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动画片《鹬》的主要内容三百字
故事讲述了一只饥饿的小矶鹬(sandpiper,一种海鸟),鹬妈妈放手让小矶鹬自己到海边寻觅食物。初次来到海边的小矶鹬激动不已,它笨拙的撬开岸边的贝壳,然而突然袭来的海浪将小矶鹬淹没,浑身湿漉漉的小矶鹬跑回小窝,恐惧感使它不敢轻易的再次来到岸边。
在妈妈的鼓励下,小矶鹬勇敢的靠近海水,却又被准备袭来的海浪惊吓回去,而这时,它遇见了小寄居蟹。当它尾随着小寄居蟹又一次来到岸边的时候,海浪袭来,这次小矶鹬没有退缩,而是小寄居蟹一起匐倒在海浪中。在海浪中,小矶鹬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还有到处都是的美味贝壳。战胜恐惧的小矶鹬开始在海岸边欢乐的觅食。
(1)鹬电影分析鹬形象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据导演介绍,他从一次海边晨跑中获得灵感,希望用这支短片展示亲情与克服内心恐惧的意义。动画制作过程中导演还从美国20世纪早期画家——诺曼·洛克威尔的画作中获取灵感。之后创作团队又不停地去沙滩上找创作灵感,他们尝试去捕捉水下画面,后来还选择去考艾岛取景,以获得更多真实的创作资料。
作品中绝大部分的鸟叫声都是真实的,一小部分的声音是阿德里安·贝伦(Adrian Belew)用吉他做出来的,还有些是捏泡沫塑料的声音。动画制作过程中运用到了动画技术很多都跟《海底总动员2》一样。导演表示真实度并不是他和创作团队所追求的,他们更注重的是角色的可信度和精细度。
❷ 如何评价皮克斯动画短片《鹬》
这动画片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我不是指动画的内涵和剧情,而是他的技术与未来的方向,我们都知道皮克斯是一个在动画技术领域的先行者,一般他们的小短片都会率先使用新的技术来试探观众的接受程度与未来施展的可能性,毕竟一部动画长片的制作周期是很漫长的,没有一定的把握是没办法使用新技术的。
举个例子
从截图可以看到这幅图很明显拥有了以往动画没有的真实透视视角,近景的小鸟,沙滩,草是虚的,而视线聚焦的大鸟是实的,大鸟周围小范围的草也是实的,远处的景色则是全模糊。
而随着大鸟飞走,镜头的焦距则一直跟焦在它身上,就像是真实的摄像师在拍摄一样。
看之前的疯狂动物城,所有的角色都是实的,即使画面角落里的那只狐狸也很清晰。
只有在这种前后景非常分明的时候才会出现明显的虚实结合。
而短片里非常多的出现了这种方式。
其实与其说像摄影机拍摄,不如说更接近真实的视角,就好像你竖起一根手指,把视线集中在手指上然后贴着眼睛慢慢前移,你就会看到动画里这种效果。
即使这种局部大特写,你视线集中的区域非常清晰,其他的地方都会被虚掉,比如沙滩,甚至是小鸟身上的羽毛,虽然羽毛距离视线焦点这么近,为了让观众集中注意力,也要被虚掉。
很多人都评价鹬看起来画面非常逼真,清晰度接近了真实的照片,我认为这并不是皮克斯有什么新的大招能在保持成本的前提下做的更精细(CG只要给时间给成本可以无限接近真实),而是他们利用了人看东西的原理让眼睛误以为画面更清晰了。
比如这张图,虽然我看的清晰度不高,但我能从画面上感受到强烈的真实感,就像是我真的在海底看到的一样。
咱们都知道人的视觉在短时间内可以捕捉的信息是有限的,只有我们认为真正重要的信息才会被捕捉,才会被放大看清,而不那么重要信息则会被模糊,虚掉,所以当我看到这部动画的时候,我感觉到好真实,但其实是眼睛看到了更符合它运行规律的画面,大脑更容易处理而已。
皮克斯并没有把画面做的无限逼真,而是从技术上去适应了人类大脑的规律,相对于以往那种事无巨细的动画片,它们当然很好。
但一瞬间出现如此多的信息,我会被惊艳到,但更多的感受是目不暇接,我的大脑不可能瞬间处理这么多的信息,时间久了我自然会疲惫,制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东西会不会就在庞大的信息中被观者忽略了,而制作者想要在如此多的信息里表达出自己的东西是否会更加的困难?
我认为鹬敏锐的捕捉到了。
这部动画短片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很多画面会出现浅浅的呼吸感,画面会跟随观者的呼吸而轻微晃动,就好像观众并不是单纯的看客,而是自己亲自拿着摄影机在拍摄一样。
拍摄的视角一直都在很低的角度,全片罕有超过鹬们头顶的视角,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
特别是这个镜头,海浪扑面而来后迅速退去,镜头上的水膜晕开,就好像自己从水中出现一样,同样镜头的呼吸感一直没有断。
这部动画全程就表达了一个意思,你并不是一个看客,你是一个参与者,这些画面并不是我拍给你们看的,是你们自己真的在看。
技术并不是用来打造空中楼阁,技术是用来服务于人类的感官,鹬的动画评价非常高,我想这也是它的成功之处,也许下一部皮克斯的动画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结合未来可穿戴的设备的普及,这样模拟真实效果的动画也许就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