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南京大屠杀背景的电影还有什么电影像金陵十三衩那样的
一、《南京!南京》
导演:陆川
出品:中国/中国香港
类型:灾难/剧情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进入南京城,随之而来的是对无辜百姓和战俘长达6周的血腥屠戮。《南京!南京!》分别从中国军官陆剑雄、归国女教师姜淑云和日本军官角川三个人的视角,再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战争中三个命运彼此纠缠的主人公,灵魂和人性承受着严酷的拷问与摧残。
导演陆川表示,用电影的方式来重新思考这段历史,是中国电影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是试图能够从客观的视角,拂去遮蔽了历史的尘埃,以清晰的语言讲述历史的真实;另一方面是面对未来的深刻思考:“战争会把人类内心的黑暗力量释放出来,这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希望将来不要再有战争。”
《南京!南京!》由中影集团、星美传媒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资拍摄。该片开机前历经重重磨难,最终柳暗花明,于10月初在天津开机,此后还将转往长春拍摄战争场面,预计于明年3月在南京杀青。
二、《约翰.拉贝》
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
出品:中国/德国
类型:人物传记片
拍摄时间: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
上映时间:2008年
《约翰.拉贝》根据《拉贝日记》改编,它以德国商人拉贝为主线,作为西门子电器在中国的代表,拉贝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并以其特殊身份在自家花园保护了600多难民。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强调:“《约翰.拉贝》表现的重点不是多年前的那场浩劫,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拉贝日记》为基础,着重塑造人性在战争中的闪光点。”
南京大屠杀是《拉贝日记》中记录的最重点的历史事件,电影如何表现南京大屠杀成为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佛罗瑞.加仑伯格表示:“一方面我不希望那些关于大屠杀的描述因为太血腥暴力而让观众感到反感,但另一方面我又想把当时的情况最真实地表现出来。我要做的是在这两点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并且引导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进入到剧情中,而不是一堆简单粗暴的血腥场面。”
影片的女一号琅书由中国女星张静初扮演,两位男主角则是来自德国的知名演员——凭《窃听风暴》获得德国电影奖最佳男配角的乌尔里奇.图克尔和《再见列宁》的主演丹尼尔.布鲁赫。
三、《张纯如》
导演:Anne PickBill Spahic
出品:香港/加拿大
类型:人物传记片
拍摄时间:2006年至2007年
上映时间:2007年底
《张纯如》真实纪录了年轻勇敢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的人类历史,并将它还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畅销书的历程。
电影通过真实展现张纯如在探索历史黑暗旅程的全部过程和内心感受,结合大量珍贵史料与幸存者口述,运用时空交错的拍摄手法,揭开了一幕幕历史真相,见证了那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这些影像展现的不仅仅是张纯如个人的故事,更是一段痛彻骨髓的历史!
《张纯如》一片于于2006年12月在中国南京开始拍摄,一直持续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然后转景日本,美国和加拿大拍摄。影片计划于年内在国内公映,以悼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同时纪念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发行10周年。
四、《黄石的孩子》
出品:中国/德国/澳大利亚
类型:剧情片
拍摄时间:2006年
上映时间:2008年3月
《黄石的孩子》斥资4000万美金,是一部记叙英国记者乔治.霍格拯救60多名战争孤儿的故事。整部影片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戏份将镜头对准了遭遇日本侵略军屠杀淫掠的1937年的南京。为了重建战火中的南京景象,剧组依靠四处搜集到的旧胶片和几千张历史照片,花费500万美金,重建一个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战火下的南京城。
