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从镜头运用和声音形式分析电影节奏——浅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摘要:在2004年法国上映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原名为《Les choristes》,又名《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和《The Chorus》。该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由热拉尔·朱尼奥领衔主演,曾提名第五十八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第62届金球奖和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该影片中的镜头运用手法的合理运用和别出心裁的声音形式让作品在视觉和听觉方面呈现出的整体风格十分和谐,对其叙事结构的总体安排和构造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强有力的烘托感和渲染力成为该影片节奏感的出彩之处。本文将主要从镜头切换和声音形式两方面来分析该影片的节奏中所蕴含的魅力。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镜头运用;声音形式;电影节奏感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在音乐梦想上不得志的老师克莱蒙·马修,在窘迫的境遇下来到塘底寄宿学校当学监,同那里的校长、老师和孩子们等人相处,并最终用音乐温暖了孩子们的心,改变了他们人生轨迹的故事。
影片中采用的是过去式插叙的叙事结构,通过已经成为著名音乐家的皮埃尔·莫朗杰来翻开由佩皮诺带来的马修的日记本来引起这一段往事的回忆和感概。
在影片中,运用了多种镜头运用方式来构建起人物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品质,也使得故事的叙述和情节的演进不再单调乏味。给人以舒缓为总基调的节奏感,便于情绪层次的抒发和推进,巧妙地引起观众的情感带入。
除此之外,马修组建的孩子合唱团的歌声直接作为电影音乐的主要内容,既能保持当前情节的进展,又恰好可以让其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阶段性总结的情感符号。音乐在该影片中具有陪衬性质和烘托作用,同时也成为影片中的重要内容和素材。无论是作为桥梁还是作为基干,声音在该电影中的运用时机和呈现形式等方面都值得去探究和思考。
一、丰富的镜头运用方式和生动的画面效果
(一)多种类镜头运用
《放牛班的春天》中运用了多种运动镜头来顺应叙事人称的切换以及故事情节的开展和过渡。
摇镜头和移镜头在整部作品中应用的次数较多,主要出现在影片的开头和中间的转场,如莫朗杰得知母亲噩耗后转入参加葬礼,由白天活动转入夜晚马修伏案写日记和乐谱等等镜头,传达出拉长时空的效果,使情节上能够进行自然而灵活的过渡,也保留有记叙手法原有的风格和基调。
影片中甚至还出现了甩镜头,即哈杉校长审讯蒙丹是否偷钱时激怒蒙丹,后沙贝尔抓住蒙丹,哈杉校长气急说要报警要蒙丹入狱那一幕,沙贝尔给马修递眼神时运用到了整部影片中唯一一次甩镜头,强有力地凸显出蒙丹偷钱事件已经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糟糕地步,紧急的情节下留给人更多无奈的惋惜和无措,与之后蒙丹被警察带走出门时回头顽劣一笑的慢镜头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和讽刺,这种带给观众视觉上和感情上的突兀会激发起观众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对于寻找和理解影片旨意也是一种合适的契机。
而主观镜头在影片中也成为一个亮点。莫朗杰母亲维奥莉特的美好容貌通过主观镜头表现出马修内心对她的青睐和欣赏,自然生动,富有现场感和真实感。在特写镜头中,更是将维奥莉特向着阳光扬脸微笑时候的每一道眼角皱纹都拍摄出了柔和的气质和韵味,并且因为镜头给的时间较长,观众很容易就能明白镜头中所展现的其实正是马修深情地看着维奥莉特而不自觉地被她的美丽所吸引时的“眼神”,从而顾及了电影中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巧妙的将人物心理的代入感直接传达到观众那一方。
把控和聚集一个镜头各方面的可利用的信息,就是使电影在稳定有序的进程安排上具有灵活机动的发展空间,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多地做到细节饱满。这便是在电影节奏中镜头运动方面所要着重考虑的。
而《放牛班的春天》这样一部影片,在主体内容上就规定了它必须要把镜头着重地放在马修指挥孩子们唱歌的段落上。其中的许多推镜头成功地把合唱团这一整体形象立了起来,并将马修和孩子们相处过程中情感的交流与培养穿插在合唱当中,避免了表现内容上的枯燥乏味,也借此加强了呈现效果上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让师生彼此心意相通、心情互晓的微妙默契通过推镜头发挥到淋漓尽致,努力放大想要分享给观众的感动。孩子们为伯爵夫人表演合唱的片段就是一个典型段落场景。
(二)画面景别、画面角度和色彩基调的选择
