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刚川》那些侮辱军事专家的桥段,你都看懂了几个
电影《金刚川》,讲真话,如果你没有看的话,对于你来说,这部电影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给人传递了一种价值观,不是美军被我们打怕了,打服了,而是他们放过了我们,真的,如果你是军事专家,看了剧中的桥段,一定会口吐芬芳。
更何况在真实的抗美援朝中,志愿军让美军彻底害怕了,让他们听到冲锋号就意味着是自己的丧钟,是长津湖里面,天寒地冻下,被包围时的那种绝望,是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被打得抱头鼠窜时的尖叫,我们伟人曾经说过,美帝国主义凡是不讲理的地方一定不讲理,要是讲理的话,那是被逼得迫不得已了。所以,大家明白了吗?
⑵ 抗美援朝有哪些电影
抗美援朝的电影有《上甘岭》、《烽火列车》、《英雄坦克手》、《集结号》、《我的战争》等。
1、《上甘岭》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2)越南抗美电影有哪些名字扩展阅读: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上甘岭 网络
烽火列车 网络
英雄坦克手 网络
集结号 网络
⑶ 如何评价越南电影《二凤》
越南电影《二凤》:动作与情感的碰撞,为何北美好评如潮,中国却反响平淡?《二凤》并非如其名般简单,它是一部聚焦母爱与复仇的越南动作片,女主角海芙蓉,一个有着黑道背景的母亲,她的坚韧与勇武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以“怒拳妈妈”或“怒火”之名在各地流传,更显其主题的鲜明和力量。
吴青芸,被誉为“越南章子怡”的主演,以其出色的演技,将一位孤胆母亲的形象生动呈现,母爱的伟大无需言语,只在每一个决绝的动作中让人动容。这部电影曾在越南创造票房纪录,这无疑为其在北美市场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然而,尽管北美观众对《二凤》赞誉有加,94%的烂番茄新鲜度证明了这一点,但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显得冷清。原因何在?一方面,东西方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理解上的隔阂,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制作上的对比和宣传策略。观众评价《二凤》为简洁刺激的武侠动作片,其打斗场景与中国港片如《杀破狼》系列有相似之处,但中国观众对电影的制作要求和审美标准显然更高。
中国观众对于越南电影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抗美战争题材,如《红海盗》。《二凤》虽然致敬了这段历史,但其剧情和动作场面并未完全满足中国观众的期待。再加上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宣传力度不足,首日仅有2.5%的排片和21万票房,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此外,题材和风格上的差异也是影响中国观众接纳程度的关键因素。相较于泰国电影的清新时尚和印度电影的深度探讨,《二凤》显得过于平淡。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突破,电影不仅需要更精良的制作,更需要深入挖掘题材,以独特的视角和故事吸引观众。
总的来说,尽管《二凤》在北美的成功令人瞩目,但在中国市场的遇冷并非偶然。要想赢得中国观众的心,越南电影或许需要更细致地了解和适应中国的观众口味,同时提升自身的艺术品质和市场推广策略。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越南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⑷ 关于越南战争有哪些书籍和电影值得推荐
越南战争在简称上称为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
这是美国最早的一部反映越战的电影,片中对战争的反思非常深刻、独到,透过尼克这个人物的悲剧性的生命轨迹,将战争的凶残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样是反映战争,却不必刻画任何大场面,一样描述了战争的血腥和罪恶,一样地达到了令人过目难忘的结果,不愧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