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产科幻片的全新打开方式:《独行月球》荒诞搞笑之外还透着哲思,咋看
比起那些无足轻重的“科幻喜剧片”,后一类的“科幻灾难片”质量更好,两种类型的电影有重叠的割裂感,但毕竟意外收获很多,观影体验也更好。另外,《独行月球》的制作非常高级,经费充足,配合演员、团队的号召力,有趣又爱哭的特性,可能会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大爆款。
月基地的修理工孤身一人,因为沉溺于给暗恋的“月盾计划”队长马蓝星写情书,错过了全员的紧急避难,一个人被留在了月球上。影片中的大部分笑点,都来自于孤月摔伤的日常生活,以及与袋鼠“金刚鼠”相爱相杀的生活,不仅故事的舞台变成了月亮,其实质也是一部普通的临终生存喜剧。
说起国产科幻电影,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19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于是在得知《独行月球》也是一部科幻电影的时候,难免将两者拿来对比,试图一较高低。不过这两部片子还真不适合对比,因为一部是灾难片,一部是喜剧片,是截然不同的基调。前者让人看到了大片风范,后者则充满巧思。
《独行月球》片头以动画的形式,迅速交代出故事的背景——月盾计划。人类为了抵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开始了以月球为盾,在月球之外击爆小行星,让碎片围绕月球运行,从而保护地球的计划。这个计划因为小行星突然改变轨道,参与成员提前撤离,沈腾饰演的独孤月却紧赶慢赶没搭上回程的火箭,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上。
❷ 创意香港服务
创意香港服务主要围绕「创意智优计划」进行,此计划自二零零九至一零财政年度起,政府已预留3亿元,旨在支援创意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此计划旨在资助除电影发展基金、电影贷款保证基金或设计智优计划之外的创意产业项目,以促进产业多元化。
电影服务方面,电影服务统筹科为电影业提供全面支援。在拍摄方面,提供场地协调服务,让业界在辖下场地进行外景拍摄,并提供外景拍摄参考资料。同时,为复杂申请提供一站式服务,协调交通控制事宜。此外,还负责推广香港电影,协助在香港及海外筹办电影节,并执行《娱乐特别效果条例》,确保电影制作安全。
电影发展基金专为促进香港电影业发展而设,二零零七年七月注资三亿元,扩大基金适用范围,以资助中低成本电影制作,推动更多商业资金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电影业复苏和发展。
电影贷款保证基金旨在协助本地公司获得贷款进行电影制作,以发展本地电影融资架构。
设计智优计划则通过设计支援计划,为四类项目提供资助,包括设计研究、设计业/商界合作、设计专业持续进修及宣扬设计文化。此计划通过香港科技园公司及香港设计中心合办的「创新中心」,为设计人士提供培育服务,成为高增值设计活动的集中地。
数码娱乐方面,创意香港的数码娱乐组与数码娱乐产业支援中心合作,协助本地数码娱乐公司寻找和获得各种业界支援服务和资源。此外,业界支援组为创意产业提供推广节目、活动及其他特别项目的支持,推行人才培育措施,管理相关拨款计划。
❸ 对于结局的分析什么意思
意思如下:
对于结局的分析:在电影的最后结局中,当大家以为灵儿入狱,一切计划完结的时候。电影结尾彩蛋来了一个180度大反转。原来,裴静之没有死,这一切的一切都还在计划当中。灵儿甘愿为了保护爱人,自我牺牲。而此时的裴静之已经成为了下一任幻术大师,似乎在《大幻术师3》等着他出现。
电影特点
《大幻术师2》把志怪和幻术结合在一起,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把一部奇幻的志怪片,变成了一部高质量悬疑片。虽然,一上来就抛出了底牌,但大家做好了心理准备之后,还是乐于接受悬疑设定的。
传统的中国志怪片,再加上幻术元素,糅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质感。以往中国的志怪片,不谈鬼神,往往会让大家觉得没劲,十分不好改编。
❹ 电影特殊场次是什么意思
1. 特殊场次是指在原计划的电影放映场次之外,因特定原因额外安排的放映。
2.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电影非常受欢迎或有人临时包场的情况下。
3. 特殊场次与日常放映的场次有所区别,如在特殊节日或假日期间。
4. 电影院会通过设置特殊场次来吸引观众和增加票房,如首映式、点映、特别嘉宾观影、午夜场、情人节特别放映等。
5. 特殊场次的票价可能有所不同,团购可能提供最低价格,某些电影可能需要额外付费,而直接在线选座的票通常不加收额外费用。
6. 黄金场次是指一天中观影人数较多的时间段,通常是晚上18:00至21:00。
7. 影院的排片和定价有规律,部分票房好或地理位置优越的影院会在不同时间设置不同价格。
8. 网上购票平台多样化,包括猫眼电影、美团、网络糯米、大众点评、淘宝、美团、格瓦拉等,提供多种选择。
9. 例如,万达影院的特殊场次可能指的是特定影厅,如IMAX或4D动感影厅,这些影厅提供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沉浸感,但票价相对较高,儿童不享受免费政策。
10. 特殊场次的设置与电影的版本和类型有关联。
❺ 影片分析应该怎么写
电影评论如何写
一般来说,当你看完一部电影,想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想或者领悟,这都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你可以写一篇跟自己心情有关的日记,也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某个情节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还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所描述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的文章。基本上写出任何东西都是值得鼓励的。
