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青红中运用蒙太奇的镜头有哪些并加以分析
这个问题太怪了,问的太高了。我在这里不说蒙太奇的定义,但是我想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蒙太奇,所有电影语言都会用到蒙太奇,只要经过镜头剪辑,组接就能产生蒙太奇的意义。任何一部片子,一部片子的任何段落里面都有蒙太奇。请问你问的是哪一段?
② 电影青红最后为什么笑
最后“青红的笑”表达的是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影片最后,青红一家人终于在清晨搭上轿车,离开乡村奔赴上海。在经过市镇的路上,人群挡住了路,嘈杂声盖不过刺耳的广播,那里正播放着押送罪犯,执行死刑的通知。
当小根的名字被报出时,弟弟哭了,母亲握住青红的手,父亲也难掩心中的不安。唯有青红脸上挂着茫然的微笑,听不出车厢外发生的动静。
她与恋人早已失去彼此,而窗外的世界从此再无新鲜事。
剧情:
《青红》是由星美传媒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王小帅执导,高圆圆、李滨、姚安濂、秦昊等主演。该片于2005年5月17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亲认定迁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于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因此扼杀了青红人生中最可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③ 青红的电影剧情
当初因具有战略意义而迁移的工厂也在新的改革浪潮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本以为将终老此地的人们开始惶惶不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许多家庭都开始在想办法能够回到上海老家,那里有他们熟悉向往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的根,也能够给下一代更好的前途。这些家庭正面临着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青红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青红并不理解父母的愿望。她和她的伙伴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就是她人生中记忆的一切。在青红心中,这里才是她的家园,有童年的乐趣,有真诚的友谊,还有在青春萌动的心中难以割舍的初恋--小根,一个来自当地农民家庭,刚刚进工厂做临时工的小伙子……
女儿心中美好的恋情,在父亲看来却是一个最大的障碍。青红父亲开始严密的监视女儿的一举一动。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摧毁这段感情。为了阻断女儿的恋情,青红父亲像押解犯人一样,每天跟着女儿上下学,编造病假条以尽力压缩女儿与外界接触的空间。
青红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折磨,心中充满对父亲粗暴干涉的反感。在好友小珍的帮助下,青红以各种方式和借口与父亲周旋、对抗。直至使用绝食这样的极端手段。
在青红近乎搏命式地抗争下,父亲暂时退缩了。青红重新获得一丝自由空间。与此同时父亲也加快了步伐,决意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把全家迁回上海。
青红被父母绝望的行为所震动,开始犹豫在感情与家庭之间。
在青红父亲与同事策划抛弃户口、工作,不顾一切离开贵州的时候,青红与小根在后山相会了。小根不解于青红突然冷淡的态度,而青红也无法讲出家庭正在发生的私密,在爱恨交织情绪亢奋的状态下,小根不顾一切的占有了青红…
④ 青红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青红》是一部关于无力的电影。可以明显地看出王小帅花在《青红》上的心思。比如固定机位拍摄造成的空镜头效果,在叙事段落中承担的休止符的功能,同时隐喻了历史与命运的缺憾。再比如,他将精巧的布光从技术层面运用到修辞层面———青红去跳舞的真相被她的父亲发现了,她坐在屋内的床沿上,那个暴躁的男人在门口大声地训斥她,警告她认真面对未来的选择。门口左边是非常明亮的惨白,门口右边是彻底的黑暗,中间夹着沉默的青红。这样明显的光效对比,显然是在暗示青红的选择,到底是留在贵州,还是回去上海。这些微小的细节是检阅王小帅态度的证明。态度与才华同样重要,虽然有时候态度和才华在商业面前都同样无力。
这种无力来自于历史和命运的双重束缚,以及在这种束缚之下竭力完成的自我确认。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确定了这样的主题。摄影机在阴暗狭窄的楼道里缓缓推移,前方是一个悬挂着高音喇叭的窗口。当然,节奏强烈步调一致的广播操配乐比画面出现得更早。在这里,所有电影元素的集合都紧紧围绕着这样的关键词:历史、秩序与道路。如何在一个坚固而封闭的历史困境和秩序之中寻找个人命运的道路,成为楼道、广播操和窗口的意义所指,也是王小帅在《青红》中提出的,明知无力回答却也无法摆脱的问题。
青红的父母都来自上海,他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现实环境从不曾有过认同。青红的父亲念念不忘自己上海人的身份,他全部的生活内容都以重回上海为主题。他可以为了这个愿望委曲、沉默、等待,或者以决裂的形式与单位斗争。重回上海,绝不仅仅意味着生活境遇的改变,而是一种文化身份的重新获得。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青红的父亲才对他的女儿不惜采取暴力管制的措施来进行教育。这种极端的管教,来源于他内心的极端焦虑、不安和惶恐。他一方面强烈地渴望,并大声宣布他要重回上海,另一方面又谨慎地保守着行动的秘密。在历史的牢笼当中,这个男人是如此清醒却又如此茫然,这种悖论恰恰代表了他们被历史放逐而又被历史束缚的尴尬境遇。