约瑟夫·冯·斯登堡导演曾说:“电影是一件艺术品:当视觉画面的流动遵循着可感知的节奏(有着特定的停顿和步调),且这些连续的画面在各个方面都关乎整体。”画面是构成电影的流动零件,而分析和理解画面就是解读好电影节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是画面景别。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适合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该影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交代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主题思想上也注重“交流”“表达”“倾听”“理解”等双向或多向互动的概念,所以中景是该影片主要采用的景别。近景也是电影镜头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景别,利用其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有力刻画人物性格的优势,可以便于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上的交流,由此产生的接近感也使细致画面给人以深刻印象。
例如“抵抗运动”中的寝室合唱的片段。莫朗杰自学学会新乐谱中的独唱部分并骄傲向马修展示的神态和歪头动作,马修预想不到莫朗杰进步之大的惊喜眼神,以及对于莫朗杰身上自满情绪的些许无奈的撇嘴微笑,都是由于近景在两人之间的来回切换才得以呈现出师生之间细微而生动的感情流露。
其次是画面角度。实际上画面角度和镜头的拍摄角度密切相关。在影片中较为经典的画面是孩子们在教室窗户边放飞写着送别字条的纸飞机来送别被哈杉校长开除的马修。当马修感动之余决定转身离开的时候,通过俯拍出来的画面传达出的,其实是孩子们眼睁睁看着尊敬而喜爱的老师带着的孤独、卑微却又倔强的背影离去时内心的不舍和心疼。由此看出,贴切的画面角度能够非常自然地引导观众思考的层次,使得影片的格局得到开拓和延展。
最后是色彩基调。色彩的主观性运用可在剧作内容和叙事完整上起到有效的表现和强调作用。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心理性格的变化,设计不同的段落场景色彩,能推动叙事发展变化,明确剧作结构,增加画面形式感。【1】该影片在总体的叙事基调上呈现出的是偏暖的前进色,无论是故事的讲述方式,还是故事内容本身,都是给人以明朗的情绪和积极的想法的。
影片中的许多画面视野还包含着关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与设计。林荫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场景设置,而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形成的碎影营造出有温和质感的打光效果,间接地舒缓了人物之间的谈话节奏,有利于观众捕捉到“故事情节走向明朗”的暗示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属于影片在内容上的简省化说明,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对审美艺术的感应能力。
二、声音在影片中的多样化呈现类型及其相应的意义
日本知名导演黑泽明曾表达过他所认为的声音在电影中应占有的态度和位置:“真正的电影的声音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明性的伴奏音,或在同步录音时捕捉到的自然的声音。换句话说,影片的声音并非简单地增加图像的效果,而是将效果放大两倍,甚至三倍。”声音在电影中的价值并不符号化,而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中则更加明确地证实了这一点。
(一)旁白
旁白叙述贯穿了该影片始终,在营造马修这个人物的第一人称的视点上取得成功效果。特别是旁白的内容以日记体的形式出现,更让观众有度日记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旁白对于故事情节的补充和镜头的跟进也做到了准确简洁,实现了影视中画面和声音的有效沟通。在组织影片的内容的作用上,旁白叙述增强了多幅画面的拼接与过渡时的视觉震撼力。
比如,当马修看到孩子们的合唱有了明显的进步时,决心要继续编写出新的乐谱。孩子们的歌声作为配乐,而马修的画外音为“五月,我又有了新的战果”。与此同时,画面接连出现孩子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近景镜头,并对伯尼法斯梳头和佩皮诺作弊做了特写,让影片的氛围瞬时变得欢畅和愉悦起来。随后的孩子们在空地上滚轮胎和在走廊上放飞纸飞机的种种活泼生动的画面,被悠扬的歌声和旁白语调渲染得尤为纯净而烂漫。
(二)歌声
在这部影片中,歌声无疑是最打动人的一个声音元素。声音是表现质感、时间和温度的重要手段,而孩子们合唱的声音因为真实、丰厚、环绕而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而在场景中和其他声音形式的互相叠加使得受到触动的感觉更加丰盈和独特,由此大大增强了故事内容的可信度。与旁白相同,歌声在电影结构上也具备组织情节和转场的两个功能,作为一种剧情手段和转场元素而存在。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是在影片中孩子们唱出的歌词。主题曲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海上的清风,海面上的清风,托起轻盈的飞鹭,从白雪皑皑的大地上飞来。冬日转瞬即逝的气息,远方你的回声飘离了,西班牙的城堡。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在灰色的晨曦中,寻找通向彩虹的路,揭开春之序幕”。马修写出的歌词中到处洋溢着孩子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于美好的渴望,再经由孩子们唱出自己的心声,传达到听众耳里的便是师生情谊交融在一起的天籁之音了。
参考文献:
【1】郭曼.浅析电影创作中的主观色彩的运用及其作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9(12).
