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题材 > 镜头比较好分析的电影

镜头比较好分析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3-11-02 16:43:37

⑴ 电影《南京南京》编导镜头分析

什么是镜头,以及如何运用好镜头,是每一位导演都必须要了解到的最基本概念,对镜头的运用和把握如何往往也是对导演功力的最基本、最具体体现和考验。

镜头风格

镜头是一部电影中的最基本单位,每一个不同角度、不同长度、不同取景所表现和组合出来的镜头片段、细节展现,乃至最终成片都会形成不同的视觉冲击和视觉感受。镜头如何运用和如何展现细节往往先要取决于影片想要的基调以及影片中想要表现的内容来决定。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是最早,也是最原始区分一部电影风格表现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主义风格的导演往往会倾向于使用不同的镜位摆放来进行表现。而在对这两方面的具体区分,在故事片中一般是不做太大的规定性的,一切都根据剧情的需要来做决定,所以,一般性的故事片不走两极,但在世界电影史上也不乏些许例外。

以电影《南京,南京》为例,解读一下该片中的镜头。

谈镜头,往往一般先要从镜头风格说起,镜头风格也是影片风格最后成型的最重要组合因素之一。相信所有熟悉陆川导演风格的观众,也都会熟悉陆川导演所特有的带有些许纪实风格的镜头叙事手法。作为中国电影新生代的电影人之一,前两部影片《寻枪》、《可可西里》,都有这方面非常明显的印迹,且对人物,特别是对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心理揭示、心理暗示、心理揣摩都带有非常细腻的描述和非常精准的把握。同时,每一个镜头也都是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之后再进行拍摄的。

《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因其发生的故事背景在1937年,离现在的时空是有相当距离的,要从现在去完全表现和还原出当时的历史情景、历史场景,也是不太现实的。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它当成故事片来进行拍摄,而不注重纪实感也就容易使影片缺乏真实性、可信性;反之,纪实感太强,缺乏故事性描述也势必容易造成趣味性的缺失。所以,根据影片要表现的内容,也就决定了影片的最基本走向——纪实故事片。而纵观当今世界影视界的发展态势,也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将故事性和纪实性相结合进行表现,就可以互为弥补两者的不足,这也是现在大部分影片拍摄所运用的最基本类型复合方法。

整体影片风格走向确定之后,也就同时确立了单个的镜头表现风格,具体的就会影响到单个镜头内的机位摆放、人物表现、人物走位、表演风格、镜头运动、角度、空间、时间、距离、美术设计、灯光设计,以至影响到最后的镜头剪接、组合、特效、音效处理、成片等一系列相关因素,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最终,都会影响到电影观众观影时的心理感受,并影响到对影片内容做出好与坏的基本判断。

镜头表现

前面已经谈到了纪实故事片是这部影片所确定的影片风格,下面就来具体谈谈这部影片中的镜头表现:

一、肩拍镜头(晃动镜头)

仔细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应该知道这部影片中运用最多的镜头表现之一就是肩拍镜头,主要是体现在拍摄激烈战争场面当中,这是拍摄最为激烈、动荡不安场面的最有效镜头运用,运动不定向,剧烈的晃动,造成晕眩感,非常符合对战争场面的描述,增强纪实性、纪实感。影片《南京,南京》中的战争场面基本都由这类镜头组成,很少有非常静止的场面出现,即使连对话也不例外。

另外,肩拍镜头的运用也不光只是用来描述、刻画战争场面,在需要描述和表现人物内心痛苦、激烈的内心冲突,也是很有效的表现手法。《南京,南京》中也有非常多的运用,特别是在揭示小人物面对危险的局面时都是很有效的心理刻画手法,如影片中出现的逃难镜头、南京百姓面对日军刺刀威逼等等,极大地突显了周围环境的危险、变动性。同时,在大方向上,又突现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已经到了非常危险且近乎亡国的边缘,后者,是镜头外的含义,发人深醒。

二、大全景(基调)镜头的运用

大全景常用于拍摄外景,用以显示现场的大部分。①这类镜头史诗类电影中使用的非常多,还有就是大的战争场面,一般在拍摄此类电影中,都是用大全景展示全局,特写、中景镜头明示动作、展现细节、表现局部。而在表现一个人物或一个民族命运时,也常常会运用到大全景(基调)镜头,如影片《阿甘正传》的结尾,镜头跟随羽毛速度缓慢移动,逐渐远离阿甘,展现了阿甘此时内心的孤寂,就像飘离的羽毛一样,居无定所。

而在影片《南京,南京》中,陆川更多的是用于展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且展现的背景是在室内的封闭空间内,更是突显出了民族的危险性。如在影片刚开场时,一小队日本兵发现南京避难所,硬是闯入,两个民族、两个国家,在同一封闭场景内相遇,日本兵拿武器步步进逼,而中国百姓则身无退路,非常之危险。在这里,大全景展现了避难所的全景,带给观众的是中国百姓的人数众多,暗示了中国的泱泱大国;而日本兵因人数少,有些迟疑,但因有武器,仍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最后,在大全景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是日本兵在中国百姓人群里划开了一道口子。