导演斯波蒂斯伍德表示,早在1995年拍摄电影《广岛》时,就看到过一些由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兵拍摄的胶片资料,才知道世界上曾经发生过这样残忍的悲剧。而这些东西都是大多数西方人不知道的,从那时起,罗杰就期待能拍摄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在2006年,这个愿望终于实现。
曾主演过《碟中谍3》的本片男主角乔纳斯透露拍摄这几场戏时让他陷入无尽的痛苦,“晚上睡觉会觉得喘不过气。”周润发和杨紫琼也在本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南京》
导演:比尔.古登塔格 丹.史度曼
出品:美国
类型:纪录片
拍摄时间:2006年
上映时间:2007年7月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从创作开始就受到全世界关注,并已在今年的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引起轰动。导演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纪录片手法,如一个又一个专家讲述,展示大量静态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过表演和片中传达的情感力量带给观众深入心灵的震撼”。电影中有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等珍贵资料都极大地震撼着所有观众,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段之一”。
除了资料展示,为了把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国不久即精神崩溃自杀身亡)等人极其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表现出来,导演还请到多名好莱坞明星扮演目击者,在片中朗读当年这些文字记录。
今年7月,《南京》在国内公映,引起国人强烈反响。
六、《南京浩劫》
导演:西蒙.韦斯特
出品:中国/美国
类型:战争/剧情
拍摄时间:2008年初
上映时间:待定
由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与好莱坞合作拍摄的影片《南京浩劫》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开机。该片计划投资5000万美金,在国际电影界被视为“继《辛德勒名单》之后,好莱坞又一部反思二战暴行的传世之作。”导演西蒙.韦斯特说,“这是一部为全世界而拍的史诗影片!影片的西方视角不会影响到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包括那个年代的习俗、生活习惯等细节方面,我将尽力把《南京浩劫》打造成为同类题材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为了确保影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占地100多亩的《南京浩劫》电影外景地在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建设后,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届时,一个气势宏大、全面展示30年代南京城的外景地将呈现在众人眼前。
七、《五月八月》
主演:叶童
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片《五月八月》是由香港著名编剧杜国威自编自导,摄影师是《花样年华》的著名摄影师李屏宾。和以往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不同的是,该片没有正面描写大屠杀的血腥场面,而是通过五月和八月这对小姐妹家庭的破散、首次从孩子的视角控诉了大屠杀给千万中国家庭带来的灾难,更加感人至深,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影片还首次把六十五年前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地奸杀2万名中国妇女的恶行搬上了银幕,使这部战争灾难片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
多位电影专家表示,这是目前同类题材影片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独特的视觉和人性化的表达,让它具有更大的震撼力。而导演杜国威精湛的艺术刻画、叶童和两位小演员出色的表演,也使本片具有了上乘的艺术水准。
