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推荐一些讲述贫困山区生活的电影,像《一个都不能少》,《风雨哈佛路》这种类型的
力荐:走路上学
❷ 《走路上学》:透过温情镜头下的童真,看峭壁上盛放的希望与梦想
电影《走路上学》豆瓣评分8.1,它是以云南怒江贫困山区儿童溜索求学为主题的一部励志儿童影片。这部电影上映以后,提名了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并一举获得了优秀少儿影片奖、新人编剧奖、优秀少儿男演员、女演员等4项提名,成为13届华表奖的最大热门。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7岁的瓦娃非常羡慕姐姐能够溜索过江去读书,于是他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溜滑索进入学校去听课。在这期间他撞到了来支教的聂老师,老师对同学们很好,还送给姐姐一双红雨鞋,瓦娃非常喜欢,但是懂事的他最后放弃了跟姐姐争。
姐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疼爱弟弟的她在聂老师的帮助下又得到一双新鞋,然而谁也想不到,因为赶着给弟弟送这双新鞋,姐姐娜香失手从溜索上坠落江中。后来一座新的桥在娜香掉下去的地方建了起来,只是桥修好了,人却不在了。
看完这部温情励志的电影,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导演在这部片子中大胆地选用了非专业的的演员,但是他们的演技却深入人心,并真实地呈现了导演想要追求的现实主义风格,真实又感人。
接下来,我会结合影片,从弟弟瓦娃的视角来分析这部电影的魅力,从叙事结构、 人物性格塑造和成长意义出来三个方面入手,解读这部电影的所承载的梦想和希望。
01、从瓦娃的视角出发,采用线性叙事结构,让剧情循序渐进,打动人心
在电影开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瓦娃的姐姐娜香用溜索上学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孩子们上学的艰难和环境的险恶。走路上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马吉乡的小学生而言,简直就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接着就是瓦娃的镜头,家里没有玩伴,他独自在屋顶上玩耍,也不喜欢和家人多说话。瓦娃唯一高兴的事情就是每天都去接姐姐放学,然后听姐姐讲述学校里的见闻,直到后来,他独自爬上溜索过江上学。
在这种线性的叙述结构下, 电影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让全片的基调阳光而又温暖,就像电影《走路上学》的名字一样,朴实无华,使人物的感情更能够自然流露。电影中几乎没有刻意制造冲突的设计,这样很容易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并深深地被瓦娃和娜香的深深的姐弟情谊所感动。
《走路上学》这部电影的叙事技巧并不是随意设计的,从儿童视角来看,导演是怎样通过这样的叙事结构来提升影片的价值意义呢?我认为有三点:
①线性叙事结构的特点 。这部剧有着宏大的主题,它关乎到贫穷、教育、希望和梦想,导演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让娜香和瓦娃姐弟俩的故事缓缓铺陈,并不动声色。
比如说瓦娃在房顶上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本领,就是为了能够独自溜索去上学,后来随着姐姐的去世,他备受打击,幸好最后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长终于可以走路上学,实现了他们共同的梦想。
普通的演员,实实在在的叙事方式,简单而又曲折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让人忍不住引发思考。这部电影不管是和孩子还是成人去看,都很容易进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心情跟着故事中人物的变化跌宕起伏。对于同龄的孩子来说,线性叙述方式没有任何压力,就能够轻松理解。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影片中的瓦娃只有7岁,这个年纪的他本该到了上学的年纪,却受到了妈妈的阻拦,原因是他太小不能独自溜索过江。小小年纪的他自尊心非常强,为了证明他一个人没有问题,他偷偷地过江去学校听课。
后来瓦娃看到姐姐娜香有新鞋子穿,于是昂求姐姐把鞋子给他,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他都把鞋子抱在怀里,生怕别人拿走。然而第二天,看到其他家孩子都穿着新鞋子上学,瓦娃又懂事地把鞋子还给姐姐。
通过儿童的心理发展,更能让观众找到认同感,并站在瓦娃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瓦娃矛盾的心理,他很要强,有着自己的小任性,但是却好善解人意,让人感动。
02、三个主要人物,简单的故事情节,便把人物形象勾勒出来,更深入人心
①瓦娃:他和姐姐的感情深厚,渴望能够和姐姐一起手拉手走路去上学
