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电影的术语来评论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感人至深,除了故事情节真实生动外,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尤其是蒙太奇手段的应用很有技巧。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招弟在等待小学教师时起身的动作,小学教师送孩子们回家时,途经村前那条小路。招弟就坐在小路旁的山坡上期待着,盼望着。可当她真的看见小学教师身影的时候,招弟却又不好意思的起身躲进树林,默默地看着。这一举动、这一情节十分符合人物的心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影片中没有过多的向人们展示招弟与小学教师在一起时的情景,却着重刻画了招弟起身的动作。其实,正是这一镜头的反复出现,更加深沉含蓄的表现出招弟对小学教师感情的真挚、热烈又带有几分羞涩。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处是在影片结尾处,招弟的儿子在当年父亲教书用的那间教室里,给全村的孩子们上课,以了却父亲的遗愿。年迈的招弟在教室外聆听那朗朗读书声。这声音是多么熟悉呀!几十年以前,在她与小学教师相爱之处,招弟就是被这书声吸引而在教室外长久驻足。这两幅画面是那样的相似,只是时光飞逝,沧海桑田,人不同,心不同。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年招弟的内心世界:对小学教师的爱恋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如今的招弟对往事、对逝去丈夫的怀念。
以上两处蒙太奇手段的应用都十分巧妙。
说了半天,那么到底什么是蒙太奇手段呢?所谓蒙太奇手段,就是多组镜头间的切换组合。作为导演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它的应用不仅能使整个影片完整连贯,如果经过一些特殊处理,还能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表达效果。由于观众的人生阅历不同,对影片的理解也不同。一部影片,要想引起观众的共鸣,用蒙太奇手段处理是很必要的。
⑵ 在巜我的父亲母亲》中光线的运用(结合影片镜头)
开始的时候孙红雷扮演的儿子在和母亲说话的时候 气氛是阴沉的 所以光线较暗 而且用了黑白色 而后面母亲和父亲相爱的时候 大多光线明亮 而且色彩鲜明
⑶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拉片分析作业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拉片分析作业
一、开场:
大远景,一辆越野车进入山中;镜头切换至车内前窗,前景为远景,一辆老解放车迎面开来,儿子(第一人称 )自述中,镜头中车在向前开,由全景镜头切换成儿子(第一人称)的侧脸。第一人称自述是关于交代父亲去世的状况,并说明了父亲在生前的工作,交代为什么回来,是因为不放心母亲。镜头切换到越野车迎面开来,并开向村庄,车到达村庄,儿子(第一人称)家门口,下车后,与司机师傅表达感谢,并转身进入院中。
二、开端:
中近景,在院子中,开门进家中,寻找母亲并喊:妈!此时,村长和夏大叔进屋,三人进里屋,都坐下,村长说明父亲的事情,三人的位置成直角形关系,中近景拍摄。村长在说明事情,镜头切换,拍摄到儿子(第一人称)特写,展现出对村长所说的事情的表情。镜头返回上一镜头,村长、夏大叔一人几句,切换儿子(第一人称),转换三次。最后,谈几句说到母亲去向,赶去寻找。镜头转换至破旧小学,母亲在小学教室门外的石头上发呆,儿子(第一人称)赶来,喊妈,扶母亲起来,转身成肩并肩关系。母亲痛哭,镜头切换,村长和其他人随后走来。回家,进屋,扶母亲上炕,母亲要织布机,儿子与母亲产生小争执,最后还是在杂物中取出,并拿到夏大叔家里修理。切换镜头,母亲在家中织布,儿子不情愿。母亲织布,镜头特写拍摄母亲织布。晚饭时间,谈起是抬回父亲还是用车拉父亲回来,镜头拍摄的人物是面对面关系。