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从视听语言分析电影活着

从视听语言分析电影活着

发布时间:2024-10-29 22:16:39

『壹』 求一篇关于视听语言的分析。。。。电影和动画都行,只要对其中一段论述评析就行,大约800字左右吧。谢谢。

大一!!哥,我才高一...........

经典动画没研究过,经典电影研究不过人家
这有两篇观影后感(抄袭+原创)

爱有来生观影议评
阿明死后,成孤魂一缕,在一棵银杏树下,深情等待已经投胎转世的前世爱人50年。此鬼情到深处无怨尤(却无怨忧),在银杏树下倏忽而来, 倏忽而去,银杏树叶纷纷抖动飘落,略带出丝丝的惊悚之气,鬼气满满的充盈在整座小院子中。每天做鬼的阿明都会与今生的莫小玉在银杏树下展开一番对话,所有的前世记忆,都在阿明的讲述中重现,直至夜半茶凉……
(摘录)

这是给我感触很深的一段影视叙述,第一次看到都是09年国庆的事了,不过这段文字一直隐隐的印刻在我心中,感觉笔墨间都印透着淡淡感伤的,就如这电影一般。
《爱有来生》这部电影作品对我来说的话应该是要强烈推荐的电影的其中之一了,它原改编自小说《银杏,银杏》,虽然我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但对于一个观影的人来说,我的感觉这就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虽然内容不是原创,制作也不算是独具风格,但整体上它被处理得非常唯美,剧情很流畅,一切朴实,顺承得自然而然。虽然片中没有美的装束,没有美的人物,然却有极致美的风景,真实美的叙述,甚至于人们真诚美的祝愿与内心,而这些点我想也是最重要的。

影片故事从一棵千年的古老银杏展开,片子中阿明说:“以前我一直在想,总有一天她会来的,不管知不知道她一定还会走到这棵树下来,但只要她来了,只要看她一眼,不管她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一定还能认得出她来。我就这样一直地等 一直等……可是现在这故事快讲完了 我才意识到——我从来都没有问过自己 我为什么要等她? 我们前世都身不由己,我以为今生能碰到她,我们可以从头再来。我可以让她幸福,可是我没有想过的是:也许今生的她正生活的非常幸福,就像你一样。我想给她的一切,她都已经有了。 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幸福吗?所以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

最后的谈话中,她(莫小玉)慢慢起身,静静地说:茶凉了,我去给你续上......
终于,倒茶的瞬间,她又回到了梦境,回到了那个神秘的梦里。她终于明白,他五十年只是为了等她的回来,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今世的梦里永远都是在树下温茶等人……
但当她再冲到树下时,他已经离去。不过我想那一刻他也没有一丝的遗憾,因为,她是幸福的。

剧终,女主角的哭声——撕心裂肺,我想这不单单是阵泣涕,它渐渐变成一种情怀,一种思绪,紧紧的萦绕在我们心头。所以,同样在那一刻,我们——泪流满心......

我想就如这部影片的导演所说:“这个前世今生、爱恨纠缠的人鬼故事感动了我,我就把它老老实实地拍出来。我相信只有朴实才能感动创作者,才能感动别人。”的确,片子中没有什么花哨的影片制作技术,故事情节也颇具有通话色彩,但它着实深深的,默默的感动了我们。剧中阿明说得认真,我们听得仔细,女主角也似乎在听一个故事,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可最终它却这样淡淡的感动得每个人都潸然泪下......
我想,导演能用朴实的表现去催下观看者的眼泪这就是导演的伟大之处,而从故事的影视化表现来感动,同化每一个观赏者,这就是电影的巨大魅力所在。

总结:述说鬼故事,里面总透着的一股凄美和怅婉,或许有些地方的确不太符合逻辑,或许有些事的确太具童话色彩,但它总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思与幻想……