八、栖霞寺1937
中国第一部描写佛教僧人在抗日战争期间爱国爱教英勇斗争的电影故事片《栖霞寺1937》13日在南京举行了首映式。
栖霞寺1937》在银幕上再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栖霞寺的寂然法师带领寺院僧人,成功救助2万多名难民和中国军人的历史事件。该片已被国家广电总局列入全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重点影片之一。
扮演寂然法师的青年演员张新华在首映式上表示,在看剧本时,他就已深深地被寂然法师爱国爱教、与日军英勇抗争,不畏个人牺牲的精神所打动,这个人物深深地激励着他演好这个角色。
首映式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当年曾在栖霞寺避难的89岁老人纪耀发。纪耀发说,当年他只有21岁,日军占领南京时,在全城进行屠杀,他同许多无路可走的难民避进了栖霞寺,遇到了好心的寂然法师,得以幸存。
“想到60多年前我们被日本鬼子追杀,想到我们被栖霞寺收留躲过劫难,我们要感谢寂然法师,感谢栖霞寺。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多谢将这段历史搬上荧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纪耀发说。
九、南京1937
监制:吴宇森
导演:吴子牛
主演:秦汉 刘若英
日文版剧照
剧情: 一九三七年深秋,南京荒凉的铁道上,成贤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理惠子(日本人)回南京的老家。在纷乱的战火中,成贤在南京的老家已成为一堆瓦砾。别人告诉他可以去到外国人保护的安全区,但成贤自认不是难民而不愿去。他找到在下关发电厂做工的幼时朋友根发。根发虽然对他带回来的日本媳妇反感,但还是接纳了他们。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日,日军开始围攻南京城,同年十月十三日南京城破。疯狂的日兵搜索,烧杀淫掠。理惠带着孩子们进了安全区,难民们得知理惠是日本人,便把所有对日本人的不满发泄在她身上,当成贤来到安全区,理惠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他们不知道另一场浩劫已悄然来临……
十、《屠城血证》
编剧:谢光宁
导演:罗冠群
主要演员:翟乃社、陈道明、吴莉婕、雷恪生、沈丹萍、刘江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城,开始对我无辜同胞进行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 展涛是金陵大学教授米尔斯的学生,米尔斯的女儿凯蒂深爱着展涛,日军入侵,她劝展涛随外轮赴美。但国难当头,展涛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医术救治受伤军民。
展涛带伤兵医院的难民转移到国际安全区,并劝说鲁营长及部下按国际规定,把枪支扔到水塘中。不料,日军无视国际规定,又闯进国际安全区屠杀手无寸铁的军民。护士白燕落入魔掌,展涛欲救白燕却被日军拉住,强行让他目睹日军强奸白燕的兽行。白燕惨死,展涛从此抛弃幻想,投入反日斗争。
在日军集体屠杀我百姓时,幸存的照相馆老板范长乐,逃到米尔斯教授家,哭诉悲惨遭遇。为揭露日军滔天罪行,范长乐同展涛连夜赶回照相馆寻取被迫为日军冲洗的杀人照片。与此同时,日军特使桥本为掩盖事实真相,也派人去范家搜查。范长乐冒死取出照片,为掩护展涛带走照片而牺牲。
展涛在茶馆中被日军追杀,不幸中弹,歌女花弄影用生命掩护他脱险。展涛潜入一公馆,遇见了被软禁在此的东北逃亡学生柳晶晶。她原是日军中尉笠原在东北读书时的恋人,一次偶然机会她认清了披着兽皮的笠原,她正欲逃出时,遇到身入险境的展涛,她设法将展涛转移。桥本大怒,命笠原亲手杀死了她。
展涛终于在教堂与凯蒂会面,但追兵迫近,无法脱身,展涛将日军罪证交给凯蒂,自己潜上钟楼。桥本命士兵火烧钟楼。烈火中,展涛敲响了巨钟。在震撼长空的钟声中,凯蒂乘坐的商船开航了。凯蒂情不自禁地打开那包血证——一张张照片,让人们永远记住日军在南京屠杀30万中国军民的罪行。
获1987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1年日本东京世界和平电影节故事片奖。
㈡ 电影《南京南京》编导镜头分析(3)
动、低位移动、组合式移动、多角度移动镜头等,都属于移动镜头的范畴。
五、镜头组合
最后再来说一说镜头组合,镜头本身是没有什么具体意义的,它的意义来自于生活的给予,当我们看到镜头中再现的某物时,就一定会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含义。那么电影中的镜头有没有意义?电影是通过很多不同属性镜头组合而成的,当我们看到镜头中某人害怕时,就必有令他害怕的对象,这是在电影中必须通过另一个镜头表述出来的,当然也可以不表述,这完全取决于导演这个影片把关人的思想意图,想要表达什么?想要展现什么?恐惧?惊悚?担心?梦幻?还是对前途迷茫的担忧?
