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中闪击战的战略战术分析
二战初期德军闪击战致胜之因
我写的就是对于战争初期闪击战的一些看法,已经查阅了不少资料。
先讲一下二战初期德军闪击战的胜利吧。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闪击战被第一次搬上了战争的舞台。德军投入了大量兵力,以空军和坦克、机械化部队为前锋,以华沙为主要战略突击目标,分多路实施快速猛烈的进攻,集中力量打击波军指挥系统和交通枢纽,分割围歼波军主力集团。波军主力沿国境线分散配置,防御纵深很浅。战争爆发后,波军及其统帅部被德军闪击战打的晕头转向,很快丧失了对战局的控制。波军被分割为许多孤立的集团,各自为战,逐个被歼。9月下旬,华沙守军被迫投降。其他各地的波军也相继放下武器。仅历时30天,德波战争即告结束。德军以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波军4万余人、俘获69万人。在德波战争进行中,波兰的盟国英国和法国,由于推行绥靖主义和考虑自身的利益,始终没有发动足以支援波兰的攻势。因而,德军入侵波兰的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德军击败波兰后,迅速将其战略重心移向西线。德军计划首先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向色当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然后前出到英吉利海峡,南北夹击集结于法比边境的英法部队,尔后向南深入法国腹地,并迂回马奇诺防线,配合正面进攻部队歼灭该线法军集群。在盟军方面,对于德军的进攻虽然有所准备,但在作战指导上却搬用上次大战的陈旧教条,企图用绵延的防线阻止德军的进攻。英法联军总司令说:“必须静待敌人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堑壕构成的无法突破的延伸战线前遏制住敌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法军的很多将领迷信马奇诺防线。法军的绝大部分兵力被分散配置在漫长的防线上和各个防御地区内,统帅部直接掌握的预备队只有几个师的兵力。这样,在战前就摆出了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1940年5月10日,德军以三个集团军群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突然发动进攻。其B集团军群迅速突破荷军防线,14日荷兰宣布投降。担任战略主攻的A集团军群主力出敌不意地穿越阿登山区后长驱直入,很快打到离英吉利海峡仅十余公里的阿布维尔地区。接着,德军将英法联军约40个师的兵力分割包围于敦刻尔克、里尔和莫伯日等地区,予以大量杀伤。26日,比利时宣布投降。6月4日,德军攻克敦刻尔克,俘获了未及撤走的大量法军人员。尔后,德军又一举突破法军沿松姆河仓促建立的魏刚防线,并围歼了马奇诺防线的法军50余万人。6月22日,法国投降。法军被俘200多万人。
闪击战的巨大胜利,使希特勒大为高兴。1940年下半年,他亲自领导炮制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决定以闪击战迅速消灭苏联西部边境地区的军队,集中兵力向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实施主要突击,“以一次快速的战局击溃苏俄”。在苏军方面,由于领导层对敌估计不足,对德军的闪击战缺乏了解和研究,战争初期的战略计划和作战指导存在严重错误,战前的准备工作远不能适应对付闪电战的需要。1941年6月22日,德军以三个集团军群,从多方向对苏联突然发动全面进攻。战术陈旧的苏军对陌生的闪击战无法招架,陷入惊慌失措的混乱状态。德军迅速从多方向突破苏军防御,并乘胜长驱直入,接连对苏军集团进行割裂包围,大量苏军被分割围歼。战争初期苏联遭受了惨重的损失。1941年秋,德军逼近莫斯科。
德军从闪击波兰到进逼莫斯科,共两年多点时间,先后歼灭敌国军队总计800万人以上,占领了十几倍于德国的广大地区,掠夺了大量的资财。在纳粹的旗帜下,许多国家的人民遭到空前的浩劫。但闪击战为何取胜呢?