关于镜头的空间运用会在后面进行表述。

三、特写镜头

如前所述,特写镜头往往刻画、描述的是人物的内心、心理,并局部放大某些动作行为,提请观众注意某些重要细节,含有一定的心理、行为提示作用。在影片《南京,南京》中,就有不少特写镜头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刻画,仍就拿避难所为例,观众可以看到很多双手举起时的关于手的特写镜头,举起的速度中速偏慢,暗含着走投无路时的无奈之举。再加上对避难所百姓人脸的特写,叠加重现,更是加深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个人命运前途的迷茫、等待,连最后的一丝希望也早已荡然无存,后者是从小处刻画,前者则是从大处对民族的危亡进行刻画。而同时,对日本兵的特写描写和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把日本兵的惊恐、迟疑到最后的威逼等一系列的表情变化显露无疑。

另外,还要提请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当所有百姓举起手时,有对一个小女孩跟着举起手的镜头描写,也在预示和提示着观众,就连本应成为民族希望的下一代在非人道主义面前都会失去本应获得的自由和那个年龄应该获得的一切。而最终,无可避免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更像是成为了那个时代祭坛上的祭品,突显了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中运用特写镜头,可以加强细节,提高战争的激烈程度,一般在激烈场面,配合运动镜头使用,停留时间短,让观众有更深临其境的感觉,因为特写镜头对于观众来说是景深感最小的,也就最容易加大真实感。具体的战争特写场景在影片中都能找到,也就不再详述。其他的特写还有对物的特写、对人物心理刻画描写,前者如像影片中坦克机关枪的扫射,后者如影片中刘晔扮演的中国军人的心理刻画,等等。

四、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并不是晃动镜头,晃动镜头只属于运动镜头中的一种,是在显示运动最为激烈的状态下才使用的。运动镜头是相对于静止镜头而言的,是拿静止镜头作参照物,一般的运动镜头分为两种,一种是方向上的横向和纵向运动。一般用以显示跟随着人物一起做运动,人物走,镜头跟着走,如日本兵进入南京城时,镜头就是一直跟随着角川兄一起移动的,此处描写的是日本兵进城时的细节,一般用中景为多;此类镜头还有一个表现方式,就是可以被当作主角的视点,从主角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在这里,镜头被当作了人眼,可以横向和纵向的全景展示这个世界。影片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细节描述,如角川兄在进城路途中看到的南京城内的一些屠杀场面。

⑵ 求一篇角斗士电影的镜头分析..急急急 ..!!! 给力啊 ..50分 .要的来拿啊 ..