可爱的骨头观影议评

同样,这也是一部小说改编后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并不是非常好,不过其同名小说《可爱的骨头》到是我唯一看过的电影原著,为此,花了数天认真阅读这本在《纽约时报》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近三十周,连续在榜七十余周的畅销小说;推荐,当然必不可少。
这部电影我是在看到它宣传海报后才去看的,因为海报着实很美,看了电影后我也对片中主人公苏茜心中的那棵绿叶幻化为鸟的天堂树和天堂里在冰下盛开的哪朵巨大玫瑰映像深刻,我向来对美丽的东西都很感冒的;其实,在看了多次这部电影后,我才感受到这部片子其实更多的不仅仅在于它技术处理画面上的魔幻,还有它对人们之间亲情,友情,甚至于淡淡爱情的唯美表现与抒发。
这部片子是被定为罪案惊悚类影片的,不过它也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有一点我真的非常佩服这部片子的导演,因为他让这部电影不仅拥有罪案类作品那种诡异和惊悚的气氛,还带有一种本不可能与这种气氛融合的童话的美好的气息。在这部片子中首先是惊悚与唯美的融合,其次是童话与残酷的现实融合,如果去看这部片子,我想或许都会有和我差不多的感受,那就是一边欣赏着片中色彩斑斓阳光明媚的充满爱的美好世界,而一边却流着冷汗感受着变态杀手的阴暗于诡异。但就像上部推荐的片子一样,虽然影片中有些地方矛盾突出,但剧情却流畅,一切都顺承得很和谐,就像明亮的月光和漆黑的月色搭配一样,他们来得自然而然......
在我写这篇影评前,我也看了一些网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其中有个人说到:“我不得不说,彼得·杰克逊(这部片子的导演)也是一个造梦大师,《可爱的骨头》这部电影中的天堂是色彩斑斓的,犹如童话般的世界,他让我们不得不回忆起童年、少年时代和伙伴们玩耍的美丽时光。苏茜已经被杀死了,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是Susie在天堂看到的人间依旧是色彩斑斓的,依旧是美好的,当然除了凶手的宅邸。”在我看来,这段评论算是很贴切的,我也有同他一样的感受,那就是:似乎在看片子的同时我也回到了那个埋在心底的美好童年。在这一点上影片以它的独特视角感染了我们,而这一点也是我想说的蕴藏电影其中的巨大而又深远幽邃的魅力。
说到这,我不得不提片中有几个场景实在是很美,虽然很童话,却很绚烂。影片,从头到尾,我感觉其实都是只淡淡的叙述,可在这淡淡的叙述中,时间从容的流过,那些诚挚的深情也被一点一点的倾注在了那永远不会变色的爱之中。
片尾,一直不肯接受苏西死去的妈妈走进苏茜的房间,和谐的音律便伴着第一人称视角的苏茜的声音:“当我妈妈走进我房间的时候,我发现这么久以来我一直在等她;等了太久太久,我都担心她不会来了。”然后苏茜的妈妈回过头来,深挚的说道:“我爱你,苏茜”...........
最后,镜头移向窗外,寒冬静谧的早晨,苏茜的独白:“人们感觉不到我们的离去,就是我们真的决定要离开的时候,至多你只能感觉到一阵呢喃,或一阵微风低语划过小镇”...........
我看过原著,虽然电影所做的很多情节的修改和细节的处理和原著差异比较大,但这是的确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没有高潮的高潮,没有眼泪的感伤,就如同微风吹过,只在你心中留下一阵轻轻地呢喃......

『贰』 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叙事线索的设计有什么不同

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线索的设计至关重要。一条明确的、活跃的线索就像一根坚韧的丝线,可以将整个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时间、地点等要素像串珠子那样串联起来。那么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叙事线索的设计有什么不同?

三,《活着》电视剧叙事线索的设计

电视剧《福贵》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徽,也加入了安徽地方戏曲花鼓戏作为叙事线索。电视剧里将故事的开端提前,用五集的容量讲述了福贵和妻子家珍的恋爱故事,花鼓戏就成了两人之间传情达意的桥梁。在影片结尾,家珍也在福贵演唱的花鼓戏声中安然离世。不同年代背景下,花鼓戏的唱法或许不同,但是热闹的花鼓戏一直都是剧中人物情感的传承和延续。同时,花鼓戏的加入也丰富了凤霞这一人物形象,在原著中,没有过多描述凤霞的个人生活或者个人追求,更多的是把凤霞作为牺牲品一样来塑造。而电视剧则通过花鼓戏让哑女凤霞的悲喜得以宣泄,为凤霞找到了另一种充满了力量的“语言”——虽口不能言,但情不可减,体现了创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

