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活着》如何展现个体与时代命运的关系
电影《活着》,张艺谋导演,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不同于张艺谋一贯的运用色彩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这部电影始终使用着一种朴实厚重的色调,但其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使得这部影片在平凡中显现出震撼人心的张力。张艺谋试图通过这些毫无修饰痕迹的画面向我们诉说生活的平庸和无奈。 正好对应余华在小说里的那句话:“活着就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 与原著的双重叙事不同的是,电影采用的是主观介入的叙事角度,并对原著的许多情节进行了删减修改。比起原著惨烈的故事、冷静且保持距离感的风格,电影显得更为亲切温情,并且结局充满希望。 故事分为两条线索,明线是时代背景,导演为影片分的四个部分: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后。把故事放在几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以线型的结构形式,把人物融入时代背景当中刻画,让生与死的强烈对比在一次又一次的动荡中交替上演。 暗线则是皮影。皮影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不仅作为一个视觉符号,更是作为主人公命运的缩影,贯穿全片,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见证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象征着主人公是命运的玩偶。可以说它具有美学和表意上的双重作用。 故事发生在正处在历史洪流中的中国——建国、大跃进、文革……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福贵”这个小人物的命运反映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在那个年代,个体的幸福被计划经济似的规定为人民的幸福,然后安排给了人民的事业。电影中多处体现这种“革命逻辑”。如镇长要拆福贵的皮影,用铁丝做炮弹,昂扬地说:“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的茅坑里,叫他睡不着觉,吃不上饭,拉不了屎,台湾就解放了!”用几根铁丝来解放台湾实在是太过离谱,可是这并不妨碍大家“照章办事”,然后想出另一个并不高明的借口将这虚伪的目的架空。我把这种办事的逻辑之上还有一种逻辑,便是“革命逻辑”。 在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中,他用个体伦理来反《牛虻》的革命逻辑。说牛虻并不是“为革命而革命”,而是“把自己私人的生命热情或痛苦转移到集体性的——社群、民族、阶级、国家甚至全人类的生命热情和愿望中去,以此克服个体的欠然。”牛虻并不在乎革命的目的,他只是把无处宣泄的仇恨通过这种集体的疯狂的方式释放出来。“自由、民主、人民的苦难,都是为了抹去私人的痛苦借来用的口号!” 福贵亦然。他分不清自己的行为有何意义,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走资派,什么是尊严,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活着比什么都强。”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个体的命运其实就是时代的命运,《活着》中,有庆、凤霞、春生的个人悲剧其实是这个时代下的社会造成的。个人被历史裹狭着前进,漂泊无根,无力反抗,逐渐地被迫选择了革命的逻辑,跟随大流以寻找安全感。 这里,革命逻辑失败了,让位给“生活逻辑”。也就是福贵用一生的悲剧换来的哲理:为了活着而活着。忍耐命运给你的一切,好好地活着。 有如赖特米尔斯所说:“一个遥远的且不为我们所意识到的结构变迁也许正在形塑我们的集体生存处境和每个人的‘个人传记’。” 个体被时代命运、社会历史环境改变着,鲜有人有向命运发问的意识和勇气。但到关键时刻,人性的本质会被激发,生活逻辑将战胜革命逻辑,个体将作出忠于内心的选择。 《活着》就像一部史诗,导演也正是用以小见大的民间叙事来反讽那个曾经史诗神话式的中国,反思人性的最终回归。透过个人生活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的运作、国家权力的实践以及意识形态的推广,解释执着于“活着”的普通人何以被发动起来投入到一场场政治仪式中,并改变人们的行动逻辑乃至重塑中国国民性的过程和原因。 而电影与原著最大的区别就是导演多次用黑色幽默巧妙地反讽时代的悲剧性,而不是像小说那样,用一个接一个的死亡的冰冷事实控诉社会的残酷。我想,作为观众,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表达。当然,关于影片结局的更改,的确缺少悲剧的震撼人心。 类似的影片还有《霸王别姬》、《蓝风筝》等,它们都从小人物的故事着手探讨了个体与时代命运的关系。 活着,必然要接受死亡的洗礼、经历无数的悲欢离合,如果你无力与时代的命运抗衡,那么你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忍耐。福贵用他苦难的一生教会了我们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参考:①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华夏出版社
⑵ 经典电影赏析之7:《活着》
一.故事简介:主人公富贵原本是地主家公子,衣食无忧且游手好闲,因为赌博输光家产。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二十多年间,富贵的人生在时代的洪流中历尽人间沧桑:父亲被讨要房契时气死;无钱医治,母亲生病去世;儿子有庆被医生抽血过量致死;女儿凤霞紧接着难产出血去世;女婿被水泥板夹死;凤霞的儿子富贵的孙子吃豆子时撑死。最后剩下一头老水牛,孤苦伶仃的富贵和它一起艰难的活着。这还是一个富家子弟的人生,实际上在世局动荡的 社会 ,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更是不堪一击,命如草芥,湮没在滚滚红尘中。
二.经典桥段:
1.公子哥富贵在茶馆里嘚瑟,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钱。没有想到这一笔下去,竟是半生荒凉和悲怆。
2.内战开打,富贵和春生被抓壮丁,能在战场上活着回来真的是不容易啊;国民党里能保着命就行,可是共产党里那么多人却舍命的向前冲。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几排字很难,理解“我们的今天都是革命烈士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更难。
3.凤霞难产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个至亲的意外去世,可以击毁一个家庭,你不信只是没有发生在你身上。
三.经典语录:
1.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3.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这真的是一句既充满希望又满是绝望的话)
4.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5.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找找镜子,你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吗?)
四.鸡蛋里挑骨头:这是一部悲怆的电影,很容易就流泪了,它和绝大部分老百姓的经历太相似,尤其经历过动荡时局和意外变故的家庭。而在偌大的一个国家,有太多这样的家庭。没有什么骨头可挑,当你觉得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看看吧,算个球!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⑶ 如何评价活着春生这个人物
春生,比较精明会生存的人。在和富贵一起为国民军拉大炮时,在那个时代,富贵回忆“等到再也没有什么可当柴煮米饭时,蒋委员长还没有把我们救出去。好在那时飞机不再往下投大米,改成投大饼,成包的大饼一落地,弟兄们像牲畜一样扑上去乱抢,叠得一层又一层,跟我娘纳出的鞋底一样,他们嗷嗷乱叫着和野狼没什么两样。” 当别的兵都在疯抢军队从飞机上抛下来的大饼时,他和老全想的是分开去抢,才能多抢些大饼回来,可是春生则想到脱别人的胶鞋当作煮米的燃料,三个人边煮着米饭,边看着那些光脚在冬天里一走一跳的人,嘿嘿笑个不停。
⑷ 余华《活着》中春生人物分析
春生是一个比较精明会生存的人。
围绕春生所述的,虽不是小说的主线,但是春生在那个年代中的命运浮沉,也深刻反映了那一代中国人的命运。春生做梦都想开的汽车,小说中这个重要意象,最后竟成为让春生愧疚一生的东西。后来爆发的文革,老婆自杀,自己被打倒,那个年代,命运随时代浮沉,由不得自己做主。
艺术特色
通过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活着》的材料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但是作者以精心布置的形式克服了题材,达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了净化,获得了艺术的审美。
余华用类似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