在影片的开始,瓦娃喜欢一个人在房顶上自娱自乐,他没有玩伴,只有一条狗陪伴在他的周围。姐姐每天溜索过江上学,他望眼欲穿地等着姐姐回来一起玩耍。
瓦娃尤其对姐姐在学校里的见闻十分感兴趣,有一次姐姐在学校做手工课的时候给他带回来一个漂亮的风车,弟弟开心地玩起来,最后却不小心把风车弄坏了。瓦娃对姐姐感到十分抱歉,后来姐姐的离世,给瓦娃很大的打击,也让他不再开口说话,即使上学的桥建好了,弟弟的心里,依旧觉得很落寞。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瓦娃非常爱自己的姐姐,在他的心里,姐姐不仅是他生活中的玩伴,也是他的希望,因为姐姐总是非常关心照顾他,还会给他带来很多的惊喜,如今,姐姐不在了,弟弟心里的那盏希望的灯也灭了。
另外,瓦娃的内心也是非常地孤独的,而姐姐总是能够带给他很多欢乐。就如生活中的我们,在最渺茫的时候,有人一直陪伴着你,突然有一天,他消失了,我们的心也就没有了方向。其实只是渴望被人懂,渴望有人一直陪伴在身边。
导演通过主人公日常的生活经历和心灵体验出发,用真实又不乏灵性的镜头语言,为我们构建了苦难永远不是生活中的主题,即使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们依旧积极乐观,并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这也给予了我们温暖向上的力量,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未知的生活。
②娜香:淳朴善良,为了保护弟弟的新鞋,不慎摔到江里去世
娜香是一个淳朴善良,非常懂事的姑娘,在家里作为长姐,她非常照顾弟弟的情绪。有一次支教老师送给她一双红色的鞋子,娜香非常喜欢,在得知弟弟瓦娃对这双鞋子爱不释手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把这双鞋子送给了弟弟。
让娜香意想不到的是,瓦娃在她第二天上学的时候,会把那双当作宝贝似的鞋子拿出来亲自为她穿上,并说:“我的姐姐也应该穿新鞋子,她才是最漂亮的。”娜香非常感动,晚上放学的时候在聂老师的帮助下,娜香送给弟弟一双新球鞋,却在过桥的时候,球鞋从背篼里掉出来,为了保护新鞋,娜香掉入怒江之中。
弟弟很爱姐姐,姐姐更是为了弟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看到这一幕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娜香和瓦娃的这份姐弟情难能可贵。导演通过对娜香的人物塑造,让观众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悲伤,同时也展现出这份姐弟情是如此的真挚且珍贵,传递给观众一种要珍惜亲情的愿景。
③聂老师:充满爱的形象,给孩子带来希望与关怀
聂老师从深圳长途跋涉来到这所贫困的学校,刚到这儿她没有选择立马休息,而是去班级里看望那群可爱的学生,当她看到那么冷的天,班级里的学生都穿着拖鞋上学,她惊呆了。了解情况以后,聂老师立马组织深圳的朋友向这里捐款鞋子。
在这期间她主动拿着尺子给孩子们测量他们脚的尺码,并去孩子们的家里家访,送上新鞋子。当她得知娜香非常想要给自己的弟弟买一双鞋子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帮忙付钱。后来娜香去世,瓦娃受到打击不愿意说话,聂老师非常用心地给瓦娃做辅导并开导他,最终说服瓦娃的父母让孩子上学。
在孩子的眼里,聂老师就是仙女下凡,她和别的老师不一样,总是处处地为孩子着想,聂老师的举动不仅感染了孩子们,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像聂老师这样的人,她是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给你方向,指引你前进。
03、成长意义:以儿童的视角谱写了一曲人性最纯美的爱,用小男孩瓦娃的成长历程,传递了关于梦想和希望的领悟
①纯真的孩童对梦想的渴望,传递给观众百折不挠的精神
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 , 在儿童视角为主题的电影中, 往往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从小男孩瓦娃出发,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我们能够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让电影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瓦娃代表着无数个贫穷落后地区的孩子,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内心很孤独,希望有人陪伴,也对上学有着强烈的渴望。也许对于别人来说上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而对他们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