20世纪50-60年代的史诗巨片时代早已逝去,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故事也已被大多数观众淡忘。今天,导演雷德利-斯考特却要重拾这一题材,将宏伟的古罗马角斗场再现于银幕之上,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气与复仇的故事。
马克西默斯(拉塞尔·克劳饰)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罗马帝国将军,麾下的帝国军团节节胜利,无坚不摧。行将作古的帝国皇帝马库斯-奥里利乌斯(理查德-哈里斯饰)非常赏识马克西默斯的才干,有意选择他继承皇位。
奥里利乌斯对马克西默斯的宠信招致太子康默迪乌斯的极度妒恨。他谋夺了皇位之后便下令处死马克西默斯和他的家人。虽然马克西默斯最终免于一死,但还是被贬为奴,进而被训练成一名角斗士,为嗜血的人们表演一幕幕你死我活的搏杀。但是,马克西默斯从未放弃复仇的心愿,因为他坚信人的意志比皇权更为强大。最后,马克西默斯终于有机会与康默迪乌斯面对面地站在罗马城的大角斗场上,进行一场生死决斗……
分析读解:
影片开头,一片充满阳光,呈现暖调的金黄色麦田里,一只粗旷而有力的男人的手轻轻捋过麦穗的特写镜头,伴以浓烈的凝重深厚的音乐,似乎在深情地诉说着一份遥远的温柔与思念,给人强烈的视听感受。这个长达28秒的特写镜头,一直是摄影机跟随着手的缓缓移动,迟迟没有切换到下一个镜头,勾起了观众强烈的观影欲,让观众急着想要知道这究竟是谁的手?为什么一直捋着麦穗?为什么导演一直不切换镜头?而这个镜头充满着大量的信息:既包括人物的前后纵深运动,又包含着摄影机本身前后的纵深运动;既交代了人物,又交代了人物所在的地点。
当影片切换到第二个镜头,几乎是面对镜头缓缓抬起头时,观众才看清这是男主角马克西默斯(拉塞尔·克劳饰)的脸。这是张颇为英俊、成熟而富有男子气概的脸,脸上饱含着王者的威严与自信,沧桑且成熟。而这个镜头却是蓝灰的冷调,与第一个镜头形成强烈反差,也给观众留下强烈的视觉对比和心理落差。当马克西默斯转身一瞥间,切换到马克西默斯的反应镜头:一只色彩斑澜的小鸟正欲扑翅腾飞。
镜头切回到马克西默斯四处瞭望,切换到第四个镜头:蓝灰的冷调,战争厮杀过后的狼烟。镜头缓缓从左摇到右的全景:数列兵马正在紧张的集结。接着切换到下一个镜头:一队骑兵迎着镜头急驰。再切换到骑兵从右往左出画的镜头,这个镜头骑兵出画的方向与上一个镜头的方向是一致的,依然是运用了好莱坞通用的“轴线”原则。
再切换到马克西默斯进入列队检阅,然后始终遵循:士兵的反应镜头、马克西默斯的近景、士兵的反应镜头、马克西默斯的近景、士兵的反应镜头、马克西默斯的近景、摄影机跟随马克西默斯的移动镜头,再切回到马克西默斯在士兵群中与昆塔斯对话的固定大全景,再切换到两人对话的中景,再切换到另一角度相同景别的镜头。以上镜头之间的剪辑方式是好莱坞经典的三镜头变奏法,早已被用滥。但《角斗士》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在镜头的剪辑上运用这些成熟的手法也是无可厚非。
接下来是一场惨烈、残酷的战争厮杀,镜头之间的切换频率也更频更快,最后是马克西默斯将军率领军队取得胜利。影片还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情节顺序的结构中五次插入了马克西默斯回忆妻儿的闪回场景,用温柔的细节雕刻出恢宏中的隽永,于伟大中彰显平凡的真谛,令人感动不己。当皇帝下令押送马克西默斯骑马西行并处死他,第一次出现马克西默斯回忆妻儿的闪回镜头,然后利用马克西默斯捋麦穗的画面作为过渡镜头,切换到禁卫军押送马克西默斯西行的画面。而这段禁卫军押送马克西默斯,马克西默斯反抗杀死禁卫军逃生的戏,导演用冷酷的蓝灰调画面,不仅给观众心理上形成绝望的心理,更是意蕴马克西默斯此后的日子是残酷无比的角斗士生涯。夜晚,一轮圆月悬挂在夜空,马克西默斯心里默默想念:天上的父亲,求您保佑我的妻儿,世间名利,于我皆如粪土,我只为再次拥抱她们而活。这段话令人动容,也为影片后面因为妻儿的被惨杀而激起马克西默斯奋力反抗埋下伏笔。
当影片切换到马克西默斯家乡的摇镜头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和大片金黄色的麦田,画面远处是一排绿荫的树和乡间小舍,妻儿则在麦田间嬉马,好一派和谐幸福的画面。镜头切换到一队矛骑兵从左入画时,画面依然是大片的自然风光,所不同的是影片的配乐渐渐急促,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人间惨剧。接下来是马克西默斯的儿子看到远处渐行渐近的矛骑兵时,以为是自己父亲所带领的军队,天真的喊起来:“妈妈,是矛骑兵。”接着是马克西默斯俯在马背上的镜头,再是妈妈望着远处的反应镜头(中景),然后是马克西默斯四处循望的近景,再切换到战马急速奔驰的特写和马克西默斯骑着马迎着镜头奋力急驰的中景。此时音乐突兀间变得非常急速和紧张,令观众的心都拎了起来,为剧中即将发生的事感到紧张。镜头再切换到马克西默斯的儿子天真的迎着矛骑兵跑过去,他哪里知道,这是皇帝派来的杀手,即将对马克西默斯一家进行灭绝人性的灭门屠杀。接着是儿子带着喜悦看着矛骑兵的近景,到这时,年幼天真的他依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接着是矛骑兵迎着画面而来的镜头,再是母亲(妻子)从画面远处奔来,前景是儿子依然期待的表情望着矛骑兵的到来。同一个镜头,黑压压的矛骑兵从左入画,遮挡住母亲和儿子。再切换到全景:矛骑兵的首领残暴的杀死了马克西默斯的儿子。紧接着是马克西默斯的妻子迎着镜头掩面惊叫的中景。再切换到大批矛骑兵战马迎着镜头急驰的特写。切换到马克西默斯急迎着镜头急速赶来的中景、全景,画面的周围是大片的乡间野花和原野,与上一个冷酷的战马特写镜头形成强烈对比。