2.1,写影评前的准备工作
在写一篇影评之前,我的建议是:
1, 选一部自己喜欢的影片。在评论前,评论者首先是观众,自己喜欢最重要。同时建议要多看电影,但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不要勉强看。
2, 所选择电影要多看几遍。要尊重电影。
3, 尽量多的掌握一些电影评论分析的工具,尽量多的了解此部电影相关资料。
4, 搜集一下这部影片曾有哪些评论,以免重蹈前人说法。
5, 要勇于怀疑。
2.2,观感与通过观感进行对电影的初步分析
在观看完影片以后,你的直接观感就是对这部影片的最初评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事实上,对电影的最初分析已经在观看影片时完成。当观众看电影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向影片提出问题,“情节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演员所说的台词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电影进行中的每时每刻观众都会对影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观众会试图从电影本身的解释中找到“合理”的逻辑性,也会时刻根据以往的个人经验来审视着画面的可能性。观看好看的电影时我们会说,“是这样啊”或者“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我们不喜欢的电影往往是那种看着很虚假的“不真实”的电影,这种电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讲的蹩脚谎言。当然,如何愉悦观众是电影制作人所要关心的,作为评论者来说,不但要找出电影好看(合理)的地方,还要试图分析为什么。
2006-5-11 11:21:41 偷心
头衔:小小斑斑~~
等级:注册用户
文章:3681
积分:2193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日第 3 楼
--------------------------------------------------------------------------------
2.3 电影评论的基本构成
影评通常包含的几个部分:电影简介,评论正文,引文出处。
电影简介
电影简介可以分为电影的基本简介与服务于评论正文的扩展简介。
基本简介通常包括电影的原名,电影的中文译名(别名),导演,主要演员,类型,片长,上映时间,国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这部电影的海报。这里除了电影名称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写项目。根据评论的需要,我们还可以加入剧情简介。剧情简介是对电影的再叙述,由于评论者对于电影理解的局限,再叙述时应尽量避免加入有严重主观倾向性的解读。建议剧情简介不要超过200字。
扩展简介通常包括对电影制作人员的更详细的介绍,影片产生背景的介绍,影片所描述的社会背景介绍,影片所获得的奖项等等。扩展简介作为评论的资料性工具要有选择的引述。扩展简介如果没有对评论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果断的舍弃,或者可放置于评论正文之后。
评论正文
① 从观感轻松切入评论
我们注意到,观感往往产生于电影中最能让观众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对观感的分析也就成为对这部电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点。我们只要问一下自己,这部电影哪里最吸引人,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为什么吸引人,评论就产生了。
观感作为最初对电影的评定,势必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会因为评论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必刻意减少这种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使得评论更加开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为影评的目的是发挥综合能力欣赏作品,同时将作品的丰美面呈现出来提供给别人,所以开放式的评论也就不必排斥专业分析工具。我们也不能夸大专业分析工具的功能,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影片分析方法并不存在。
观感是电影对观众的影响结果,它意味着观众从电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么。对观众来说,观感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评论者,要相信自己的观感,不要被导演的名气或电影所获得过的奖项等非电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电影本身的东西只能印证观感,而不能产生观感。
② 列举部分常见的评论切入点
1通过主题解读评论:例如,你可以通过《不准掉头》来解读“倒霉”,可以通过《躲闪》来解读“少年的爱情”,可以通过《着魔》来解读“疯狂”。观感可以让你对某些电影归结出一个主题词语,然后品味分析一下,电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让你对这个主题词有了更好的理解。一个电影是如何变成一个词语的诠释例证的?