『叁』 从视听语言这方面分析《活着》影评

写作思路:
电影的主演是谁?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表演怎么样?
主创是谁?编剧、导演、摄影、剪辑、制作公司是谁?他们还有没有其他读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欢这部作品吗?为什么?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为什么?
我在写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东西?有无遗漏?我对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对影片中的演员、导演及呈现的主题有无偏见?如有,为什么?说出偏见的理由,要有理有据。
我的评论能站得住脚吗?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能证明我观点的材料?
我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我在影评中有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 ?
如果想再专业一一些,你可以从几下角度进行分析:
(1 )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夜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2 )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3 )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4 )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如何,它是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5 )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6 )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7 )注意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8 )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9 )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像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10 )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旁白,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12 )画面上的人物关系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比如 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 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13 )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顺口吗?( 14 )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15 )道具在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16 )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17 )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内,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 / 反拍不算内)。( 18 )人声,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19 )特写是否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使用的?( 20 )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没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最后想告诉你的是,一篇影评中不可能把所有方面都谈到,着重找一两个你印象最深刻的角度入手就可以了。

『肆』 红高粱看完影片你明白了什么

《红高粱》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影片的剧情构成极具戏剧性,通过人物塑造赞美生命的自由。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 情节曲折跌宕,出人意料之外,但其电影语言又是“探索片”所固有的。明快、紧凑、张驰有度的节奏,画面、色彩、光线及其所构成的视觉形象,生动,浓烈。
到八十年代末期以后,中国电影市场的急剧变化,使得曲高和寡的“探索片”难以为继。中国的中、青年导演在艺术追求上走向分化。部分导演拍出了探索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影片。其中,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是最有代表意义的作品。《红高粱》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影片的剧情构成极具戏剧性,通过人物塑造赞美生命的自由。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

二、视听语言读解。
东方文化的沉郁和抑制,对华人的消极影响很大。近百年的屈辱和创痛,使得官方与民间都倾向于过度防卫,容易抗拒一切外来的价值观念。抵抗,对抗,是对外关系思维的主导思想。闭关锁国、闭关自守,只是一种无计可施情况下的消极选择。《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呼唤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用电影的方式对传统观念和陈规力量,发起有力的猛攻和挑战。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体,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海内外各种奖项纷至沓来,中国影片扬名国际、走向世界。由于对视听语言的天赋敏感和理解,张艺谋身兼摄影师、演员、导演而全优,创造了一个罕见的奇迹。
1。重要段落分析:
⑴颠轿:
一群年轻健壮、肌肉坚实的男人,夸张的动作造型,与广阔无迹的极为单纯的橙黄色土地、烟尘,热烈饱满的红色盖头、轿子,桀骜不驯、惊天动地的喊唱,完美交融,形成激动人心的视听效果。黄色的土地和背景,十分鲜艳,轻快而舒适。黄色的主要特征是明亮,具有反射性,产生光辉以及表现出非其本质的快活、明朗。
《颠轿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一声声都仿佛是从生命里喷涌而出,西北人情、西北风貌、西北气派、西北的粗犷与强悍,在电影的时空中淋漓尽致地洋溢出来。自由狂放,无拘无束,神圣与游戏、生命与娱乐、年轻与豪迈完美结合在一起,人按照天性热火朝天、滋味十足地活动着,从内容到形式都浸透着自由的诗意和赞美。电影语言和对生活的捕捉、剪裁,新颖迷人。
颠轿、祭酒神,是山东早年的习俗。具体怎么样,原著作者没有见过,上岁数的人听说过。莫言在小说里却可以发挥想象力,用文字构成一个奇妙的民俗世界,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张艺谋在电影中,用视听语言创造了一个赏心悦目的银幕世界,倾倒了国际影迷并获得热烈赞美。
⑵野合:
爷爷踏倒的高粱,形成一片圆形的祭坛。两性结合,被赋予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生命的过程与目的高度统一。火红的高粱,被阳光涂成金色狂舞,拔地而起的唢呐声惊天动地,犹如助威,仿佛礼赞。歌颂生命的自由舒展、向往活着的伟大辉煌。
“做学问的目的,最终还得落实到做人上,还是要使人越活越精神。……你的生命状态首先得热起来,活起来,旺盛起来,敢恨敢爱,敢生敢死,生下来的子孙后代也是九斤半的胖小子,不能一肚子文化, 自己却活得越来越疲软。”“中国人有一个大毛病,天天讨论人为什么活着,却恰恰不关注人应该怎样活着。”①
《红高粱》用一个极端的场景,表达了一个朴素的思想——人活着首先是人,是首先属于自己的生物。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对于一个社会的民主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个体、自我的消灭,意味着对于我而言一切的不存在和无意义。人有作为人的正常欲望和需求,满足的过程犹如人生百态的万花筒,凝聚着人性的多姿多彩。当不合理的东西大行其道时,合理的东西常常被怀疑甚至贬斥。为金钱权势而出卖肉体和灵魂,是不正常的,而在一些地方又是理所当然、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抛开现实的物质条件和势利追求,会被人嘲笑、奚落、质疑。观念与思维的端正,使人活出人的热烈与力量。
⑶抗日:
生命的延续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对抗、妥协、统一的过程。
年轻美丽、站在人生起点的九儿,必须听命于父亲的安排嫁给麻疯病老者李大头,因为李大头经济富裕。九儿的青春活力与父亲的不人道处置,老百姓的按部就班与土匪的肆意攻击,中国人的起居家园与日本侵略军的暴力践踏……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求生存过程中经历的惨痛遭遇。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无可比拟的代价,抗日战争,是中国电影、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书写不尽的历史。抗日战争题材占《红高粱》后三本的容量,书写生命遇到虐待、摧残时悲壮暴烈的一面。
《红高粱》写抗日,不是为写而写,也不简单局限于抗日本身。钱势拥有者麻疯病老汉李大头与武力拥有者日本侵略军都是一个象征,是健康发展、自由幸福的对立面,是活泼生命焕发青春活力的敌对因素。是困境的象征,是发展与障碍对抗的象征。这是导演不同于常规处理同类题材的特别之处,也是他独具匠心、非同寻常之处。

