掑害鐨勭悊瑙h嚦鍏抽噸瑕併傚叏鐭ュ叏鑳藉彊浜嬨侀檺鍒跺彊浜嬪拰绾瀹㈣傚彊浜嬬瓑涓嶅悓瑙嗚掞紝鍚勬湁鍏剁壒鐐瑰拰閫傜敤鍦烘櫙銆備紶缁熷彊浜嬩笌褰撲唬鍙欎簨鐨勫尯鍒涓昏佸湪浜庢ā浠夸笌鍏崇郴銆佷綔鑰呬笌鏈鏂囥佸崟鏈涓庝簰鏂囥佸皝闂涓庡紑鏀剧瓑鍘熷垯涓婄殑宸寮傘
鐢靛奖缁撴瀯妯″紡浜旂嶅父瑙佺被鍨嬪寘鎷锛氬洜鏋滃紡锛堟垙鍓у紡锛夌嚎鎬х粨鏋勶紝鍥炵幆寮忓楀眰缁撴瀯锛岀紑鍚堝紡鍥㈠潡缁撴瀯锛屼氦缁囧紡瀵圭収缁撴瀯浠ュ強姊﹀够寮忓嶈皟缁撴瀯銆傛瘡绉嶇粨鏋勯兘鏈夊叾鐙鐗圭殑鍙欎簨鏂瑰紡鍜屼富棰樿〃鐜帮紝瀹冧滑骞堕潪瀛ょ珛瀛樺湪锛岃屾槸鐩镐簰褰卞搷鍜岃瀺鍚堢殑銆
鎬荤殑鏉ヨ达紝鐢靛奖鍙欎簨缁撴瀯鐨勫氬厓鎬у拰澶嶆潅鎬т娇寰楁瘡閮ㄤ綔鍝侀兘鑳藉睍鐜板嚭鐙鐗圭殑鑹烘湳榄呭姏锛岃岀悊瑙h繖浜涚粨鏋勬ā寮忥紝鏈夊姪浜庢垜浠鏇存繁鍏ュ湴娆h祻鍜岃В璇荤數褰便傝繖浜涚粨鏋勫苟闈炵粷瀵癸紝鑰屾槸鏍规嵁鍐呭瑰拰鍒涗綔鎰忓浘鐏垫椿杩愮敤鐨勩
❺ 爱德华大夫电影的叙事结构
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以故事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以线性时间戏剧化展开故事(少用闪回、插叙),叙事链单一(无并置、对照、复调,但故事可多线索发展),追求情节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结局,强调外部冲突和动作强度,其经典情节结构强化了“幻象真实”和“移情”,迷惑观众入戏。
❻ 幽灵公主设计的优点和亮点是什么
01、叙事特点:采用戏剧式结构,利用冲突推动故事发展,便于观众理解剧情引发哲思
《幽灵公主》的叙事结构类型为戏剧式结构,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展开叙述,利用人物对立冲突推动故事发展。这种线性结构方便观众理解人物、情节,通过转折、冲突吸引观众注意力。
第一,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导,围绕阿席达卡的经历展开叙述,主线统一连贯。
开端:阿席达卡所在的村子被一只失控的野猪神入侵,为了保护村民,阿席达卡无奈下杀死了野猪神,因此被邪魔诅咒。村子里的长辈说野猪神来自西边的国度,想要解除诅咒,需要去那里寻找方法,于是阿席达卡独自踏上旅途。
发展:旅途中,阿席达卡救了一位铁镇的村民,因此认识了铁镇的领袖黑帽大人,阿席达卡在这个镇上住了下来,这里的村民热情善良,民风淳朴,但是他们在森林里开采铁矿,提炼矿石,因此跟森林结下了不解之仇。森林里的幽灵公主小桑经常与村民展开搏斗,水火不容。
故事开端交代了人物身处室町时代,这个时代的农业和工业技术都有所提高,影片中的铁镇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大肆的发展冶炼、砍伐树木,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激化。按照时间线索叙述情节,为观影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高潮:官兵要求黑帽大人杀死麒麟兽,于是村民们和森林里的各路神灵展开了战斗,阿席达卡为了保护村民和森林卷入这场纷争,他两边游走,极力劝阻悲剧的发生。但是麒麟兽被杀,森林狂怒,大地失去了生机,人们面临生命的威胁。
结局:阿席达卡和小桑携手找回了麒麟兽的头,平息了森林的愤怒。人类也开始敬畏自然,小桑和阿席达卡两个人约定各自好好生活,开放式结局引人深思。
这种戏剧式结构的叙事特点,注重因果关系,便于观众们没有压力的理解剧情。从开端到结局,情节环环相扣,将观众深深吸引到剧情当中。围绕阿席达卡的经历,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最终又达到和谐的精彩故事。
第二,利用人物对立冲突推动故事发展,将影片推向一个叙事高潮。
一部影片如果整体平淡、没有波澜,会让观众觉得枯燥,而宫崎骏导演的作品,利用高超的技巧,通过影片中的矛盾和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让观众被一个又一个的转折所吸引,为人物的命运所担忧,让故事最终达到一个高潮,升华人物情感。
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大肆砍伐森林,开采矿石破坏环境,而动物神为了保护森林跟人类展开斗争,战争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流血,而且有赢家。