2相似主题联想评论:《两支大烟枪》《尼古丁》。
3通过形式对比评论:例如,作为警匪片的《猎豹行动》对以往战争片形式上的借鉴,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拍摄警匪片的新方法。与之对比的对象可选择《黑鹰计划》。
4典型例证:例如,可以通过木偶片《美国战队》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国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讨论:从茂瑙的《吸血僵尸》到《惊情400年》《刀锋战士》《吸血情圣》等这一系列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又比如说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橱柜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异形》系列或《黄飞鸿》系列等等。
6伦理讨论:例如可以通过《老男孩》与《发情日记》来比较东西方伦理差别,《关于我们的爱情》来讨论母女关系。
7了解型电影:例如,从《梦想阿根廷》与《官方说法》中可以对“军权政府”有个初步认识。也可以在《戏梦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气息。
8结合他人的评论对电影的再评论。
9对某些导演或演员的偏爱也可以让我们集中讨论一下他们的特色。例如我比较喜欢的安德烈.佐罗斯基、盖.瑞奇、伊莎贝尔.阿佳妮、夏洛特.甘宝等,他(她)们导演或主演的电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们要小心的是通过“作者论”[注释]来分析电影,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是评论者的一厢情愿。在某些不严谨的评论者那里,影片被诠释的面目全非,之后就可能是评论者对导演的非理性评论。本来单纯地影片分析,变成了一个批斗导演的檄文或是对某个“伟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证书。批评电影与批评导演当然是两回事,批评导演更像是一种私人恩怨。
然而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论”是一个很容易入手且简单易行的电影分析的切入点。所以在评论的时候要多关注的是电影而不是关注导演,更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比那个导演还要了不起。
10对电影影象的评论,如从电影叙事、景框构图、电影剪辑等做切入点。如对电影《罗拉快跑》进行分析评论。
电影评论当然不只局限于采取以上这些方式作为切入点。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观感,并且不片面滥用自己的感觉,其实一切可以使你产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③选择一种自己所熟悉的评论工具。评论工具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复杂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专业工具,简单的如个人的观感。特定工具的好处是可以把某些问题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应用上,戴锦华对《玫瑰的名字》的精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当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说的。那些特定的工具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难以掌握,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用符号学来分析一下《梦幻格林》,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④在分析与欣赏电影中间把握平衡。我们要警惕过度的分析对电影的欣赏性是有害的。有时候观众并不想变得那么“明察秋毫”,做一回快乐的“傻子”也许就是观看影片的初衷。盖•瑞奇导演的《偷拐抢骗》我已经看过了7次却一直舍不得分析它,因为害怕分析过后观看的乐趣就没有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乐观的态度,分析以后会发现新的乐趣,但这毕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我认为好的评论同时也应该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还要保留原来电影的观赏性。