① 张艺谋 《〈红高粱〉导演阐述》

既要让人觉得像,又要有所突破。电影语言的运用,无论视觉还是听觉方面,在传奇性与真实感之间找平衡支点,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声画的真实还原,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视听感受上形成相当可观的冲击力,令观众动心、动情、动脑筋。冲击观众、调动观众、引导观众、尊重观众,是导演在电影语言实践中明显体现出来的主导思想,票房与海内外激起的盛赞和议论纷纷,拉近了电影和观众的距离,使得影片的商业价值、文化传播、社会效益的实现有了根本保障。
⑴影像造型:强烈、鲜明、标新立异。
画面是思维方式的物化形态。张艺谋说:“我之所以把《红高粱》拍得轰轰烈烈,张张扬扬,就是要展示一种痛快淋漓的人生态度,要表达‘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样一个拙直浅显的道理。只有这样,民性才会激扬发展,国力才会强盛不衰。”①《红高粱》画面、声音造成独特感觉。人物充满生命活力,动作强烈,勇敢张扬。莫言小说写人的风流,张艺谋电影写人的热爱。人物跟结构结合,两个主人公干柴烈火,反传统个性非常。豪爽开朗,旷达豁然,生生死死中进发出浑身的热气活力,随心所欲里透出做人的自在快乐。“我只想用电影去影响人,人不会停留在一个层面,电影亦如是,希望有五花八门的电影,带动各种思考。”(张艺谋语)
成熟的高粱二三米高,雄浑一片,借着风势,海浪般涌动鼓荡。银幕上奔涌着飞扬流动的活力。 《红高粱》影像造型强烈、鲜明、标新立异,深刻的道理、简练地表述,以轻松自然的形态表达思想,追求电影化、艺术化的叙述方式,景别不大地贴近拍高粱在风中狂舞,尽量把阳光带进画面,灿烂的阳光在一棵棵高粱之间跳跃闪烁,把墨绿色的高粱染成一片金黄。高粱在各种光线、角度变化之中的神采飞扬,逆光中半透明的晶莹的高粱在风中新鲜而舒展,传达出导演着意突出的活力与神韵,把高粱拍成人化的自然。《红高粱》凝炼写意的镜头语言,是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对代电影深刻影响的杰出范例。
“我最喜欢凝炼的艺术、表现的艺术。”“我是西安人,特喜欢长安画派。赵望云、石鲁画黄土高原,大块厚实,枯笔特多。他们以墨当色,大笔勾勒,将陕北千沟万壑的历史感、沉重感和干燥感表现得非常充分,绝不像潮乎乎的江南小景。我去看茂陵、霍去病墓石刻,一块飞来石,就告诉你是虎、是马,神似!秦砖汉瓦块儿有多大,秦腔黑头称得上苍劲粗犷,连山西的小吃都比别的地方气派!所有这些,都对我的审美情趣有挺大影响。”①
演员是众矢之的,银幕上最引人入胜的观赏对象。外形是内在的物质显现,农民与都市人的差异绝不止于服饰。拍摄之先,就考虑到总体的风格和感觉,为了像,为了洗尽都市人的肥硕和脂粉气,先让大家晒黑、瘦一些,增添风霜感。结果,《红高粱》人物造型冲击力很强,画面营造强烈,给海内外观众留下了广泛深刻的印象。
赵季平说:“张艺谋在艺术上的感觉,你看着不起眼,但到银幕上力拔干斤,在造型方面他是一个大师。他的每部片子都不一样,但他能把一个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了,简单到抓住一个最关键的东西,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一个深奥的问题,这是他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特点,也是他的天才所在。”

