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推荐|《波斯语课》
“为了他,你愿意跟这群无名之辈一起去死吗?”
“他们有名字,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他们并不比你低下,至少他们不是杀人犯。”
故事简介:
二战期间,主人公犹太人被逮捕,并被送往德国的一个集中营。他谎称自己是波斯人雷扎保命,逃避了枪决。虽然这个谎言暂时拯救了他,但雷扎被德国军官看中并要求教他波斯语。对波斯语一窍不通的雷扎只能凭空编出一门语言,他只能每天心惊胆战地编造“波斯语”单词求生,他不知道这门只有两个人知道的语言,究竟能帮自己隐瞒多久。
观后感:
看完影片,心情很复杂。整部片子,围绕着“肃穆”与“黑暗”,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哭着报出2840个人名那段,每一个名字又不止是名字,是救了他的一个个新单词的组成,是那些打饭时大量的不同的囚犯,是被军官们视为草芥的一个个“无名之辈”。
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德国军官科赫,严肃冷漠的他,在谈到自己未来的梦想却露出了孩童般天真的笑容,当他谈及自己的厨师梦,他是无比喜悦而又骄傲的,他在询问波斯语的“我爱你”时,脸上也充斥着憧憬。我想,如果没有战争的话,他的梦一定也会实现的。
可观看app:
哔哩哔哩
Ⅱ 电影《波斯语课》登上热搜,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波斯语课》算是一部比较小众的电影,光听名字就觉得无聊了,但是它上映以来却广受人们欢迎,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什么呢?
这部电影讲述了犹太人吉尔斯(Gilles)在二战期间德国集中营中通过假冒波斯人教授德国上尉Klaus Koch “波斯语”而幸存下来的故事。
影片最后,在纳碎党走入穷途末路要将犹太人赶尽杀绝时,上尉凭借着二人建立起的“革命友谊”救助了吉尔斯。
而当上尉前往比利时说着一口别人听不懂的“波斯语”时,上尉的结局显而易见。
总之,《波斯语课》是一部“要想活命就得生造出一门语言”的电影,其中的故事情节颇为发人深省。
Ⅲ 反映二战犹太人的经典电影
反映二战犹太人的经典电影是《波斯语课》。
二战期间,犹太人吉尔斯在集中营谎称自己是波斯人保命,被一位德国军官看中要求教自己波斯语。对波斯语完全不懂的吉尔斯只能凭空编出一门语言,他开始用集中营中关押的犹太人的名字作为词根,编造出上千个“波斯语”单词,军官在残暴的环境中对吉尔斯竟有了依赖,并开始袒护他,不料集中营中来了一个真正的波斯人。
为了求生,主人公用近三千个犯人的名字生生创造出了自己的“一套波斯语言”!哲人说:造成人类数千年历史重大变化与创伤的是饥荒、瘟疫、战争、革命。所以近百年来,反思一战二战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它们之中成功者都是基于对史实的深入开发与尊重,“根据真实事件写作”的本片是又一个例证。
电影的鉴赏
犹太囚犯假装成波斯人才逃过一劫,纳粹军官却要求他教自己波斯语,如此“高概念”的设定,为该片带来强烈的戏剧张力。绝境之下,犹太囚生造了一门语言,每个单词都借用被囚同胞的名字,历史的沉重感由此而生。一段极不平等的对立关系,随着“波斯语课”的展开,转化为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师徒之谊。
观众的同情心开始在两个不同阵营间摇摆不定,这份短暂的温情最终还是被历史的正义敲碎。影片再现了二战历史的沉重与荒谬,饰演犹太囚犯的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在英、法、德等四种语言间自如切换,令人赞叹。
Ⅳ 波斯语课真实事件介绍
《波斯语课》在豆瓣上有着8.3的高分,被认为是去年最佳电影之一。《波斯语课》讲述的是,在二战时期,一位比利时犹太人为了活命冒充波斯人,此后他还和集中营里的军官产生了别样的友谊。这部电影并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另一种视角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据悉《波斯语课》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先来了解下大致剧情。
1、《波斯语课》剧情介绍
男主角吉尔斯是比利时人,在影片的开始就差一点儿被德军在野外击毙。他凭借着一本用面包换来的书,谎称自己是波斯人以求保命。刚好一个德军集中营的后勤军官科赫想学波斯语,于是吉尔斯被科赫的手下带到了集中营。一开始科赫对吉尔斯持怀疑态度,吉尔斯说波斯语自己只会听说,但是不会读写。
