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寄生虫》有哪些细节值得推敲
《寄生虫》这部电影一开始很多人以为是科幻惊悚片,我以为会是像铁线虫入侵,汉江怪物此类电影,谁知道看完才发现最恐怖的寄生虫居然是人,这是一部很复杂的电影,复杂到每个出场人物之间都能产生相勾连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更多的是思想形态上的,也就是心理活动,这更凸显出了剧本上的精妙,很多玄机和心思都掩埋在看似戏谑的故事之下。
转运石开场不久,基泽儿子的同学送给他们家的那块景观石是另一个贯穿全片的意象。景观石是来自富人家庭里的物件儿,对于一个连饭都快吃不饱的底层家庭来说,显然太无用了,所以妈妈会说“还不如送点吃的”。但也正是这块石头,让基泽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们寄生上流暂时摆脱贫穷饥饿,变成了一个好运之物。
为夫人开车时,基泽临时换上的旧衣服的味道也让夫人轻捂鼻子并打开了车窗。而结尾老实巴交的基泽之所以突然对主人提刀相向,正是因为主人在翻动全身是血的“地牢男”身体时捏住鼻子的一刻,气味的歧视瞬间将他激怒。
2. 韩国电影《寄生虫》,有哪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开头将近一分钟定格的玄机?片头一分钟,除了常规的出片名和演员名,还有藏着大玄机。镜头定格,是让观众听声音。
金家在朴家吃喝玩乐的时候,忠淑(张慧珍 饰)戏称做事毫无计划的奇泽就像蟑螂,关灯出现,开灯就会惊慌四散躲藏。
这一句,预言了奇泽最终的下场。最后一次,最讽刺。杀戮之后,苍蝇停在了吴勤势的手指上。发现没?虫只围绕穷人出现。虽然电影并未明确出现寄生虫,但每一次虫的出现都侧面反映出穷人一方的丑态和卑微。就像那雨夜,明明逃跑的是人,你看到的却是蟑螂。而金家也经历了嫌弃虫,讨论虫,最终却成为虫的悲哀。
3. 看完电影《寄生虫》后你有哪些观后感剧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型羡,宋康昊、李善均、崔宇植、赵茹珍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9年5月21日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2019年5月30日在韩国上映。
影片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
尊严,是这个身处贫穷中的男人一直坚守的东西。
《寄生虫》是一部关于社会地位、抱负、物质主义和父权制家庭,以及那些接受拥有(或租赁)仆人阶层的想法的人的怪异黑色喜剧。奉俊昊将社会贫富阶层的关系呈现得如同一碗清水般透彻。对于不同阶层人物的多面性的刻画,又避免了善恶黑白的简单粗暴对比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4. 电影《寄生虫》(寄生上流)有哪些细思极恐的地方
1、地位低下的朴太太。
朴社长一家虽然富有,但是朴太太在家里的地位是比较低,在朴社长面前她一直战战兢兢,甚至面对丈夫的质疑她都不敢大声说话。
这个细节看得出来朴社长在家里就是比较强势的,而朴太太则对他什么都言听计从,这也为后来朴太太的上当受骗埋下了伏笔。她这个人和外界接触得太少了,性格又太软弱,自然就容易被骗了。
2、朴社长女儿多惠和金基宇谈恋爱
弟弟金基宇一到朴社长家里去应聘的时候,朴社长的女儿多惠就看上了基宇,并且在后续很快就爱上男方并主动和他谈起了恋爱。有些人可能觉得女方这个举动有些夸张和过分。
其实恰恰相反,多惠这个行为恰恰可以看出她在家中是比较缺爱的,父母偏爱儿子也就是多惠的弟弟,她自然很需要得到别人的爱。
【《寄生虫》】
《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赵茹珍、崔宇植、朴素丹主演的剧情片,于2019年5月30日在韩国上映 。
该片讲述了一家四口全是无业游民的爸爸金基泽成天游手好闲,直到积极向上的长子金基宇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应征家教,两个天差地别的家庭因而被卷入一连串的意外事件之中的故事。
2019年,该片获得第7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影片 。2020年,该片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
5. 用教科书的专业电影语言重新拆解《寄生虫》,到底哪里出色呢
电影镜头(shots)的差异取决于景框能容纳多少素材。镜头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包括《寄生虫》在内的每一个成熟完整的电影,都熟练运用着镜头语言,默默掌控节奏。这也是电影和电视剧,小视频最明显的差距——丰富的镜头语言形成的层次感,高级感。大量叙事的中景中,用特写不言而喻,用远景对比烘托,观众的心理始终跟随电影的节奏。
3.光与影
灯光明亮的高调氛围用于欢快的场景,喜剧和歌舞片等等;相反,低调昏暗的灯光,更适合惊悚,压抑,悬疑的片段。光影的运用和切换,更具有戏剧性,尤其是藏在黑暗处的故事。
全剧第一次高潮转折,富人家突然回访,造成穷人家慌乱躲藏:一家三口只能如蟑螂一般藏身在黑暗的桌底,等待夜深人静出逃。一瞬间由孩子亮起的一道手电筒光线,只能照亮富人一家:穷人就狼狈地趴在黑暗里,一动不动——他们从来看不见,因为他们也不关心。
6. 今年韩国大热门电影《寄生虫》,有哪些值得品味的细节
在我个人看来,这部喜剧、黑色、暴力元素聚齐的惊悚社会政治片,因为巧妙得情节设计,以及一众角色的精彩群戏,让有幸在世界首映现场的观众看得很嗨。有关社会问题的探讨,用大多数普通观众容易接受的类型片和一个新颖的故事,有效地传达了导演的意图。