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非常渴望,就会努力做到极致,比如瓦娃为了能够上学,他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去溜索,然后站在学校教室的门外听偷听老师讲课。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单纯的,他们可以为了一件事情非常勇敢,坚持去做,直到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电影通过瓦娃的成长故事传递给观众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将孩子们的纯真呈现在银幕之上,感人至深。
②感慨万千的结尾,告诉我们要拿出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姐姐娜香去世了以后,弟弟瓦娃从此再也没有说过话,每天都只看着门口的怒江。直到聂老师来做心灵辅导的时候,才知道之前姐姐对瓦娃说过,以后在他们这里修一座桥了,他们就可以手牵着手一起走路上学。
在瓦娃的画里面,就是他和姐姐手牵着手一起走路的情景。六个月后,一座新的铁桥建了起来,瓦娃在父母的鼓励下终于走上了铁桥去上学。
姐姐的离去对弟弟的打击非常大,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在瓦娃幼小的心灵中,他一定能够感受到姐姐在天堂上看着他,并希望他能够勇敢地向前走去。
如果你思念一个已经离去的人,好长时间无法自拔和释怀,但突然有一天又能够前行了,而且觉得周身充满希望和力量。那可能是因为他悄悄回来看过你了。
斯人已逝,我们与其伤心,不如大步向前,承载着他们的梦想,继续前进。瓦娃可以做到,作为成年人,我们更应该如此。
③失去和孤独是人生中的一种常态,我们要用平常心去看待
人生在世,总会有很多的悲欢离合,有时候面对亲人的离世,身边知心好友的离开,就会倍感孤独。就如影片中的娜香不可能一直陪伴在瓦娃的身边,做他的保护伞,他想要长大,就必须要独立勇敢。
其实,失去和孤独是人生中的一种常态,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成长就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过程,人只有熬过了那些痛苦的时光,才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结语:
《走路上学》这部电影自然却又不缺乏温情,电影很感人,但它不是为了感人而感人,而是别有寓意地传递了一种励志信息,让人感慨的同时,又心生别样的感悟。
想想那些孩子想上学却不能上学,实在让人心酸。人只有经历才会懂得那种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即使我们现在过得非常美好,也应该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生活。
❸ 中国五部教育孩子的电影
中国五部教育孩子的电影有如下:
1、《一个都不能少》
是一部关注中国农村教育的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山区,孩子们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一位女老师在得知学生退学后,一直劝学生学习。影片选用的演员均是普通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以真诚质朴的表演演绎出感人的故事。这部电影通过讲述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贫困对教育的影响。它提醒人们要关注农村教育的现状,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2、《背起爸爸上学》
是我国一部由赵强、于芮、江化霖和颜丹晨等人主演的教育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生长在山区里的孩子,因为自己父亲身患疾病,选择一般照顾父亲,一边上学的励志故事。
3、《草房子》
是我国一部由曹文轩同名小说《草房子》改编而成的教育类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住在草房子里面的桑桑和他爸爸,一起在这个小山村里面读书、玩耍的故事,该电影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儿童片。
4、《遥望南方的童年》
是一部根据真人实事改编而成的电影,讲述了一位乡村小学教师易明堂为帮助农村的留守儿童开设学堂时所遇到的一系列艰难问题。这部电影的情感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因为它是根据真人故事而改编的,所以更能够引起人们对留守儿童学习的关注和理解。主人公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做了许多努力。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情节和感人的故事描写,向观众展示了留守儿童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让观众深刻体会到“遥望南方的童年”这一主题的含义。
5、《走路上学》
是我国一部由丁嘉力和阿娜木龄两人主演的教育类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和目前相依为命的两姐弟,为了去山的另一边上学,而不得不每天都走着危险的细绳索道,这部电影成功改变了该山区的跨山条件。
