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市场知识点分析

电影市场知识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14 15:01:22

Ⅰ 电影行业的调研报告

电影行业的调研报告

篇一:电影市场考察报告

前 言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江苏电影产业,扶持江苏电影,省国信集团公司副总孙鲁,率集团信息技术部副经理张继栋、江苏省电影公司副总兼江苏东方院线公司总经理吴斌、江苏东方院线公司副总高禹燕一行四人赴广东、四川、江苏等地,进行了为期6天的电影市场调研,对部分省市电影市场现状、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及院线公司发展和影院经营、建设等方面作了全面考察,并结合江苏及南京电影市场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国及美、韩电影概况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在《2006年电影工作报告》中公布:2006年我国电影票房为26.2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的20亿元增长了28%,自2002年始已连续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率。但我国的年票房与电影发达的美国及临近的韩国相比,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下是2003年至2006年,中、美、韩三个国家电影票房的比较:

二、广东、四川地域及概况

1、广东省

广东省地处国内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常住人口超9000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省外流动人口为1640万人,省外流动人口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

省会广州市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广东省东南部, 珠江三角洲北缘, 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 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 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50.53万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

2、四川省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当长江上游,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共有8650万人口。

省会成都市辖9区4市6县,面积12390平方公里,总人口1103.4万,其中市区人口497.15万,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三、广州、成都电影产业现状

1、广州市

广州市的电影市场主要由2家院线公司占据,分别是广东省电影公司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电影公司与浙江横店影视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广东珠江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07年全省电影票房预计为3.3亿元,其中广州市约为1.8亿元,深圳市为1.2亿元,其他城市约在3千万元左右。

“南方新干线”旗下的青宫电影城由广东省电影公司和青少年宫共同投入1200万元建设,影城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有5个影厅,总座位数在800座,由于定位准确(城市时尚族、中断市场),票价适中(年平均价格在30元左右),当年就达600万元票房(不足年),次年达到1200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07年预计实现利润300万元。

“飞扬影城”是业外资金建设加盟“南方新干线”院线公司的。该影城目前是国内票房最高的影院,年票房接近5000万元。设有14个大中型影厅,分别位于天河城广场4楼和正佳广场7楼,由于位置好,环境佳,采用高端路线,吸引金领一族,投资方在已获得高回报的同时,又在积极寻找另外合适地点建设影院。

在了解广东省公司及南方新干线院线经营情况时,赵军(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说道:他们介绍这几年主要是理念更新,解放生产力,从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进步来思考问题,把握改革开放的机遇,最终被社会接收、上级领导乃至广电总局都支持,成为了改革的尖兵。

广东省公司主要的做法是细分市场,把电影产业分三个层次做的:

(1)通过院线公司,做大主流市场。这部分,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2)组建了数字院线,把城镇、区县的数字电影放映抓起来。组建中国广东大地数码院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中小城市,利用数字放映来巩固省公司相对主导地位。

(3)针对农村地区,实行流动放映。组建了广阔天地数字流动放映队,实行免费放映。目前已有120个放映队,计划全省推广到1700个放映队伍,其主要目的是组建一个广告发布网络平台,通过政府补贴(省级补贴350元/场,市县级补贴50-200元/场)实现免费放映,吸引大中型企业(移动、电信等)做映前广告,最终联手华南、华东地区的流动放映队伍,打造一个户外放映的概念,用创意板块上市,这样就可以控制一个很大的广告市场。

在谈到影院建设和影院管理时,赵军介绍说:商业地产如万达、金逸做的影院,已是过去式了,我们现在的影院建设就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做出特色,可以把未来考虑进来,向国外先进的国家学习,把电影作为主力店来做,建设大型多厅(18-20个厅),把与电影相关联的业态如电玩、酒吧、迪厅等引进来,自己招商,形成具有特色的电影产业业态。目前广东省公司净资产1亿多,06年700-800万元利润,我们是争取在2-3年内达到3000万元利润。

影城的经营首先要建立一支营销团队,去做市场宣传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去培育电影市场,做好市场推广要持续,市场起来了,就解放了生产力,大家就会把蛋糕做大,得到实惠。另外,影城的特色活动也不可少,如我们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电影节,寒假、暑假欢乐节。用较底的票价,提前2个月走进校园,同时学生也可以用已用过的学习课本来抵3元票价,我们把接收的课本通过扶贫办再免费转赠到困难地区,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职工年收入平均在6-7万元。中层月收入在6500以上,公司领导干部则更高。

“珠江院线”2001年,广州市电影公司通过内部改革和资源整合,引进社会资金,以投资控股、参股新型文化产业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彰显实力。投资兴建了广州市第一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五星级电影院中华广场电影城;合作开发了“满天星城市文化娱乐售票网络系统”,并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文化娱乐售票网络,组建了售票网络公司;创办了广州文化ok网,推动了电影、演出业的信息化进程。

旗下中华广场电影城: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33号8楼,有影厅8个,先期投入一半 600多座,后又2投入资金建设了1300座。

