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贰』 哪些演员拿过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影后
叶德娴凭借文艺片《桃姐》获封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 ,真是实至名归啊。
『叁』 请推荐10部最佳文艺片
乡村牧师日记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1951):今天是布列松的生日,所以第一部给你推荐他的影片,本片为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寻找救赎的人,永远挣扎和痛苦。士兵之歌Ballad of a Soldier(1959):我的最爱,几乎已经看了100遍。一部战后苏联现实主义电影的杰作,简洁而富有诗意。无论是当作爱情故事还是关于战争的暗喻,影片不带任何说教和矫饰,以真情动人,具有浓厚的人道关怀,今天看来依然是感人至深。 自然之子Children of Nature(1991):冰岛国宝级电影大师弗雷德里克森最经典的作品,1991年获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1992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唯一的遗憾就是此片非常难找,目前只出过录像带。 雨月物语Ugetsu monogatari(1953):此片导演是日本电影巨匠沟口健二作品,获1953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是一部正面提出了战争与性,现实与梦幻的作品,一个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的银幕情感童话。看沟口的电影,就像抚摸一件陈年的古物,布满岁月的痕迹,以及无声感悟的沉淀。 东方西方East-West(1999):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电影,导演是《印度支那》的瓦格涅尔,与《肖申克的救赎》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气氛的处理则以压抑沉郁为主,与人物心理相符。获得99年的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永远的莉莉亚Lilya 4-ever(2002):瑞典新锐导演鲁卡斯穆迪森转型前最后一部作品,一个悲惨苦难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全片的生活细节具丰富感情,两位童星演得十分出色。永恒的一天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1998):安哲罗普洛斯荣膺戛纳金棕榈奖的名作,这部影片用回忆、幻想与现实进行三重交织,流畅地表现了关于生命与永恒的命题,不但延续了导演对文化寻根的意念,还细腻地勾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指出人类所欠缺的情感交流和家庭回归的必然。导演惯有的长镜头力度丰厚,使得本片成为他感情最为内敛、但表现力丰富的作品。 初级意大利课程Italiensk for begyndere(2000):Dogma95的女性作品,拍摄场景基本上就是《黑暗中的舞蹈》所用的地方。与其他DOGMA95影片不同的是,本片骨子里是一部浪漫喜剧,风趣轻松,结局具有童话色彩。 威尔伯想自杀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2002):丹麦的一部电影,一个求死的和求生的人的故事,一个三人之间无私的爱情交割的故事,我被它戏谑式的生死命题感染,生命原来是可以这样延续的,而感动是可以这样感染的。 母与子Mat i syn(1997):一部油画般优美的悲歌,一对母子在生命终结前的离别之情,被导演渲染得凄然泪下,动人肝肠。影像风格带有浓厚的导演特质,对白少,摄影唯美,自然风光精彩绝伦,长镜头缓慢凝滞,而贯彻全片的扭曲图象的变形镜头,最令人难忘,诗意昂然,但内中蕴涵的情感却轻缓细腻,如同一幅舒缓而哀伤的家庭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