当马克西默斯好不容易赶到家园时,马却被绊倒了,马克西默斯随着战马一起倒地。马克西默斯起身赶到乡舍时,被眼前的惨烈景象惊呆了,面对镜头,两腿一软跪伏在地。此时摄影机缓缓上升,两具亲人被烧焦的双腿入画。切换到马克西默斯抬起脸的近景,眼中噙满痛苦的泪水。镜头再切换到近景(中景推到近景):马克西默斯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前靠近,捧起其中一具被烧焦的双腿。再切换到马克西默斯捧着被烧焦双腿的近景(侧面),脸上尽是痛苦、伤心的眼泪和情不自禁失声痛哭后流出的鼻涕,双手捧着被烧焦的双腿。观众看到这里,也忍不住被马克西默斯的悲惨遭遇感到悲恸和惋惜,令人动容。这时的配乐犹如天籁,低沉的吟唱,飘渺而缓慢的节奏,似乎在为逝去的亲人吟唱挽歌。
镜头叠化到两座土坟,叠化出马克西默斯昏睡在坟边的中景,再叠化到马克西默斯的近景。一只沾满灰尘的脚和手同时入画,拖走了昏睡中的马克西默斯,画面黑屏。
镜头切换到马克西默斯仰面平躺移动的近景,仿佛漂浮于地面,这个效果是摄影机俯拍,和车子同时在移动。再闪回到马克西默斯梦境和现实快速切换的镜头:城墙、手捋着麦穗的近景、漂浮的流云、咆哮的狮子、土著人不怀好意的笑容、自由奔驰的白色骏马、妻儿、硕大的双手磕碰石头。画外音:“你不能死,现在还不是时候”。噩梦惊醒后,发现自己全身是伤,不知怎么被关在囚车里。
随后,马克西默斯被带到了祖卡巴,一个被称为罗马圣地的地方。这里到处都是奴隶、角斗士、商人、首领。马克西默斯被囚车的主人低价卖给了这里的商人普罗西莫。而普罗西罗则把他们带到斗兽场作为角斗士供皇族、权贵们取悦娱乐。马克西默斯在奴隶角斗士中,残酷胜出,取得暂时活命的机会,只有成为最好的角斗士,才能不做奴隶,取得自由。最后,马克西默斯和另一位黑人朋友取得胜利。此时,摄影机在角斗场内环绕着马克西默斯和黑人,两人的视线也跟着摄影机旋转,望着四周如海的人群,营造出一种如同梦幻的气氛。镜头叠化出空中的浮云,透过散开的云彩,画面展现出现在时空的罗马。
镜头叠化到卡莫德进罗马城,那时的罗马古城恢宏壮丽,华丽的移动镜头,显得恢宏壮阔。卡莫德在宫殿里俯看斗兽场的精致模型,镜头切换到实景,俯瞰佑大的罗马城,摄影机从空中穿越密集的建筑、街道和人群,来到巨大的斗兽场的上空。
奴隶的车队进了罗马城,这时候的镜头跟前面的卡莫德进罗马(大全景,气势恢宏)完全不同,镜别卡得比较紧(小全景和中景镜头,平民视角)是近距离的观察罗马,街道上热闹的人群。
马克西默斯的登场无疑使观众进入了英雄主义的梦幻之中,战功赫赫,倍受人民和士兵的爱戴,老国王凯撒以皇位相授的情况下,内心只有一个回归家园的梦想,财富,权力,荣耀在此时显得是如此之渺小。然而这一且都预示着杀机,英雄注定悲壮,正如那为老奴隶主所言,“你无权选择命运,只能选择如何面对死亡”。政治的奴隶终究敌不过一个成熟的政客——凯撒的儿子,继承为新的皇帝。
影片结尾,身负重伤的马克西默斯与新皇帝的决斗,令在场的观众群情激昂,都在为马克西默斯欢呼。经过一场恶战,马克西默斯战胜了新皇帝,自己却最终还是倒下了,倒在了铺满瑰玫花瓣的角斗场上。此时,全场寂静无声,马克西默斯拖着沉重、疲乏的脚步,一扇门打开了,镜头切换到他用手去推的特写,再切换到梦幻中自己的手推开了扇门,这两个镜头是相似蒙太奇。他终于可以回家了,打开了一扇通往回家的门,门的另一头是通往回家的路。这是他期盼已久的家,在路的那一头有妻儿在等候,马克西默斯走在那条小路上,他粗壮、硕大的手抚摸着金黄的麦穗,走向尽头,回家……
两具躯体倒下了,一个灵魂得到了解放。那一刻马克西默斯终于回家了。当人们托起马克西默斯的躯体,缓缓地离开这座罗马斗兽场时,导演将西方文化中对国家,精英,信仰与民主的深刻理解慢慢显露出来,为观众所咀嚼,思考。
当梦醒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命运的焦点已经转移到称之为罗马跳动的心脏的罗马斗兽场。一场地位悬殊的君主于奴隶的角斗,一场灵魂的自由之战,此刻马克西默斯一无所有,他只是一个甚至连自己都不属于的奴隶。
影片以古罗马为背景,通过战场和角斗场两个轴心,运用强烈的悲剧色彩和浓厚的史诗风格,发人深省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现代精神内涵的追求。因此,《角斗士》磅礴的气势不仅来自于感人的英雄悲剧,而且来自于其蕴藏的丰厚的西方文化精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⑶ 《毕业生》这部电影几个经典镜头分析

