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活着电影的语言艺术分析

活着电影的语言艺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29 04:51:35

1. 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主题思想的把握上各自有何特点

当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时,不得不考虑到影视作品的通俗性及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相较于文字,视听语言对受众产生的冲击力更大,引导性也更强。因此,面对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改编者们首先应判断原作的主题思想是否可取。那么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主题思想的把握上各自有何特点?

三,电视剧《福贵》主题思想

电视剧《福贵》对于主题思想的改编则更符合电视剧的特点,即更加通俗化、大众化,一方面保留了原著中农村背景的设置,将更多的叙事空间放在了粗犷原始的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增添了许多感情线和人物线,着重突出一个“情”字,从人与人之间情感变化的角度来反映20世纪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和不易。电视剧的叙事主题较电影来说更接地气,观众的代入感更强。

2. 活着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有:

1、充满温情的语言。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福贵一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通过人物的语言得到很好体现,夫妻之情,姐弟之情以及亲情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

2、充满民间特色的语言。《活着》一文中的俚语口语是很具民间特色的,既贴近人物性格又符合整部作品的背景。

主题思想:

在《活着》中,余华摒除了一切知识分子的叙事语调,摒除了一切过度抽象的隐喻性话语,也摒除了一切鲜明的价值判断式的表达,而将话语基调严格地建立在福贵的农民式生存背景上。故事中接连不断的苦难和

3. 从视听语言这方面分析《活着》影评

写作思路:
电影的主演是谁?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表演怎么样?
主创是谁?编剧、导演、摄影、剪辑、制作公司是谁?他们还有没有其他读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欢这部作品吗?为什么?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为什么?
我在写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东西?有无遗漏?我对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对影片中的演员、导演及呈现的主题有无偏见?如有,为什么?说出偏见的理由,要有理有据。
我的评论能站得住脚吗?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能证明我观点的材料?
我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我在影评中有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 ?
如果想再专业一一些,你可以从几下角度进行分析:
(1 )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夜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2 )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3 )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4 )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如何,它是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5 )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6 )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7 )注意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8 )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9 )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像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10 )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旁白,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12 )画面上的人物关系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比如 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 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13 )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顺口吗?( 14 )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15 )道具在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16 )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17 )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内,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 / 反拍不算内)。( 18 )人声,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19 )特写是否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使用的?( 20 )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没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最后想告诉你的是,一篇影评中不可能把所有方面都谈到,着重找一两个你印象最深刻的角度入手就可以了。

4. 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叙事线索的设计有什么不同

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线索的设计至关重要。一条明确的、活跃的线索就像一根坚韧的丝线,可以将整个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时间、地点等要素像串珠子那样串联起来。那么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叙事线索的设计有什么不同?

三,《活着》电视剧叙事线索的设计

电视剧《福贵》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徽,也加入了安徽地方戏曲花鼓戏作为叙事线索。电视剧里将故事的开端提前,用五集的容量讲述了福贵和妻子家珍的恋爱故事,花鼓戏就成了两人之间传情达意的桥梁。在影片结尾,家珍也在福贵演唱的花鼓戏声中安然离世。不同年代背景下,花鼓戏的唱法或许不同,但是热闹的花鼓戏一直都是剧中人物情感的传承和延续。同时,花鼓戏的加入也丰富了凤霞这一人物形象,在原著中,没有过多描述凤霞的个人生活或者个人追求,更多的是把凤霞作为牺牲品一样来塑造。而电视剧则通过花鼓戏让哑女凤霞的悲喜得以宣泄,为凤霞找到了另一种充满了力量的“语言”——虽口不能言,但情不可减,体现了创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

5. 《活着》小说与影视作品之间的互文性有哪些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结构主义的标识性术语。影视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单纯的呈现,其中也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改造和重塑,两者间的“互文”使它们不再是简单的二元论关系。那么《活着》小说与影视作品之间的互文性有哪些?

6. 《活着》:余华是怎么将这部作品写出来的

前言:提到余华,想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他的作品,比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作品都广为人知。其实,他不仅受誉于国内,在国外的知名度也很高,曾获得过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多个国际大奖,是中国作家中在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之一。余华是我国“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活着》这部作品展现的就是典型的“先锋美学”。如今,我们就以探索《活着》这部作品的创作思路为线索,去领略余华在创作上的魅力。

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美国民歌《老黑奴》是余华创作《活着》的灵感来源

余华出生于1960年,虽然他有幸躲过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但二十世纪的下半个世纪,也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时代。熟悉我国历史的都知道,抗日战争之后就是国共内战,《活着》历史背景的起点就是国共内战。从故事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当时内战的实况,由于在抗日战争时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元气大伤,国民党为了打赢内战就到处去抓壮丁,不管被抓的人愿不愿意。这就是国民党野蛮的一面,这也是福贵进城买药被抓的素材来源。

内战之后就是建国,建国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富国措施,比如公社化、大跃进,公社化、大跃进就是共产主义的实践。公社化大家都知道,就是所有的物资都是公用的,只有使用权,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俗称“大锅饭”。大跃进就是我国当时在工业化上的探索,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口号:“钢产翻番,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虽然历史证明当时有的措施没有结合国情,但是在黑暗中摸索,谁又能保证方向一直正确,正确的方向都需要在错误中总结得到。