所以,单个镜头可以说它没有意义,但连接起来的镜头不可能表达不出应该要表达的意义,甚至是更为准确的含义。拿《南京,南京》为例,当我们看到在日营集中地处,被绑着的刘晔眼睛出现了愤怒的神情,如果镜头到此为止,且前后也只有这么一个镜头,只让你看到这么一个镜头,我们就很难知道他为何而怒?对谁而怒?这时,就会浮想联翩,任我们肆意想象,答案就会有千万种,甚至更多。但是,接下去,我们看到了在被俘军人前拿着枪走动并四处监视的日本兵,我们就知道了,所有联想噶然而止,很明显了,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日本兵的愤怒,这时也就突显了周围环境的险恶,被抓人数的众多,刘晔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再经过前后情节的联系,也就知道了他们正在等待着被屠杀的命运。
如果,这时影片断然结束,而且也就只有这两个联系镜头,我们也能从中判断出其中的近乎准确的意义了,尽管还会存有联想,但这时的所有联想也都在往一个方向上集中,不会再进行过多的其他毫无意义的发散了,也就越容易进入导演或符号把关人事先就设定好的意义范畴,至少不会偏离太远。在这里,后一个镜头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对前一个镜头的情节提示。
因此,单个镜头的存在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两个或两个以上镜头的连接组合,必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含义,显示出导演或符号把关人的真实意图。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例外,例如显示周围环境大变动的长镜头。
镜头空间
电影是二维的平面,但我们可以创造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概念,而我这里所指的镜头空间并不是三维和四维空间。而是封闭和开放形态镜头空间的表达。
一、封闭空间
我们先来看封闭空间,什么是封闭空间?我们先来看《南京,南京》中的镜头实例,我前面提到了南京避难所中的一段,那就属于封闭空间的形态表达,日军和中国百姓相遇,目光对视,两个民族在特定的空间内碰撞,日军步步进逼,咄咄逼人,明显占上风。
那么,到这里,很多人就一定会认为凡是室内空间就都是封闭空间,如果是这么认为的,那么,错,室内空间只属于封闭空间的一种,还有半开放式的空间也属于封闭空间的表达。例如,在镜头中出现了一段场景,某人A在逃避追捕,逃到了森林边缘,无路可逃了,这时想往回逃,但突然追捕者B出现,两人面对面对望,气氛开始紧张。这时,A缓慢向后退,B步步进逼,不管是形势还是正义B都占了上风。这类场景的表述也属于封闭式空间范畴,但前两类都属于明示的封闭空间表达,还有一种是属于暗示的封闭空间表达,多用于展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显示镜头对象的孤独、孤立、无助,如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慰安妇的遭遇。而镜头外的含义,则是显示和表达了对此类暴行的控诉。
因此,封闭形态空间镜头的含义可以在特定的场地,用以显示出一定环境下的险恶、危机、不安、躁动、对决,内心的痛苦、挣扎,力量的对比,人或物的孤独、孤立、无助、等待、迷茫、放弃、独处及自我的满足、隐私不得侵犯等等。其实,对这个词汇的表述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更为强调风格化的设计,具有表面化的现实主义特色。②
二、开放空间
由于开放形态空间更多的是被置于室外,因此在表现形式和视觉设计上更强调非形式的,朴素的构图,使物象看上去出于偶然,毫无精心安排的痕迹。③如影片中角川兄在跟随部队进入南京城中时所看到的一切,就仿佛都很自然,人物进入画面,又出去了,日本兵举枪枪杀南京市民,就好像是真实的纪录一样,丝毫没有刻意安排的成分。而这一段镜头当中,最出彩的应该是一名教父刚进入画面没多久就被枪杀的场景,按理说,教父是可以随意布教的,被放置在开放的空间内,又并非当地的南京市民,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却也被日本兵从身后无情的开枪射杀了,更加突出了日本兵的残酷无情,这一幕连角川兄看到后都有些身心一震。
在影片结尾,小豆和老赵最终也是在完全开放的空间形态内完全获得自由的。
其实,这两种空间形态的含义,本身是没有什么太大讨论必要的,也纯粹是属于理论的范畴,但也不难看出,懂得这两种空间形态含义也有其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每个镜头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而更好的理解影片,起到一定意义上辅助性的作用。而对于一部影片的整体来说,讨论空间形态的开放与封闭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只能够当把它放置在一定的场景中讨论才有其基本含义。可以说,无所谓开放式影片、封闭式影片,但有所谓开放式场景、封闭式场景,至于具体的讨论,还是要结合影片的整体来进行,不能完全偏离影片的主题。
镜头符号