科赫先问了那本书扉页上写的波斯单词是什么意思,吉尔斯刚好问过这个单词的意思,通过了初步的考验。当然,科赫并没有那么好糊弄,他要求吉尔斯一次把四十个单词翻译成波斯语。吉尔斯感到难以做到,曾经想逃离集中营。不过,他中途还是回去了,因为逃跑只有死路一条。
然后,吉尔斯在科赫的办公室,看到集中营囚犯名单的时候,灵光闪现,就用这些名字作为词根,慢慢地开始编造波斯语单词。吉尔斯初步获取了科赫的信任,白天被派到厨房干活,晚上去教科赫学波斯语,却仍然危机重重。在一次德军的野餐活动中,吉尔斯把单词说重复了,遭到科赫的怀疑和殴打,并且被发送到石料厂干苦工。吉尔斯在石料厂得了重病,昏迷中仍然说着他编造的波斯语单词,又得到了科赫的信任,回到了集中营。
在德军的集中营里,被关押的犹太人境遇非常悲惨。他们吃的饭不仅差而且吃不饱,住宿条件也很恶劣。在身体极为虚弱的情况下,他们还要经常干活。而另一方面,德军这边的生活却是过得很滋润。甚至,德军有时候还会组织到周围的美景之处,开野餐聚会。他们享受着各种美食,听着动听的音乐,一片欢声笑语,这和犹太人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最主要的方式。语言还能保存和传递人类的各种文明成果。有一次在集中营的院子里,吉尔斯捡到了一个布娃娃,上面缀的名字是Aviva,这应该是一个小孩的名字。吉尔斯就用这个名字造了波斯语中的生命一词。后来,吉尔斯在负责打饭时,直接问每一个来打饭的囚犯的名字,根据这个人的长相特点,编造相应的词语。
吉尔斯编造的波斯语单词,也只有他和科赫两个人懂得。科赫在学习了一阵后,还用这门独特的语言,写了一首关于和平的诗,读给老师吉尔斯听。诗句的内容听起来很美妙,可这首诗的每一个词句,却是用犹太囚犯的名字编造的,真是十分的讽刺和荒诞!
后来,当吉尔斯逃出集中营来到盟军营地后,他通过自己编造的波斯语中的单词,向同盟军军官说出了2840个犹太人的名字。这每一个波斯语单词的后面,都对应着一个曾经活蹦乱跳的生命!一个人的名字不被人提起,就是永远地消失了。幸好,这两千多人的名字被吉尔斯记住了,没有被炉火的火苗真正吞噬,没有像下雨天河面上的水泡一样转瞬即逝。
在影片的最后,吉尔斯被科赫从集中营放走了,半途两人分道扬镳。吉尔斯在冰天雪地里往前走着走着,然后进入了一个朦朦胧胧的环境,脚下是长长的铁轨,再后来是明亮的春天的景象,周围树木繁茂。这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得观众心中两个小时零七分钟的压抑有所缓解,也能感受到那些光亮的温暖。
《波斯语课》用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内核,让看过它的人久久难以忘记。
2、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波斯语课》改编自真实事件,男主角和上尉都有原型。
当初,导演瓦迪姆·佩尔曼决定拍摄《波斯语课》,是因为本身有犹太血统。上尉的扮演者拉斯·艾丁格认为,有些德国人害怕面对历史,不敢接触《波斯语课》这样的题材,瓦迪姆·佩尔曼不是德国人,更适合执导这部电影。
影片在情感方面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愚忠领袖的卫兵和感情失意的女厨师长之间的恋情,将乱世中德军底层人物的惨淡命运表露得淋漓尽致。人们在这样的时代下,空谈没有未来的情爱,只是为了各取所需进行的一种包装罢了。而男主和军官的情感纠葛则更为复杂。男主对德国军官的态度从仇恨逐渐变为同情,这种同情是对军官身世、遭遇及性格的同情,更是对他身为刽子手群体的一个帮凶而不自知的同情。军官则对男主产生了依赖乃至似是而非的爱情,甚至不惜在撤退时违命将男主放跑。这是二战题材影片中一个比较大胆的突破,也是一个新的角度。
这部电影在角色身份上进行快速地转化,每一个角色都有多重身份需要塑造,每个人既能左右影响别人的世界,又是更大背景下的乱离人和小人物,所以剧本还是很见功力的。借用导演阿巴斯的话来说,那些能够把人类痛苦的经历变成艺术的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能从痛苦中获得一丝快乐,让丑陋或孤独变得美丽起来。
那些抱怨世界不公平、老天无眼的人,往往都是最无能的人。谁也不欠我们,仇恨与急躁拯救不了我们的灵魂。
人活在世上,每一天都是赚来的。我们要做的是,勇敢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挫折,积极应对并解决难题。就算生活再艰难,命运再坎坷,我们也要面对现实,让剩余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让灵魂不带着羞愧和遗憾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