篇二:关于中国国产电影的调查报告 -

一、基本情况介绍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国产电影观看以及喜爱程度,收集大学生对国产电影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中国国产电影现状,透析中国电影业贸易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二、问卷详细信息

本次调查共65份,剔除15份问卷,还剩余50份问卷。

1.性别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女性占大多数,表明受访者中女性居多。

2.对观看电影途径的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因为大部分受访对象是学生,几乎没有经济能力,所以绝大部分受访者是通过电脑来观看电影,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花钱去电影院观看,这估计也是电影票房不高的一个原因。

3.对电影偏好的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亲睐于欧美电影,达到了66%之多,这应该和欧美电影强大的视觉冲击,唯美的引人入胜的剧情,以及演员出色的演技有关等等。约1/3的受访者偏爱于国产电影,因为国产电影在很多方面都赶不上欧美的电影,这也是国产电影票房较欧美的低的原因吧。

4、对国产贺岁片态度的调查及其分析

关于贺岁片,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表示很支持,每一部都看,绝大部分只是偶尔会看。虽然中国每年最少都会推出一部贺岁片,但是贺岁片并没有电影导演及投资方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看来,贺岁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呀。

5.对国产电影吸引力的调查及其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看国产电影是冲着电影里面的演员去的,少部分是因为喜欢电影的优美的剧情和唯美的画面而去看这部电影,并且不怎么关注电影的导演。所以,一部电影的好坏,票房的高低,和这部电影的演员有很大的关系。

6.对国产电影类型喜好的调查及其分析

生活中少不了的永远是喜剧,所以,喜剧题材的电影一直都是人们所追捧的,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至少选择了喜剧电影。选择仅次于喜剧的是动作题材的电影,因为动作电影很惊险、刺激,能给观众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感。爱情也是永远都离不开的主题,约五成的受访者喜欢爱情题材的电影。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受访者选择了恐怖电影,一是因为国产恐怖电影比较少,二是因为拍摄的不够吸引人,质量不够高,赶不上欧美和日本的恐怖片,需要改进。

;

