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假如日本赢了中途岛海战德国赢了斯大林战役会影响战争结局吗
二战当中,中途岛海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均是被视为转折点的战役。
被视为转折点,说明此前整体的战略态势上占据优势的是轴心国集团。而后,才是盟军占据了优势。
只要德国人略加经营,充分开发苏联土地上的各种矿产资源,再加上德国超尖端的科技实力,那么在当时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和其相提并论。
这也是为何我国历史上一直将斯大林格勒战役视为二战转折点的根本原因。不过幸好历史没有假设,我们今天才不用面对一个德国占据了全苏联的历史。如果真的如此,世界历史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❷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明知打不过还要把美国拖进战争
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日本的奇袭,但其根本原因是自身利益的损害,参战与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与日本并没有根本关系。
美国参战之前的做法表面上是两不想帮,但你可以查阅历史资料,当时美国拒绝与日本、德国等轴心国家做贸易,却大力推动的与盟国的各项贸易,这已经表面了美国人的战略倾向,德国和日本虽然一直避免拉美国进入战场,但他们都知道与美国开战是迟早的事,因为日本、德国的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有限,根本不足以与那么多国家打长时间的战争,而美国却一直大力与盟国做着各类贸易,特别是军事物资的贸易,这些战略物资恰恰是盟国与轴心国打持久战最需要的。所以轴心国意识到迟早有一天会和美国开战的。
当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已经基本占领中国、朝鲜、缅甸、老挝、泰国等地,想要掠夺更多的资源,正准备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过进军,而这些国家都是美国的利益范围,特别当时的菲律宾根本就是美国的殖民地。与其被动的因占领菲律宾等国而给美国以备战的时间,还不如先发制人,这样有机会在美国海军实力恢复前迅速结束太平洋战场的战斗,日本希望依托占领后东南亚的战略纵深和资源与美国周旋。
至少站在当时日本的角度看,本人不认为偷袭珍珠港有什么错误,因为与美国作战是迟早的事。如果说错误,就是之前的谍报工作不是很到位,让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所有航母都逃过了偷袭,这为接下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迅速溃败埋下了伏笔。
而德国的狼群战术从战争中期就已经失灵了,英国依然能从美国得到大批的战略物资,虽说有很多技术原因,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为了避免把美国拖入战争而命令德国狼群绝对不可以袭击美国货船,而随着美国货船数量的大幅增加,希特勒已完全意识到如果还不袭击美国货船,那么狼群封锁大西洋的目的根本实现不了,英国等盟国之所以能一直坚持下去,与美国货船源源不断把战略物资运达欧洲是分不开的。所以本人认为希特勒也早有对美宣战的想法,这点从希特勒得知日本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一时间与美国宣战,并且立即通知德国狼群尽情袭击大西洋上任何与盟国有贸易往来的货船就可以看出。
所以本人认为日本明知道美国的强大,而还是主动奇袭珍珠港并不没有什么过错,希特勒在公共场合埋怨过意大利军队的无能,而并没有对日本偷袭珍珠港有任何的微词,这说明了轴心国高层都明白对美作战根本无法避免!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❸ 《浮生六记》
某些原因读到了《浮生六记》,感触颇深。《浮生六记》取自李白的诗作《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该书说是有 6 卷,但是后 2 卷已经失传,很多出版书籍的后 2 卷都是后人伪作,书中也都有注明。
我读的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佳玮翻译版本,由于文言功底差,直接读的翻译版本。前 4 卷中,我对第 1 卷 《闺房记乐》 和第 3 卷 《坎坷记愁》 更感兴趣,也着重读了这 2 卷。《坎坷记愁》读起来确实让人心塞,让我想到了读《平凡的世界》的日子……
看到豆瓣的一喊乱个很棒的书评:
高中时读过,然而真正了解夫妻之情是如今。中国古代文人一向讲究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沈复的下笔节制,我却已经伤心到不行。将卷一那篇感叹世人夫妻怨怼中白首偕老,自己与芸娘年愈久而情愈坚,却最终阴阳相隔的文字读给蒋律师听,两人好生欷歔。这一切皆有定数,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二字而已。
林语堂先生说芸是“ 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
在一个并不那么良好,除了丈夫的疼爱外无甚长处的家庭环境里头当媳妇儿,她默默地担负着许多东西,居然还能过出安贫乐道的闲散风雅劲来。古来通文辞、善解语的才女和通情达理、痴情一往的妻子许多时候是矛盾的,但在芸身上,浑金璞玉地凑成了一体。
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爱宗何人?”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
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我问:“唐以诗歌选拔士子,而诗歌的宗匠,必推李白和杜甫。卿喜欢师法哪一位呢?”