我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全方面地分析交战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从军事上说,交战双方在作战指导上的正确或错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然而,当年在闪击战下遭到惨败的某些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却掩盖和回避他们在作战指导上的错误,而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敌人拥有优势兵力兵器。法国的贝当元帅在组织投降政府时就曾宣布,失败是兵力悬殊造成的。法军总参谋部在作战报告中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人的强大。这些说法实际上是为了说明当时的领导者并没有犯严重的错误,失败是体面的,必不可免的。但是,我们知道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固然,德军在许多战场和局部地区,确实造成了兵力兵器上的优势,但从交战双方的全局看,德军在兵力兵器上并不占优势。我找到的一些资料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首先看看兵员数量对比。1939年9月1日前,德军拥有108个师(还有一种说法是103个师),总兵力约230万人。在波兰战场投入50多个师,总兵力150余万人。波兰军队拥有约40个师,十多个旅,总兵力100万人(还有一种说法为约150万人)。如果计入英法两国当时能够立即使用的约90个师,则盟国一方在兵力上占优势。也许有人说,英法两国的大量军队当时并未参战,不能计入兵力对比之中。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英法两国已于9月3日对德宣战。他们投入多少部队,对牵制德军能起什么作用,那是兵力使用的问题。我们不应把当时英法两国可以使用而没有使用的兵力,排除于交战双方总兵力对比之外。
在德国入侵法、比、荷、卢等国的战争中,德军投入136个师,330余万人。法军投入90个师,220万人;英国远征军投入约十个师,20余万人;比军投入约22个师,90余万人;荷军投入约十个师,40余万人。仅以上所述,盟军方面投入的兵力总数为130多个师,370万人以上。在这次战争中,兵力上居于优势的仍然是盟军方面而不是德军。
德国用于进攻苏联的陆军为152个师又两个旅,加罗马尼亚、芬兰、匈牙利等国提供的29个师又16个旅,共计181个师又18个旅,连同空军、海军,总共约550万人。苏联战前部署在西部边境五个军区、纵深400个公里地区内的军队为170个师又两个旅,还有大量的边防和警察部队。如果再加上苏联部署于深远后方的大量军队(其中一部在战争初期已投入交战)以及在战争初期迅速动员组建扩编的军队,苏军在总兵力上也是居于优势的。
再来看看武器装备。德国在侵波战争中,使用了六个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总共投入坦克2800辆、飞机2000多架。波军只有两个装甲机械化旅和大约可装备两个装甲师的坦克,飞机1000多架(一种说法为数百架)。这样对比,波军处于劣势。但如果加上英法两国当时可以使用的军队装备,则从交战双方全局上看,德军在武器装备方面并非处于优势。
在德国侵略法、比、荷、卢等国的战争中,德军投入了十个坦克师,七个机械化步兵师,坦克2580辆,飞机约3800架。盟军方面,法军投入三个坦克师、五个机械化师和三个轻装甲师,另有配属各步兵师的坦克营27个,拥有新式坦克2460辆和旧式坦克600辆;英国远征军拥有可立即动用的坦克3289辆,飞机2000多架。而且法军的大量坦克在质量上比德军的坦克在某些方面还略占优势。英国驻本土的空军有1200多架飞机也是新式的。如果再加上比、荷等国军队的装备,盟军方面在武器装备更为可观。由此可见,从交战双方的全局看,在武器装备上是各有千秋,大体相当的。
按照英国的军事史学家利德尔·哈特引用的资料,德军闪击苏联时拥有3350辆各型新旧坦克,而苏军集结在西部地区的坦克总数在14000辆以上。按朱可夫的说法,从1939年1月到1941年6月的两年半中,苏军就装备了各型坦克7000多辆,其中新式坦克有1861辆。而且苏军有许多坦克比德军的同类坦克在某些方面质量上占优势。在这两年半中,苏军还从工业部门获得各型火炮92578门,各种作战飞机17745架,其中3719架是新式的。德军用于进攻苏联的火炮总数约47000门,作战飞机约4900架,而且这些装备并非都是新式的,即使加上德国当时在其本土和其战败国中所拥有的武器,也不能说德军入侵苏联在武器装备上居于优势。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把德军在二战初期实施闪击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在军事上归结于拥有优势兵力兵器,是不符合实际的。
至于把突然袭击看成是德军闪击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则未免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同样是不妥当的。突然袭击并非德军发明,而是古已有之。古人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是指这个意思。我们不能把“突然袭击”和“闪击战”等同起来。闪击战固然是通过突然袭击进行的,但它还有自己的一套作战原则和许多特点。诸如:大量使用远程兵器突击敌国后方的各种重要目标,在航空兵和空降兵配合下大量使用坦克、机械化部队实施多方向、高速度、大纵深进攻,迅速分割围歼敌军集团,夺占要地,使敌国很快陷于瘫痪,等等。可见突然袭击远不能包括闪击战的内容和特点。从战史上看,波兰和法国都是拥兵百万以上、国土纵深超过千里的国家,它们迅速被闪击战击溃而沦亡,怎么也不能说主要原因是“遭到突然袭击”。事实上,波军的一些主力部队战前已部署在西部边境,战争爆发前八天即进行了局部动员。从英法对德宣战到德军对法国发动进攻这段时间有八个月,盟军的战略集中和展开已基本完成,可以说严阵以待。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早已在西部前线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并且兴修了大量的国防工事。德军打的一些打歼灭战,如华沙会战,围歼法军第二集团军群,以及围歼苏军的某些集团,都是在战争爆发几个星期以后,在对方预先设防的战场内进行的。这些事实表明,德军虽然充分利用了突然袭击,却并不是仅仅依赖它来打赢战争的。如果把眼光局限在突然袭击上,而不研究闪击战的战略战术及其特点,就不能正确认识闪击战和从闪击战下的惨败中吸取教训。
那么,二战前期德军闪击战取得胜利在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德军在一定物质条件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先进的战略战术,使思想上抱残守缺的敌人犯下严重错误,在战略战术上处于不知所措的地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闪击战的胜利是军事思想上的先进战胜落后,创新压倒守旧。
参考书目:
《德意志史》
《纳粹德国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战例》
博尔克曼·博佩尔的《闪击波兰》
埃莱纳·德珀雷的《梦断马奇诺》
叶皮凡·马卡列夫的《突袭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