Ⅱ 当今电影市场的概况

当今电影市场概况
核心提示: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的中国电影人都开始把“我们这么好的市场”挂在了嘴上。当然,2010年中国电影的成绩的确不差,100亿的票房也的确是历史新高。但是,逐渐走高的市场背后却凸显出一个很让人悲哀的事实:如果说当年的中国电影人有着优秀的作品,却囿于市场无法得到观众的响应,那么现在在市场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不论从制作还是发行都陷入了创意不足的境地。
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电影市场所展露的各种迹象来看,大家都已经丧失了创新的激情,进而引发了各种怪现状:在创作方面,大家扎堆去搞同样的题材,就算不扎堆去搞古典名著,也不约而同地扎堆来拍续集,甚至在发行电影方面,我们的发行商也开始懒得动脑子:大片来了就躲一下,没有大片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上映,而对于这种“一窝蜂”现象,有分析家认为,这对整个中国电影市场而言,绝对应该属于“狼来了”的警示信号。
怪现状:同样题材大撞车
3月22日的香港电影节上,由王宝强、叶璇等人主演的《蔡李佛拳2010》宣布在5月10日上映。仅仅过了两天,由洪金宝和其子洪天照一同出演的《蔡李佛拳》则宣布了他们4月2日的档期。虽然故事不同,主演也不同,但你绝对可以看出,这两部电影其实属于同类题材,都是在讲述关于蔡李佛拳的故事。两个月内上映两部《蔡李佛》,其实不过是今年华语电影界题材撞车的一个缩影。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今年立项及拍摄的电影名单,从4月份开始,观众们即将会看到五个关云长,四个孙悟空,三个穆桂英,三个白娘子,然后还要准备三桌鸿门宴。以至于有人评论说,“导演再这么撞车的话,观众们只能去撞墙了。”这其中,五个关云长最早跟大家见面的是4月份即将上映的甄子丹与姜文合作的《关云长》;而田壮壮执导的《关公》、杨子担任制片人的《武圣云长》、陈木胜执导的《武神传》以及高希希执导的《三国•关云长》虽然都没有拍完,但都开始了大肆宣传;四个孙悟空同样也都在争夺时间,甄子丹主演的《大闹天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2》、张纪中的《美猴王》和另一部《孙悟空》都在筹备中,但谁能最先上映,现在还都没谱儿;至于“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除了由李连杰和黄圣依主演的《白蛇传说》,还有博纳影业的《新白蛇传》和另一部相关题材动画片;而三桌鸿门宴争夺得更离谱:陆川的《鸿门宴》甚至被逼着改成了《王的盛宴》,因为在他之前,李仁港已经在广电总局那里报备了《鸿门宴》这个名字,而与他们俩争夺的,还有一部同样性质的《刘邦和项羽》。而在这些传统名著题材改编的电影之外,周星驰和李连杰斗起了《太极》;吴宇森的《飞虎》则遭遇了安晓芬的《飞虎月亮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撞车的题材里,几乎囊括了目前华语电影市场中的主流导演和演员。姜文、甄子丹、李连杰、陆川、周星驰、吴宇森……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些小的制片方出于“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进行的恶意干扰,而是华语电影界在创作题材方面,真的已经到了这种“肉搏”的地步了。
平心而论,在这些撞车题材之中,“手慢”的项目却很有可能是这一题材类型的最初创意来源。最简单的例子:2007年时,王家卫告诉大家,他接下来的电影会拍一个关于叶问的故事。但是,两年下来名字中含有《叶问》的电影已经出现了五六部,甚至甄子丹都凭借这个题材成了年度票房冠军,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依然还在“拍摄中”。与之情形相似的还有陆川、周星驰和吴宇森。陆川此前的《南京!南京!》就是因为拍摄期拖得太长,导致被《拉贝日记》抢了风头;而周星驰两年前宣布要拍《太极》,结果到如今也没筹备完成,反倒被李连杰和陈国富抢先一步,宣称在今年年底前会把一部同名电影拍摄完成。
成因分析:编剧原创能力,是荒芜还是根本不存在?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撞车”的题材,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除了周星驰的《太极》属于武侠片之外,其他提到的关羽、孙悟空、白娘子、穆桂英,无一例外地在中国传统文学名著中有所体现。关羽和孙悟空作为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早已被我们熟知,关于白娘子和穆桂英的故事,也早在宋元话本中就已经出现。
为什么导演们如此青睐传统文学名著?导演们给出了自己的说法。甄子丹版《关云长》的导演麦兆辉和庄文强就曾经表示,选择这样的题材起码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相对安全。对于进军内地的香港导演而言,古装历史题材远比警匪片和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更容易通过审查。第二,群众基础雄厚。因为大家就算对这些人物不是特别了解,起码也都知道这些角色的名字和部分事迹,在电影上映前更容易造成宣传方面的优势;第三,在中国国力日强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都在呼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而电影作为一个载体,能够向全世界宣扬中国的文化精神,拍摄诸如关羽、孙悟空之类已经被全世界华人所认同的文化符号,更容易赚到钱,也更容易拉到投资。
不过,这样的一窝蜂扑上来拍古典名著,也有着显而易见的缺陷。根据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的说法,这种题材撞车的最大缺陷在于,很多剧本都是在热钱涌入的情况下,以“短平快”的策略进行项目制作显然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这样做起来,“只要某部作品火了,没人会去研究它为什么火,大家只是简单认为这是题材好,然后就有一群人围上去,照着这个题材如法炮制。古装片比较保险,也不用受意识形态上的限制。但翻开历史书,耳熟能详的故事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自然避免不了撞车。这样下去只有等到市场恶化的那天,大家才能觉悟。”葛颖说。而影评人郎诺林则认为,大家抢着啃这块骨头,除了证明华语电影人视野狭窄,更说明编剧的原创能力已经陷入荒芜。
针对编剧原创能力的“荒芜说”,影评人黄辰星的看法略显不同。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电影编剧根本就不是原创能力下降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形成“原创”:“中国有多少真正的、通过原创剧本形成的经典电影?尤其是近三十年。盘点这些年来的经典中国电影,你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导演们‘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小说,然后拿去改编成了剧本。张艺谋的《红高粱》是莫言的小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小说,冯小刚早些年的代表作,都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王朔的小说,就连去年创造最高票房的《让子弹飞》也是马识途的小说。所以,如果单论中国内地电影,我们必须承认,编剧的原创能力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可以支撑起票房的地步——— 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小说为蓝本。
怪现状:续集成风
续集当然不见得是坏事。但中国电影在2011年除了雷同的题材之外同时还出现诸多续集,一方面是同类题材的重复,另一方面又是同类题材的延续,很显然,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的,就像你不会愿意一年去看五次关云长,你同样也不会乐意每年都看一集《画皮》,《将爱》或者《武林外传》。毕竟这是电影院,这不是电视机,我们还没有奢侈到想在电影院里看电视剧——— 每次进去起码要80块钱呢。
对于电影市场而言,拍续集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今年好莱坞就有27部续集上映,打破了2003年的24部续集的纪录,几乎每两周就有一部续集出现。但是,相比于好莱坞大片着力打造的“系列电影”,中国这些挂着“2”字头的电影,最缺乏的不仅是原创能力,而是一个系统的包装意识。最简单的例子,美国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如今已经拍到了第七部,但从第一部开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会是个系列电影。该片的投资方和发行方也会根据其中不同的电影制订不同的宣传策略。而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续集电影都是被动而拍,不管是取得近4亿票房的《非诚勿扰2》还是口碑和票房双赢的《叶问2》,在第一部上映之前,导演给大家的回答都是“看第一部的票房如何,如果票房好的话,才会考虑拍续集。”
这种被动的典型,从2月底在香港宣布开拍的《窃听风云2》就可见一斑。在《窃听风云》的结尾,古天乐、吴彦祖两人的角色其实都已经死掉,刘青云也锒铛入狱。而由于该片之前的反响不错,监制尔冬升总结的原因是这三个人的组合能够带来好票房,所以在筹备新片的时候,最大的想法就是沿用这三个角色,但不论角色姓名还是身份都跟《窃听风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第一集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继续”的空间。而这一“续集”,其实完全就是在利用旧片的口碑,属于一种过度开发的类型。
与之相似的还有《画皮2》。2009年陈嘉上的《画皮》在结尾处同样没有留出多少余地:虽然主要正面角色并没有多大损伤,但最大的卖点、周迅扮演的狐妖已经散尽功力,几乎等于已经死掉了,所以如果再保留原班人马来拍摄关于“画皮”的故事,也已经几乎不太可能。
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与中国编剧缺乏系列眼光也有很大关系,以目前世界上赚钱最多的系列电影《007》系列为例,几乎每一集的007故事,主角都会遭遇到新问题,而只要007本人不死,换掉其他任何主角这部电影都可以继续下去。而中国的续集电影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投资方对于单个主角的影响力估计不足,更希望保留第一集成功时正反角色的“原班人马”,而一旦在第一集里主角有所损伤,人们对这种“伪续集”的期待指数必然下降。