《毕业生》影片分析 一、故事与主题 故事简介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恩对前途十分茫然在他的家里的一次派对上遇上了风流的鲁滨逊太太。虽然鲁滨逊太太不再年轻但她却一再勾引本恩致使本恩内心慌乱摇摆不定最终二人在一家酒店里发生了关系。没过多久鲁滨逊太太的女儿伊莱恩从伯克利回来鲁滨逊先生以及本恩的父母都希望本恩能与伊莱恩约会见面。鲁滨逊太太却一再让本恩保证不会和自己的女儿约会。但本恩迫于父母的压力还是来到鲁滨逊太太家里邀请伊莱恩。本恩被她的纯真青春深深吸引并向她吐露了爱意。然而在一次本恩去接伊莱恩出去吃饭的时候遭到了鲁滨逊太太的反对和威胁。最终伊莱恩知道了内情。伊莱恩非常伤心回到伯克利。几番波折后伊莱恩迫于父母的压力仓促同意了另一个人的求婚。本恩知道后奋不顾身地冲向伊莱恩结婚的教堂他要力挽狂澜夺回自己的爱人。 故事主题表意上是通过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年轻毕业生本恩在这个人生过渡期的一段成长经历来表现本恩这个青年人在成长时期心中的迷惘、茫然以及对情欲的好奇和对爱情的向往。深层上是充分展现了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也就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叛逆、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对前途的迷茫与焦灼、对成人世界的隔膜和不认同以及这种挣扎的盲目与徒劳。展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正值传统家庭、道德准则、价值观处于分裂、崩溃、调整的动荡时期。将美国当时时代的新变化和新一代人的敏感体验融为一体投射到影片中来。 同时影片主要以成长和叛逆为叙事母题大胆体现了对性禁忌和传统道德观的突破。 从《毕业生》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敢于突破敢于挑战的形象。也可以感悟到人生遇到迷茫与紊乱是正常的即使一开始选择错误走错了道路只要我们拿出勇气足够坚定的坚持自己内心正确的想法及时改正也为时不晚。正好印证了那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 二、结构与段落 总的说来《毕业生》这部影片是单线型结构。主要围绕本恩这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男孩展开进行叙事的。本恩作为影片的中心人物按照他的生活时间为叙述脉络、影片的时间延伸顺序展现了本恩从毕业回家以后的种种事情。 但从影片故事结构又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段落。第一部分是本恩与鲁滨逊太太的情感纠葛。第二部分则是本恩与伊莱恩之间的爱情故事。 总体说来这部剧依然属于“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剧作结构。在剧作安排上并没有十分新颖和出彩的地方。但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还是值得借鉴的。 三、场面与场景 本片的场景多在室内。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主要在宾馆、本恩家、以及鲁滨逊太太家。以内景为主辅之以外景。 本恩的房间以白色调为主体现了主人公受父母传统教育深刻影响的影响为人较为严谨、腼腆、乖乖孩的形象。而鲁滨逊太太的家显得灯光较暗没有明亮的光源体现了鲁滨逊太太成熟具有挑逗的性感形象。而且也为他们俩发展暧昧关系提供了环境。而宾馆的狭小、昏暗则体现了他们俩之间暧昧的、禁忌的关系。而在表现本恩和伊莱恩的发展时导演多用外景和明亮的背景体现了2个青年人阳光、活力。也体现了他们两之间爱情的美好相比本恩与鲁滨逊太太的关系来说显得光明和正常符合道德准则。本片的场景为该片的叙事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也体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做的恰到好处有渲染和铺垫的效果。
四、人物的出场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以一个长镜头交待给观众一个满脸茫然的主人公本大学毕业坐飞机回洛杉矶在机舱里他一脸的迷茫神态回到家里仍萎靡不振在社交场合面对众人的溢美之辞更感到虚妄于是逃回卧室。这便是本毕业后走向生活时的失落心态。 而另一个主演鲁滨逊太太的出场从本恩逃离派对躲在自己房间开始。在本恩眼神迷茫的看着自己房间里的鱼缸时鲁滨逊太太突然破门而入不请自来而且神情泰然自若一切显得自然悠闲并主动与本恩交谈连坐姿都颇具几分挑逗。为观众理解鲁滨逊太太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后来他们俩之间发生关系做铺垫。 伊莱恩的出场则充分展现了她的端庄典雅和青春、纯洁。伊莱恩在本恩到她家姐她出去约会时由父亲带到本恩面前。一副腼腆、纯真、美好的模样衣着得体秀发飘飘与鲁滨逊太太成熟性感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也为后来本恩发现伊莱恩的美好爱上伊莱恩做了铺垫。 五、剪辑与节奏 该片剪辑流畅节奏跌宕起伏有起有落。其中展现本恩受到鲁滨逊太太的诱惑热欲难耐而又极端苦闷时候的那段剪辑手法颇受好评是本片的亮点。那段采用现代的幻觉、想想、错觉和现实的交错以及及时空跳接的手段极其生动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欲望、悔恨、茫然等错综复杂的心理。从而揭示出一个初入世事的纯洁青年矛盾惶悚的内心世界为后来她的自救行为埋下伏笔。各种景别的合理变换、特写的切入以及运动镜头的表现、还有空镜头的切入造成了一种虚实结合的效果体现了主人公内心茫然、不知所措但又欲望涌动的心理。 本片节奏总的来说是不紧不慢的。但是在某些重点情节时影片节奏随着故事的发展变化着。比如本恩去寻找伊莱恩结婚的地点阻止她结婚时那段不断加紧的节奏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技术方面这部电影的剪辑手法在当时颇为前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表现本杰明与罗宾森太太偷情生活的这一段。场景在家中、游泳池和旅馆三个空间中转换将他 的不同行为巧妙的联系在一起。比如本杰明原本在水中他向气垫上一扑紧接着镜头就剪辑成他扑到了罗宾森太太身上。这样的剪辑非常的自然流畅表现出本 杰明沉湎于“水”与“性”的世界中为我们展现出他空虚的精神世界。 六、特殊气氛的营造 本恩第一次和鲁滨逊太太到宾馆开房。两人在宾馆房间里本恩十分焦虑不安紧张而鲁滨逊太太十分镇定十分坦然两人完全不同的心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导演运用演员的动作、表情、以及场景的布置、现场灯光的明暗变化来体现。 本恩被迫在游泳池里潜水那段。 七、细节的处理 细节伊莱恩的婚礼已经宣告成功本恩依然冲下台阶用教堂里的十字架做武器挡开婚礼上的人们。人们害怕亵渎这一神圣的器物而不敢靠近。最后他用十字架把参加婚礼的人锁在了教堂并和伊莱恩一起逃跑。 这个场面是对那个麻木的成人所统治的社会里已经形成的传统法律、道德、宗教观念的正面挑战。 细节画面胯下借位拍本恩 八、光影和造型 宾馆里灯光的亮暗交错。 胯下借位的造型前景是罗宾森太太穿着丝袜的大腿后景是目不转睛盯着她的本杰明很显然这预示着本杰明要陷入她的情色陷阱了。镜头造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暧昧和挑逗。这个镜头也成为了电影的海报.

