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杜琪峰的电影怎么样
对香港电影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因为生长于一个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移民城市,使得大部分香港导演普遍有着反类型电影情结。杜琪峰更是在电影的结构性创新上,表现的最为努力,这就使得对杜琪峰的电影,普通观众很难进行准确的定义。
1.“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
在一些电影研究者那里,有将杜琪峰的电影分成两类,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来形容杜氏的两种风格,前者为了艺术表达,后者为了票房需求。
这样的区隔或许在银河映像成立的早期,是管用的。比如97、98年的那些实验性色彩浓郁的电影,对比2000、2001年抱着中国星大腿时突击拍摄的一些喜剧片,就显得银河这伙人极度分裂。
但是近些年,杜琪峰驾驭电影的能力越发稳定,银河映像的电影制作流程也更为成熟,作为一名有野心的导演,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在尝试做类型上的突破,很难清楚的定义它们各自的归属。
从我个人来说,一度是用有没有枪来做二元的分类,有枪支出现,总伴随着压抑、杀戮和无法逃脱的宿命,哪怕是像《大只佬》那样,略显荒诞。没有枪支出现则会轻松许多,人物的结局往往不会让人那么悲悯,比如《文雀》虽然阴郁,但仍有善终。这个比较私人的观点,貌似一直挺管用,直到去年《夺命金》上映,不再靠谱。
整部电影中,无论是警察和黑社会,都从未拿枪,众人依然被卷入在金融大潮之中,不能自已。枪支只是反抗和压制的工具之一,无论它存不存在,宿命仍在杀戮。
2.“小众电影”与“大众电影”?
既然从创作的角度很难对杜氏电影进行定义,那么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或许能将2013年之前的杜氏电影分为两种版本。
一种是小众电影,面向阅片量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观众,是对各种类型电影的解构与重构,满足了导演与观众对电影文法创新上的需求。
一种是大众电影,将文法创新中的一些摸索,适度嫁接到此类电影之中,在相对保守的人物组合与故事环境下,完成较为新颖的视听演绎。这有点像服装市场,时尚总是从小众向大众蔓延,大众是市场基石,小众代表了时尚的先锋。
2013年,《毒战》与《盲探》,却又打破了此类建立在观影经验上的认知。
前者成功突破了大陆警匪故事的叙事尺度和类型习惯,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电影从业者们都可借鉴的经典案例。
后者对各种电影类型元素的解构与混搭,对银河曾经十余年摸索的总结,包括在电影文学性上的探索,又一次让杜琪峰和银河在众多华语电影制作公司之中,显得更为与众不同。
这种对与众不同的追求,融入在杜琪峰的血脉和作品之中,但是却给杜氏电影的宣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果一部杜Sir导演的电影在宣传中,越趋向于传统类型电影(包括以前他自己的电影),就会越让自己受制于本身的反类型特征,宣传话术不仅容易语焉不详,而且很难在普通观众群体中营造“观影期待“。这有点像一个电影版的“狼来了”,无论你将自己定位于哪一种故事,参考你不按常理出牌的劣迹斑斑,一部分观众下意识的选择可能就会变成观望。
❷ 求香港八九十年代经典警匪电影
个人最喜欢<纵横四海>. 很好看,而且里面的张国荣演得很好. 但是最好看的还是<英雄本色>. 太精彩了,特别是发哥在饭店里面枪杀敌人的时候,那叫一个飘逸啊.
❸ 求一部电影,英语频道翻译为《枪火》的,美国电影。有网友说这电影也叫《枪》。但不是2010版的
枪火是银河映像于1999年出品的黑帮片,由杜琪峰执导,黄秋生、吴镇宇、吕颂贤、张耀扬、林雪等主演。影片讲述了黑帮老大被人追杀,聘请了五个黑道中人保护,即黄秋生饰演的阿鬼,吴镇宇饰演的阿来,吕颂贤饰演的阿信,张耀扬饰演的阿麦,林雪饰演的阿肥。五兄弟将保护老大的任务完成后,阿鬼发现了阿信与老大的妻子偷情的事情,于是五人拔枪相向,完成道义与情义的最终对决。
图片
从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来看,香港电影很难再塑造出这样一个传世经典。但是,这是一部投资仅250万港币,事先没有剧本,现编现拍用19天就完成了拍摄的电影。就是这样一部看起来有点太过随意的电影却让杜琪峰拿下了当年的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枪火也拿下了金马奖、紫荆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三项大奖。对于该片的成功,网上评论铺天盖地,不乏过分解读的文字言论,对于看了一部电影脑部处一部连续剧的观众不置可否,我只想从我看到的,电影真正告诉我的内容说起。
1.镜头神运作,演员神站位。
每个导演对于镜头的运用风格是不同的,特别是在枪战这一重头戏中。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多运用慢镜头,捕捉在动态变化中的视觉体验。而杜琪峰的风格与其不同,在《枪火》的枪战戏中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虚实静头。拿最经典的商场枪战作为例子:
图片
五个枪手通过精准的站位来控制整个局面,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感,没有猛烈的交火,只是有的放矢的点射,这种点射的瞬间动态与站位的长时间静态形成一种节奏感,配合背景音乐的快节拍,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犀利直接,扣人心弦。
图片
而在虚实镜头的切换上尤为流畅,每个枪手都得到了特写,然后又都充当远景,仿佛镜头也在寻找藏在周围的杀手。
图片
图片
商场枪战这段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演员表现,堪称香港影坛中枪战戏的经典,短短的四分多钟,让人酣畅淋漓,欲罢不能。
2.你抽烟吗。
影片中抽烟镜头很多,我只举三例递烟的场景:第一次是五位枪手初见面,张耀扬饰演的阿麦给大家分烟,他显的羞涩而又不安,需要靠递烟这个动作来化解自己的尴尬,这个时候的张耀扬一点也没有以后以往影片中的那种狠劲儿,被他演绎的流畅自然。
图片
第二次分烟是在老大家里的泳池旁,五个男人靠在泳池旁的矮墙上,互相递烟,点烟。阿鬼替阿来杀掉了一直找他麻烦的对手,阿来在表现自己的感激之情时,也只是为阿鬼点了一只烟,碰了一下酒瓶。这也是影片表现感情的独到之处:点到为止,余味留长。
图片
第三次递烟,是阿来递给被他们抓住的杀手,尽管在刚刚他们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尽管,那根烟还没抽完这个杀手就死在了阿鬼的枪下,然后一行五人在风骚的背景音乐下潇洒离场,头也不回。
图片
烟,在影片中既是表现道具也是调和道具,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让影片在主导大格局的时候兼顾小情感。
3.狠时嗜血却时柔
影片最有意思的一个场景是五人在老大办公室门口踢纸团。依然是帅气的站位,让整个画面很有纵向的深度。五人本来百无聊赖、冷酷的站着,阿肥发现一个纸团,然后踢给了阿信,阿信又踢给了阿麦,然后站的稍远的阿鬼和阿来也加入了,五个枪手就像孩童一样玩乐起来,等黑帮老大一推门的时候阿麦顺势将滚到自己跟前的纸团捡起放进口袋,不留痕迹。这个场景看似无厘头,却在影片犀利肃杀的氛围里横添一笔生趣,他们不仅是嗜血的枪手,有时却是幼稚的大男孩,人物更加鲜活,跃于幕上。
图片
影片最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不同于以往香港黑帮电影沉重的使命感,观影完毕,不仅赞叹影片的精彩,也对影片海报上的宣传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枪火无眼,人间有情”。
❹ 杜琪峰是个什么样的导演
杜琪峰是一个很不错的导演。
而在视听风格之外,杜琪峰亦对警匪片的精神内核进行了突破性诠释。以吴宇森为代表的港产黑帮警匪片大多书写渲染黑帮世界的情义,对其进行浪漫主义处理。而在九龙城寨出生成长的杜琪峰眼中,黑帮从来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传奇,而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体验。因此,在杜氏的电影作品中,从无浪漫化的侠义故事,而是黑色、荒诞、血腥的反英雄主义。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哦!
❺ 如何评价电影《枪火》
整部电影其他回答的比较好,最后伪装杀人部分稍微理一下:
1、阿鬼接到指令,让阿肥准备枪,同时借了阿肥的电话约阿信出来。阿肥出于谨慎拨过去看看是谁,然后就告诉了阿来。阿肥按道理从出场一直是阿鬼这边的人,怎么会去选择告诉阿来呢?个人理解阿肥其实还是担心自己,阿信是阿来的小弟他清楚,阿来什么脾气他也清楚,到时候自己的电话约的阿信,自己准备的枪杀的阿信,那自己恐怕说不清楚。所以阿肥选择告诉阿来,而这当然是阿鬼意料之中的。
2、阿来得到消息后去找阿鬼协商,但协商不成,让Mike送走阿信。然而Mike觉得阿信一走,剩下四个都没有好日子过,提了枪想杀阿信,但一是有点兄弟感情,二是杀了阿信别人好不好过不知道,自己妥妥的不好过。最后Mike说服阿信回去。
3、阿来让阿肥准备假枪,准备演一出戏,阿肥在车上说,枪已经准备好,没问题,黑色的。结果阿鬼来了之后把枪一掏出来,不是黑色的,这里阿来非常生气,很多人觉得是演戏给Mike看,其实我觉得不是,阿来马上看向阿肥,眼神里已经很生气了,而林雪的阿肥演的真好,瞬间是面如死灰,这个场面对阿肥是非常不利的,他很明显的意识到自己药丸,阿来怀疑自己说假话,恐怕等会阿信死了自己的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他跟阿鬼说,给我点时间我去求情。之前那么久他不去求情,为什么看到枪就要去,论亲密他也不是阿信最亲密的,为什么由他去,考虑自己更多而已。
4、阿肥还没见到老大,就见到嫂子被干掉了,很明显老大知道了,且老大很生气,阿肥想还是不要送死了,老大这么生气,阿信是死定了,把心一横还是站阿鬼这边吧。于是回去发生了掏枪并让阿来冷静的一幕。
5、最后,阿鬼的手下放走了阿信,阿鬼也通过子弹让阿肥知道了这件事。个人觉得从头到尾唯一清楚并且把控的只有阿鬼一个人,他精心布局,想到每个人的路数,最后阿来打完枪出去他起身都腿软我觉得也不是演戏,他是在赌阿来到底会不会杀自己,也确实给腿都吓软了。这件事太难了,所以最后以他这样的性格,也忍不住笑的很得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