成因分析:想赚钱,又怕有风险

关于华语电影导演扎堆拍续集的问题,《窃听风云》的两位编剧兼导演麦兆辉、庄文强就表示,其实他们一开始写《窃听风云》的时候,曾经想过这个故事拍成一个系列电影,但由于对该片反映的经济犯罪题材前景并不明朗,所以根据投资方的意见,依然是着力打造好第一个故事。而在该片内地票房超过8000万之后,投资方才表态愿意拍摄续集,而这个时候原故事已经没有多少可发掘的空间,所以只能另起炉灶。
对于这种“短视”现象,《画皮2》导演乌尔善表示很正常,在他看来,这恰恰是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因为第一集已经被证明了适合这片市场,有了相应的观影人群,“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现在诸多热钱涌入的华语电影,基本上拍摄的都是一些新故事,而拍摄续集的,大都是已经在市场中有过成功经验的投资商。这也就是说,投资方也开始转向谨慎,知道这种类型片、系列片可以赚到钱,才继续去投资。”成功的电影续集,往往不是第一集的导演拍的,这是成熟的电影工业的惯例。像《异形》系列的四集就有四个导演,体现的是成熟制片人制度保持着一个电影的系列存在。”
当然,内地电影人也不是没有主动打造系列电影的想法。比如目前最大的电影企业中影集团,其负责人韩三平就在各路电影中寻找适合拍成系列片的题材。但是他的这种选择模式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比如他很看好《硬汉》这部电影,虽然第一集本身只取得了1000万的成绩,不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反响平平,但他就是觉得这种城市英雄题材适合拍成系列电影,所以该片的导演丁晟几乎是被他赶鸭子上架一样地建议继续拍下去。而丁晟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承认,“说到续集,其实我自己都没准备好。”
而且,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承认,如果要打造好一部成功的电影续集,最重要的是续集本身的风格要确立,要给观众保持新鲜感。“脱离第一集的存在也能成为一部完整的电影 , 才 算 是 一 部 合 格 的 续集。”而从现在的状况看,由于投资方在目光上的欠缺,拍摄续集时往往要求跟第一部有一定联系,因此短时间内我们能看到的只会是一种低质量的重复,而这种重复对于之前那些经典商业片所造成的伤害,并不是投资方所要考虑的内容。
怪现状:“影院一日游”
如果说题材重复和续集泛滥只是会导致观众的观影热情下跌,那么为数众多的中小成本电影的“影院一日游”对于中国电影从百亿票房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伤害更大。因为不想去看关云长,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如果影院里充斥的都是“听都没听说过”的电影,作为观众而言,甚至连影院都不想进去。
最简单的例子,3月份有20多部电影公映,其中有不少就是这种“影院一日游”产品。某日记者打算去看一部电影,但到了影院之后却发现,想看的电影已经下线了,好容易从密集的排片表中选择了另一部,但进到影厅才发现,该场电影只有可怜的4个人在看。这种现象并非个例。2010年我国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只有260部左右。而票房过亿的电影不过20部左右,此外的绝大部分电影,这些有幸进入影院的影片,不少都曾遇到过上映一两天便被撤下的尴尬命运。3月份,就有《幸存日》、《云下的日子》、《百合》等多部电影遭遇到了这一情况。而这些小片影院一日游的结果,使整个中国的电影票房都因此被拉低。根据记者就国内各主流院线通报的票房数字粗略统计,2011年第11周(3月7日-13日)全国总票房只有1.18亿。而在此前的一周(3月1日-7日),全国票房也不过1.2亿。第7周由于有情人节,票房大约为2.9亿,第8周只是略有下降,而到了第9周开始,就暴跌到了1.45亿。而这个数字,直到3月份的第三周,随着好莱坞大片《洛杉矶之战》的引进才终于有所改观。
小片扎堆上映的现象其实并非偶然。事实上,所谓的“淡季理论”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盛行,而几部小成本电影在淡季的成功发型,也使得为数众多的片方开始“盲目”地重视起这一理论。但是,诸如《喜羊羊》系列独闯寒假档《越光宝盒》在3月份票房过亿这样的例子不过是个案,前者是抓住了学生们放假的空隙,而后者则有很大程度是巧妙利用了去年《阿凡达》上映之后的空档期。因此,一窝蜂地“照搬”所谓的先进经验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众多小片发行方目前面临的最大窘境。
对于这一点,江苏幸福蓝海影视公司负责人章杰的认识就很清楚。他表示,小片扎堆,大家都不赚钱的现象其实完全是发行方懒于“动脑筋”所导致“目前的中国电影发行市场可以说很简单,也可以说很复杂。之所以说简单,就是它总有一两条原则在那里,比如大片来了要躲一下,淡季宣传要增强。而复杂的是,几乎每部电影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甚至大片都不用躲。假如在情人节档期,一部战争大片占据了主要的影厅,如果我手上有部爱情片,我就不会去躲它,因为这个节日,情侣们选择爱情片的可能性很大。今年我们发行的《甲天下》就选择了4月份,因为当时市场上并没有同类的电影。”