❹ 励志电影:《有一天》
励志电影:《有一天》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即“映画”,是作品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或各类大气模拟体验。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励志电影:《有一天》,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有一天》由9个温暖励志的小故事组成,讲述9个弱势儿童群体追梦的故事:周迅与斯琴高娃演绎一对恩情母女共同帮助父亲正在服刑的小女孩;韩庚饰演不羁画家帮助盲女实现画画梦;冯绍峰为可爱藏族孩子的纯真生活深情发声;徐帆全情投入塑造一个唐氏综合症孩子的母亲平凡而伟大的生活;袁姗姗苦练手语成为聋哑儿童的音乐老师;帮助被拐卖的孩子走上回家路;天马行空的可爱动画带观众走进读写困难儿童的不一样世界;裕固族少年骑马牧羊让观众走进社会的另一面;陪一群可爱调皮的山区孩子共圆电影梦更让观众重温童年的斑斓多彩,电影熔9个动人故事于一炉,向观众展现9种特别的孩子与众不同的生活,有笑有泪,有爱有梦。
信息:中国|90分钟|2014年9月10日
导演:杜波、易小星、李睿珺、王大庆等
主演:安以轩/冯嘉怡/冯绍峰/韩庚/斯琴高娃
类型:公益、亲子、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电影剧情
1、《小小电影院》导演:杜波演员:张涵予、冯嘉怡
小鹏的爸爸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电影放映员。他得意地和村里的小朋友吹牛说可以带他们看电影。可是当得知包一场电影的费用十分昂贵时,他食言了。小朋友们借此取笑小鹏,说他爸爸是骗子。聪明的小鹏趁爸爸没注意,偷偷地溜进电影院的放映室研究起放映设备的构造,并偷走了一盒胶片。他打算自己制作一台放映机,给小朋友们放电影。小鹏的父亲因丢失了那盒胶片面临着失职的处罚,却无意中发现小鹏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给小朋友放电影,而那盒胶片正是自己丢失的,遂带领小鹏来影院和经理认错。当经理得知这些和小鹏一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因为贫困,从来没看过电影时,他决定组织流动放映队去村里给大家放一场露天电影。
2、《回家的路》导演:杨智麟
一个被拐的小乞丐,一个态度严肃的戏院经理。从互相排斥到互相理解,最终通过戏院经理和同事的帮助,小乞丐终于走上回家的路。
3、《独唱乐团》导演:易小星演员:袁姗姗
一个年轻的钢琴师因为一直无法在音乐上有所突破,于是鲁莽的决定到聋哑学校教孩子们唱歌。经历种种波折,钢琴师领悟到自己已经偏离了初衷——音乐并非是孩子们希望获得的一种成就,而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爱的表达。相对于我们的世界,虽然这些孩子们的感官是不完整的,但歌声可以让他们不孤单,不寂寞,和其他孩子一样精彩。音乐就像火种,点亮他们的灵魂。
4、《疯狂的面包》导演:刘勇宏演员:徐帆
顺利是一名唐氏综合症患者,中学毕业那天,常去学校送面包的主厨宽哥主动找到顺利的妈妈,希望能实现之前与顺利的诺言,教他做面包。妈妈担心顺利怎样才能自食其力地生活,她紧张而忧虑地带着顺利来到面包房学习,顺利回到家里也不停止练习。在宽哥的指引下,顺利妈妈终于尝试放手,让顺利走上自信、自强的人生道路。
5、《看不见的画》导演:田原演员:韩庚、熊乃瑾
也许我们都过于沉浸于常规,不愿意相信盲人可以画画,更何况是一个盲人儿童。而这个故事就是关于一个想要画画的失明女孩——小莹,她洞察世界的方法和普通人不同,有着惊人的天赋,但因为环境的限制她只能偷偷画画。幸运的是,画廊经营者—顾宁意外发觉了小莹的天赋,并且全力地支持她。小莹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姐姐,起初姐姐对小莹画画很迟疑,顾宁慢慢改变了她的想法。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顾宁的内心也受到触动,他和小莹相互让对方成长。
6、动画片《小笨蛋日记》导演:皮三配音演员:安以轩
“小笨蛋”患有读写困难,他不会写日记,又读不好,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并且被同学们嘲笑为笨蛋。委屈的他追逐着一只小笨鸟,意外走进了藏着各种可爱小动物的笨蛋世界。“小笨蛋”不想躲在蛋壳里变成笨蛋,于是鼓起勇气和文字怪兽战斗。在他抓住怪兽尾巴,卷进文字龙卷风的时候,“小笨蛋”发现这原来只是一个恶梦。但他明白了,每个笨蛋里都住着一个小天才,他决心打败怪兽,救出同样困在笨蛋里的小伙伴们。
7、纪录片《秋扎》导演:佟志坚、姜颖旁白:冯绍峰
海拨4000多米的藏族小山村,生活着一个肥胖症小孩秋扎。他和哥哥云登,弟弟益西罗珠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身体的原因,秋扎过了入学年龄还没开始上学。这一天,来村子支教的虎子老师来到秋扎家里,他要说服秋扎的爷爷奶奶让秋扎上学。因为虎子老师相信,学校的生活可以给秋扎的生活带来改变。当秋扎走进学校的那天开始,在虎子老师的鼓励和陪伴下,秋扎慢慢开始了新的生活。
8、《礼物》导演:李睿珺主演:咏梅