芸发议论道:“杜甫的诗锤炼精纯,李白的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甫的森严,不如学李白的活泼。”
我问:“杜工部是诗家的大成,学诗的人大多师法效仿于他,你独喜欢李白,为什么呢?”
芸说:“格律韵辙严谨、词语主旨老成,诚然是杜甫独一无二,但李白的诗宛如《庄子》所说姑射山上餐风露饮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的趣味,令人喜欢。并非是说杜甫不如李白,只是妾身私心里,师法杜甫的心比较浅,爱李白的心更深些。”
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
芸曰:“此何难,俟妾鬓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
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
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郑让档世。”
余曰:“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
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
余笑曰:“幼时一粥犹谈不了,若来世不昧今生,合卺之夕,细谈隔世,更无合眼时矣。”
芸的癖好既与我相同,而且能察言观色、推敲眉目,所以我一举一动,对她使个眼色,她便心领神会,无不办得头头是道。我曾说:“可惜你是女子,性格又安顺,如果能化女为男,我和你一起访拜名山、搜探胜地,遨游天下,不亦快哉!”
芸说:“这有什么难的?等我两鬓斑白之后,虽不能和你远游五岳,但近地如虎阜、灵岩,南到西湖,北到平山,都可以一起去玩啊。”
我说:“怕的是你两鬓斑白的时候,步履艰难,走不动啦。”
芸道:“如果不能,那么就约定来世吧。”
我道:“来世你做男人,我便做女子来跟随。”
芸道:“到得来世,可不能稀里糊涂忘了今生这些事,来世才有趣味呢。”
我笑道:“我们少年时,一顿粥的事儿,到如今滑肢都说不完,如果到来世,我俩还不忘了今生的事,等我们在花烛之夜,细细谈前生来世的事,更耗时候了,连合眼睡觉的时间都没啦。”
芸道:“啊,这就是太湖了!今日得见天地宽广,真是不虚此生!想许多闺中女子,一辈子都未必见得到呢!”
对于芸、沈复的评价,网上已有很多,我只记录些我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点。
芸表示想去老妇人家里,沈复说:“连日来秋老虎炎热灼人,正思谋着得一个清凉地方,来躲这暑热的漫长白天。你如果愿意去,我先看定了她家哪里能住,便背着被子铺盖去,盘亘一个月,怎样?”
恩……我读到这段话的第一感觉,竟然是:他们竟然随随便便就能抽出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仅仅是为了避暑!想想我现在的生活,每天朝九晚五,一年也就才几天年假,跟古人比起来实在是……
诚然古代物质生活匮乏,生活节奏缓慢,发个烧就要卧床数月,搞不好就挂掉。但是现代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大部分人生活节奏很快,每天为了物质生活奔波劳碌一生,虽然医疗水平进步,但是真的就比古代幸福吗?
看到芸主动为丈夫妾室,非常震惊。芸在那个年代已经足够出色,能够女扮男装去看庙会,也能雇了混沌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见到太湖时,芸说道:“啊,这就是太湖了!今日得见天地宽广,真是不虚此生!想许多闺中女子,一辈子都未必见得到呢!”就足以窥见芸的心性。
中国古代对女性的戕害,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女子从小就被教育“三从四德”,被教育要守规矩,没有自己的见解见识,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甚至到了不敢爱,不敢见识的无趣地步。
芸在那个时代,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属不易。她不仅有趣,而且风雅感性、温柔宽和。
我感觉沈复的家庭问题,乃至晚年穷困潦倒,甚至芸的死,他自己有很大责任。公婆对芸误解很深,他身为丈夫却没有从中调解;在自己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为朋友做高利贷担保,朋友却跑路;没有继承家业,故作清高(个人意见)……
当然他无论如何也逃不出那个时代,他对芸情深意切却也风流,作为读书人对官场厌恶。
读完这本书,除了对夫妻二人感情的回味外,最令我想到的就是高畑勋的电影 《萤火虫之墓》 了。《萤火虫之墓》电影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电影的根基靠不住——电影讲述了美日战争爆发,14 岁的清太带着年幼的妹妹到处逃命,展现战争的残酷。影片中哥哥真的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是他的无知导致了妹妹的死亡。就像《浮生六记》中,沈复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也许是他的问题,才导致了芸的死亡。
“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妾能与君白头偕老,月轮当出。”
闲云野鹤却食人间烟火,生活想来该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