随后,切换成母亲在门关着的房间里织布,透明的玻璃门后的母亲留下一个上半身。在淡淡的轻微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孤独。也许是因为父亲的逝世,非得用自己的体力劳动来为父亲织块遮盖布,以表达思念之情和多年的夫妻之情。这一镜头,表现弱小而却有力量的母亲。儿子(第一人称)打开对面的屋门,呈现中景,不情愿不放心的看一眼母亲的背影,又转过侧身关门,再次转过身去,背对镜头,进屋,坐在床上。对面的屋里,织布机在响着,这一边的屋子里,父亲的小学教科书,还放在书桌上,有几本是合上的,有两本是打开的,还有一支没有盖上的笔,或许是父亲的教案工作还没有完成。镜头向上移动,书桌上的柜子里有一台老式的收音机,柜子上是旧闹钟、两瓶墨水,还有几本旧书,过去的父母的结婚时的照片,现代化城市、山村的海报。儿子拿下父母的那张结婚时的照片,并转身看看对面屋里的母亲的背影。又看看照片,自述起父母恋爱时的故事。
三、发展:
由儿子(第一人称)的自述,画面跳接到当年的场景、大远景,一挂马车慢慢驶入镜头。切换近景,形成分割的画面,左边牛群在牛圈中,右边羊群在向前奔跑。一挂马车从一些村姑面前经过,村姑们面带笑容。母亲的特写,母亲笑的很美。父亲和其他人下马车,向村长和村民介绍父亲,是教书的先生, 姓骆,叫骆长生。母亲特写镜头,好奇的张望着。父亲在人群中和人群一起向前走着,时不时地看向何处,母亲跑向远处,面带笑容。大远景切换,打开门,特写。和家人说话,面带微笑。坐在炕上边换衣服,边和家人说话,原来是换新衣服。儿子(第一人称)自述此家人是姥姥,介绍姥姥。母亲穿着新衣服织红布。特写镜头,而此时,织红布与开端的织遮盖布形成显明的对比,都是与父亲有关,一喜一哀的表现。儿子(第一人称)自述说明了织红布是要给学校盖得教室的梁上用的。母亲去挑水,儿子(第一人称)自述,井水分为前井和后井,前井是老井,后井是后来新打的井。父亲来后,母亲为了能见到父亲常去前井打水,就算是绕远路,又何妨。母亲边打水边看向学校。打好后,变走边看向学校里的父亲;父亲在和村民一起盖教室。凡是在盖房子的人,村子里的每家每户的妇女都会做公饭,让盖房子的人吃饱饭。母亲回家做饭,近景镜头拍摄母亲做饭,母亲每次都会净挑好吃的做。希望父亲能吃上她亲手做的饭。母亲去学校送饭,放下后,只能远远地看着,因为封建迷信的原因,村里的女人是不能靠近的。母亲期望父亲能吃到她做的饭菜,焦急的张望着。特写镜头。村姑们互相调侃着,都送的什么饭?工人和父亲吃完饭,将一些碗筷放在原来的位置。村姑们收拾碗筷,母亲依依不舍的望向父亲的方向。后与众村姑一起在前井洗碗筷,中近景拍摄。母亲回去后,拿上她织好的红布,亲自向学校送去,只为看一眼父亲。一个村里的男人跑过来,说了几句,要拿过红布,而母亲只顾着望向父亲的方向,不情愿地递过红布。打听到父亲怎么吃饭,后来就把自己做的饭放到头一个,放下饭,又要远远的望着。接连两次。学校盖好,父亲教孩子们念书。村里人,在教室门口望着听着,母亲也跑去张望着听着,躲在栅栏之后,边走边望边听。母亲说父亲的教念书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就算是不识字、听不懂。后来,母亲天天去听,一听就是四十多年。每次学校放学后,母亲都会去,因为她知道父亲会送路远的学生回家。母亲会在远处等着,邂逅父亲。大远景,父亲和学生们从远处唱着歌向前走来,母亲,中近景,慌张地躲在小树林后面,边挎着竹篮边跑着边望向父亲,父亲和学生们向前走着,镜头从他们的侧面拍摄,父亲也时不时望向母亲,又望向孩子们,并向树林走去。又有一次,母亲在树林中坐着等待着什么,又似乎很累很焦急。看到远处的父亲,悄悄来到麦地从后面跟着,来到草坪地,默默跟在身后。大远景山间小路、草坪、远山,母亲在小路上走着。走向山边坐下,又站起来跑向父亲和学生们;两人相望,高兴之时,丢下了竹篮,父亲叫住她,她回头,走向父亲,接过竹篮,羞涩的微笑,转身跑去。父亲向学生打问她是谁。镜头拍向教室,母亲来挑水,故意路过。父亲看到母亲后,也前来挑水,母亲看到父亲要过来,故意倒掉挑满的水。一个村民看到父亲要去挑水,就要帮忙,可是他怎么能知道父亲的心思呢?父亲没办法,只好任这位村民接过两个桶子和扁担,让他去挑水。母亲挑好水,村民也正好上来,并问了一句话,母亲没有回答,因为不愿意搭理这位村民,父亲在后面赶来,母亲对他说,明天该到她家吃公饭了。