成因分析:投资人的“无所谓”,发行人的任务
“影院一日游”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的损害从之前的数据已经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而对于这一现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军认为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发行方的简单思维,而应该归结为国内有实力的发行公司太少,很多中小成本影片缺乏发行渠道,根本就没有打通院线的门路。刘军介绍说,目前国内最主要的两家发行公司是中影集团和华影公司,分别承担每年发行40部国产片的任务。对于这两大公司来说,发行国产小成本影片更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凑数而已。“只要电影在影院放映一天,也算是发行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在影院走了一圈儿。”至于华谊兄弟、保利博纳等民营公司,尽管也已有些发行实力,但因人力有限,主要只发行自己投资的影片。“在国内电影产业链中,发行公司最为弱势,制片、院线都很强势,影院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发行公司缺少话语权。”刘军感叹,这就注定了小成本影片没有出头之日。
而另外一部分小成本电影的“影院一日游”则完全是因为电影的投资方根本不在乎。比如王小帅《左右》的制片人黄斌就告诉记者,有些人投资电影压根就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就像《观音山》的制片人方励。作为电影发烧友的方励此前拍过6部影片,直到《观音山》才第一次盈利,而他追求的,只是个人的一种心理满足而已。还有一种类型的小片同样也是投资人“不在乎”,就是每年各大电影厂出品的一些电影。“其中很大一部分影片是地方、企业的宣传片,上映了一天就撤了,其实并没亏本,因为前期找到企业融资就可能已收回了成本。”
作为整个电影市场的终端,众多小片扎堆上映“影院一日游”对于院线方面其实也有很大损害。但院线方面对此也有相当的无奈,本地中影南方新干线负责人邱晴就感慨说:“现在加盟院线的影院都是有着自己的商业考量,哪家影院是不想赚钱的?所以从影院本身的想法出发,我们最愿意的就是放映那些赚钱的电影。但现在进入院线的这些小成本电影,宣传上又不做到位,观众不爱看的时候我们自然不会坚持放映,而在没有得到观众检验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排斥任何电影加入影院的排片。但院线本身有着自己对观众喜欢程度的判断标准,所以,影院一日游虽然是院线所为,但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中国电影市场概况分析http://ins.chinafilm.com/200710/1643600.html(链接)
6.3.1产业政策
(1)文化产业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中国政府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倾向越来越明显。《意见》指出:政府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政府将进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政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政府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将对文化产业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
(2)电影产业政策
为了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国务院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产业结构,对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4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开始起草《电影促进法》并征求各方意见,2006年已经完成草案,预计2007年将送交全国人大审议。《电影促进法》将会就如下方面的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1、电影的性质、功能和定位;2、创作者的合法权益;3、电影管理体制和发展体制,电影市场准入的许可制度;4、政府与电影企业、与市场的关系;5、公平竞争的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6、市场监管体系;7、扶持民族电影发展的原则和相关的制度措施。
《电影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会是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巨大的机会。
6.3.2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电影收入状况
中国电影经过了90年代的低谷后,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开始回升,特别是2004年以来,不论是国内票房、海外票房还是其他收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从2004年到2006年,国内票房从15亿增长到26亿,平均年增长率36.6%;海外票房从11亿增长到18亿,平均年增长率31.8%;总收益从36亿增长到56亿,平均增长率27.8%。从以下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增长趋势。
据国际电影业专业杂志《市场与调研》(Research and Markets)2007年4月10日发表了题目为“中国电影产业即将梦想成真”的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的特别报告。
此报告预计中国电影产业所创造的价值至2010年将达到近9亿美金,到2015年,将升至20亿美金。按照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电影产业将于2050年赶上当今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头羊―美国。
总之,不论从当前状况还是未来趋势上看,中国电影市场都将以其巨大的潜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2)国内电影生产状况
随着中国经济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国内对电影的投资逐年增大,从2004年到现在,不论是影片的数量、投资的金额还是推广费用都在逐年增多。随着WTO对中国影响的逐步增强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的合拍片也逐年增多,这使得中国电影单片的制作与推广大幅提高,同时也给国内电影带来了海外的收益,增加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
(3)国内电影银幕数量及观众情况
最近几年来,国内影院、银幕数和观众人次都有高速的增长。从以下的表可以看出中国影院和观众的状况:
6.3.3国内电影市场细分
在国内电影市场发行放映的影片类型,按来源、制作成本和票房收入基本可分为:
A 进口分账大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20部以内,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统一在国内发 行,中外方根据国内的票房按比例分账;
B 进口买断影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30部以内,由国内国营或民营发行公司买断国内发行权;
C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商业大片:投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D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中高成本电影:投资额在2000万—1亿人民币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E 国产(含合拍及港产)中低成本电影 :投资额在500万—2000万人民币的国产(含合拍及港产)影片
F 国产小成本电影:投资额在500万人民币以下的国产影片。
6.4中美市场对比分析
中美电影市场状况对比情况见下表:
中国的电影市场,不论是从总体还是从人均情况来看都和美国的电影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美国人均银幕拥有数是中国的39倍,美国的年票房总收入是中国的35倍。
在存在巨大差距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比美国电影市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近6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年增长率高达30%。
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市场必然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