道尔吉是裕固族牧民的孩子,年幼的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照顾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爷爷,另外就是帮助母亲照看羊群,日复一日。在方圆10公里内只有道尔吉和朝勒蒙两家还在放牧,每隔15天母亲会放一天假给道儿吉,道尔吉骑马去找朝勒蒙玩耍,他们每次玩耍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朝勒蒙会拿出《哪吒闹海》的连环画给道尔吉讲解,尽管他们都不认识汉字注解,但是朝勒蒙依旧根据图画编造故事给道尔吉听,除此之外就是玩磁铁吸沙子的游戏,尽管如此两人依旧不舍分离。
又过了15天,道尔吉带着自己没舍得吃的半块面包来到朝勒蒙家,他却没有再看见朝勒蒙家的毡房和羊群,只是在井盖上发现了朝勒蒙留给他的连环画和磁铁,以及井盖上那副他们搬离的儿童画。
9、《太阳会飞》导演:王大庆编剧:张冀主演:周迅、斯琴高娃
八岁女孩小桃被送到北京的一家照顾服刑人员子女的公益机构“太阳村”生活。“太阳村”的负责人张奶奶想带好久没有见过爸爸的小桃去探监,于是,张奶奶联系了从“太阳村”长大成人,已独立生活的小周,请小周带自己和小桃一起去探监。小周正在准备婚礼,本想从此展开新的生活,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在“太阳村”的经历和身世,所以没有邀请张奶奶参加婚礼,但她还是答应了张奶奶的请求,决定最后一次见面,送小桃去探监。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从彼此各怀心事、到化解,到充满希望的再次上路的温暖感人的故事。
电影有一天观后感1
《有一天》是一部独特的电影,它打破了我对传统台湾偶像青春电影的印象,在这部电影里,能找到很多惊喜的地方,尤其是电影苦心经营出来的风味,迷幻和纯情。
这部电影属于打破叙述常规的类意识流电影。它有同于《记忆碎片》的地方,也有属于自己特色的地方,这是影片的可贵之处。电影里,现在、过去、未来、回忆、梦境全都融在一起,但给我的`印象主要还是以回忆的叙述角度进行的。影片有一点做得别具匠心,在现实的环境里,女孩先认识了男孩阿聪,而在梦里,男孩阿聪先认识了女孩,但女孩的先认识是因为梦里男孩阿聪的先认识,男孩阿聪的先认识又是因为现实中女孩的先认识。这样,两个恋人仿佛在情缘的网里交织了一起,他们仿佛恋爱了两次。影片直到接近结尾,才让人恍然大悟,女孩突然被大卡车撞死。这个现实让我们发现整个故事其实都是以阿聪的回忆构成的。
影片在时间的隧道,在一艘通往未知彼岸的船里,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宿命论。女孩手里拿着的指北针,其实是她在梦里的怀表。指北针永远指向一个方向,正像时间永远把这两个恋人连接在一起。车祸那个镜头,指北针摔倒在地,破裂的镜片,执着着指向一个方向的针,似乎又在告诉我们,在现实里断了的恋人,在梦里还会相见。影片的梦,阿聪说是在2010年做的,而女孩的梦是在2009年的,两个人的梦相隔了一年。我推断这一年就是他们两个人相恋的时间。让我感到揪心的是,在2010年的梦境里,阿聪带着抽泣的声音对女孩说,“到了台北答应我,千万不要找我。”这个时候,阿聪做这个梦,女孩其实已经死去了,但执着的阿聪,困在了他们的绝恋里,他还幻想着能够通过梦改变女孩的命运,即使让他放弃爱这个女孩。但是爱情永远没有假如,生活永远不会再给你一次机会,可是只要曾经拥有,就是幸福。幸福从来不以时间来衡量。影片还安排了一个小故事,女孩的父亲出海去世了,而女孩问母亲,“如果时间可以倒转,妈,你会不会还和爸爸一起。”母亲的回答还会,再一次回应了影片浓浓的宿命氛围。两者互相照应。
再说说电影的其它,关于演员,导演挑得很好,都是俊男美女,但有个疑问,为什么两人的表情从一开始就好像相识一生了,难道是阿聪的回忆在作用于她?反正遗憾的是缺少层次感了。还有就是阿聪被抽到去金门司令部当兵这个情节,是现实的?还是梦里的虚构?而稍显混乱的时间线和稍显简单的情节也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影片的质量,给人一种刻意雕琢感。
电影有一天观后感2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五味杂陈的,让我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没有身体上的缺陷,也不愁吃不愁穿的,跟影片中的人物比,我们的生活条件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了。
其实影片的名字“有一天”也在传达着这样一个讯息——如果有一天生活是怎样怎样的,该有多好,它代表的是一个个美好的设想与愿景。每个孩子的心目中都会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小梦想,而想实现它又谈何容易呢?也许在我们看来会觉得这些小梦想是多么的简单而平凡,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特殊群体的小朋友们来说,又是多么的奢求与遥远啊……想必导演也是想拍这样的一部电影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关注身边这样的儿童,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给予他们帮助与力量!