每一组连接的镜头内所存在的影像符号都可以用意义去进行解读,意义是附着于符号之上的,如果符号本身不能表达出某种特定意义,那它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可言了。意义和符号之间的关系是抽象和具象的关系,前一个是精神的体现,后者则是物质的表现。即使每一个镜头也不例外,如果一个镜头内的影像无法用某种意义去作具体解读的话,那么这个镜头也可以说是失败的,当然,也不完全。事实上,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像构造所表达出的含义就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影像一般都是刻意去安排、组织、表达什么;而后者则是自然的体现,不会做任何太大的修饰。
对于故事片而言,没有什么偏向于哪一个具体风格方面的过多倾向和要求,很难在此类影片中作出明确区分,一切都是跟着剧情走,根据需要而定。现在,我们来看《南京,南京》,避难所这一场戏,要表达什么?中日之间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日本兵拿着刺刀逼迫中国百姓,很明显日本兵非常的残酷无情。在这里,避难所是一个场景,是一个室内场景,对避难所这一具象的符号和它的抽象意义解读,可以这么理解:
首先,战争造成了南京百姓的流离失所,为了避难、保存性命,逃进了避难所,很自然的表现,但是是一个伏笔,一条暗线,电影中没有明确的镜头表现;影片开场,是从一小队日本兵在城内扫荡,路途中发现了避难所,于是,这队人马就朝着避难所而去开始的,这段场景发生的很自然,没有什么刻意安排的成分在里面; 紧接着,电影开场的第一个戏剧性冲突就被设定在了这个避难所内,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加强化了中日之间的冲突,完成了从偶然到必然之间的过渡转换;避难所内的南京百姓在极其狭小的空间内是无路可退的,面对日本兵也只能束手待毙,更加重了百姓的悲剧性,和日本兵的无人道性。
如果,我们再设想,这场冲突被设置在室外进行,空间大或无任何空间限制,则还有自由可言,还有逃跑的希望。而在避难所,则一切希望全无,因为,唯一的路口,已被日本兵严加把守。空间的限制,是造成群体悲剧的开始。
影片结尾的场景是在开放式的构图中展开的,小豆和老赵被捆绑着前进,后面跟着角川兄和一个日本兵,谁都知道最可能的结局是被射杀,但结果却是被角川兄放生。这一场景在构图中毫无任何限制,是非常自由的空间,日本兵和角川兄处于后景,生杀大劝掌握在他们手中,而其实在这一画面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角川兄一人,日本兵只是起陪衬,被安排进入画面的时间有限。
对片尾这一场景中符号意义的解读,具有两层意义,一层为对自由的渴望和获得自由,一个是肉体,一个为精神;另一层则为求生的本能和对生命的怜悯。肉体自由和求生本能就不必做过多的叙述了,在影片中就体现在小豆和老赵两个符号性的人物身上;那么,精神自由和对生命的怜悯该如何作解?大家都应该知道,角川兄在把他们放走之后,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望着前方,对身边的日本士兵,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活着比死更艰难吧”。非常具有哲理性的一句话,却让我们看到了角川兄作为人一面的善性,而最后角川兄的自杀则是对精神自由、精神解脱诠释的最具符号象征性意义的举动和行为。
根据对以上两个场景镜头所作的分析,大家应该都明白了镜头物像和意义的表达两者是不能完全分离的,就像我们世界所存在的物质,都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当然,这类意义有不少都是人为添加和给予的,但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意义的表达也就同样是复杂和多样的。那么,除了人为意义之外,是否还存在自然意义?答案是肯定有的,否则,也就不会有我们所懒以生存的宇宙、星球和物质世界了。所以,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意义的物质,同样,也就不存在没有意义的镜头了。
㈢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南京!》、《黑太阳731》、《紫日》、《南京1937》、《南京的基督》。
1、《南京!南京!》:这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历史剧情片,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等主演,讲述了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发生在南京保卫战的最后一天的故事,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和悲惨,以及人性的光明和黑暗。
㈣ 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有哪些
《南京1937》、《拉贝日记》、《黄石的孩子》、《南京!南京!》、《栖霞寺1937》等。
1、《拉贝日记》
影片《拉贝日记》由佛罗瑞·加仑伯格执导,乌尔里奇·图克尔、丹尼尔·布鲁赫、史蒂夫·布西密、张静初和香川照之等联袂领衔主演。影片取材自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拉贝日记》,通过这个“中国版辛德勒”的传奇故事,再现了南京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烈记忆。