⑷ 哪一部电影的镜头拍摄,应用 十分好 最好带有分析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镜头拍摄都非常好……
推荐《空房间》、《春夏秋冬又一春》、《弓》……
一些著名的评论家都赞扬金基德电影的镜头。他的电影台词不多、机会没有。主要就是靠镜头……
《空房间》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评论家指出,别的电影都胜在故事情节上,而金基德的电影就胜在镜头上。
我最喜欢的韩国导演,建议看看……

⑸ 有什么好看又比较容易分析镜头的电影

《绳索》希区柯克的,特好分析,就是一超长长镜头。

⑹ 励志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镜头语言分析

励志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镜头语言分析

引导语:在人生旅途中,我们经历着、品尝着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在自己失意伤心时,在自己幸福开心时,总有那么一部电影陪着你走过那些令你难忘的时光。以下是的我为大家收集的励志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镜头语言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战争,战争似乎总是伴随着人类的脚步而不断的发生,“它与人类的生存相依相伴, 它既展现了人类生存中最为激荡最为振奋的时刻, 同时又展示了人类生存中最为荒谬最为残暴的一幕。”而电影史上也从来不缺少表现战争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更是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无情,同时也在这种战争中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表现出来,尤其是影片恰当地运用镜头语言来表现战争的惨烈和人性的复杂,体现了电影特有的艺术魅力。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有许多运用的出神入化的镜头语言,下面我们选取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段落来分析影片镜头语言的运用。

一、奥马哈海滩登陆:纪录片式的战争场面

《拯救大兵瑞恩》作为一部反映二战时期的影片,导演斯皮伯尔格曾说要最大限度的使影片接近真实 。因此当这部影片上映时,曾有影评人称它是“银幕上对战斗最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描写”。

作为诺曼底登陆一部分的奥马哈海滩登陆,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为了真实再现这次登陆,导演斯皮伯尔格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这一段落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空镜头,铁架,海水加字幕交代了背景,紧接着出现的是在海面上不停地晃动的潜艇和士兵。第三个镜头便是一个颤抖的手的特写,同时运用摇镜头表现出一张蜡黄的脸,然后摄影机慢慢的后拉,拉出船上的其他人。第四个镜头是一个士兵的近景,通告登陆时间,然后发布作战指令,与此相应的是面对即将开始战斗的士兵的反应。于是镜头出现的是潜艇上几乎每一个士兵的面部特写,让观众看到了每一个士兵战前的表情。

然后才是进入战斗状态,血腥的战争开始了。在这将近26分钟的战争场面的刻画中,我们看不到大规模的俯拍镜头,有的全是局部的、个体的表现,不是从整体上去观看这场战争,而是让战争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展现出其独特的样貌。例如有一名断了胳膊的士兵,在来回走动寻找失去的胳膊,然后提着胳膊奔跑。