B. 《肖申克的救赎》的声音有何特别之处
此次我要分析是在世界电影史中占有相当分量的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是剧情类电影的典范,不管是从影视主题探讨、镜头剪辑、色彩运用、节奏把握还是场景调度上都是可圈可点,演员演技更是炉火纯青,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的搭配简直天衣无缝。然而在这部伟大的电影中,我们时常忽略影片中声音的运用,如同一轮闪亮的明月周围,我们时常不会在意旁边闪闪发光的星星。
我们知道在对一部电影的声音进行分析时,我们少不了会从电影声音的历史背景、音效、音乐、语言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细致的分析①,而由于电影的片种不同,我们又会在对电影进行分析的同时,区别出歌舞影片和非歌舞影片,而在此我们分析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属于典型的剧情片,属于非歌舞片,所以我们只分析刚才所说的四类声音类型。
(一)音乐
影片一开始,我们就随着镜头的拉近,听到了悠扬的男声爵士乐,平缓而自在,这其实在为本片的基调打下基础,预示着本片节奏上的平缓和主题上的治愈。之后再次出现背景音乐是在肖申克的监狱了,当影片的画面出现由下而上俯视肖申克的监狱时,小提琴的高鸣与大提琴的低沉使影片的声音与画面统一,也为接下来的监狱生存定下了悲怆的基调。而当画面由左右进行视角移动时,管乐此时的加入与镜头的调度相统一,这就是一部细致电影的细节体现了。
而下一段的背景音乐,我们听到的是在瑞德帮安迪运违禁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快节奏而活泼的弦乐将这一行为从背面揭示出了它的某些现象。一是这一行为在监狱是十分常见的,二是快节奏的运输表明这一过程需要动作娴熟的人来完成。
而在另一段背景音乐中,我们开始感受到了安迪的与众不同。在安迪通过自己的学识赢来的啤酒派对中,悠扬的管弦乐渐渐响起,映着安迪的笑脸,将管弦乐的平缓与生命中的自由相联系。而之后众狱友为安迪找寻石头的过程,则替之以苏格兰风琴与慢节奏的吉他曲,两者相得益彰,将狱友间的情谊和欢快的节奏体现出来。
故事发展到安迪筹建图书馆,在他寄信的过程中,电影的背景音乐强有力地承担了作为叙述性语言的一部分,在平稳的进行中,伴随着瑞德的旁白,将时光的推进、安迪的努力关联起来,愈加诙谐有趣,形势也愈加好转。
然而故事发展到老布出狱时,开始有所转变,老布出狱后,生活大出意料,在缓慢而陌生化的钢琴声中,老布的孤独生活慢慢流淌,老布在悲伤的自嘲中终于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之后,在安迪通过努力争取到图书馆的建设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在留声机上放起了歌剧,当他打开监狱的喇叭时,充盈在肖申克监狱的自由之声将每个囚犯心中的美好都唤醒了,影片用这样的一个情节有力的说明了声音对这部电影的巨大作用。而瑞德那醇厚的旁白也在歌声中抚慰着观影者的内心。
当影片进入高潮之前时,响起了诡异却平静的管弦乐,象征着暴风雨前的安静与不平常,而且同时瑞德的独白又在宣告着他内心的焦虑与即将出现的大事,突然响起的雷鸣更是一种提示。而在真相被瑞德道出时,更突出了高潮的到来与影片情节的跌宕起伏,引起观影者求索真相的心理。而在管弦乐中的安迪逃离肖申克的时候,两者的高潮部分相重合,把安迪的重生之路表现的更加明显。
最后,在瑞德找寻安迪的地点时,平缓的管弦乐再次响起,中间穿插的口琴声也将瑞德会口琴和自身救赎的主题表露出来。在弦乐的渐渐洪亮时,瑞德最终见到了海边的安迪,那种亲切与友情尽显于片末的交响乐中。
(二)语言(对白,独白)
影片主要由瑞德作为第一人称讲述这样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不得不说,摩根·弗里曼的语调真适合作为旁白,温和而缓慢的语气,长者一般的口吻,将这样一个坚忍的故事娓娓道来实在是信手拈来,而换做他人却实难做到。第一人称的讲述其实对于影片来说作用是很大的,由于本片一方面具有时间跨度大,二是具有史实记录的作用,所以由摩根这样的口吻讲述,使影片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有一个场景用语言突出了说话人的身份和潜在台词,那就是在典狱长训话那一段。没有任何的配乐,只有他一个人的话语响彻牢笼,这不仅代表了监狱的禁锢,也用无声的肃穆象征着典狱长绝对的权威。
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瑞德在影片中出现的三次假释申请,第一次独白陈述时,我们明显可以从瑞德的话语中感受到瑞德急求出去的欲望,而对自己是否已经改过并无真心在意。而在第二次的申请时,瑞德神情淡定,语气和缓,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却掩藏不住内心的绝望(尽管在语气上是故作无所谓和诚心悔改),话语中的内容也仅是侧重自己真的悔改,可不断重复出现的句子也显出了他掩饰的嫌疑。最后是瑞德的第三次申请,为什么这次会通过呢?我们注意到,他在独白中,神情与内容已经完全一致了,目光上的坚毅与话语上的强硬已经将瑞德内心中的彻底悔改表达出来。