色彩表意:红色是主调。
炽烈有力的红色是全片画面色彩的主调。顾长卫是第一流的摄影师,充分发挥色感,注意运用色彩特有的视觉本能力量。主角穿红色衣服,最后画面全是红色。不仅高粱全部红起来,天地也红起来,如血似火的大红。红色代表革命,象征热烈。热烈的生活态度、舒展的生命活力。面对邪恶势力的践踏蹂躏,生命个体和群体以最原始、最本质的方式反抗,即使力量对比悬殊得匪夷所思。《红高粱》通过色彩的特别应用,颂扬生命。强化性运用色彩的内在联系与张力,给予观众集中深切的视觉印象。
红色出现在一号位:冒险、强烈的体验,追求过度的性行为解决失望感、孤独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求得丰富的经验,追求充实的生活。红色表示生命力、神经、分泌腺的活动,意味着有形的欲望。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冲动,希望人生多姿多彩,能从各个方面获得丰富多彩的经验。红色具有刺激性、好胜性,从性的能力到改造自然的能力。积极的行动,体育竞赛、战斗、竞争、色情、进取心、生产性等行为冲动。象征征服之血、点燃灵魂之火,多血质性格和男性气概。感觉上表示食欲,感情上表示希望,肉体上表示随意肌或交感神经再生器官。时间上,红色表示现在。
红花绿叶的自然风光,表明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非单一元素、色彩可以包罗万象的。《红高粱》以红色为主调,但又有对其他色彩的有机调度,形成一个丰富的色彩表意系统。颠轿段落广阔的暖黄色区域,黄色的土地、黄色的烟尘、黄色的皮肤,各种造型实体、空间段落自然随意表现各种调子。黄色是典型的人间色彩,含有离心的充满野性狂躁的刺激强度的原始张力,色彩丰满浑厚坚实有力。局部段落以黄色为主体,红色盖头、轿子、红色的新娘成为美的中心。贫困的土地、落后的人民中,孕育着巨大的生命热情、渴望和活力。除非受到阻碍,否则黄色是无限扩大的,表示缓和性,在心理学上意味着脱离重荷、困境、难题、苦恼、拘束的束缚。黄色象征温暖的阳光,这光芒使人快活幸福。在感觉上,具有舒适的刺激性,在感情方面,充满希望和喜悦。肉体上,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
颠轿段落,一号位选黄色,是渴望得到解脱,希望获得更多的幸福,同时意味着寻求解脱时会遭到纠葛。为了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必须有平稳和连带感。黄色表示朝着未来的方向迈进。明显强调黄色,存有摆脱现状困难的愿望,黄色表示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敬,珍惜时光,追求自己的理想,想向外发展不安定。黄色表示变化性导演的生死观念,在影片中以色彩的方式呈现出来。野合段落的惊心动魄、壮怀激烈,影片结尾的血洒高粱地、义薄云天。生生死死都是红火神圣的,场面拍摄富于仪式感。烈日夕阳中的高粱地,色彩灿烂热烈。影片结尾, 日蚀,我爷爷和父亲、整个空间沐浴在鲜血与太阳的色彩里,出现凝固趋于永恒的沉寂,视觉造型辉煌壮丽、无限华美。