电影中的主人公并非科班出身,但是或许正因如此,使得这部电影有了不一样的切实感。电影其实是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的,而每个小故事所反映的主体又都是不同的,有被拐卖的儿童、想唱歌的耳聋儿童、想画画的眼盲儿童、想成为面包师的智障儿童、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家境很贫寒的儿童、身体过于肥胖的儿童还有父亲入狱的儿童,其实每个小故事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有的看着很辛酸、有的又让人感到很励志,还有的看着很感动……其实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一个主题,想传达的信息也是各不相同的,而我最喜欢每个故事的那段总结性话语,或是文字的形式或是演员口述的形式,那些话总能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看着很感动。
有一天,我们失去自身的一部分,那时,我想,这部电影会让我们找回心中缺失的那一部分。
电影有一天观后感3
电影《有一天》以9个特殊儿童的故事,让人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可是这个九月又让人感觉充满着温暖和爱意,《亲爱的》终究给了人温暖的结局,而《有一天》这样纯粹的公益电影,也让更多的人关注特殊儿童群体。
《有一天》包含9个故事,关注9种特殊儿童群体,其中有7个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周迅、徐帆、韩庚、冯绍峰、袁珊珊、张涵予、斯琴高娃等12位明星零片酬出演,华谊兄弟零分账发行。之所以能打动这么多的明星参与,发动如此多的资源支持,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这部电影真实的力量。如同前段时间的“冰桶挑战”,也许很多人之前并不知道渐冻人,可是通过明星们的行为艺术,更多人开始关注这种罕见病。而《有一天》中描述的特殊儿童群体,最广泛的大众并不是不知情,只是生活节奏太快,很多时候自顾不暇,更别说去关注他人。《有一天》也仿佛一次行为艺术,通过5元观影的行为让更多人静下心,坐在影院里,关注特殊儿童,关注公益的力量。
很多事情,都是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走进影厅看《有一天》时,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而心情因为不知道电影具体内容而无以名状,当走出影厅时,天空放晴,可是心情却异常沉重起来。《小小电影院》、《回家的路》、《独唱乐团》、《看不见的画》、纪录片《秋扎》、动画片《小笨蛋日记》、《疯狂的面包》、《礼物》以及《太阳会飞》……我们看到的只是九个短片,但是对于片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经历的都是旁人根本无法理解也难以感同身受的人生。
作为一个父亲,真心能够体会孩子的健康是才是全家的幸福之源。然而却有那么多本应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因孩子天生失明、天生聋哑、天生肥胖而带来的苦痛。亦或者有那么多孩子他们曾经也是父母的手中宝,却被拐卖到大都市,人为致残,过街乞讨……这样的事情似乎屡见不鲜,可是大银幕上看到时,依旧震撼人心。其实《有一天》并非精心编排的催泪大戏,而是用镜头与你真诚的探讨,何为真正的公益之道。银幕上每一张纯真的笑脸背后,都充满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酸楚,也让人想象着背后抚养他们长大的人的不易。关注公益跟如同呵护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需要的是持久、耐心和爱的传递。
《独唱乐团》里,聋哑的孩子听不到这个纷杂的世界,却能唱出属于自己最动听的歌声;《回家的路》回家的路或许崎岖,但是别忘记身边总有充满爱心的人;《看不见的画》,他们看不到这色彩斑斓的世界,内心里却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梦想;《太阳会飞》,父母的过错不应当让他们承担责任,冷漠的世界需要更多关爱他们的人……特殊的儿童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爱,对于他们来讲,有爱相伴,就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