我们在电影中渐渐地知道了安迪的能力,但是他的能力究竟如何呢?我想可以通过瑞德和安迪在对典狱长洗钱的一段讨论中得知。对话中,瑞德一直抱着好奇的口吻向安迪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安迪却以平和的语气,像谈家务事似的告诉瑞德自己的手段。这样一段谈话,用对比的手法把安迪冷静而一丝不苟,远见卓识和富有手段的形象展露出来。
(三)音效
这部电影在音效方面做的也十分出色,比如有一场是肖申克的犯人鼓掌欢迎“新人”。热烈的掌声和带有嘲讽的笑声与监狱新犯人的加入这两个元素重叠起来,这本身就加深了片段中的荒诞性,把监狱中的无聊与岁月的虚度加以反讽,特别是瑞德与狱友们赌新犯人中谁会先在第一天痛哭这一讨论时,更加体现了监狱中无奈的乐趣。
有时候动物的叫声也能起到相当的效果,比如老布怀中的小鸟的两次叫声就很说明问题。第一次叫的时候,那只鸟还是个雏鸟,尖声而稚嫩的叫声为紧封闭的肖申克带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但是第二次的叫声却是象征着悲怆和茫然,由于老布要离开肖申克了,但是坐了50年牢的老布已经不想离开了,不是留恋这个监狱,只是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到了外面反而会感到恐惧和不适。而原来的雏鸟已经变成了老鸟,岁月的痕迹和鸟叫的绝望深深的压在了老布的心中。
另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则是在典狱长计划射杀汤姆的那一段。由于汤姆的一番话,安迪有希望从监狱中走出,但是此时却威胁到了典狱长的“贪污大计”,这在典狱长来说当然是不允许的,当哈德利队长射杀汤姆时,连续四声刺耳的枪声加上远处狗叫声,把监狱中的冷酷,典狱长的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用独特的白描写实的手法加以表现。此时无声中的枪声,黑暗中的狗吠声是在用无言控诉这个黑暗的监狱及体制。
而其他一些小的细节,我们也尽数可以品味其中的含义,比如典狱长用石子扔海报的时候,管道中的回音像是一只蚊子从地狱中飞出,它不仅叮住了电影中人物的神经,也叮住了观影者的神经;当安迪越狱时,当晚的闪电声更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助手;当瑞德讲述安迪逃离监狱的时候,照相机的拍摄停留在了安迪那把快要磨平的鹤嘴锄上,闪光灯的响声更加突出了奇迹这一语词;最后,在典狱长吞枪自杀的场景中,一声振聋发聩的枪声更是宣告了肖申克最大的权威被赶下了神坛。
(四)历史声音
关于这一点,其实电影中数处可见,而大多也是在瑞德的叙述中,这在电影的语言部分已经分析过,我们不再分析,不过影片中有一处音乐倒是很值得我们去留意:在安迪建立的图书馆中,海伍德听着汉克威廉姆斯的唱片,这就为电影的历史年代找到了具体的坐标,加上之后对肯尼迪事件的描述,更加体现在这种时代感中。
以上只是我做的一些微薄的分析,其实对于这部伟大的电影来说,这只是它优秀处的数个因素之一,但恰恰就是这个因素让这部电影在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电影之一的途中助上一臂之力。
文献出处:①《认识电影》(美)(Louis giannetti)著 第五章:声音
C. 关于声画对位和声画分立,能各举几个电影中的片断的例子吗
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有两种:
1.音画同步
2.音画对位【1)音画对立2)音画并行】
音画对位应该是指有源音乐在电影中的出现形式
音画分立应该是指影片中非同时出现的,例如旁白或音响
音画分立:
《重庆森林》里王菲与梁朝伟对戏,王菲放音乐问他吃点什么,憋了半天,梁说要厨师沙拉。
《一个与八个》放歌曲《太行山上》
音画对位:
《鸟人》艾尔呼叫鸟人的部分
音画对位有个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表现特定的某个代表人物,比如《蓝色的女人》中,蓝色的女人一出现就用那段固定的旋律;
《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的音乐
D. 电影《天下无贼》音响分析
电影《天下无贼》音响分析
冯小刚的电影总有一种”痞味”吸引着我,这种往往带有一种平民的黑色幽默,一直以来都是靠贺岁片起家的冯小刚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最能体现冯氏以往风格的莫过于葛优饰演的黎叔的对白。
大家对贼以往的映象,一般都是粗俗,猥琐,阴险,狠辣等等贬义词。但是,黎叔给我的映象却不是这样的, 整洁优雅的穿戴,梳理的一丝不乱的头发,还有那副金丝眼镜有修养,谈吐不凡,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是一个贼头的话,我更愿意相信黎叔是个国家干部或者大学教授。