幽灵公主小桑和黑帽大人幻姬的冲突。小桑本身就是人类,为什么如此痛恨人类呢?其实观看影片可以发现,小桑是被父母抛弃,然后由白狼抚养长大的,森林就是她的家。年复一年,她看着人类破坏森林,杀死她的同伴,仇恨油然而生。幻姬为了让村民生存下来,活得好一些,也不惜与森林对立。
阿席达卡和小桑、幻姬的情感矛盾。作为第三方,阿席达卡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他觉得大家不该互相残杀,他眼看幻姬的付出和村民的善良,不忍心伤害他们。同样,阿席达卡喜欢小桑,也不忍心她和森林受伤,在他的眼里,幻姬和小桑都不是坏人,只是立场不同,无法做到和谐共处。
通过一个又一个矛盾的冲突,故事随之继续发展,直到故事的高潮,森林被人类破坏,人类受到了森林的报复,最后阿席达卡和小桑联手扭转了局势,暗示观众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生才能各自生存。影片叙事浅显,便于观众理解剧情,但是内容深刻,传达了导演的环保意识和人文精神。
02、镜头语言:大量空镜头、全景式构图和特写镜头的运用,营造出淡雅别致的意境
镜头语言是一部电影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导演想要传递的思想和镜头的创作手法。宫崎骏导演的动画多利用空镜头、景深镜头来展示大自然的秀美,通过全景式构图将人与自然放在一个镜头画面之中,隐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第一,景别的运用娴熟自然,营造出淡雅别致的意境,烘托人物的心理变化。
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主要以自然景物为主。影片中大量使用了这种镜头来描写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使画面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影片开头使用了空镜头展示森林的面貌和人类砍伐树木后的场景,通过森林的幽冷、静谧,奠定了电影的基调。麒麟神夜晚变成荧光巨人在森林里走动,这里运用了空镜头以及全景和景深镜头,一连串的镜头衔接自然,描绘了夜晚森林的静谧和月色的皎洁,精灵们闪闪发光,营造了静谧的意境。
幽灵公主小桑拖着受伤的阿席达卡进入森林的湖水中,两个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一头鹿跟随其后,描绘这一场景时运用了远景镜头,显示了森林的广阔和人的渺小。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也暗示了和谐共生。
影片利用特写镜头刻画人物性格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描绘黑帽大人时,一个面部特写镜头呈现给观众的是美艳动人、干练的形象,描绘幽灵公主小桑时,少女坚韧凌厉的形象跃然于银幕之上。还有大量近景镜头将人物的神态刻画的极其细致,从此也看得出宫崎骏导演非常注重细节。
第二,利用色彩美学进行了视觉呈现,并且利用色彩基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色彩艺术在动画电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从心理层面引导观众的情感走向,同时色彩画面还蕴含着导演强烈的主观情感。
比如整个影片的画面基调,都是以森林的深绿色为主,流动的湖水在森林的包裹中静静流淌,透明的小精灵们调皮的站在郁郁葱葱的树枝上。
慢慢镜头切换到人类居住的小镇,这里有灰蒙蒙的天空,浓烟滚滚,满眼都是铁矿石的颜色,与森林的生命力恰好相反。这种色彩的对比表达出人类过度砍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不可取的。
人物造型方面,色彩的运用也很细致。比如阿席达卡身穿蓝色服饰,代表着勇敢、理智,红色的帽子也代表着热情,这些正好反映了他的性格特征。幽灵公主小桑则是以白色为主,代表着她纯洁的心灵。
色彩不仅可以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同时也通过人物造型来刻画人物形象,深绿色代表森林的广阔和秀丽与灰黑、土黄色笼罩下的村庄形成强烈的对比,引导观众反思和感悟,带给观众强烈的情绪体验。
第三,大量弦乐的使用和日本传统乐器的加入,使影片呈现恢宏磅礴的气势和民族特色。