⑤笔法。评论者的笔法与评论选择的切入点密切相关,不同的切入点决定不同的笔法。如通过观感来叙述影片带来的感官审美影响,则很有必要借助大量修辞的运用;如果探讨影片的流派等历史性内容,则对经典理论的引用和同时期其他作品的类比必不可少。写评论时要把观点写清楚,行文要简洁流畅,不要堆砌资料。脏话痞话或许是通往个人文风的一条捷径,然而他们从来都不是严谨的,在评论的道路上我们甚至不需要反讽。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围资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当地使用外围资料很可能会把你的评论淹没在看似相关实则不知所云的文字之中。外围资料可以帮助评论者理解这部电影,但不应把这些资料变成评论者的依据。原则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内部的任何文献或相关资料”的这一立场。电影评论并不会因为提到了一些大师的名字而变得更加精彩。
⑥个人风格。影评的个人风格需要逐渐形成,如同对于电影的口味一样,评论的侧重点与切入方式在不断书写影评中会逐渐形成风格,从而成为个人影评的某种标志。
⑦丰富你的影评。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采用直观的图象,作为对评论的支持与补充,适当截取影片的画格会使你的评论更直观。除非是在评论影片剪辑的时候,制作表格或者图解对评论者来说太费力气。
⑧给自己的评论起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引文出处
在评论正文之后要列出评论中所引的文字出处,这是对原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方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2006-5-11 11:22:14 偷心
头衔:小小斑斑~~
等级:注册用户
文章:3681
积分:2193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7月2日第 4 楼
--------------------------------------------------------------------------------
3 在电影评论中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
1, 要避免评论者的生活(经验)过多的干预评论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后,你说你学会了怎么做叉烧饭。写评论的目的不是让读者关注评论人,而应该强调所要评论的电影。吃了油条喝了豆浆去看电影,同饿着肚子去看电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样,但电影是一样的。
2, 要避免在没有叙述原因的情况下给出评论结果。例如:永远也不要说哪部电影是最好的电影,哪部电影是最伟大的电影。在我看来,即使看了很多电影也不要给电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给电影定位。
3, 要避免东拉西扯,主题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体描述10个还未解决的问题。不要隔靴搔痒,甚至是满世界找靴子。例如:评论《神话》的战争场面差,不能说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斗士》,而应该明确指出它具体差在哪里。是场面调度问题还是画面构图问题?是剪辑问题还是电脑特技问题?
4, 要避免对演员导演等影片生产者私生活的关注。只有影片的宣传人员或者八卦杂志才有需要关注那些问题。
5, 要避免死撑面子硬评论,满眼都是某个电影的不足。应该放松心情,如果有部电影实在是差,那我们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费心评论。评论是要把影片的丰美面呈现出来,舍本逐末的评论方式与悲观的分析角度实在让人惋惜。
6, 要避免一些对电影本身没有意义的评论。电影评论不同于电影商业宣传,评论要排除干扰。在选择切入点上要回避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人文学科对电影的探究,尽量从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论述。
7, 要避免评论者主观地对影片做过度诠释。不要对自己假想中的错觉挥动双拳,使读者莫名其妙。
-----------------------------------
[注释:作者论的观念,最早是由法国导演楚浮的文章〈法国电影的某个趋势〉在《电影笔记》上发表而开启。文章攻击停滞的法国电影工业,并称赞美国导演的作品,为作者论奠定基础。作者论认为,电影的整体风格和内容的处理主要可归功于一个人的理论。通常用来指具有可辨识风格和主题意识的导演,此理论也包括其它被视为一部影片的主要推动力的制作人员(编剧、演员、摄影、剪接)。作者论在逻辑上是一种以作品为重心的分析方法,然而实质上却是一种影片的诠释方式,影片的每项特殊因素都被分析者顺着导演世界观的方向加以诠释。出自书目《当代电影分析》《电影批评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