《活着》书中福贵一家人吃大锅饭,家里的铁都被收走这些剧情都是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紧接着就是三年大饥荒。在1959年,由于我国很多地方连续降雨多日,导致当年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所以出现了饥荒现象。当然,光是天灾是不会导致三年大饥荒的,这也是公社化、大跃进的结果。老一辈人回顾起那些岁月时,脑海里出现的都是饿死人的画面,他们说在三年大饥荒时候,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倒下了,然后再也起不来。《活着》书中那些挖野菜、抢食物等片段就是来源于这段历史。

然后就是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福贵家倒是没有受什么大影响,毕竟他家里人都不是文化人,但是书中还是还原了这个时期的历史,毕竟作者是想写一部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小说。

以上历史,余华有的经历过,有的没有经历过,但是作为上个世纪中期出生的人,对这些苦难必然都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所以后来在听到《黑奴歌》的时候,一下子就把这首歌和我国上个世纪的苦难联系起来了,这就成为了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余华用传统+现代的艺术创作手法,将自己的灵感变成了艺术作品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余华从大体上来说运用的还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语言上,具有传统的绚丽性

“那个夏天我还差一点谈情说爱,我遇到了一位赏心悦目的女孩,她黝黑的脸蛋至今还在我眼前闪闪发光。我见到她时,她卷起裤管坐在河边的青草上,摆弄着一根竹竿在照看一群肥硕的鸭子。这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羞怯地与我共同度过了一个炎热的下午,她每次露出笑容时都要深深地低下头去,我看着她偷偷放下卷起的裤管,又怎样将自己的光脚丫子藏到草丛里去。”

以上节选自《活着》。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语言风格比较绚丽,多采用比喻等传统艺术创作手法。

2.在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具有传统性

综观《活着》这部作品,作者采用的是"从头到尾"的传统叙事法。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福贵一生的经历娓娓道来,这种结构塑造法是传统的,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常用手法。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要素之一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尽管余华是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但是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依然借鉴的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用的是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手法,并没有采用其他"流行"写法,比如意识流。

余华作为一个"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小说中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叙事角度上。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他采用的叙事手法是"零度叙事法",这个叙事手法是在左拉的自然主义上演变过来的。在左拉之前,作家们叙事最常用的就是"现实批判主义",比如毛姆。"批判现实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的情绪在文中明显地流量出来,这是一种感性的叙事手法。后来左拉觉得真正的文学是必须要有理性在场的,所以创造了"自然主义"。这是一种理性的叙事手法,创作者只叙述事实,不表露感情。

"零度叙事"手法和"自然主义"一样,作者在叙事时并不表露自己的情感,只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感悟作品的魅力。这样写,既增加了作品的张力,又增加了作品的客观性,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小说叙事手法。通读《活着》这部小说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通过文中人物的叙述将文本完成,作者自己,并没有在作品中"露面"。

三.创造了一种哲学思想,提高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上个世纪前的文坛是新旧思想交替的文坛,所以滋生了文学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表现在美学风格上,还表现在中心思想上。

前半个世纪的主流文学作品依然表现的是社会现实,这是文学的传承,代表作家是鲁迅。我国文学作品的成熟期是"唐传奇"时期,那时候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就是社会生活,后来的四大名著更是将这个宗旨发扬到了极致。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派作家,继承了这种文学传统,继续用文学揭露社会现实。

在主流之外,也诞生了像钱钟书、张爱玲这样解剖人性的作家,他们主要受到的是西方文化的侵染。钱钟书的小说代表作是《围城》,这部作品与鲁迅等人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他探讨的是人性的困境及存在的意义。张爱玲的代表作很多,比如《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从人性、心理这个角度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向内挖掘的理想,这种创作在当时是具有先锋性的,是一种在传统文学上的发展和补充。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了如余华、苏童、莫言、残雪等作家,这些作家将作品的意义扩宽,文学的社会性变弱,就使得非社会性、具有向内挖掘性的文学成为主流,这种文学被称为“后现代”文学,《活着》就是这类小说的代表。钱钟书和张爱玲的小说,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的极大影像,这是他们创作的基础。余华等人的作品,比如《活着》创造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具有哲学性的写作。

《活着》这部作品传达的哲学思想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种对生命的解读,有别于存在主义、物质主义等价值观,成为撑起这部作品的“顶梁柱”。

以上就是对这部作品的全部解读。在解读这部作品时,用的方法是从探索作者的创作思路这个角度入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习惯,这样解读,对作品的理解会更深。

阅读全文

与活着电影的语言艺术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乌鲁木齐最新上映电影 浏览:296
播一个悬疑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91
跟女生看电影什么题材好 浏览:461
推荐电影你好李焕英怎么写 浏览:610
巴哥战狼手机电影 浏览:418
硬盘电影机叫什么 浏览:392
穿越到抗日战争的电影名字 浏览:647
自绳自缚的我手机电影 浏览:847
小电影里的日语中文谐音 浏览:575
婚纱微电影样片视频 浏览:195
百年长安电影在哪里看 浏览:828
印度电影枭雄免费观看 浏览:354
我的姐姐在哪里城市电影 浏览:240
电影大红包里演员用的手机 浏览:363
钱是时间的电影 浏览:55
电影忘川茶舍之兽神诅咒手机观看 浏览:118
香港惊悚犯罪电影网站 浏览:417
中老国际微电影节 浏览:979
怎么下载rmvb格式的电影 浏览:148
电编系微电影 浏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