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的目录
序言 缜于丰富密于详尽
前言
第一章 色彩
《两个人的芭蕾》:将感动视觉化传达
一、整体风格:蓝灰基调
二、有光、有色,就有舞台
三、红色温暖、象征符号
1.红绸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红旗袍:母亲心中的美梦
《剪刀手爱德华》:彩色童话与黑白寓言
一、影片主要色彩读解
1.灰黑系列
(1)环境:深灰古堡
(2)人物:爱德华
2.粉色系列
3.绿色树雕的美丽与和谐
4白色冰雕与雪花
二、色彩双重对比
1.环境色彩的对比
(1)故事讲述与故事发生
(2)灰色古堡与童话社区
(3)古堡、社区自身:内外对比
2.人物色彩比较:服装与内心
(1)爱德华
(2)小镇人
(3)爱德华与小镇人
三、童话性质:忧伤而温情
《暖》的回忆碎片:一块冷一块暖
一、永恒回乡主题与诗意现实主义影像风格
二、冷暖色调交织、前因后果纠缠的双时空
三、秋千与镜子:代表虚幻的造型符号
《我的1919》:一幅历史的写生油画
一、现实主义绘画和电影
二、形式追求:黑白时空与彩色时空
三、人物肖像处理
四、其他摄影造型语言
《海岸线》:海岸之滨,绿红之间
一、绿之极端压迫
二、红之疯狂出口
三、海浪之音,曲终人散心不散
《枕边禁书》:色彩画中画与平面蒙太奇
一、女性的成长:书写还是被书写
1.清少纳言与《枕草子》
2.格林纳威与《枕草子》
3.诺子与清少纳言:我书故我在
二、色彩画中画与平面蒙太奇
1.三个大的时空
(1)黑白童年
(2)彩色《枕草子》
(3)彩色香港
2.黑白与彩色、听觉与视觉的纵横交织
三、人人都有的十三章枕边禁书
第二章 运动摄影
《女帅男兵》:用运动的摄影机表达情感
一、电影创作与生活
二、总体摄影造型构想
三、如何拍摄篮球比赛
四、让运动的摄影机充满感情
《说出你的秘密》:心理片与运动摄影
一、影片类型
二、运动镜头与人物心理
三、其他造型元素的配合运用
《天上的恋》:发觉残缺深处之唯美
一、运动镜头的激情与心理情绪的释放
二、环境造型之美与人性之美
三、光线与色彩的假定性追求
结语
《紧急迫降》:运动镜头的表现力
一、影片的风格样式
二、运动镜头
三、运动镜头的设计与运用
1.移动、摇动镜头
2.手持移动镜头
3.甩镜头的运用
四、其他
《天上草原》:二维空间思维模式制约运动镜头的表现力
一、镜头与主题表现
二、移镜头与升、降镜头
三、光线与照明
四、视角与影像风格
结语
《战争生活》:数字化纪录片的运动镜头
一、生活三部曲
二、运动镜头表现两极生活
三、后现代的万花筒: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
第三章 光线
《卡拉是条狗》:被光影分割的破碎人生
一、光影再现空间:被分割的破碎人生
1.金字塔光线:上帝话语权
2.光线分区:分割残缺的人生
二、光影表意空间:笼子意象
1.人物出场光影构图定下“笼子”基调
2.特殊前景的设计使得笼子意象更为明显
3.笼子内外视线置换:关与被关
4.老二,一个关在“笼子”里的人
5.空间对比:大小笼子
三、理性写实主义:冷静残酷的摄影态度
1.一个老概念:新现实主义
2.一种新态度:冷静、残酷、不介入
3.一幅新旧组合图:老北京风情画
结语: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你已经不在我梦中
《紫蝴蝶》:镜头晃动残酷年代光影叠化悲情人生
一、Begin:火车进站
二、Baroque:巴洛克影像风格
1.巴洛克词源、含义与特点
2.晃动镜头:动荡的年代,叠化的人生
3.大光比:殉道者的前景,命运的戏剧性
三、Bloodiness:蓝灰影调构筑残酷浪漫主义情绪
1.残酷内容:大集体大时代,颠覆个体情仇
2.浪漫形式:蓝灰影调,打造时代伤感印记
四、Buskin:四组人物关系镜头造型分析
1.丁慧与伊丹:现在的时间和过去的时间,也许都存在于未来的时间
2.丁慧与谢明: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
3.司徒和依玲:未来是一支消散的歌
4.川崎与伊丹:每个短语、每个句子都是一个结束和一个开始,每一首诗都是一篇墓志铭
结语:butterny蝴蝶意象
《花眼》:你是光,你是彩虹的渴望
一、似花还非花
二、光,是现实,是灵魂深处对爱情的渴望
三、影像语意结构
四、画面与摄影技巧
1.色彩:那一抹破碎的彩虹
2.画面处理
结语
……
第四章 空间、环境与景别
第五章 风格
出版后记
B. 到底如何评价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