正如我所选取那些黎叔的对白,简洁,富有哲理。每一句对白都很能发人深省。但是,说出这些话的黎叔,竟然是个贼头,身份和和他所说的语言之间巨大差距,特别值得一体的是;黎叔的扮演者葛优,这个长相可以说是幽默的人,有些观众甚至是看到葛优那张脸,就会忍不住笑出来,他所代表的电影符号已经在观众心中成型。所以就算是他出演一些”正经”的角色,说一些”正经”的话,但是,越是这样,越与他所体现的符号相差甚远。他越”正经”,就越感觉是”假正经”。就像是北京人所说的”犯贫”。这种反差,也是给观众频频带来笑声的原因。冯小刚在慢慢改变其个人风格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将以前的风格抛弃。”黎叔语录”和葛优这个电影符号的反差所体现令人不经会心一笑。在观众的眼中,黎叔好像并不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反而是位充满智慧带学生出来实习的教授。在这部主题思想可以说有些沉重的作品里,这些这些对白在04年的时候风靡全国,随处都可以在街头,校园里听到这些”黎叔语录。”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温文尔雅的黎叔,在影片结尾的时候却残忍的杀害了王薄。可见,优雅,教养只不过是黎叔这个贼头的一个保护层,里面包裹的是却是一颗凶狠毒辣的心。他之前给观众的好感越多,之后的落差也就是越大。愤世嫉俗的王薄为了保护傻根死了,而之前一再”爱才”的黎叔却可以毫不犹豫的结束生命。这个也是冯小刚电影所透露出来的,在这个社会,要明白一个人,并不是要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语言永远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人声赏析
王薄王丽和韩警官在卧铺车厢里的对话,看似平凡无奇,但细细品位,却能发现里面暗藏玄机。韩警官对王薄王丽说”借用”一下他们两个人的合照,王薄却马上接上话说不用还了,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多了,大多数观众可能以为是他在为以后的牢狱之灾而说的,实际是,王薄早就想好了逃跑的方法,这一走海阔天空。当然和韩警官见面的机会不多了。但是韩警官却马上回了一句”你们俩以后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了,好好说说交心话吧”明面上是说两人要分别压监,但是却是暗暗交代了结局。王薄王丽天人永隔,在这之后的交谈,竟然这是最后的温柔。让人不经暗暗唏嘘。
音乐分析
影片开头部分有段将近2分半的一段音乐<天地佛门>,当第一个画面出现的时候,是一个仰拍的寺庙的幡。
音乐可以表达那种语言和行动都无法表达的情感,创造出令人心动的情绪氛围。这么一个仰角镜头配上雄浑低沉的画外音乐,给人一种顶礼膜拜,虔诚,充满信仰的气氛,在这样的音乐烘托下王丽膜拜才显的更加虔诚,如果少了音乐,画面的表现力就差了很多。
音乐可以表现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显然这样的音乐给以告诉我们这是在西部是在西藏,不同与中原佛教的梵乐,<天地佛门>提显的藏传佛教的特色。
音乐而且可以体现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在这个音乐中出场的傻根,性格纯洁善良,而且傻根的第一个镜头也是一个仰角镜头,这种画面和音乐组合的结果告诉我们,傻根这个看似跟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人,在人性上却是占据伟大的崇高的高峰。
音乐有时候也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当音乐的第一部分演奏完,演奏到第二部分的时候,节奏更加快的音乐告诉我,王薄在寺庙的”打猎”活动开始了。打击乐的参与,更加体现出了场面的紧张气氛。
音乐可以给影片提供一种特有的节奏,在打猎的过程中,导演为了让大家看清王薄的动作特地只用了慢镜头,将王薄快如闪电的动作放慢下来。如果缺少了音乐的节奏感,大家会对相对缓慢的画面感觉十分的不和谐。但是正是音乐给了观众也给了镜头以节奏感。同时,导演运用了平行剪辑,将王薄”打猎”的镜头和王丽膜拜的镜头,傻根金泥坠落的镜头剪辑在了一起。在神圣的寺庙里,王丽虔诚的膜拜,王薄却在四处打猎,在这一个,王薄就像那滴金泥一样坠落。如果确上了音乐的烘托的话,仅仅靠画面是不能够表达出导演所要表达的。音乐与王丽的镜头是声画合一,体现了王丽的悔改和虔诚。与王薄的镜头却是声画分离,。这样的分离表现了王薄在这一刻做为一个贼已经失去了人性的制高点。
接着是女贼小叶的出现,她同样是在”打猎”接着,在音乐第二部分的最后时刻,音乐在一个重音后停止了,在重音的那个瞬间,王薄和小叶相遇了,同时,他们两个人也交手了,王薄将小叶偷来的赃物又妙手空空的拿了过来。