Ⅲ 你如何评价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变化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中国电影放映场次情况、中国电影行业集中度

行业概况

1、定义

电影产业是对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称,属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视听技术传递艺术形象信息,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宣教服务。

电影产业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2、产业链剖析:包括五大阶段

从电影行业整体来看,其产业链包括电影制作、出品、发行、放映环节。电影制作作为整个产业的最前端,决定了行业的影片供给数量、质量等情况,具有一定的议价权。影片制作完成后,通过出品及发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线企业进行宣发。电影产业的终端是院线市场,其基本职能是提供放映服务获取票务收入,一般占据45%的票房分账比例,同时还为合作商提供广告服务、提供卖品简槐兆等衍生品服务以获得非票务收入。

在电影产业链中,发行上承制片方,下连院线播映方,是将影片全国推广的渠道,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参与者众多。

电影制作方主要包括国内外文学与剧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国外的漫威、迪士尼,国内的华策影视、腾讯文学等;内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国内的万达影视、华谊兄弟等专业明培影视公司;宣传发行方包括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发行方,以及淘票票、爱奇艺与猫眼电影等网络发行方;电影产业链终端的院线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与国内的万达影院、大地影院、横店影视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互联网+时代”

从1950年发展至今,我国电影行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国有资本时代”、“民营资本时代”、“商业大拦租片时代”和目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行业政策背景:多项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为主导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国家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2010年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发布,我国对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具体政策措施保障;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联合发布,明确了八项具体政策,使得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于2015年由国家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并规定,向申请工商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征收5%的电影专项资金,用于电影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和人才引进扶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发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正处于发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据及保障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给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了法制化的信心,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说,国家法律和政策,特别是政策几乎决定着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程度。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疫情后强势反弹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6-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达641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3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国电影票房收入457亿元,较2020年恢复较快。

2、中国观影人次情况:2020年下降近7成

从观影人次的变动情况看,2020年全年观影人次5.49亿人次,相比2019年减少了68.23%,降幅与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对比2019年全国约14亿的人口总量,人均观影次数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显,若以8.48亿的城镇人口计算,人均观影次数为0.65次,相比2019年减少了1.43次。

3、中国电影放映场次情况:疫情影响放映场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国影院共放映电影5658.4万场,同比减少55.58%,降幅明显低于观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对比票房、观影人次和放映场次的变化情况,随着国内影院数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场次的增加速度始终能够大幅高于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增长速度。

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集中度:头部效应明显

整体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头部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随着档期竞争加剧、口碑宣传作用凸显,国内电影票房集中度加剧。2020年受疫情影响,电影前五名票房达到全年总票房的50%以上。除2020年特殊情况外,2018至2021年电影票房前三名和前五名占比稳步提升,这意味着影视行业的龙头公司能够分到更多红利。

2、企业竞争:万达影院市场份额最高

从各院线票房情况来看,我国电影产业市场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线的票房合计仅为2020年电影总票房的47%。其中,万达院线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为大地院线,其票房比重为10%,上海联合院线(8%)、中影数字院线(7%)和中影南方新干线紧随其后(7%)。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方面:《“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

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针对内地目前电影市场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方针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体的数字指标要求,也有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规划部署。整个规划书近万字,基本涵盖了内地电影近几年发展出现的问题和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针政策的进一步执行。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电影院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小规模、非核心地区影院损失最大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为22.38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2000座以上规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规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88%;500座一下规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91.3%,受疫情影响程度最大。

Ⅳ 如何看待中国电影市场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2021年中国票房结构

疫情后电影产量大幅度回弹

2016-2019年,受益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电影生产规模总体呈现波动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产影片数量大幅下降,仅为301部。2021年,受益于全国疫情的有效管控,行业复苏较快,截至12月底,国产影片数量突破新高,达到740部。

472.58亿元票房领跑全球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6-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达641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3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2021年,根据M大数据的《2021中国电影年度调查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472.58亿元,领跑全球。

