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述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票房表现
《阿甘正传》累计票房达6.77亿美元。《阿凡达》累计票房达13.61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电影在经济上,实现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根据查询网络相关信息显示美国电影全球市场覆盖率占到70%,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占到90%。在欧洲一些国家,美国电影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90%。但近期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大多表现不佳。多种复杂原因影响下,国内上映的进口电影数量显著减少、尤其是热门系列电影数量大幅降低。
Ⅱ 国外影视行业发展现状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电影发行数量、全球银幕数量、电影分级数量
北美市场是全球电影市场的核心区域,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对全球电影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北美作为全球电影行业的风向标,对北美地区的分析能一定程度上反应全球的市场情况。
需求:
——2020年美国观影人次骤降81%
在观影人次方面,2011-2019年美国电影观影人次总体维持在13亿次左右,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美国的总观影人次仅有2.4亿人次,较2019年下降了81%。
——新冠疫情致使全球电影票房下跌超7成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COVID-19病毒)全球流行的影响,2020年各国电影的全球票房市场为120亿美元,比2019年减少了72%。与2019年相比,国际票房市场(98亿美元)下降了68%,而美国/加拿大票房市场(22亿美元)下降了80%。2020年,国际票房市场占总票房市场的81%,比2019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
供给:
——2020年电影分级数量略有上升
我们以北美地区电影产业分级/发行数量作为全球电影行业的缩影来看。2020年,美国电影协会分类和分级管理局(CARA)对497部电影(包括非剧场电影)进行了分级,比2019年有所增加。其中,MPA成员电影分级数量194部,占比39%,非MPA成员电影分级数量303部占比61%,主要原因为非MPA成员大量的电影制作和发行。
——电影发行数量仅为2019年的34%
2020年,在美国/加拿大影院中发行的影片数量为338部,较2019年减少了66%,许多电影的发行日期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而改期或者延后了。非美国电影协会成员的独立公司是2020年在美国影院发行影片的主力军,发行的影片数量为278部,但较2019年仍减少了68%。协会成员公司发行的影片有60部,较2019年减少了52%。
——数字银幕为主,银幕数量略有上升
2020年全球银幕数量上升了3%,主要依赖于亚太地区6%的增长。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银幕数量247711块,其中北美地区44111块,北美以外地区203600块。
截至2020年底,全球超过98%的银幕为数字银幕,较2019年增加1%。其中普通银幕4050块,非3D数字银幕81420块,3D数字银幕122180块。
2020全球范围内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的电影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电影的上映数量与观影人次均有大幅度下滑。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Ⅲ 请问中外电影市场有什么区别
中外电影市场有以下区别:
1、文化背景不同,由于不同文化电影所表达的文化也不同。
2、故事情节联系不同。
3、电影的写实手法不同。
不论是在电影院、电视抑或电脑上看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外国电影往往比中国电影更能吸引人。直观的讲从票房上外国片更胜一筹,从观众反应和世界电影排名上看中国国产片也不如外国。
Ⅳ 为什么现在世界主要电影市场只有中日韩印四国本土电影占有率能过半超越好莱坞
首先是文化,其次是经济吧
文化方面欧美本是一家,虽说有地缘差距,但是他们的整个根文化是相通的,同时他们属于同一人种,代入感较强。而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差距很大,说白了就是不接地气。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开源攻盾才是打破当前格局的正解。今年非中美影片总票房已达17亿,这个数字虽然不足整体票房的10%,但是一众进口自印度、西班牙的电影却让国人感受到不同的异域文化,并且都获得了较佳口碑。增加他国影片进口,拉大内需,并提升国产影片竞争力为开源;而构筑文化自信,从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推动我国文化的走出去,则谓之攻盾。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英雄》之后的世界,都在走出去。
Ⅳ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全球十大电影市场:
NO1: 北美
NO2:日本
NO3:英国{大不列颠+爱尔兰+马尔他}
NO4: 法国
NO5: 韩国
NO6: 德国
NO7: 意大利
NO8: 西班牙
NO9: 俄罗斯
NO10:中国内地
Ⅵ 2.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影视市场发展现况以及趋向
过去20年,美国电影市场发生了什么?