在音乐停止的4秒后,影片响起了一阵幽幽的洞箫乐声。交手告一段了~~但是这样低沉音乐却告诉观众,他们之间并不是这样就结束了,就像低沉的洞箫声中所隐藏的感情一样。他们之后一定还有故事。这段较为舒缓低沉的音乐承接前面紧张音乐,除了放松了紧张的情绪,同时也作为电影一个重要的转场,将故事转到下一个场景。
音响分析
在影片最后部分,有一段将近两分钟的画面,黎叔从卧铺车厢中涛了出来,同时也看到了准备逃跑的王薄和王丽,但是,黎叔在贮备逃走的过程中看见了傻根的包,于是他决定把这个包也偷走,但是在最后关头他一不小心弄出了声响,引起了王丽的注意。
在这整个过程中,没有别人的声音,只有火车行驶的声音,黎叔和王薄王丽逃跑都是掩人耳目的,所以他们不可能发出任何声音让别人发现踪迹,同时火车行驶的声音也很好的掩饰了他们的行动,同时音响也交代了地点---火车上。但是当黎叔失手将钩子摔倒车体上的时候却发出了一个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在本来较安静环境里,这个声音是无比突兀的。(本来在这个环境里只有一个主要的声源,及时火车声,但是突然加进的第二声源足够引起人的注意力)。引起了王丽的注意,王丽发现了黎叔手里傻根的包。于是引出了下面王薄与黎叔打斗的场景。
音响可以表达人物的情绪,创造特定的氛围。在一开始,黎叔将自己的行动全部隐藏在火车声中,他不愿意给别人发现。但是当他失手的时候,金属撞击的回声时间却是特别的长。大家可能都有这种体验,当处在一个安静的化境,或者不愿别人发现的环境,如果不小心弄出了声响,人一动也不敢动,而且觉的声音的时间特别长,希望声音马上消失。在影片中也是这样。导演特别运用了慢镜头,减缓了电影的节奏,给观众的感觉是回声的时间特别长。体现的就是黎叔这种做贼心虚的心情。
声音是一部影片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视听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
;E. 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雨中曲》这部影片
Singin' in the Rain据说是影史上歌舞片的经典之作,片子诞生于1952年,正是其他国家从废墟中重建的时期。
(也许只有美国还可以这么开心的在战后坚信着他们的理想主义,载歌载舞。)
这部片的缘起是米高梅制片亚瑟佛雷(Arthur Freed)想把一些旧歌“再生利用”,于是要求旗下两位编剧把它们串成一个故事,并获得金凯利(Gene Kelly)的同意演出。由于这些旧歌刚好都是在20.30年代,所以他们将背景设定在默片转变成有声片的时期,生动描写了片厂种种妙趣横生的事情。据说还常有人跑来他们的拍片现场,跟他们分享那段时期的记忆.而他们也详实的考证了当时好莱坞明星的穿着打扮和片厂的布景设备。
对于我来说,片中的歌舞有点冗长,让我分心地想起高中时代练啦啦队的队形;那种灰姑娘似的温馨剧情,也常让我觉得男女主角像芭比和肯尼(或是史瑞克2的Prince Charming)。最吸引我的是那些早期摄影棚拍摄的细节,片中可以看见很多棚内的道具、设备、灯光,也可以瞧见影片的排演、特技演员的动作、配音对嘴和早期收音的方式,有一种‘幕后花絮’的特殊效果,满足了小影迷的好奇心。
Singin' in the Rain,被归类成backstage musical,也就是以剧中剧的方式让观众看到后台的种种。此剧中主角的身分设定为电影主角,所以可以看到电影的制作过程和拍摄效果(特别是声音)。片中轻松的谈论到电影媒体本身的特性和意义,触及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分界(ex:一开始男主角说的话和画面呈现出来的事实不符、用女主角的口中说出对于电影表演的质疑、男主角死党唱的Make me Laugh想为电影的娱乐性辩护等等)。透过电影拍摄的过程来突显出这是一部“有关于电影的电影”。
有人说,‘关于电影的电影’是大师或是作者论导演才会触碰的主题,是严肃的对电影致敬及提问。我不太懂它的定义或是深刻内涵,不过我觉得Singin' in the Rain常很巧妙的处理虚实真假彼此对映的趣味,唱唱跳跳,开开心心。比起蔡明亮的‘不散’、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或是楚浮的‘Day for night’都平易近人多了。
Singin' in the Rain以爱情通俗故事做为第一层糖衣,再加上精采歌舞包装,已经具商业卖点,然而除此之外,又有许多有趣面向和细腻考究,让它可以影史留名,叫好又叫座。
在雨天窝在家里看着漫妙的舞姿听着悦耳的歌声,就像是欣赏迪士尼卡通那样不用提心吊胆,有着理所当然的乐观:邪不胜正、困难终将必克服、离散的也必将团聚、爱情圆满、事业成功。
(此片适合在每一个疲惫的夜里,安抚着现实中的愤世嫉俗,催眠到睡着。)
F. 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电影《告白》。(片段就可以)
我个人喜欢配乐,蛮好的,轻快的,下雨的时候,那雨珠落地的过程是那么美,最后的时候,修哉看到时光倒流时是视觉冲击,也是一份感动。整体来说,我觉得电影里面的亲情都太过激啦,以至于有点变态的感觉!情节很跳跃性!很好!我喜欢!