影片从亲历者角度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始末,是证实“南京”事件信息最为完整详实的史料。曾对纳粹主义深信不疑的拉贝,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手组建起“国际安全区”,挽救了20万中国百姓的生命。
2、《南京1937》
《南京1937》是由龙祥影业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制作,吴子牛执导,秦汉、刘若英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片以1937年发生于中国南京的战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日结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遭遇的故事。
3、《黄石的孩子》
《黄石的孩子》是由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一部抗战期间的影片。由罗杰·斯波蒂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周润发、拉达·米契尔和杨紫琼等联袂出演。影片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电影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英国人乔治·何克,带领60个孤儿踏上不平凡的征程
4、《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2009年4月22日,该片在中国内地公映;同年该片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等奖项
5、《栖霞寺1937》
《栖霞寺1937》由南京三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精汇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于2005年7月5日推出的一部 战争剧情电影,该片由郑方南执导,新华、宋军等主演。该片讲述了1937年底到1938年初南京沦陷前后,南京栖霞寺和尚寂然法师带领寺庙僧人自发创建难民护难所,不畏日军的压力与打击,保护两万多难民的故事。
㈤ 电影《南京南京》编导镜头分析
什么是镜头,以及如何运用好镜头,是每一位导演都必须要了解到的最基本概念,对镜头的运用和把握如何往往也是对导演功力的最基本、最具体体现和考验。
镜头风格
镜头是一部电影中的最基本单位,每一个不同角度、不同长度、不同取景所表现和组合出来的镜头片段、细节展现,乃至最终成片都会形成不同的视觉冲击和视觉感受。镜头如何运用和如何展现细节往往先要取决于影片想要的基调以及影片中想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是最早,也是最原始区分一部电影风格表现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主义风格的导演往往会倾向于使用不同的镜位摆放来进行表现。而在对这两方面的具体区分,在故事片中一般是不做太大的规定性的,一切都根据剧情的需要来做决定,所以,一般性的故事片不走两极,但在世界电影史上也不乏些许例外。
以电影《南京,南京》为例,解读一下该片中的镜头。
谈镜头,往往一般先要从镜头风格说起,镜头风格也是影片风格最后成型的最重要组合因素之一。相信所有熟悉陆川导演风格的观众,也都会熟悉陆川导演所特有的带有些许纪实风格的镜头叙事手法。作为中国电影新生代的电影人之一,前两部影片《寻枪》、《可可西里》,都有这方面非常明显的印迹,且对人物,特别是对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心理揭示、心理暗示、心理揣摩都带有非常细腻的描述和非常精准的把握。同时,每一个镜头也都是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之后再进行拍摄的。
《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因其发生的故事背景在1937年,离现在的时空是有相当距离的,要从现在去完全表现和还原出当时的历史情景、历史场景,也是不太现实的。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它当成故事片来进行拍摄,而不注重纪实感也就容易使影片缺乏真实性、可信性;反之,纪实感太强,缺乏故事性描述也势必容易造成趣味性的缺失。所以,根据影片要表现的内容,也就决定了影片的最基本走向——纪实故事片。而纵观当今世界影视界的发展态势,也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将故事性和纪实性相结合进行表现,就可以互为弥补两者的不足,这也是现在大部分影片拍摄所运用的最基本类型复合方法。
整体影片风格走向确定之后,也就同时确立了单个的镜头表现风格,具体的就会影响到单个镜头内的机位摆放、人物表现、人物走位、表演风格、镜头运动、角度、空间、时间、距离、美术设计、灯光设计,以至影响到最后的镜头剪接、组合、特效、音效处理、成片等一系列相关因素,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最终,都会影响到电影观众观影时的心理感受,并影响到对影片内容做出好与坏的基本判断。