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娱乐商品,但它又有文化属性。电影的受众是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阅历甚至是性格,所以电影是不太容易客观评价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对待一部电影的评价基础不一样。而且电影也有不同的题材和偏好,同一部电影作品你或许视若珍宝,但换做他人可能弃之如敝履
其实,什么是好电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终其始终,能够让人铭记的电影,不说有垂头顿足之处,总有回味无穷引人深思的反馈。
C. 谁推荐一些比较好拉片的电影
世界十大禁片下水道的美人鱼是日本80年代地下电影《豚鼠系列6》,比较好的一部,讲的是关于环保(心脏不好请勿观看)。还有我比较喜欢真实事件改编的十大禁片的《迷恋》/《迷上瘾》。
德国的劳拉快跑/疾走劳拉 讲了3个故事,如果~~~结果~~~每种可能性
喜欢罪恶之城,是3个不可能的故事,画面超赞,北影教学里也有讲
韩国情色大师金基德的电影不错
台湾蔡明亮情色电影也很好
意大利的电影3步曲,我最喜欢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女人的嫉妒心~~ 女主角很美,所以岛上的男人喜欢她,女人憎恨她,当女人把她毁掉,直至她变得平庸
我不想回家也是获奖电影,剧情不错,人物关于都是关联的。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可以给我留言,我喜欢看电影,希望可以探讨
D. 电影拍摄手法
1、麦格芬手法是一种电影的表现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复仇者、《蝴蝶梦》中的丽贝卡、《迷魂记》中的玛德琳。有时又利用虚化的事件,比如《后窗》中的推销员谋杀案。
2、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包括室内设计和艺术涂料领域。
3、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 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4)电影紫蝴蝶景别分析扩展阅读:
立体电影拍摄技术特指用两台摄影机同时以一定间距和夹角来记录影像的方式。
立体特效可采用正投、背投,平面、环幕,主动、被动等多种实现方式。
目前大多数立体电影制作还停留在电脑三维的虚拟绘制状态,实拍因为两台摄影机云台的同步对焦,同步变焦,同步角度调整需要几个人同时同步作业,非常难以协调,这也是观众最终在电影荧幕上看立体效果时间长会导致双眼疲劳和难受的原因.此问题目前已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在后期剪辑时也可以校正。
E. 美国电影的特点
美国电视电影的特点
阅读次数:480
电视电影与普通系列剧在形式方面的另一个重大不同是,它没有技术结构方面的严格要求。虽然时长是固定的,不论什么样的故事都必需正好放进一个90分钟的框架里,但在其内部却不必像系列剧那样一定要分成每段十来分钟的若干幕。在播出时,一部电视电影会被打断八到十次来插播广告,但剧作家和导演不必像拍系列剧时那样,要事先考虑好在适当的时候被打断,并且要为能够在广告后继续抓住观众而设置悬念。这就意味着,电视电影的作者比电视系列剧的作者有着更大的自由,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需要的节奏,而不是插播商业广告的节奏来安排故事的进程。杰克•纽曼在谈到《蓝骑士》(Blue Knight )的写作时为此兴奋不已,他说:“我写的全部东西从‘淡入’起到‘淡出’止,四个小时一气呵成,他们愿意从哪里打断都行。……这意味着已经发生了一些事情,另一些事情将要发生,或是你吓得要死,或是你被吸引了,你笑了,或是其他什么情况,但总之你是一直在看。我不用费一点心思去考虑在哪里打断插播广告。”(注:(美)汤姆•斯坦普尔《向全国讲故事的人们——美国电视写作史》,纽约康提纽姆出版公司1992年英文版,第126页。)当然, 无论如何这些节目在播出时总要被商业广告打得七零八落。
电视电影同一般影院故事片在形式方面的不同,则表现在它更具有的电视特点上。首先在制作成本上就有极大区别。好莱坞商业影片动辄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的制作费用是商业电视网很难承受的,一部电视电影的投资规模大约为500万至800万美元,以每小时节目的平均成本计算,要高出一般的情境喜剧和普通系列剧一倍以上,但比好莱坞商业片却低得多。低成本制作以及电视不太清晰的小屏幕播放的限制,使得电视电影很少追求宏大的场面和壮观的视觉效果,也很少使用耗资巨大的高科技特技,而是更注重叙事本身的趣味和台词语言的魅力。