片子不时还会有金句蹦出,譬如谈到人生设计,父亲对儿子感慨,“但凡设计就会有期待和担心,因为事情总会有你预料不到之处,只有顺其自然的发生,才会什么都不在乎,因为没有任何期待”。又譬如在饭桌上,当父亲夸奖富人妻子善良时,被妻子反驳:“那是因为她有足够的钱才会善良,如果我同样富有会更善良…”
当朴社长和妻子谈到宋康昊扮演的父亲身上的气味,他说那是地铁里的人都会有的气味…这是属于穷人的气味,是导演对生活的敏锐捕捉,更是一种带有象征性的隐喻,一种宿命:每一个阶层,无论你如何挣扎奋斗,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都难以摆脱。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给我留言点赞哦~
7. 电影|《寄生虫》分析
在电影的开篇,摄影机在狭小的房间内运动,导演为我们逐一地介绍了 影片的主人公们,这些人物依次有序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连贯而得体。
在开始的镜头中有三个景深层,第一层为悬挂的袜子,第二层为窗户,第三层为窗户外的街道。通过这个镜头,导演设置了诸多信息,通过不平衡的构图令观众的视觉感官不适;通过三个景深层交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即经济与地位阶层,以及通过窗户构建家庭与外界的联系,电影影调有很强的粗粝感,导演运用光影来给我们展现了阶级的不同,穷人家是冷色调,压抑阴沉,男主来到富人家画面变暖,开始出现阳光,以此来形成对比,展现人物的社会地位,使用前跟镜头带来的压迫感让观众对主角的居住环境有强烈的代入感,在视觉效果上,片中运用特写镜头、推移镜头、长镜头、空镜头等,表达故事内容,呈现精彩的人物形象,调动观众的情绪和感官。
镜头巧妙的转换,表达突出了对寄生虫的辛辣描述,对贫富差距的无力感。构图上考究,影片始终用一条线将穷人和富人分割开,以此来体现阶级的对立。
电影中的石头作为“求富”的图腾象征,它给金基宇带来了暴富的精神寄托。所以甚至在暴雨倾泻的夜晚,他都一直抱着这块石头不放,还向父亲表示是这块石头一直粘着自己,暗示了基宇心中想要攀升进入富人阶层强烈的欲望。
8.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这背后揭露了怎样的教育真相
《寄生虫》是奉俊昊将类型片、强情节和戏剧元素玩得炉火纯青的一部电影,除了荣获第92届奥斯卡四项大奖外,它还曾被戛纳主席墨西哥导演冈萨雷斯视作最没有争议的金棕榈作品。
那么,这部影片讲了个啥?
《寄生虫》以半喜剧的形式,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发生变化……
是的,富人更重视教育,更想拼尽全力为孩子寻找更棒的学习资源,因为他们认为——
学历、学识很重要,只有名校毕业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将直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要拼命送子女上补习班、让子女考上名牌大学,以保障自己的财富与社会地位顺利延续至下一代。
在这部纪录片里,两组分别就读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孩子,与对方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换,通过学生们的视角,来看看这两类学校之间到底孰优孰劣,有什么不同。
与其说“学校交换”,还不如说富人家的孩子与穷人家的孩子短暂地交换了人生。
在影片中,私校的孩子是这个画风——“时髦,拥有一栋府邸,50辆车”。
图片截取自BBC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划分》
而公立学校的同学,还在为温饱而担忧。
可以试想,倘若把优渥的教育条件给到这个孩子,他的未来也一定有所改变,甚至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因为,教育可以塑造和成就任何一个孩子,富裕孩子如此,普通孩子更是如此。
这样看下来,《寄生虫》真正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揭露了韩国阶层差距和真实社会,更在于导演给了普通家庭孩子一个靠谱的答案:
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读书、学习知识,才能成就自我,改变自我,其它任何坑蒙拐骗的办法都是行不通的。
最后,艾老师认为,之所以富贵有根,是因为富裕家庭、精英家庭更深谙一个道理:竞争社会从来都是优胜劣汰、“成王败寇”的,唯有严于律己、唯有教育才能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他们拼尽全力把孩子托举至更高段位,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实力,为下一代开创一个更有保障的未来,这是作为每个父母、每个家族在正常合理不过的想法和行为。
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踌躇不前、怨天尤人皆不可取。正视阶层差距的存在,并且迎难而上,才是最美的竞争姿态。
同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通过接受教育,通过读书、学习知识来争取更多的可能性。因为教育,是提升自己、缩小与别人差距的成本最低的途径,是通向更好层次最便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