还有被子弹打中了钢盔的士兵,在摘下钢盔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瞬间就被另一颗子弹射中了头部,这些都是细节的表现,如果是大场面的俯拍或者航拍,那么这些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将不会带给远离战争的我们任何的震撼和冲击。即便是从敌人的视点进行俯拍,我们看到的也不是一般战争场面的壮阔,充斥画面的也仅限于沙滩上的人和物,有限的俯拍画面。如此大场面的战争,摄影机紧跟每一个士兵,以近乎贴近地面的角度来拍摄战争,给我们的远不是事不关己的豪华的视觉盛宴,更多的是心灵的悲悯。

在这大规模的紧张的战争场面中,导演多次运用了特写镜头。如米勒上尉颤抖的手和他的面部特写,他颤抖的手让我们看到每一个普通人都不愿意面对战争,战争给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

二、瑞恩母亲接到死亡通知书: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灵震撼

这一段落的第一个镜头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空镜头,大片大片的麦田, 一座小屋安详地矗立在远处, 一条小路蜿蜒地把它与远方联系在一起。摄影机缓缓前移,一辆军车从前景入画,卷起一路的烟尘,打破了田园的宁静。这个画面作为过去时空中最为美好的场景一改之前的灰白冷色调,以暗黄为主,带给人些许的暖意,但是天空尚未散去的乌云使整个画面看上去依旧是偏冷的色调,似乎在暗示着人们的情感尚未从奥马哈海滩登陆的惨烈中转换出来。

在这一段落中,导演运用近景和特写镜头带领我们观看瑞恩妈妈,体会着她被战争打破的安详和巨痛。同时景深镜头的运用将代表美国军方的将军和代表美国千万个普通家庭的瑞恩妈妈连在一起,让人体会到战争摧毁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失去儿子的年迈母亲如何承受如此悲痛的消息呢?在这个段落中,影片把和平的美好与家的温暖和盘托出,暗含着美利坚合众国正是由这许许多多的家庭保卫着,国家理应保卫家庭的完整和幸福。

导演不仅表现了战争前线的惨烈,更将战争后方的悲痛通过一位年迈母亲的无言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给人心灵上极大的震撼,从而为下文中马歇尔将军要求成立特别小分队去寻找了瑞恩妈妈仅存的小儿子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三、大战之前的片刻宁静:美好回忆彰显的人性光辉

“导演斯皮伯尔格认为‘只有讴歌了战争中令人肃然起敬的牺牲精,以及一个人对家庭、国家、友邻的责任感, 战争片才有意义。’可以说,经由战场命运而揭示人的`感情世界,是这部影片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成功之处。”为了表现人性的完美和对战争的恐惧,导演在影片的第二次大战之前安排了一次片刻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我们体会到人性的光辉和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在这一段落中,镜头又出现了米勒上尉颤抖的手以及他上半身的中景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小分队的最高指挥官在大战之前对命运的担忧和无望。当他坐下和瑞恩谈论家人的时候,他告诉瑞恩要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他们的音容笑貌。上尉和瑞恩的谈论是一组正反打镜头,基本上都是两人的面部特写镜头,从他们的表情中我们看到的是无奈和辛酸。导演也正是想通过瑞恩的嘴,让我们听到千千万万个美国普通士兵战前的美好的生活,但是战争却负责将这一切都攫走了。

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没有争吵,没有怀疑,虽然他们不知道命运最终会怎样,但都怀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与战友共同迎接激战的到来。导演将这片刻的宁静和后来的激战放在一起,意在突出这种宁静生活的宝贵和战争的残酷,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真正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导演不会只是迷恋战争的血腥和刺激,相反他更多关注的是人情、人性,人在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精神状态,从而让人类认识到战争的可恶,和平的珍贵,让每一个观看者都能从内心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拓展:《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一个力作,影片最大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一种纪录片的拍摄风格,让二战那段沉痛的历史更加真实的展示在我们眼前。每一次枪响,都是一条生命的逝去;每一次的爆炸,都是对生命的亵渎。导演使用大量的摇摆镜头来展现战争的混乱与激烈。战争的伤害,让人揪心。

最初吸引我去看这部影片的原因自然是它人人称赞的口碑,虽然它与9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却赢得了无数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二战老兵看完本片后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真实最震撼的反映二战的影片。曾听人说过在战争中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最内在的人性,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大难临头各自飞,想想确实是这样。习惯了和平安逸生活的人们早已经体会不到战争时期的那种恐慌和危机感,自然也不会花太多心思去探求战争状态中人性的善恶。

这部片子有点想象的意味,八个人去救一个人,这样的事在真正的战场上可能不会发生。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去执行,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经历所有的儿子都丧命于战争的噩耗。这种饱含人性的虚构其实早以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我们不会再去过多的苛求它是否符合历史等林林总总的问题。这便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化有形为无形,变虚幻为真实。

我很喜欢影片一些片段的无声处理,在最残酷的地方表现得最脆弱。当金色的农场上,远处慢慢驶来一辆汽车,瑞恩母亲也慢慢的抬起头注视着那辆驶来的汽车,似乎明白了,步履蹒跚的走到门口,最终跌落在门廊上。一片寂静,没有台词,镜头从背后慢慢注视着母亲抽泣的背影,还有一张四兄弟的合影。在影片的最后,同样是一段无声处理。一次爆炸过后,米勒上尉用自己的意志,无力地一枪又一枪的打着坦克,他的脑海已经陷入一片嗡嗡声的空白,世界里再也没有炮火连天的声响,然而这画面的震撼力,却表现的更加悲壮轰烈。

