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公民中每一个陪审员的性格分析,结合电影内容
1号陪审,是会议的组织者,具体职业不知,受过一定的教育,处理事情比较机智,这个人物的特点不是很鲜明,很难描述。出于“理性的证据被推翻”做出无罪判决与出于“相信理性的证据”作出有罪判决。感觉这个人物很鸡肋,所做的事情跟4号陪审差不多。实在是分析不出啥。
2号陪审的职业不太清楚,他是一个有一定科学素养,不愿意闹事的和事佬。出于“不起事”作出无罪判决与处于“不起事”作出有罪判决。
3号陪审,是一个脾气不好,儿子离家出走与老婆离婚的出租车司机,所有崩塌”作出无罪判决与“对逆子的不原谅”作出有罪判决。
4号陪审,是商业地产的阔商,包养了学校的女学生,说话讲究尊重和道理。出于“理性的证据被推翻”做出无罪判决与出于“缺乏足够的怀疑精神”作出有罪判决。
《十二公民》剧情介绍:
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
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
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2. 如何解析电影《十二公民》
我们普通人,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案件评审,尤其是一场关于弑父的凶杀案。
一所政法大学里,有一群家长,他们讨论的结果可能就是判决的依据,一句话就能判处嫌疑人死刑。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是在讨论一个凶杀案,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嫌疑人是无辜的,而大家如果轻易地就投了有罪,嫌疑人可能就因此被枪毙。
万一,他是无罪的了?
除了8号,剩下的11人可能就是间接杀害一个无辜嫌疑人的凶手,也是导致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的始作俑者。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时间宝贵,想都没想就投了有罪,甚至希望赶紧结束这场无聊的讨论,回家收租或者约会。
可能除了8号,从来没有人真正思考过,那些所谓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证据是不是有问题,也从来没有人真正思考过,嫌疑人在杀人后为什么不逃走,反而在家里等着警察上来抓人。
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生活而奔波、为子女而忧愁,唯独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的生死而担忧。
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足够让人闹心了,你一个所有人都认为该死的嫌疑人就不要再来折腾了。
这是11个人内心的想法,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此时以不同的社会身份完成了整齐划一的高度一致,因为他的生死,除了影响孩子们的考试答辩成绩,与他们毫无关系。
真理是什么?重要吗?
看到这一幕,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网上一有什么新闻,总有人不分青红皂白、案情结果就开始指责当事人;明星一有感情问题,就有粉丝跳出来指责对方不负责任。
不管真相如何,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只要跟自己没有关系,说破天都无关紧要。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法律精神的尊重,在此刻化为乌有。
1个人对11个人,巧舌如簧也抵不过11张嘴一张一翕。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时候,重组案情成了必然选择。
从凶器上的个人编码到淘宝一模一样的弹簧刀;
从老人言之凿凿的证词到破洞百出的逻辑;
从亲眼目睹杀人过程到近视眼鼻翼两边的凹陷;
案情在一步步推理过程中一点点变得清晰可辩,老人可能为了得到重视而撒谎,女人可能将模棱两可变成坚决肯定,最重要的是,嫌疑人不可能杀人之后再返回现场等待被抓。
此时,再次投票,变成了11:1。
唯独3号陪审员,从头到尾坚信8号陪审员的揣测、分析和意图。他焦躁、无理、武断甚至蛮横,不认可这个结论,始终认为儿子有弑父的动机就是罪大恶极,就要判处死刑。
原来,他的儿子青春期叛逆出走,父子俩5年没见,深深的心结藏在心中,他坚信的不是嫌疑人,而是对自己儿子的愧疚、思念、悔恨的复杂情感。
当12个人走出残破的体育教室时,大家的人生观和价值判断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最后,4号陪审员说:“向真理低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想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狭和执拗,唯独不明白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
何冰饰演的8号陪审员,在大家散去之后,回到废旧的体育教室,拿起他落在椅子上的证件“检察官”。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幸运,他是一名检察官,以一人之力说服11人,让大家相信嫌疑人的无辜;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幸运,这是一群未来进入司法系统学生们的家长,他们向真理低头;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幸运,我看到这一部电影,看到了司法公正的曙光。
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来叫醒沉睡的人们,当法律大义和个人私心出现矛盾之时,坚守正义亦是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
3. 《十二公民》这部电影怎么样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
《十二公民》,是一部话剧化的电影。
电影的设定,是一群法学院的大学生英美法挂科,被要求补考。补考的形式,则是用模拟法庭重现一出具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二十岁的嫌疑人,是被富商收养的“富二代”。其生父是来自河南的农民工,离婚后将生子遗弃。酗酒,赌博,时不时找生子要钱。案发当晚,有人听到嫌疑人在他生父房间与其发生激烈争吵,而后生父被人在家杀害。
十二个人凑在一起,便是中国社会公共讨论时常有的模样。
失序。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强调按顺序发言,却不断有人说话被打断,被抢话。抢话者还会理直气壮,“他爱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说,现在我说”。
当对方对自己的观点不认同时,直接开始人身攻击——这么简单的话听不懂,脑袋一定被门夹了。骂对方孙子,甚至声称“我要弄死你”。
对对方观点不认同时,对方试图理论,这方却干脆画一张棋纸,直接下起五子棋。用戏谑、嘲讽,消解严肃讨论的意义。
当自己拒绝被说服时,不讲理由——我就是烦了,我就是不听,我就是这么跟你们耗着。
为什么这个嫌疑人一定就是杀人犯?因为他生父是个河南农民工,他养父是个外地来的二道贩子,肯定也养不出什么好货——公交车上丢了钱包,其他都是教授大学生,那一定就是那个外地人偷的……用标签、歧视、偏见,代替说理、逻辑,直接妄下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