此外,虽然电视电影的制作方式与普通影片没有什么区别,但为了更适合电视小屏幕播出的特点,这种影片样式还是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形式规范。最明显的是镜头景别的运用。电视电影更驱向于使用近景、特写等近距离的景别,而较少使用场面辽阔的大全景。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清晰度不高的小屏幕上难于分辨特别细微的事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特写甚至大特写在电视中表现出来并没有影院银幕上那样强烈的冲击力,多用无妨。当然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美国的电视电影从来不采用宽银幕的方式,而总是规规矩矩地用标准四比三画面拍摄,这似乎与我国目前大多是用磁带录制的遮幅式电视电影恰好相反。
在剪接节奏上,电视电影在总体上偏慢,在同样时长的情况下镜头数量一般明显少于普通影片。这既是为了适应电视观众在日常环境中观赏的心理节奏,同时也是因为在小屏幕上看片所感受到的速度与大银幕有所不同。(阿里洪在其《电影语言的语法》一书中曾经谈到:“当你以正常速度拍摄一场戏,然后在一幅小银幕上放映时,银幕上再现的速度是同拍摄这场戏时的速度相符的。但同样是这部片子,放映在供大量观众观看的大银幕上时,那场戏的速度就慢下来了。”(注:(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语法》, 陈国铎等译,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说的正是这样的情况。)
在叙事方面,电视电影不但更为明畅易解,更依重于语言本身的叙事功能,而且对于各种视觉的叙事因素也很注意提高其清晰度。例如对于一份起着叙事重要作用的报纸新闻标题的特写镜头,电视电影可能会比普通影片多给一两秒钟,以便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看清它的内容。在夜景场面中,电视电影通常会采用比普通影片强得多的照明,用较强的轮廓光勾出主体内容的清晰形象,以适应电视收看环境光线较亮的需要。以上这些特点综合在一起,让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些是影院故事片,哪些是电视电影。
如果说在外部形式上电视电影的电视特点还不算十分突出的话,那么在题材内容方面,美国的电视电影的电视特点就更为鲜明了。与肥皂剧、情境喜剧和普通系列剧绝大多数是原创作品不同,现在的电视电影极少是剧作家原创的,它们大都由流行的传记、小说、历史著作、报告文学或新闻报道改编而来。电视电影的制作者大概很少想到要拍出成为经典的传世之作,但大多数这类作品却希望能同时事热点结合起来。电视是一种即时传真的现代媒介,即使是娱乐性节目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即时传真这一媒介特征的制约。一部电视电影在商业上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它在电视网中第一次播出时的收视率,而在观众对其艺术状况一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能吸引观众收看的因素,主要就是其内容与公众热点的吻合。
所以,每一个热门话题差不多都能够引发出一部甚至几部有关题材的电视电影。本文开头所说古巴男孩的故事被拍成电视电影,就反映了这种状况。由于这种影片制作周期很短,它又总能赶在热点还没有冷却的时刻播放出来。例如戴安娜公主结婚、婚变和不幸逝世等几次大事件,都引出了好几部质量不很高,但播出非常及时的电视电影。1995 年1月末,著名前橄榄球星兼影视明星辛普森的谋杀案即将开庭,福克斯电视网就及时推出了《辛普森的故事》(The O.J.Simpson Story), 讲述辛普森从童年直到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过程,包括他在取保候审期间乘车出走,在高速公路上被警方和各电视网进行追击而这场大追击在几个月前才被各大电视网进行了实况转播,美国公众都记忆犹新。。同年4月,为了配合拳王泰森强奸案引起的社会热点,HBO有线电视网也推出过一部泰森的传记片《泰森》(Tyson)。