研究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未来的趋势和变化,我们不得不说说美国市场,毕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生产和消费市场。我们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电影票房数据,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1、通胀调整后的电影票房基本上没有太大增长。我们的第一个结论让人感觉有些震惊,1995到2018年经过通胀调整后的电影票房基本上没有太大增长。1995年全美电影票房总收入是53.15亿美元,经过通胀调整后折算到今天大约是108.74亿美元。
2017年全美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09.72亿美元,和22年之前几乎一样。我们从电影票销售数量的角度能够更加清楚看到这个特征。1995年全美总共消费了12.2亿张电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费的电影票数量居然也是12.2亿张,几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电影票的价格伴随着通胀水平而上涨。1995年看一场电影的均价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场电影的均价是8.97美元。所以,进入成熟期的美国电影市场并没有出现量价齐升,而是依靠通胀带动了电影票价格的上涨。
2、市场集中度是分散的。这一点也和我们的常识完全不同。我们仅仅从电影发行的数据来看,全美六大电影公司(华纳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环球影业)在1995年发行了110部电影,非六大电影公司的产品在1995年的发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电影公司当年发行了79部电影,非六大的发行数量为46部。虽然电影制作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是更多的独立第三方制作方起来,包括著名导演George Lucas成立的卢卡斯影业。
3、什么类型的电影最卖座?我们按照不同的风格做了划分。冒险类(Adventure)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27.26%,排名第一;动作类(Action)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9.20%,排名第二;剧情类(Drama)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6.36%排名第三;喜剧类(Comedy)在过去23年票房占比15.3%,排名第四。之后是惊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剧(Romantic comedy)。
4、市场份额最高的电影制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节前)票房份额最高的公司,总计票房330亿美元,制作了543部电影,平均票房6087万,累计市场份额15.65%。关于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对超级英雄系列的商业化分不开,我们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业化,对迪士尼整体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紧随其后的是老牌制作公司华纳兄弟,总计票房321亿美元,制作了707部电影,平均票房4543万,累计市场份额15.21%。其实华纳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业老大,但最近几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后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别拥有12.31%和11.59%的累计市场份额。不过索尼单片平均票房3850万美元,低于福克斯的4997万美元。
5、卖座的超级大IP。最后我们罗列了过去10年美国票房最高的电影,从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他们分别是:2007年的蜘蛛侠3(全美票房3.36亿),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全美票房5.31亿),2009年的变形金刚(全美票房4.02亿),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全美票房4.14亿),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结局(全美票房3.81亿),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全美票房6.23亿),2013年的钢铁侠3(全美票房4.08亿),2014年的银河护卫队(全美票房3.33亿),2015年的星球大战前传(全美票房7.42亿),2016年的寻找多利(全美票房4.86亿),2017年的星球大战前传2(全美票房5.17亿)。
我们发现每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超级大IP,而且都是系列电影。
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靠内容推动
看了美国过去20年的电影票房发展趋势,我们大致能得出一个结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进入饱和阶段。高增长肯定是过去了,未来电影票房的波动更多依靠当年的优质内容。我们发现1995到2017年,美国电影票消费的数量是没有增长,票房的增长源于票价提高,所以通过通胀调整后的电影市场基本上饱和不增长了。某些年份的增长主要依靠这一年的一大批超级电影。所以逐渐的电影市场不再是一个趋势增长的模式,而是看单独每个年份的产品。
中国电影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两个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
春节我们看到三四五线的人都在看电影,因为渠道已经完成了下沉,这些地方也都有设备精良的电影院,能看到最新的电影。渠道下沉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因为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信息鸿沟。
现在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通过互联网也知道一二线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关注些什么,再看哪些电影。我们再看看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现在互联网成为了电影票购买最主要的渠道,这一点已经超越了美国人民。我们可以提前购买好电影票,然后算好时间来到电影院。不再需要排队购票,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打印电影票。这让电影观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这些,都推动了电影在国内的高速发展。
过去几年电影屏幕数的增长是超过了观影人次的增长,未来几年电影屏幕的更新换代也接近尾声,更多是存量的增长了。那么整个国内电影票房也逐渐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票房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还是需要看电影本身的质量。
好消息是,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让中国电影制作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包括这次火爆的几部国产电影,制作能力已经相比过去出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三四五线城市的生活方式开始向一二线城市靠拢,这也是受益于过去10年的城镇化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前去三四五线城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线差异比较大。现在这些三四五线的人也上网买东西,也去看电影,也逛大商场,也买车。
基本上和一二线的人消费差异不大。所以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微博,阿里,京东,甚至美团和快手的增长都是来自这些三四五线城市,背后也体现了这种消费结构越来越接近的趋势。
总结: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趋势
我们不应该因为此次春节电影票房的爆发,就对2018年整体中国电影票房市场过于乐观。毕竟没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业发展最快的那一段也过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优秀的电影集中在春节档期上映。对比美国,我们看到其实行业进入饱和阶段,电影票数量就不太增长了,票价的提高还是要和通胀挂钩。
比电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三四五线城市人口的生活发生出现了一二线化的特征。这也符合城镇化的规律,越来越多人被同化。消费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输出,高纬度打低纬度。这几年消费最大的变化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广义的渠道下层,不仅仅是物理渠道,还有线上的信息渠道下层,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质化。
Ⅶ 世界影视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电影市场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虽然美国电影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依然明显,但是许多国家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显示出强大活力。其中,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电影市场增长领跑全球。
在这一趋势下,好莱坞等成熟电影工业更加重视中国等新兴电影市场所爆发出的巨大市场潜力,而中国、印度、韩国等新兴电影工业也因国内市场的蓬勃而变得更有底气,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这种双向流动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全球电影产业格局。
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
2010-2018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虽然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呈波动变化。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
2017年,在中国电影市场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较2016年增长了4.4%,增速较2015年有明显提升。
2018年,尽管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Ⅷ 作为三大电影市场,英、美、印分别有何特点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成熟以剧情片为代表,在全球电影市场名利双收。而英国电影产业多样性,还需要加强政府用优惠税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而印度电影今年来收到全球影迷关注,有望进一步扩展市场成为黑马。
而对于印度来说,印度潜力有望进一步得到释放。因为作为电影拍摄地,印度对于全球电影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有一些国际电影公司都在考虑在印度拍摄影片。印度一直被用作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场地,但是印度成本低,这是印度的一个劣势。尽管存在一些障碍,但印度生产的电影数量仍然是最多的,印度每年生产1500到2000部电影,超过20种语言。但是尽管印度拥有庞大数量的电影和影院,但是电影业的收入和其他全球性收入相比,影响力比较低。