父亲说知道了。一会左转身一会又右转身,望向母亲。第二天,母亲天不亮就起来了,劈柴、做饭。等待着父亲的到来。父亲来到母亲家中,面带微笑,母亲扶着门框站在门口,父亲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一幅画面,很美。父亲进屋,姥姥是盲人,摸摸父亲,并让父亲坐在炕上,父亲吃饭时,母亲一边洗碗一边偷偷看向父亲。姥姥向父亲嘘寒问暖,听到姥姥问到父亲,有没有提过亲有没有结婚,父亲的回答,让母亲有了一种希望,很高兴的前来收拾碗筷,并问父亲认识她家的碗吗?父亲说的含含糊糊,母亲就回答了,给送过什么饭,而父亲那个时候并没有吃到母亲做的饭,母亲很失望,但是,母亲的蘑菇蒸饺,是适合父亲的喜好的,母亲知道这点,就说了,后晌包蘑菇蒸饺,让父亲还过来吃饭。到了后晌,母亲还是要包饺子,切蘑菇。可是姥姥说他们不可能成,但是母亲任然坚持要做。母亲去挑水,看到有人要让父亲回县城,父亲一直在拒绝着,躲进了教室。母亲将挑好的水倒进家里的水缸里。看看锅中的蒸饺是否蒸好。然后焦急的坐在里屋的炕上,姥姥不愿理她。母亲在门口张望,又进屋剥起了蒜。边剥蒜边等待,父亲来了,她很高兴,父亲招手让她出来,而父亲说要回去了,不能留下来吃饭了,并且送了母亲一个发卡。父亲没有吃上饺子,还是走了。母亲换了件衣服戴上发卡,听到村里人说父亲回县城了,母亲赶忙穿好衣服,用碗装好饺子用布包起来,就一路追赶着送父亲的马车,母亲还是摔倒了,碗也摔坏了,饺子也洒出来了,母亲哭了,伤心之余,还是又用布将摔坏的碗和洒出来的饺子包了起来。母亲随手还是摸了摸头上的发卡,可是不见了,又一路原回的寻找着。因为发卡的不见,母亲就每天早出晚归的,只为寻找父亲留给她的定情信物。后来,母亲在家门口找到了。姥姥找来了修碗匠,就算出比买一个碗还要贵的钱,也要修好这个碗,因为那是母亲的一丝丝的念想。为了留下这份念想。母亲内心不高兴的来到屋里织着布,却隐隐约约听到父亲带领学生背诵乘法口诀的声音,一路小跑跑向学校,到了学校后,却知道那只是幻听,父亲并没有回来。下雪了,母亲拿着一卷纸来到教室。将教室的窗户纸全换成了新的,并擦净了黑板,贴上了新窗花。母亲坐在教室很晚。村长知道了,后来村里人也慢慢知道了。母亲在村里开了一个自由恋爱的头。到了父亲该来的日子,母亲早早的来到那条路路口,等待着父亲。而过去的马车上并没有父亲。母亲冻感冒了,回家后就发烧躺在了炕上。第二天清早,母亲拖着带病的身子,穿好衣服,不听姥姥的话,装点干粮,就算是冒着风雪都要去县城找父亲。可就在半路上母亲还是晕倒了,村里人听到邻村的人说,母亲晕倒在村外,村长和几个村民连夜将母亲接了回来。姥姥不放心,让村长叫父亲回来,就算是为了母亲。父亲是因为母亲回来的,母亲知道后,向学校奔去。只为见一眼父亲。父亲是知道母亲的情况偷偷跑回来的,还是要回去的。过了几年后,父亲才能真正的回来。因为父亲好像犯了什么错误。
四、高潮、结尾:
因为在父亲母亲的这一段往事上,看过父亲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后和回忆后,儿子(第一人称)明白了母亲的心思,找村长表示要听从母亲的意愿,将父亲从县城医院抬回来。并问清楚村长需要用多少钱,并给了五千元钱。次日,众人就去县城将父亲抬回来,父亲的学生都纷纷赶来,只为了报答那份师生情。父亲的学生们抢着轮流抬棺材。母亲一脸的忧伤。村里人在寒冷的天气下,将父亲抬回。按着母亲的意思,父亲就安葬在前井的旁边。后来村里有了自来水,井也就荒了,但父亲可以看到学校。母亲希望以后和父亲安葬在一起。隔天,村长又来了,说要重新盖学校,县里拨了款。村里家家户户也捐了钱,母亲将积攒的钱也捐了。母亲要我一起去趟学校,以后就看不到这旧学校了。母亲在破旧的学校的教室里,说父亲盖学校的愿望实现了,只是儿子没有接父亲的班来教书。母亲不愿意和儿子进城,只是希望儿子能早点成家。说起父亲,母亲就会伤心欲绝。儿子在学校教了一天的书,还是父亲当年教的内容。因为儿子让村长能同意他教一天书。父亲和儿子教书的场景,首尾呼应,重相交叠。这是父与子的情义。将母亲年轻时的爱情以及对于父亲的情感又再一次的表达给观众。
五、总结:
《我的父亲母亲》将母亲对于父亲的爱深刻地演绎,那种情感是刻骨铭心。从青年到老年,这种爱都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