G. 有哪些声画对位的电影例子
教父声话对位,是讲黑帮杀人冷血的,但音乐却是优美柔和悠扬的。完全不匹配的风格效果却出奇的好。你可以去看看。
以至于后来出来很多模仿的手法,用优美的柔软的音乐配冷酷残暴的画面,以反衬人物内心的冷酷
H. 求电影《骆驼祥子》音乐赏析和评论
这部电影以祥子为中心,音乐段落无例外地都是围绕着祥子的喜怒哀乐。我首先为祥子找音色,决定用北京曲艺中的伴奏乐器大三弦为主要音色;它那深沉浑厚的低音最适合于表现祥子憨厚的性格,而且三弦是最能令人联想到旧北京的一种乐器。祥子的主题就用单弦大过门: 这段音乐用三弦一弹,八角鼓一打,听上去节奏错落有致而且富于动力。这个主题如果配上不同乐器的对位旋律,在织体写法上加以变化,就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表达不同情绪。总的说来,我认为它符合样子的性格,它的基本节奏能和祥子拉车的画面较好地配合。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外形的节奏上的描写,所以还要对它进行加工和发展,在织体上丰富它,使之每次出现都能按具体情况而达到不同的描写目的,但基本音形一直保留着它的统一性。比如在“牲口似地奔跑”一段,画面上是一辆牲口拉的大车和祥子并行,样子拉着车……车轮陷在泥泞里……他满身大汗地奔跑……。音乐要概括旧社会人力车夫的沉重劳动,所以不能满足于仅仅用节奏来表现外形。现在这段音乐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中间是三弦(加八角鼓)弹主题,下面沉重的低音节奏有规律地反复,上面有两个圆号(平行四度或三度)吹奏一个带有感慨和同情意味的对位旋律。这三个不同因素先后依次进入,使主要乐思(祥子主题)能单独先呈示一遍。虽然这段音乐很短,大概只二十秒,不过含意是深长的,而且也是祥子的音乐主题第一次出现,所以于织体上给它这些配备是必要的。在“婚后拉车”中,三弦上面加上笙的旋律,显得色彩明朗些、情绪愉快些。而在“盼子的喜悦”中加上笛子、筝、琵琶使整个气氛更为活跃;当小提琴在高音区拉出欢快的对位旋律时,情绪就更热烈了。这是祥子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盼望能抱上大胖小子。但是热烈气氛之后紧接着的是回家得知虎妞难产。随后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
第一主题主要用三弦描写祥子拉车的生活。第二主题则用弦乐描写他的感情生活。这个主题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格,主要用在他和小福子之间的爱情,可以称之为“抒情主题”。祥子和小福子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深沉的,但是很内在,戏中从未有过表白爱情的场面,所以这个主题也应该是真挚、深沉而含蓄的。我把单弦曲牌《罗江怨》的首句加以改造扩展写成了这个抒情主题,用二胡或其它弦乐器演奏。它的旋律性很强,与前面三弦的节奏性主题成为鲜明的对比。在“雨中拉小福子”这场戏中,这个主题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小福子由于祥子的一再劝说坐在车中,不忍心地看着祥子,大雨劈头盖脑地打过来,但祥子心中却荡漾着一片美好的情意。我认为这是一种朦胧的、下意识的、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爱。这种微妙的感觉用音乐来表达是最合适的,因为它抽象,能留给人想象的余地。这段音乐的主要乐意是这样的: 这个抒情主题在与小福子有关的场合曾几次出现,但每次情绪都不同。最后一次用在白房子,老妓女告诉祥子:“她已经上吊死了H这个噩耗震动了祥子,他呆住了,……在几声短促而强烈的和弦敲击之后,低音弦乐上的颐音抖动如心悸,板胡在高音区悲痛欲绝地拉出这个主题: 琵琶上急促的滑音象要撕人心肺,旋律的第二句把调式色彩转到悲剧性浓厚的“4”上然后乐队向上冲击,几个和弦上下交错跌宕如相胸顿足呼天抢地,尾音停在一个强烈的不协和和弦的全奏上,最后,低音锣沉重地一击,祥子绝望了,一切都完了!这段音乐很短,前后不到二十秒,但是戏剧性很强,是个悲剧高潮。