而另一些电视电影,则配合着热门畅销书的上市,对某些一度引人注目的事件旧话重提。1992年,美国陆军医院护士长玛格蕾兹•坎默梅耶上校同军方的一场官司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注意。这是一位在越南战场上得到过铜星勋章的老资格护士在美军中地位颇高,可望被提升为将军并成为陆军总护士长。但她却是一个同性恋者(虽然有过4 个子女),离婚后与一位女艺术家同居。军方本来默认这个事实,但在一次例行的填表中玛格蕾兹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使得军方最后作出决定让她退役。她为此同美军对簿公堂,要求保护自己的权利,并且在一场马拉松式的审判中最后获胜。到1995年 2月,这个事件虽然早已烟消云散,但玛格蕾兹新出的一部自述书籍,却显眼地出现在所有书店的新书陈列中,再度引起公众的关注。就在新书公开发行的同时,全国广播公司的纪实性电视电影《玛格蕾兹•坎默梅耶的故事》(Serving inSilence:The Margarethe Cammermeyer Story)应时播出,再次把同性恋者权利这个美国社会的热门话题,形象地演示了一番。
看一看最热衷于电视电影这一节目类型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近期的节目单,可以对电视电影的题材特点得出一个总体印象。
在2000年2月的最后3周中,哥伦比亚电视网总共安排了3 部电视电影,共播出时数是10小时。2月13日(星期日)和2月16日(星期三)先后分两集播出《萨莉•海明丝:一个美国丑闻》(SallyHemings: AnAmerican Scandal ), 讲述美国前总统杰佛逊同他家的女奴萨莉之间38年的恋情关系。之所以播出这样一部影片,是因为近来美国报刊上沸沸扬扬,正在炒作一个新闻:最新的基因技术证明,萨莉的后裔同杰佛逊总统有着无可置疑的血缘关系。这是历史事件与现实热点密切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
2 月20 日(星期日)播出《给奥杰隆的花》(FlowersforAlgernon)。这是一个虚构故事,讲述一个既是天才又是傻瓜的面包师的心路历程,而这个故事的蓝本则是一部现代经典小说,丹尼尔•柯耶斯的同名作品。
2月27日(星期日)和3月1 日(星期三)先后分两集播出《完美的谋杀,完美的小镇》(Perfect Murder,Perfect Town), 讲述的也是一个真实故事,是1996年圣诞夜发生的一起谋杀案,至今仍未结案。同时这部影片又是根据新近著名作家劳伦斯•谢勒的一本畅销书改编的。就像前面提到的玛格蕾兹的故事一样,把几年前的热点新闻和一本新畅销书结合起来正是商业电视电影的通常作法。
实际上在电视电影中,即使是一些完全虚构的纯娱乐性故事,也常常会尽可能地同公众热点联系起来,突出电视特有的即时性。在辛普森案件审判正在乌烟瘴气,控方和辩方争吵不休的时候,全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一部叫做《亨特归来》(The Return of Hunter,)的影片。亨特是80年代一部流行的动作型警察系列剧中的主角,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亨特的扮演者弗雷德•德里耶却与辛普森一样,是由橄榄球明星转入影视圈的,两个人的年龄、出道时间和知名度都差不多。而在这部影片中,德里耶出演的亨特与辛普森一样,被卷入一场谋杀案中,被害者正是他的未婚妻(在辛普森的案子中,被杀的是他的前妻)。因此,尽管这只是一部非常普通的惊险犯罪片,但它对现实事件的影射却显而易见。有了这样一个噱头,这部本来稀松平常的影片也就很容易引起注意,成为应时之作。
从数量上来看,电视电影中讲述浪漫故事、怪异故事,特别是惊险犯罪故事的纯虚构作品并不少(大都由畅销小说改编),但给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却是那些反映真实事件的“纪录剧”。这个特点正是电视与电影这两种现代大众媒介相结合而产生的。
总起来讲,由纽约的商业电视网和好莱坞的制片商联手创造出来的电视电影这种节目样式,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不论艺术质量还是思想内涵相对都要算是比较出色的。它既吸收了电影传统中用精致的声画语言、进行叙事的各种技巧,又适应了电视媒介的特点,在形式,特别是题材方面自成一格,至今对美国电视受众产生着重大影响。美国是最大的电影生产国,也是电视电影的诞生地,了解美国电视电影的生产流程、播出方式和内在特征,对发展我国的电视电影事业应该是很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