3.观赏价值追求:戏剧空间的发展,与视听效应的不断变化。
电影在诞生之初,就以它娱乐性的一面,征服了求新好奇的人类。路易·卢米埃尔摄影技术还原现实的精致逼真,乔治·梅里爱的戏剧元素注入影像赋予电影更强的表现力,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斯皮尔伯格、张艺谋,世代中外的导演和技术大师们,为了把影片拍得更好看,费尽心机。电影首先是给人看的,观赏价值追求是第一位的。再好的创意,没有人欣赏、领略,等于零。新时期以来,中国导演和电影人越来越重视这一点。
中国电影近百年的历史上,对观赏价值的重视,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宝贵过程。但是,解放以后左的路线干扰,观赏价值的追求受到冲击和限制,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新时期,百废待兴,观赏性的重视与研究,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好看作为基本条件不再被怀疑。
《红高粱》色块旋转跳跃,音乐富有鼓动性,对观众造成放射性冲击,甚至远离戏剧情节的窑址,直接进入一种特定的造型空间进行纯粹的情绪体验。多年支撑电影的剧情不再重要,戏剧的拐棍不知不觉被放在一边,故事只是你进入电影的路径.进入之后是一个故事、情节无法框范的欣赏空间,特有的视听效果本身魅力无穷。极端放任、没有控制的造型样式与视听效果,实现了对自由的自然生命形式的渴望、对无限压抑的彻底解决。在张艺谋以后的电影创作中,始终不渝地保持着对好看的执着追求。由于他自身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卓越,使他的电影在好看的背后蕴涵着耐人寻味的意义,成为世界影坛一道不可忽视的亮丽的风景。
观赏性、奇观性对于电影的特殊意义,不容置疑。现在高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赋予电影常青的艺术生命,满足人们在家里通过电视等媒体得不到的视听魅力,使得电影院在观众数量的沉浮中不断发展、完善。张艺谋的作品告诉我们:电影的好看、观赏价值,并不仅仅是视听技术的奇迹,更是人类思维、视野的奇迹。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对电影观赏价值的追求创造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为人类社会留下了瑰丽灿烂的文化遗产。

内容选自纯白色流浪新浪微博

满意请采纳

『伍』 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主题思想的把握上各自有何特点

当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时,不得不考虑到影视作品的通俗性及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相较于文字,视听语言对受众产生的冲击力更大,引导性也更强。因此,面对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改编者们首先应判断原作的主题思想是否可取。那么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主题思想的把握上各自有何特点?

三,电视剧《福贵》主题思想

电视剧《福贵》对于主题思想的改编则更符合电视剧的特点,即更加通俗化、大众化,一方面保留了原著中农村背景的设置,将更多的叙事空间放在了粗犷原始的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增添了许多感情线和人物线,着重突出一个“情”字,从人与人之间情感变化的角度来反映20世纪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和不易。电视剧的叙事主题较电影来说更接地气,观众的代入感更强。

阅读全文

与从视听语言分析电影活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外情感电影精彩片段吻戏 浏览:251
电影甜蜜的事业完整版 浏览:19
我想吃你的胰脏电影天堂 浏览:805
电影播放器什么网站好 浏览:678
仙桃春节4D电影有哪些 浏览:623
如何对电影片段进行赏析 浏览:309
电影红辣椒的图片 浏览:871
一个弹棉花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623
城市拍摄微电影 浏览:973
一部欧洲电影有男爵 浏览:356
狼叔演的一部有关动物的电影 浏览:198
新少林寺电影完整版高清 浏览:887
王者荣耀会出一部电影吗 浏览:191
腾讯电影版权有哪些 浏览:324
童话故事英语电影有哪些 浏览:522
郭采洁失恋电影有哪些 浏览:198
最近手机上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浏览:590
印度女王完整电影 浏览:889
一个男的和手机谈恋爱的电影 浏览:237
一部韩国电影讲母亲得癌症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