这部电影的音乐段落不多,而且都很短,唯一较长的段落是“离别”。虎妞死后,小福子来看祥子,两人默默相对,心中有多少话却说不出来。这番心情也很适合用音乐来表现。我在这段音乐中采用了单弦牌子曲中一个完整的曲牌(“军乐歌”),用三弦弹奏两遍。这个曲牌曾由三弦专家肖剑声同志把谱子介绍过给我(他还借给我许多珍贵的曲艺资料),但我当时缺少“慧眼”没有采用,之后又由本片担任三弦独奏的周润明同志再度介绍给我。他在三弦上弹给我听,我被它那回肠裔气的韵味迷住了。为了充分保持原来的特色,我决心一字不改地移用在此处,第一段只用箫和低音拨弦来陪衬,演奏者吸取了古琴和琵琶的技法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三弦的音响断断续续而又余音袅袅,它富于内在的曲调性,但又暗哑地唱不出来,它郁闷而又在心头翻滚……我认为它能极好地描绘出二人满腔心事欲言又止的情景。当祥子从炕上站起来时,音乐进入第二段,情绪开始掀动起来,二胡进入,在高音区拉出抒情主题的如歌旋律;二胡与三弦的重奏一唱一和地互诉衷情……其实剧中人根本没有说一句情话,祥子只是简单地对小福子说:“你等着吧,等我棍好了会来找你的。”话虽平常却蕴藏着无限深情。我的任务就是要把样子那闷头不露的内心活动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为了概括全片内容,我为片头写了一首叙事体裁的序曲。祥子被大兵裹去后,丢了车,挨了揍,但总算捡到了三匹骆驼;他拉着骆驼朝北京城方向走去,此时有驼铃的音响(效果),稍后,音乐起,这个片头音乐的开始两小节可称之谓“驼铃主题”,由三弦在低音区弹出: 背景是暗淡的木管圆号低音区和声,书鼓及弦乐低音拨弦衬托出节奏的顿挫,钟管模仿驼铃在第四拍上轻击旦止遗二音,画面上是祥子牵着三匹骆驼在野地里跋涉。祥子的一生就象骆驼一样背负重压在人生的旅途上艰苦跋涉,他的性格又象骆驼似地善良憨厚。驼铃主题既可配合画面形象及人物性格,同时又在音乐结构上贯串使用;它是一段说唱音乐的前奏及过门,又是全曲的结束句。当片名《骆驼祥子》出现时(后面都是字幕,祥子继续拉着骆驼朝前走),小提琴在高音区及中音区奏出了京韵大鼓的旋律,仿佛是说唱艺人充满同情地叙述着祥子一生的遭遇: 中段转为激动,象是描绘祥子一次又一次地遇到的挫折,琵琶上的长滑音,象是啃然一声长叹,然后乐队全奏推进到悲剧性高潮。末段结束句用琶琵凄凉地弹奏出无限的感慨:这段音乐在全片结束前的尾声中再次出现,以配合祥子穷途潦倒的画面(前段有变化,用了一段地道的京韵大鼓过门,小提琴在高音区用原前段旋律作自由对位,在曲式结构上是不完全的再现)。琵琶的感慨音调象是为祥子的一生作了总结。全片以驼铃主题开始,又以驼铃主题结束。
我写这部电影音乐的指导思想是音乐服从全片的艺术构思,根据戏的需要来调动音乐各种因素。作为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要发挥音乐本身的特长,又决不能在不需要的时候喧宾夺主突出自己,以致造成破坏整体的恶果。在音乐本身的范围内当然要尽可能照顾到音乐艺术的美学要求,但作为电影音乐,我愿意把最大注意力集中于形象的准确性与鲜明性(更不用说全局性的风格上的一致)努力做到音乐和戏剧溶为一体共同形成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在声画关系上,既照顾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有时一致,有时相反相成;同步或对位),也可能有时更需要努力去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在画面和语言达不到的地方,音乐正好能揭示精神世界中的奥秘。
由于强调北京的地方色彩,我选用了北京曲艺的素材和某些特定乐器。但是我必须把曲艺音乐转化为电影音乐。既要使观众从音乐风格感受到旧北京的生活气息,又不能让观众联想到刘宝全在唱《大西厢》(因为我写的是祥子)关键在于溶化这些素材重新加以创造,使之具有切合电影需要的描写能力。我使用的混合乐队有管弦乐队作为基础,又有几种独奏民族乐器来突出特定的音色。我认为对这部片子说来,这样的乐队编制比单纯用民族乐器更为有利,因为手头掌握了更宽的音域和更厚的幅度便于我自由地运用各种织体来塑造特定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我用的是西洋作曲技巧,但是运用的语言是北京地区的音乐语言。这两者结合的奋斗目标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北京地方色彩。在音乐思维上,有时我也尝试一些用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序曲中吸收了说唱音乐的曲式结构因素及旋律发展手法),但在和声、对位、织体的写法上,只要剧情需要我就不怕让音乐多层次和具有立体感。乐队的全奏用得极少,只在戏剧性强烈时偶尔用一下,因为我不喜欢太满的音响。为了使全片音乐疏密有致,有时故意只用单线条或一件乐器。在音色的分怖和调动音乐各不同因素的作用方面,有时用三弦、琵琶以突出弹拨乐的节奏性、动力性:有时用二胡、板胡、小提琴突出弦乐的抒情性、歌唱性;偶尔用一些笙、笛、筝较明亮的富有民族特点的色彩以点缀欢乐的、活跃的气氛;但是基调是三弦的浑厚深沉的音色。我比较遗憾的是没有能按照原计划充分发挥八角鼓、书鼓等北京特有的节奏乐器的作用。
因为我从未写过混合乐队,不知在配器上有些什么新间题,曾就此请教一些在电影音乐写作上成就卓著的作曲家黎英海、施万春、王酩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