镜头表现
前面已经谈到了纪实故事片是这部影片所确定的影片风格,下面就来具体谈谈这部影片中的镜头表现:
一、肩拍镜头(晃动镜头)
仔细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应该知道这部影片中运用最多的镜头表现之一就是肩拍镜头,主要是体现在拍摄激烈战争场面当中,这是拍摄最为激烈、动荡不安场面的最有效镜头运用,运动不定向,剧烈的晃动,造成晕眩感,非常符合对战争场面的描述,增强纪实性、纪实感。影片《南京,南京》中的战争场面基本都由这类镜头组成,很少有非常静止的场面出现,即使连对话也不例外。
另外,肩拍镜头的运用也不光只是用来描述、刻画战争场面,在需要描述和表现人物内心痛苦、激烈的内心冲突,也是很有效的表现手法。《南京,南京》中也有非常多的运用,特别是在揭示小人物面对危险的局面时都是很有效的心理刻画手法,如影片中出现的逃难镜头、南京百姓面对日军刺刀威逼等等,极大地突显了周围环境的危险、变动性。同时,在大方向上,又突现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已经到了非常危险且近乎亡国的边缘,后者,是镜头外的含义,发人深醒。
二、大全景(基调)镜头的运用
大全景常用于拍摄外景,用以显示现场的大部分。①这类镜头史诗类电影中使用的非常多,还有就是大的战争场面,一般在拍摄此类电影中,都是用大全景展示全局,特写、中景镜头明示动作、展现细节、表现局部。而在表现一个人物或一个民族命运时,也常常会运用到大全景(基调)镜头,如影片《阿甘正传》的结尾,镜头跟随羽毛速度缓慢移动,逐渐远离阿甘,展现了阿甘此时内心的孤寂,就像飘离的羽毛一样,居无定所。
而在影片《南京,南京》中,陆川更多的是用于展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且展现的背景是在室内的封闭空间内,更是突显出了民族的危险性。如在影片刚开场时,一小队日本兵发现南京避难所,硬是闯入,两个民族、两个国家,在同一封闭场景内相遇,日本兵拿武器步步进逼,而中国百姓则身无退路,非常之危险。在这里,大全景展现了避难所的全景,带给观众的是中国百姓的人数众多,暗示了中国的泱泱大国;而日本兵因人数少,有些迟疑,但因有武器,仍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最后,在大全景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是日本兵在中国百姓人群里划开了一道口子。
关于镜头的空间运用会在后面进行表述。
三、特写镜头
如前所述,特写镜头往往刻画、描述的是人物的内心、心理,并局部放大某些动作行为,提请观众注意某些重要细节,含有一定的心理、行为提示作用。在影片《南京,南京》中,就有不少特写镜头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刻画,仍就拿避难所为例,观众可以看到很多双手举起时的关于手的特写镜头,举起的速度中速偏慢,暗含着走投无路时的无奈之举。再加上对避难所百姓人脸的特写,叠加重现,更是加深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个人命运前途的迷茫、等待,连最后的一丝希望也早已荡然无存,后者是从小处刻画,前者则是从大处对民族的危亡进行刻画。而同时,对日本兵的特写描写和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把日本兵的惊恐、迟疑到最后的威逼等一系列的表情变化显露无疑。
另外,还要提请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当所有百姓举起手时,有对一个小女孩跟着举起手的镜头描写,也在预示和提示着观众,就连本应成为民族希望的下一代在非人道主义面前都会失去本应获得的自由和那个年龄应该获得的一切。而最终,无可避免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更像是成为了那个时代祭坛上的祭品,突显了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中运用特写镜头,可以加强细节,提高战争的激烈程度,一般在激烈场面,配合运动镜头使用,停留时间短,让观众有更深临其境的感觉,因为特写镜头对于观众来说是景深感最小的,也就最容易加大真实感。具体的战争特写场景在影片中都能找到,也就不再详述。其他的特写还有对物的特写、对人物心理刻画描写,前者如像影片中坦克机关枪的扫射,后者如影片中刘晔扮演的中国军人的心理刻画,等等。
四、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并不是晃动镜头,晃动镜头只属于运动镜头中的一种,是在显示运动最为激烈的状态下才使用的。运动镜头是相对于静止镜头而言的,是拿静止镜头作参照物,一般的运动镜头分为两种,一种是方向上的横向和纵向运动。一般用以显示跟随着人物一起做运动,人物走,镜头跟着走,如日本兵进入南京城时,镜头就是一直跟随着角川兄一起移动的,此处描写的是日本兵进城时的细节,一般用中景为多;此类镜头还有一个表现方式,就是可以被当作主角的视点,从主角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在这里,镜头被当作了人眼,可以横向和纵向的全景展示这个世界。影片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细节描述,如角川兄在进城路途中看到的南京城内的一些屠杀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