老吴对女儿青红的粗暴干涉,实际上只是他自己内心焦虑的转嫁。从他与知青朋友商议回城的谈话中,从他在浴室中对小根绵里藏针处处机关的摊牌中,我们看到青红的父亲实在算得上是一个精明的男人,但是面对强大的历史洪流,他所有的个人算计都不过是以卵击石的行为罢了。他对青红的强制管教越严厉,越是暴露了他面对历史的惶惑与无力。他在异乡的夜晚近乎疯狂地嘶喊,但是沉默的大山并无任何回声。他的抱怨更像是愤怒,但是这种愤怒是如此地软弱。他只不过是一个历史的人质而已。他说,“当初我也没办法。”实际上,后来他也没办法。虽然影片以青红一家重回上海作为结尾,但是这个男人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女儿被人强奸,妻子提出离婚。
作为家庭的首领,他一直企图以父亲的权力来强行改写青红的道路。在青红父亲的身上,折射出的恰恰是他本人的命运叙述被政治话语改写的痕迹。在迅速变化的时代面前,身不由己从来都是他们的命运。毫无疑问,青红的父亲不愿意女儿来重复自己的命运,或者是承担自己命运的后果。但他管制青红的方式是将自己的命运缩小复印到青红身上。两者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操纵青红父亲的是政治指挥棒,操纵青红的是家长权威制。
对于青红来说,历史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显然已经模糊了。她对重回上海的理想抱有不置可否甚或反对的态度。在青红看来,栖身之所与家的概念已经完全合二为一了。她并不想去寻找自己应该归属的坐标原点。这种认识几乎与所有移民家庭的态度相悖,包括她的朋友小珍。在由上海方言和上海梦想团结起来的营垒中,青红是一个背叛者。从这一意义来看,不仅她的家庭,还有她的朋友,都是青红的反对势力。要么服从,要么逃离,除此之外青红别无选择。青红就在服从与逃离之间徘徊不定。她试图作出反抗,但最终又服从了父亲。父亲的形象代理了历史权威的功能,使她无处可逃。
在《青红》中,每个人都在竭力摆脱,而每个人都无力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成为历史与命运交织的罗网。小珍念念不忘上海,却又跟当地青年私奔,然而最终又回到上大学、回上海的轨道上来。小根意图留住青红,却不敢反抗老吴的权威,在强行占有了青红之后,却被执行枪决。面对历史和命运,我们很无力,无力得让人疼痛。
⑤ 青红 专业影评
编剧技巧,场面描写,如何制造的效果,镜头运用,剪辑等方面来写
⑥ 影片《青红》到结尾处的三声响是什么意思
是的
那时候严打,强j犯一般都是死刑
⑦ 电影 青红 的论文 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
影片《青红>是由导演王小帅导演的,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移迁家庭的故事,它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影片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真实、自然,淳厚的生活,宁静、清淡。
导演在“门”上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影片中的第一场冲突就是在以门框为背景的画面中发生的;老吴正在帮助手风琴教师辅导儿子练琴,这个举动也是老昊打算回上海老家的诸多举措之一。老吴用眼睛的余光发现了女儿要溜出去同“小草根”约会。他立刻拦住了她,镜头中父女二人各自镶嵌在一个门框上,一个要出去,一个坚决拦住不让出去,两个人进行了第一场严肃的谈判,这是作为影片开始时的一个标志性的门。“门”打开了,我们便知道了在这扇普通的门里发生了什么事,对青红而言,不让出门,不过是一次甜蜜的约会泡汤,而对父亲而言,事情要严重的多,门框仿佛是女儿命运的分界线。如果允许她跨出去,不仅女儿的一切都完了,他们返回上海的梦想也化为泡影。
在小珍同吕军私奔了以后,老吴担心青红步她的后尘。因此,对青红的看管更加严厉。于是,门框换成了窗框,坐在铁栏杆窗棂里的青红侧影更像是监狱中的囚犯,失去了所有的自由,而站在父亲的立场上,他也有诸多的无可奈何,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与老吴家形成对比的是有关小珍的一系列镜头:导演几乎把影片中仅有的亮色调全给了小珍。小珍家所居住的房屋应该和青红家的差不多,而由于灯光的处理,使得小珍的房间显得宽敞明亮,当吕军骑自行车载着小珍的时候,灯光晃动,镜头也晃动,似乎暗示着小珍的堕落。
在一个昏暗凌晨,影片里出现了最怕的一个“门框”的镜头,门框里边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一盏孤灯照着呆呆站立的老吴,这是他苦心期待到来的日子,但是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却没有欢喜,只有苦涩。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全景拍摄和跟踪拍摄。在拍摄方式和画面处理技巧上笔墨不多。全景拍摄易于直观的描述影片,有时也起到对比的作用。在影片开始的广播体操拍摄、街道、家中父亲的训斥等都是全景。跟踪拍摄,令观众的眼睛能紧随事情发展的运动状态,增强了真实感,也渲染了气氛。在父亲跟在青红后面是运用了长时间的跟踪拍摄逐渐让观众进入了情境,也为之开始紧张。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我认为比较成功的电影《青红》这部电影表达了第六代导演对边缘人的关注,表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爱情,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王小帅的英式风格特征,为中国电影增加了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