票房前三均超45亿元

2021年,截至12月中旬,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前三分别为《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分别实现票房57.6亿元,54.1亿元和45.2亿元,票房收入远超其他影片。排名第4-10名的影片票房收入较为接近,基本在10-15亿元之间。

国产电影票房占比维持在60%左右

从国内票房收入结构方面看,2016-2019年,我国电影行业国产影片票房营收和进口影片票房营收比重较为稳定,基本维持在60%和40%左右。2020年和2021年,在疫情背景下,海外头部影视企业推迟或取消了旗下影片的发行,致使我国票房结构发生巨大的倾斜,进口影片票房营收急剧下滑,占比不到总营收的20%。

我国电影产业票房依赖严重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依然严重依赖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的占比较低。不过,从国内影院非票房收入占比来看,各大院线公司的非票房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不断提高。其中,万达电影的非票房业务发展最好,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万达电影实现非票房收入12.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5.98亿元,占总营收的9.50%,商品消费收入6.76亿元占总营收的10.74%,合计占比20.24%;其中广告收入毛利率为10.50%,商品销售收入毛利率为39.72%。万达电影致力于“多维度发展非票房业务”,不仅举办一些专属活动,如跨界合作故宫食品、哈根达斯等品牌,还有大力拓展咖啡业务,覆盖14个城市。

总体来说,2021年我国电影产业在疫情后恢复较好,但在收入结构来看,对于票房收入的依赖程度依旧较高。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Ⅵ 今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超去年同期,电影市场为什么如此活跃

今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超去年同期,电影市场为什么如此活跃首先是因为经济市场在对应的疫情过后得到了复苏,其次就是更多的人重视线下观影的体验感,再者就是电影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另外就是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来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度,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今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超去年同期,电影市场为什么如此活跃。

一、因为经济市场在对应的疫情过后得到了复苏

首先就是因为经济市场在对应的疫情过后得到了复苏 ,对于经济市场而言在对应的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之后开始走上坡路,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市场的长期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政府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合作,并且主动释放一些政策福利来帮助电影院增加营收,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Ⅶ 2018年电影产业链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上游环节竞争白热化

电影产业链上游是制片环节,主要包括剧本开发、立项、电影生产构成。目前,电影制片环节准入门槛不高,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电影行业制片领域涉及的监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电影制片制作资格准入许可、电影摄制行政许可、电影内容审查许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国内制片方的竞争十分激烈,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2014年,我国电影产量为758部,到2018年电影产量已超过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

电影产业链中游是发行环节,主要是根据影片获取公映许可证和上映档期的情况,组织电影宣传和发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销售等工作。不过影片类型的不同,使国内发行领域的机构存在差异。

其中国产电影的发行可以由国内任意发行公司完成,而进口电影只有中国电影、华夏电影两家公司具有引进和发行权。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营公司引进之后,再向中影或者华夏申请配额指标并支付一定费用。

这导致国产电影发行市场竞争激烈,既有博纳影业、五洲电影发行等为基于院线资源优势的终端主导型公司,也有光线传媒、新丽传媒等为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核心的传统发行公司,以及猫眼电影、阿里影业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发行公司。

电影产业链下游是院线(影院)环节,是电影行业中连接电影发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对影院实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独立经营单元。目前,国内院线与其下属影院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联结、另一种是签约加盟。

由于院线有牌照准入壁垒,因此近年来国内院线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竞争格局基本清晰,以万达院线、大地院线、上海联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数字等为代表的前十院线梯队成为我国院线市场商业化运作的主导力量。

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

当前,国内电影行业全产业链布局或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整合或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通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以强化盈利能力和对产业链各资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发挥各产业环节的协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内电影行业中实力较强的企业纷纷开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内容制作、中游的宣传发行、下游的院线影院终端放映和衍生品产业投资之中,使得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整合趋势日益明显。

此外,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越来越多,电影制片、电影宣传发行、电影衍生品和投放终端逐步互联网化。近两年,互联网公司也通过兼并、合作,渗入到制片、发行、放映各方面,从多角度、宽领域介入到了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公司凭借其平台的领先优势,协同现有业务布局和战略方向,为平台的活跃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供给,增加盈利。

更多数据参考 前瞻产业研究院 发布的《 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Ⅷ 电影的需求与价格分析

第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年轻人看电影比较多,但年轻人拥有电脑的也比较多,现在电脑越来越便宜,在线看电影更方便。所以去电影院的就少了。
第二,中老年人年轻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代已过,现在基本都喜欢看电视剧,目前经济来看,电视完全是家家普及,电视上也有电影频道,所以花钱买电影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事情就不值了。才会出现电影票降价的问题。
根据中国电影协会的调研结果,在2020年第一季度,有20%的影院已经进行了裁员,这些影院大多是中小规模,抗风险能力较弱。另外还有12%的影院表示,正在进行薪资调整,后期有可能进行裁员。如果短时间内影院不能复工,经营压力将导致这12%的企业也会进行裁员,影院行业的失业率会进一步增加。对于影院来说,裁员和减薪后降低了影院的损失。在不裁员的影院中,1500-2000座位规模的影院亏损程度最大,因为这一规模的影院经营成本较高,通常是各地区的优质影院。如果想投资,投资者需要全面了解影院行业的基本知识。包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基本结构、影院设备、影院运营、影院税费等各方面的知识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投资者才能够做形成自己的投资框架和规划。