《幽灵公主》的配乐和主题曲由日本著名钢琴家久石让先生亲自操刀制作,原声音乐CD在日本卖出110万张,曾获得第39届日本唱片作曲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配乐奖。
影片中以交响乐为主,使用了大量的弦乐来表达森林的磅礴气势和战争的恢宏,人类向森林进攻时,背景音乐中可以听到鼓的声音,强烈的节奏感给人以紧张的情绪,同时也增加了神秘感。主题曲《幽灵公主》曲调悠扬,带有悲伤的气息,加入日本独特的“岛式唱腔”,空灵悠远,回味深长。
制作精良的配乐深化了环保的主题,抒发了情绪情感,渲染了环境气氛。这种原创性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给影片增添了更多的好评。《幽灵公主》原声大碟是久石让在交响乐上创作最为成功的一部,这也是他走向世界级电影配乐大师最为关键的一步。
03、风格特点:以成长、自然为主题,利用开放式结局留给观众思考和想象空间
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的代表作不仅票房大卖,也有着深刻的内涵,他将商业和艺术融合,不仅成功还获得很多奖项。
一个好的导演会在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看完宫崎骏导演早期的几部电影后,我从中发现了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和魅力。
第一,以成长、自然为主题,表达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自我成长的价值感。
1984年上映的《风之谷》讲述了人类文明被虫族战争所摧毁,严重污染的环境形成了腐海森林。生活在风之谷的善良人类依靠海风的力量抵御着腐海的侵蚀,但是其他国家军队占领了风之谷,为了保护家园和虫族,善良的娜乌西卡牺牲自我维护和平。
1986年上映的《天空之城》讲述了少女希达和少年巴鲁无意中卷入寻找天空之城的纷争,两人一起踏上冒险之旅的故事。影片中,想要占领天空之城的军队和主人公希达和巴鲁成为对立关系,为了和平,两人付出了诸多的努力。最后故事告诉我们,一切文明都要建立在大自然的基础上,离开大自然人类文明无法生存。
包括《幽灵公主》也在讲人与自然的故事,通过人物的命运走向和故事发展顺序,引发观众的反思,人类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是破坏还是共生。很显然,宫崎骏导演想表达的是“共生”概念。除此之外,影片中的人物都从一开始的单纯善良,经历过种种事件后更加勇敢坚韧,从中体现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第二,开放式结局引发联想,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空间。
《幽灵公主》的结局是麒麟神复活,大地恢复生机,阿席达卡和小桑约定各自好好生活,但是之后的事就不得而知了。人类是否还会继续破坏森林?人物接下来的命运如何?导演没有在影片中说明,而是留给观众去想象。
宫崎骏导演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很多是开放式结局,比如《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复活了,但是人类以后的命运该如何呢?腐海森林还会不会扩张,人类的命运会受到威胁吗?这些问题也是留给观众去思考。
开放式结局的好处就是让观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世间万事不是非黑即白,圆满结局虽然满足大众的心理,但是缺乏一些深度内涵,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谁也说不准未来会如何发展,不如做好当下,从保护环境开始。
写在最后:
《幽灵公主》是一部评价极高的动画电影,观众从中不仅可以拥有丰富的视听体验,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的环保意识和人物主题。影片内容涵盖生态意识、成长意识等,影片的故事内容、背景音乐和精致画面为其他动漫作品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宫崎骏导演这部动画电影魅力所在不仅是故事内容和视听语言,深刻的内涵也是亮点之一。聚焦人与自然的主题,通过叙事策略引导观众走入影片,深层次的探讨现实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