世人都希望世界是和平的,就像影片中的母亲一样,一场战争让她损失了两个儿子,导演借这部片子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期望,以及他的想法,这部影片,给了人们一种警醒,一种传达。

;

⑺ 三峡好人镜头分析

一部影片,几乎全是长镜头的拍摄,所以,一直以为,贾樟柯的电影是记录片式的电影。

影片一开头,就用了一个惊艳的长镜头,从船头一直拍到船尾,将船上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脏,乱,粗鄙,庸俗,自娱自乐,直到男主人公的出现。

男主人公韩三明从陕西来奉节寻找十六年前买来的妻子麻幺妹,十六年了,当年幺妹走前留下的地址,青石街5号早已因三峡工程而被水淹没。三明没有放弃寻找,终于找到幺妹的大哥,麻大哥。三明说,我只想看看我的孩子。这就是最原始最质朴的人性啊,即便是一眼都没见过,即便已事隔十六年,即便生活贫困,却依然阻断不了人心中割舍不下的骨肉亲情。

三明在船舱里等麻大哥的时候,导演用了一个固定的长镜头,先是一个船工端着面条上来,然后是麻大哥端着面条上来,然后又一个船工,后来又上来一个端着面条的船工挤在已经很拥挤的床上,几和人刺溜刺溜的吃着面条,麻大哥不紧不慢的和三明对着话,一个固定的长镜头将几个船工的生活表现的极为真实和贴切。

一个超现实的镜头,一个穿越云层的飞碟,将影片从男主人公过渡到女主人公的生活里来。女主人公来奉节寻找已两年没回家的丈夫,而她所知道丈夫的最后信息,仅是一个丈夫曾经工作过的,早在几年前就已破产的工厂和一串早已作废的电话号码。她寻夫的信念似乎很坚定,先找到工厂,未果,又找到丈夫的战友,然后跟着他去了丈夫的工地,经常去的俱乐部,楼顶露天小舞厅,终于在她第二天要离开前见到了丈夫,其实寻找的过程中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心思,最后见不见到的结果对她来说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影片中第二个超现实的镜头的出现,腾空而起的废弃的大楼,似乎预示着她已经丢下了心理的负担,千里之外来寻夫,其实是想挽回的,但在寻找和等待的过程,她已看清了结果,最后编个理由,说心理喜欢别人了,是想挽回一点最后的自尊吗,然后提出了离婚,丈夫也没怎么挽回,看着她的背影也转身离去,一个怅然,一个决绝。

小马哥是三明在这里交的第一个朋友,年轻,喜欢港片里的周润发,庸俗而粗糙的追求着潮流的一个小混混,小马哥为了五十元钱去收拾一个人,出发前和三明约好晚上回来一起喝酒,三明等了两晚都没等到。第二晚在小酒馆里用了一个运动的长镜头,从三明那桌平移到另一桌,是三个还没卸装的川剧演员,色彩浓郁而热烈,和简陋小酒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马哥终是死在了坍塌的楼房中,送葬的途中,一袭大红色的毯子将他盖住,和始终阴沉潮湿的色调形成了强烈对比,一个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最后生命所有的热烈都迸发在了这袭大红毯子上了。

三明最后见到了曾经的妻子,妻子在离开他的这十几年,生活的也并不好,三明决定带妻子走,三明决定回老家下煤矿,挣钱赎回妻子,临走前和曾经的工友一起喝酒抽烟,镜头中透漏着最平凡的真实,却也掩盖不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因为影片的背景城市终年见不到阳光,所以整片给人一种潮湿黏腻的感觉,将要拆迁的破旧楼房,废气的工厂,潮湿的街道,永远散不开的云和雾气,影片结束后,那种黏腻的感觉还一直停留在我的心中,久久的,久久的不能挥发。

阅读全文

与镜头比较好分析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读一本好看一部好电影 浏览:184
微电影一只 浏览:889
3d电影是怎么制作的 浏览:577
最激烈的现代战争电影是哪个 浏览:317
电影里的睡觉片段 浏览:49
最好的电影投屏网站 浏览:308
韩国电影禁播网站 浏览:438
电影如何通过虚构实现真实效果 浏览:997
人生就像巧克力是哪个电影 浏览:823
神马影院神马电影院神马免费观看 浏览:275
没有vip电影软件下载 浏览:359
多长时间能拍一部电影 浏览:5
媚药资源电影 浏览:653
有什么好的小电影网站 浏览:956
一部引诱女友吸毒的美国电影 浏览:351
神马电影手机在线关看 浏览:292
醉酒在线电影 浏览:413
电影追尾片段视频 浏览:482
邻居的阿姨同居电影免费 浏览:122
世界末日丧尸病毒免费电影 浏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