Ⅸ 请问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原因是什么 请从电影本身和市场两方面分析

票价分析
短期内票价下调不可能
电影是属于大众的娱乐。据悉,世界各国电影票的定价准则是:单张电影票的合理价格,约相当于本国城市普通劳动者平均月收入的1/200~1/100。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高票价”,相当于城市普通劳动者平均月收入的1/20左右。8元票价热反映了观众对平价电影的渴望。
票价为什么那么高?电影院有一肚子苦水。
大多数影院已由事业单位转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庆春电影大世界总经理刘敏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影院租房经营的成本大,票房收入的40%要支付给发行方,40%用来支付房租费、水电、员工工资等,剩下的20%要减去损耗费。影院的容量有限,就是上座率很高,票房利润也有上限,现在的电影院几乎是微利。”
电影票价不仅和影院有关,还涉及制片、发行、院线等环节,因为他们都在总票房中获取利益。
2000年,中国的电影院曾发生过“5元票价”风波,成都的影院率先把中外影片的票价降价为5元,一时大小影院场场爆满,各地方院线效仿,但遭到一些电影制作公司、影片发行公司的抵制。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产业与电影处副处长罗永祥说,短期内电影票价下调的可能性不大。供片机制的单一化造成发行垄断,是票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专家分析
平价电影离我们有多远
很多业内人士不看好平价电影院。有业内人士说:“电影消费不是必需品,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讲究服务的档次。真正想在电影院里享受那种视听震撼的,不会在乎花上几十元。而低收入的人就是价格低也不会经常光顾。”
他认为,现在杭州的影院实行“不同时间不同价格,不同人群不同价格”,推出了老年人专场、民工专场等优惠活动,票价结构基本适应不同阶层的需求。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说,如今网络、家庭影院、数字电视等多元娱乐形式兴起,消费者的选择很多,看电影可以不通过电影院。在这样的需求环境下,电影票价的弹性需求很大。票价低了上座率自然提升,总收入也能提高。票价既要满足市场经营的要求,又要符合观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寻找这个平衡点考验企业的创新经营能力。
刘敏健认为,降价不一定能激活电影市场,现在消费者已不是纯粹为了看电影,目前电影的主力消费群体走进影院,更多的是为了社交、享受。影片的质量、影院的环境设施等,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表示,制约当今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根本问题是:电影市场和电影院线开发,与13亿多的总体人口规模不相称。中国电影票价市场,还处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过渡期,电影票价过高等诸多无序、无奈而有悖于市场规律的现象难以避免。
罗永祥认为,压低票价还得“治本”。只有当影院达到一定的数量,竞争更激烈,发行渠道更多样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新华社专稿
有此娱说
价廉物美薄利多销
疯抢8元电影票,挤出的是电影票价居高不下的水分。电影不能自筑门槛,变成所谓的贵族艺术,离开了公众,电影的发展就难免举步维艰。其实,我们只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影院就会发现,除了那些较有影响的大片之外,平常电影院里还不是稀稀落落,有的一场电影才十几个人,别提满座,就连半数也达不到。如果票价都像杭州这家电影院这次降下来那样,又何愁拉不回观众,如果观众上座率大幅提高,又何愁票房上不去。还是那句老话:价廉物美,薄利多销。
禾刀
票价低了谁看盗版
在我看来,众多市民疯抢8元低价票的事实,起码打破了电影界人士的某些论断:什么盗版碟太多,观众不愿进电影院;什么高价票就是为了减少损失,是盗版逼出来的……
盗版对电影肯定会有所冲击,但这也跟电影院与盗版市场争夺观众的力度不够有关。观众到底是喜欢看盗版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正版?这一“挤”的结果不言自明。如果电影票价降到绝大多数观众可以承受的标准,还有多少人愿意去看盗版碟呢?如果各大影院能天天搞8元优惠,何愁争不过盗版? 网友

阅读全文

与电影市场知识点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七剑下天山电影在哪里拍摄 浏览:569
班夫山地电影节在加拿大哪里 浏览:442
海大鱼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版 浏览:172
怎么用百度网盘发送小电影 浏览:608
电影真爱里面的背景音乐 浏览:911
电影推荐的英文怎么写 浏览:353
中港台电影合集片段 浏览:912
电影兑换券怎么得到的 浏览:168
夜曲做音乐背景的电影 浏览:52
校园微电影剧本格式 浏览:389
微电影借地 浏览:720
适合看的青春电影有哪些 浏览:113
电影天堂apk350 浏览:916
717在线电影观看 浏览:200
如何做电影混剪 浏览:671
抖音电影大神怎么传抖音 浏览:142
电影夺冠在哪个软件看免费 浏览:921
电影网站都没了 浏览:996
电影以藏完整版 浏览:523
老时代微电影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